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波罗的海是内海,丹麦、瑞典、芬兰、德国、英国等沿岸国家的各种船只在穿梭不停,当然也包括进行商贸的中国货船,而每一艘船只都可能是来毁灭这么一支大舰队的中国小驱逐舰。不停的瞄准不停的作业让整个俄国舰队上下神经高度集中,而积累起来的恐怖和疲劳终于爆发了。
就在俄国舰队通过丹麦海峡时。不远处正在等待的大量货船中的一艘中国货船突然的加速,却引发俄国舰队的炮击。虽然只打出一发炮弹也没有命中任何船支,但让所有货船顿时如鸟兽散。最后抵港的货船纷纷指责罗杰斯特温斯基为疯子:难道他没有看到中国货船是在向远离的方向加速吗?
罗杰斯特温斯基不以为然,他很满意舰队这样的状态。驶出波罗的海以后,舰队经过北海。北海是一个大渔场,十月又是捕鱼的黄金季节,北海渔场挤满了渔船,而每一艘新出现的渔船都会让俄罗斯驱逐舰像抽疯一样地突然兴奋起来。10月21日晚上,俄罗斯舰队经过多戈浅滩。北海这种浅滩不少,都是鱼类生息的好地方。这时由于机械故障而落在了后面的工作船堪察加号突然发出了一份无线电报:“遭到日本驱逐舰袭击”。罗杰斯特温斯基立即询问:“速报告敌舰数量以及方位”。堪察加号的回答让整个舰队都倒抽一口冷气:“八艘,从所有方位”。顿时所有舰只都打开了探照灯乱照,在探照灯的照射之下,只见确实有一群小船的影子,一直是实弹上膛的俄**舰不由分说就打了起来。这时不知从鹰号战列舰上又发出来了“发现敌人巡洋舰,正在向我攻击”的信号,原来鹰号昏天黑地的把边上的阿芙乐尔巡洋舰也当作日本人了,又转调炮口,向阿芙乐尔打了起来。阿芙乐尔当然不会束手待毙,人家后来连冬宫都敢打,还怕你个鹰号战列舰?赶快还击,一顿乱打。俄国舰队也饶上了一个士兵和一个随军牧师两条命。
罗杰斯特温斯基必竟有过风帆航海时代的海军经验,所以并不完全是个草包。当他听到“发现敌人巡洋舰”这句话开始就觉得有点不对劲了,立即下令停火开灯。开了灯一看才知道真是打了自己人,再一看对面。那有什么日本的鱼雷艇,不就是些可怜的英国小拖网渔船嘛。
而那群小船是正在捕捞鳕鱼的英国拖网渔船。都只是些100吨左右,七八个人的小船,人家在自己家门口打鱼,也不知道犯着谁了,一顿炮火从天而降。离俄国舰队最近的仙鹤号最倒霉,被击沉,船长和另一位船员死亡。莫名其妙地挨了一顿海扁的那些英国鱼花子,扯着半旗哭着就回了家。因为事情出在“dogger bank”,所以罗杰斯特温斯基中将的“疯子”名号就很荣幸的升级为“疯狗”,他所率领的这支舰队很自然地被命名为“疯狗舰队”。 话说回来,这帮海盗的水平也真次,一个战列舰舰队打了半个晚上,居然就打沉了一艘渔船,总共死人才四个?英国人想不出这些人到东方去干嘛,难道说他们把中国人当成也都拿着一些捕鳕鱼的拖网渔船?否则这些俄国笨蛋就没有一点的胜利可能。
对于这支攻击渔船队而且没有采取任何救助手段来求助渔民的战列舰队,英国人做出了激烈的反应。第二天早上,整个英国就沸腾起来了,堂堂七大洋主人的大英帝国的渔民,居然在自己家门口的北海被人打了劫,这还了得。英国海军当然是动员起来了,英国外交部照会俄国驻伦敦大使:“事情没有得到妥善处理之前,波罗的海舰队不准继续航海,否则一周后大英帝国进入和俄罗斯帝国的交战状态。”
只是实际上英国也没有和俄国直接交战的准备,所以后来法国出来调停,英国也就接受了,本来就没有什么大损失嘛,就是乘机敲竹杠。所以除了罗杰斯特温斯基倒霉之外没有别的说法,远征舰队决不是海盗,他们只是由于过度恐惧而进入了幻觉而已,但是罗杰斯特温斯基最不幸的是他得罪的是海上霸主,现在他不得不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俄罗斯的面子和荣誉。
多戈浅滩事件的第二天,波罗的海舰队通过英吉利海峡。英国地中海舰队的巡洋舰在波罗的海舰队的旁边监视,一边还做着各种编队机动动作示威。俄国舰队的士气刚从恐惧的顶峰下来,又跌落到了沮丧的谷底。一位俄**官在日记中这么写道:“对面的舰队才是真正的海军。而我们俄国人仅仅是他们押送下的囚犯而已”。
然而也就是这次多戈事件却引起了中国的警觉,俄国人竟然有无线电?无线电一直是中国的秘密武器。从上到下有着极其严格的保密条件,中**队在战争中能做到后发先致也是借着这个秘密武器。这个秘密武器不仅在军队里有。太平洋货运公司的部分货船上也有。在隔间良好的隐蔽房间内,货船上那些打着退役名号的水兵跟着货船出入各国港口,他们将自己看见的收集到的各种港口、军舰、航行等等能收集的全部情报通过无线报发回国内。也就是说,中国通过海上无所不在的货船盯着整个大海。
其实中情局早就得到俄国中可能有人在研究无线电的情报,只是确认后研究者已经被俄**方给保护起来,普通的事故已经无法解决研究者。中情局申请进行武力刺杀但被李明拒绝,李明很清楚自己的掠夺计划的作用只能是延缓欧洲科技的脚步而不是阻止,经过上百年的工业革命的欧洲已经在民间累计了足够的知识,即使特斯拉到了中国也把马可尼拐骗而来。但还有其它人去研究和发现无线电,而这次就是**夫。
也许是**夫在后世不太出名,已至于李明都不知道还有这个俄国佬。借着先知先觉的李明提前对欧洲科学家下手,同样也使得失去了这些后世出名的科学家的欧洲爆发出其它的科学家。李明知道,即使解决了“**夫”也会有“咪咪夫”出现,必竟欧洲这么大,中情局再历害也不可能监视到每一个人。
**夫是一个严谨的学者,虽说之前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发明却依然列入了中情局争取的名单中,正是中情局的干扰使他决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去研究自己的发现。这时恰好通过朋友接触到了海军大臣亚历山大罗维奇大公,而亚历山大罗维奇在知道无线电的功能后,说服了沙皇陛下从不多的资金里抽出一部分给**夫用于研究,并加强了对他的保卫工作。而无线电的正式装备舰队也是尼古拉二世认为可以战胜中国的最大原因。
只是俄国人对无线电的封锁太严密了。严密到如果**夫不在就跟本无人可以维修这东西。所以在多戈事件中,正是**夫按舰长的要求用无线电向罗杰斯特温斯基发送了电报。只是他们都不知道,中国不仅有无线电而且还比他们先进。不远处的中国货船正在等待接收国内指令时却突然收到一堆不属于他们的通信编码。这让他们感到疑惑。在确认收到在这个编码的时段里没有中国船支发送任何电报后就立刻意识到,欧洲有人同样掌握了无线电技术。而最大的可能就在俄国远征舰队上。
这是一个大事件,但还算不是什么问题。因为早就有了准备。在第一代无线电投入量产装备军队后,李明就下令刚刚骗到中国的马可尼组队研制反制手段。李明很清楚,即使没有敌人也要自己创造敌人,这样才能保持前进的动力。只是必竟是内部斗争,这主动性总差了许多,加上其它事务的干扰,历经十年也不过刚刚研发出可以突破第二代无线干扰设备的第三代无线电。不用来对付**夫的初级无线电却是足够了。于是中国政府一面开始安排特斯拉准备进行第一代无线电展示,一面伪装成货船的黄雀号在旅顺装载第一代干扰仪南下。
罗杰斯特温斯基现在最担心的就是燃煤。俄国舰队第一次停靠的是西班牙的维哥港,按原计划,舰队是要在这里加煤,而在海上晃了一个星期的官兵们,也想到陆地上去散散心。这时只有七大洋霸主英国的皇家海军在全世界各地都有煤炭储备,其他国家的海军要远征,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煤炭的供应问题。俄国人在这个问题上得到了德国人的帮助,一家名叫汉堡亚美利加的德国运输公司承包了这项业务。船到维哥,德国船只正要上来装煤,突然一个西班牙人到旗舰苏沃洛夫公爵号来通知俄国人:“西班牙人不想破坏中立。俄国舰队不能在西班牙港口内进行补给活动”。这个个子矮小,相貌猥琐的中年西班牙男子的背后。毫无疑问站着大英帝国和皇家海军。俄国人只能低头,在俄国外交部答应付给英国渔民66。000英镑的赔偿,并且交出肇事的波罗的海舰队军官以后,西班牙人终于在第三天答应每艘战列舰能够加载400吨煤。俄国人为了能够尽早行动,连被关禁闭的士兵都放出来参加装煤。
罗杰斯特温斯基是一个官僚,虽然没有什么想象力,但在管理上却有独到之处,因为他是一位天生的宪兵司令。罗杰斯特温斯基成天在舰上巡逻,找出所有衣冠不整的士兵,发现所有没有擦洗干净的角落。要不然就是坐在办公台前搜寻所有报告中的格式拼写错误,然后或者命令军官们,或者自己亲自去处罚那些犯错误的可怜虫们,把整个舰队从被日本鱼雷艇袭击的恐惧中带到被长官鞭打的恐怖之中。话说回来,没有罗杰斯特温斯基这种变态的铁腕管理,波罗的海舰队要完成这一万六千海里的航行是不可能的。
在西班牙的维哥港没有装满煤炭的俄国舰队,总算在盟邦法国的殖民地摩洛哥的丹吉尔花了四天装满了煤炭,每艘战列舰都在四千吨以上,本来法国设计的战列舰是以重心高而著名的。但一直把甲板上都堆满了煤炭的俄国舰队却一直沉到了吃水线以下。这时有一艘带了足够鱼雷的驱逐舰话就足以让这整支舰队沉没,因为堆满了煤炭的炮塔根本无法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