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十年代的火车上还未供应一日三餐。大家口袋都不宽裕,出门在外多数人舍不得在火车上购买吃食是一方面原因。最主要的一个原因,现在大部分生活物资都是凭票限量供应,在火车上供应一日三餐,实际操作起来多少有点困难。所以即便有提供,也是极个别的车次。
这就造成了,每次火车进站,站台上会有一些流动的小推车出售各种热食。这些出售各种热食的,大部分是车站里的员工以及家属,当然也有住在火车站附近村寨里的人。车站也知道拦不住,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这会儿谁家都不容易。
赵清茹前世留下的后遗症,对于食物,很是挑剔。若不是众目睽睽之下,拿出太好的吃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赵清茹也不会委屈自己,跟着啃冷馒头。即便有热乎乎的开水,泡开了伴了芝麻粉的米粉糊糊,夹着黄豆肉酱沫的玉米白面馒头,吃着也蛮香的。但赵清茹本身并不怎么喜欢吃面食。偶尔吃一顿杂粮馒头什么的没什么,可让她每天如此,顿顿如此,这不是逼着她掀桌子暴走嘛。
“去嘛去嘛。我听姆妈说,梁溪这边的酱排骨是一绝,还有油面筋,银鱼干……”吕迎春舔了舔嘴唇,抱着赵清茹的胳膊,撒娇道,“我都吃了两天的干馒头了,若不是小汝带了黄豆肉酱,我只能啃干巴巴的玉米面馒头了。”
“恩……好吧。”赵清茹思忖了片刻,点头同意了,“不过一会儿也别急着下车,等那些人都上车坐下来了,我们再下去。”
“可是那时候好东西不都被人买了?”吕迎春嘟囔了一句。
“上下车的时候,人挤人的,难免有人会错拿了行李。”赵清茹说的挺委婉的,但话中的意思其实很明显。托某场刚刚结束的运动的福,小偷小摸什么的这会儿并不多,因为一旦逮到了就免不了往死里收拾。不多并不代表没有,虽说这会儿绝大多数人口袋都不宽裕,难免有几个偏肥的肉鸡。
何况人走开了,座位可就空出来了。万一这时候恰巧有人经过,看中了空座位……要知道这会儿座位都是乱坐的,逃票更是屡禁不止。
赵清茹并不知道,自家婆婆前一世时因为急着下车买好吃的,结果回来后不仅座位被“恰巧”路过的人给霸占了,连包裹里的东西也被人翻了。损失不小不少,还因此得罪了一个心胸狭隘的小人。对方可不认为是自己的错,到了上山下乡目的地后,更是跟本就瞧着不顺眼的司甜狼狈为奸,处处使绊子。
“至于买东西,其实不用下车,一会儿直接从车窗这边买也是一样的。”
“对耶,小汝你真厉害。我怎么没想到咧。”吕迎春抱着赵清茹的胳膊,头依偎在赵清茹的肩膀上,嚷嚷道,“以后我就跟你混算了。”
隔着走道的谢文乐推了推鼻梁上的笨重眼镜,嘴角微微翘起。很显然在一旁偷听的谢文乐此时此刻心情还不错。坐在谢文乐对面的司甜半眯着眼睛,看向谢文乐,随后又冷冷地瞥了一眼坐在自己右手斜对角,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笑容的赵清茹,发出一声轻微的“哼”声。
“甜甜,一会儿我们也下去买点吃的,好不好?”坐在司甜身旁的李月荭轻声细语地问道。
“你没听见赵清汝刚才说的,要当心有些人错手拿走行李!”
“呃……”
第21章 021历史重演()
大约一刻钟后,赵清茹所乘坐的绿皮火车缓缓地驶进了梁溪火车站。根据小广播,火车将在梁溪火车站停靠半个小时之久。除了避让其他列车外,最主要还得补给煤炭跟清水。
“人可真多。”吕迎春透过车窗,往车站站台里张望。梁溪是个大站台,下车的人不少,上车的人更多。熙熙攘攘的,好在还算井然有序。
“我们一会儿再下去。”
“恩。”
赵清茹所坐的座位正巧在车厢中段位置,这会儿列车刚停站,急着下车的,准备上车的正堵在车厢两头,正是最乱的时候。吕迎春想下车,想买点儿吃食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想下车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活动一下身子骨。
“玉兰饼,祖传正宗玉兰饼……”
“方糕,萝卜丝饼,好吃的方糕萝卜丝饼……”
“酒酿汤圆,刚出炉的酒酿汤圆……”
“酱排骨,梁溪正宗的酱排骨……”
……
火车一停靠在站台上,那些个“地勤人员”便推着小推车,拎着装着美食的竹篮子,凑到了一个个车窗前头,努力推销起自己手里的吃食。有卖米粥、酒酿汤圆的这样的汤汤水水的,有卖方糕萝卜丝饼这类便于携带糕点的,当然也有直接卖本地特产的。
酱排骨是梁溪小有名气的特产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太湖银鱼干、马山芋头、阳山水蜜桃等等。这会儿的物价在赵清茹看来并不算贵,方糕萝卜丝饼这样便于携带的糕点,每个直径比海碗略小一些,一毛五一个。米粥、酒酿汤圆两毛钱一大海碗。酱排骨一块钱一汤勺……
“这么贵?肉才六毛钱一斤,你这一勺子排骨都没有一斤!你心咋那么黑?小心生儿子没屁眼!”显然,并不是人人都像赵清茹这般财大气粗。有个声音从赵清茹背后传了过来。
“你!”站在站台上,卖酱排骨的“地勤人员”脸“唰”地一下子红了,抿了抿唇,用力盖上了大锅盖后,推着小推车,继续往前走。
“酱排骨,梁溪正宗的酱排骨~”
赵清茹早早地就将一个全新的搪瓷杯给翻了出来,等到卖酱排骨的小推车经过她这边的车窗时,立马开口叫住了人,将钱以及搪瓷杯从车窗递了出去。
“这位大姐,给我来两勺子酱排骨。”
“哎,好咧。”
“小汝,你干嘛买那么多?要两块钱呢。”吕迎春赶忙拉了拉赵清茹的衣袖,小声地阻止道。
“不是你说的,这酱排骨是梁溪的特产嘛。难得经过,当然要多买点儿尝尝。”
“可是也不用买那么多啊。”
“我们还得在车上两天呢。这会儿天也冷了,不会坏的。就算吃不完,回头到了我们下乡的地方,再热热不就能吃了。现在外头买肉都要票子,也不晓得那地方怎么个情况,难得遇到不要票的,就多买点呗。”
“有道理,那我也买两……买一块钱的。”
“我也来一勺。”听赵清茹这么一说,不仅吕迎春拿出自己的铝制饭盒打了一份,连带着谢文乐、司甜几个人也拿出了饭盒搪瓷杯凑份打了几份。
“大姐,能不能给我多加点汤汁。”
“好嘞,我给你多加点儿。”前一秒还因为有人嫌贵而被骂的中年妇人,因为赵清茹,额外又多卖出去几份酱排骨。酱排骨不比那些个萝卜丝饼方糕,现在的光景大部分老百姓是即便在家里一年到头都未必能吃的上几顿肉,更何况是出门在外?
其他“地勤人员”见赵清茹这边的车窗出手大方,纷纷凑了过来。
“小妹妹,买萝卜丝饼方糕不?”
“萝卜丝饼有什么好吃的,买我的芋头糕。我这芋头管饱顶饿!剥了皮就能吃!”
“芋头干呼呼的,哪有我酒酿汤圆好吃,吃了后既管饱还暖和。”
……
一时间,七嘴八舌的很是热闹。
“有银鱼干没?”赵清茹突然插嘴道。
“大栓家的,有人要买小鱼。”之前卖酱排骨的那位中年妇人冲着远处嚷嚷了一句。
“哎,就来。”不远处立马有人应声道。
赵清茹乐了,突然发现现在的人尽管条件并不怎么好,但很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最主要也没太多坏心思,相对而言还很纯朴。
赵清茹并没有要萝卜丝饼,而是选了两块所谓的方糕。除了打了两份酱排骨外,也就是称了两斤银鱼干。至于其他人,或多或少也买了些东西。尤其司甜,不仅跟赵清茹一样,要了相同分量的酱排骨跟银鱼干,还额外买了好些萝卜丝饼、方糕、芋头以及酒酿汤圆。好像在跟赵清茹别苗头一较高下似的。
像萝卜丝饼这样的带馅儿的饼还是挺受欢迎的。虽说绝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带了些干粮,可这干粮哪里有热气腾腾的热食让人有食欲。可若是买多了,吃不完,等冷了或许还不如自带的干粮好吃。
推着小吃车的“地勤人员”自然不可能在一个车窗口长时间逗留,等到赵清茹周边差不多都买好了,便三五成群地去了另一个车窗口,继续推销她们手里的东西。吕迎春见此,便先将自己手里的东西放好,随后看向赵清茹,开口问道:
“小汝,我们下去走走?”
“恩,也好。这会儿差不多都已经上车了。”赵清茹抬头看了看车厢两端,同意了。谁曾想,她话音才落下,便听到左边车厢口传来一声女子高八度的嚷嚷声:“你,你这人怎么这样?小偷,你这个小偷!”
“谁小偷?!谁小偷?!认错了包而已。”
“啊呸!两个包根本就不是同一个颜色,怎么可能认错?!你当别人都是傻子不成?!”那高八度的嚷嚷声立马吸引了整节车厢大部分人的注意力,大家纷纷探头往车厢口张望。赵清茹自然也不能免俗,与吕迎春对视了一眼后,也从座位上站起了身来。
赵清茹起身张望时,正巧看到一个穿着一身绿色(仿)军装,扎着两个羊角辫,年岁并不大的年轻女生单手叉着腰,一手指着站在自己面前的短发女子,毫不客气地戳破有些人的谎言。
“箐箐,算了。”年轻女生旁边,穿着蓝色长外套的女生拽了拽自家好友的衣袖,有些胆怯的将身子往年轻女生后面缩。
“算什么算?像她这种社会败类就该好好的教训!”
“你说谁败类?信不信我揍你!”短发女子眯着眼睛,对着年轻女生扬了扬拳头,眼中的戾气一闪而过。
“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