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仁一怔,随即低下头想了很久之后才道:“这个问题我还真不好回答。这么说吧,但凡是男人,基本都曾经梦想过在血与火的战场如何英勇一下的事情,这是男人,或者说是雄性生物与生俱来的天性,我也并不例外。不过随着一个人渐渐的成长起来,很多不成熟的想法会变得渐渐的成熟,会变成什么样不太好说了。”

    婉儿道:“别人我不想问,我只想问问你喜欢战争吗?”

    陆仁摇头:“我不喜欢战争,至少是现在的我很不喜欢战争。但是我混到现在这个份,很清楚许多的事情恐怕只能用战争的方式来解决。如……如你与我之间的事情,除了开战之外好像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婉儿默然。

    陆仁看了婉儿几眼,轻叹道:“老实说,我不是很清楚婉儿你现在改变了多少。但是刚才在你向我问出那句话的时候,我隐约的感觉到如果我没有推算错误的话,其实很多的事情早已经不在你的掌控之了。且不说你为了向我复仇,不可能会去阻止战争,算是你现在想要去阻止战争,恐怕也已经无能为力了。很多的事情一但开了个头,后面的事会无法阻止。”

    婉儿没有说话。婉儿其实很讨厌战争,特别是今天在贫民区转了一圈,听到了许多有关于战争的沉重话题之后,那种讨厌战争的感觉也愈发的强烈。但是与此同时,那个“复仇”的念头又太过强烈,强烈得驱使着婉儿会执意的去做一些事情。而这两下里的冲突、两下里的矛盾,让婉儿的心非常的难受。

    “……陆仁,可不可以请你去死?”

    “啥!?”

    “因为你如果死了的话,我不用复仇了;而我不用复仇的话,那么我不用执意的去挑起一些战争。”

    陆仁有些哭笑不得:“真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天真的傻话,有你这样叫别人去死的吗?还有啊,如果你真的以为我死了的话没事了,那不止是天真,更多的是单‘蠢’了。我在,或许我还能阻止一些事情、阻止一些战争;可我要是死了,局势会变成什么样那叫天晓得!”

    婉儿看看陆仁,也跟着不知所谓的笑了笑,因为婉儿虽然说不清楚为什么,但却感觉得到陆仁没有骗她。

    再接下来,两个人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了,而两个人望向对方的目光,也是一样的心情复杂到了极点,时间也在两个人无言的对望之一点一点的过去……

    此刻的长安城,曹丕正在宴请宾客。而这些宾客嘛,老实说着实让曹丕的心很是郁闷,因为他们都是陆仁派往长安的夷州子弟。

    事实,曹丕办的这次酒宴是送别宴。因为长安之战成功的击退了西域联军,接下来要打的是反击与扫讨,换句话说曹丕方面已经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而这些夷州子弟在这两年之所发挥出来的作用,曹丕难道会不清楚?所以对曹丕而言,这些夷州子弟可都是出色的人才,自然而然的会想着从陆仁那里挖墙脚。

    陆仁正是因为知道接下来会是这样的情况,所以才会让赵雨提前离开,免得遭了曹丕的狼爪。至于这些夷州子弟,陆仁则是让赵雨留了话给他们,让他们在打完长安之战后返回夷州……当然,你要是觉得能在曹丕这里混个一官半职什么的,陆仁也随你。人各有志,强求无益。

    不过这些夷州子弟还真没几个愿意在曹丕这里混的。且不说他们当有很多人的父母还在夷州,说他们这一代人,差不多都是受了陆仁恩惠的人。这么说吧,这些人的年纪都在二十岁至三十岁之间,十多年前抵达夷州的时候是些逃难的流民,能有口饭吃不错了。

    但是由于陆仁的缘故,他们在夷州不但生活有了着落,而且还读了书、考进了学校,然后才有了现在的成。可以说如果不是陆仁对他们的培养的话,他们又哪里能够得到曹丕的赏识并且有意进行招揽挖角?想都别去想好不好!要知道他们原本都是些什么人来着?逃难的流民!连士人都远远不是。若不是陆仁的话,曹丕恐怕连正眼都不会看他们一下。

    而一个人只要不是那么的没心没肺,那么在他的心底会有感恩之心。现在正是出于这份感恩之心,这些夷州子弟都决定听从陆仁的命令返回夷州,于是乎想招揽他们的曹丕郁闷了……

    /bk

卷 三第两百八十五回 各方心思(四)() 
酒宴还在继续,不过形式上有了改变。

    曹丕设的宴是华夏传统形式的,也就是一个人一个席位的那种。但是曹丕招待的宾客全都是夷州子弟,而这些夷州子弟早就习惯了陆仁搞出来的自助式,所以在传统式的宴会里既拘束又很不习惯。

    好在曹丕对夷州的一些习惯有所了解,而且曹丕这家伙的身上也有着几分老曹的那种随便与洒脱,所以在见到夷州子弟们都那么拘束的时候,索性来了个形式转换,让大家把桌案拼到一起,传统型就变成了自助型,夷州子弟们的气氛这才渐渐的活跃了起来。而对于曹丕来说,这种自助型式的酒宴到也方便他与夷州子弟们的接触。还是那句话,曹丕想看看能不能在这些夷州子弟中挖几个人才为自己所用。

    不过曹丕还是失望了,因为这些夷州子弟对曹丕抛出来的橄榄枝并没有什么兴趣。

    那么除了这些夷州子弟对陆仁有想要报恩之心外,是不是还有别的什么原因?是不是因为曹丕给的条件不够好?

    老实说,曹丕肯给予的条件还是比较优厚的。但曹丕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对于招揽这些夷州子弟,他有着一个先天上的劣势,那就是曹魏境内的士族势力已经有些坐大了。

    汉末三国时代是士族势力走向强盛的时代,而老曹采用的“唯才是举”在前期的效果虽然还不错,但是到了中后期却也还是有些顶不过曹魏境内士族阶层的压力。正因为如此,历史上的曹丕到后来为了争取士族阶层的支持,不得不放弃了老曹的“唯才是举”,转而接受了陈群所提出来的“九品中正制”。

    而现在的情况其实和原有的历史差不了太多,至少陆仁很清楚他可肝不过当时的士族势力。既然肝不过,那不如迂回一下再借势一下,反而还可以利用到士族势力的力量。而且正因为陆仁了解中原士族势力的力量,所以在对夷州子弟上“政治课”进行“洗脑”的时候,很巧妙的把一些对士族的观点给塞了进去。

    这么说吧,陆仁在给夷州子弟洗脑的时候主要提到了三件事。

    第一,夷州的人口构成主要是当初的流民阶层,再加上陆仁一直以来都在有意的压制与引导,所以夷州并没有士族宗族,或者说汉末时期的那种意义上的士族宗族的存在。而这样的一片土壤,也有利于寒门阶层的发展。

    当然了,这种话陆仁是不会明说的,所以按陆仁的“洗脑”之言,是告诉这些夷州子弟们说在夷州做事不用去担心那些世家大族的排挤,只要你有能力、好好的做事,那么在夷州就可以混得不错。而在汉末三国时代,士家豪族对寒门子弟的排挤与打压,基本上是个人都懂。

    第二,陆仁就是在第一条的基础上再有所延伸,把这样的一个信息传递给了夷州子弟,那就是你们如果是想在华夏中原别的势力之中混出头,那么你就需要得到当地世家豪族的支持。可是如此一来,你不就成为了这个世家豪族变相的家奴了吗?

    别以为陆仁的话说得难听,在那个时代寒门子弟们差不多就是这个结果,否则的话在政坛上是混不出头来的。陆仁借题发挥,告诉夷州子弟们说你们在我这里可以挺直了腰板做事,又何必跑去当别人的变相家奴?

    而这样的言论,对夷州子弟们的心灵冲击会有多大?既然可以堂堂正正的在夷州当自己的官或者是做自己的事业,又何必去当士家豪族的家奴?但凡是有点心气的人,谁又愿意成为家奴?用现代的话说,反正是要选一个老板,在可以直接跟着大老板的情况下,又何必去跟着大老板麾下的小老板?

    再然后是第三,陆仁只是强调了一下夷州的自由风气和良好的生活氛围。这个不用说得太多。

    说真的,陆仁玩的这些手段其实是从现代学者作出的分析中得到了启发。按学者们的说法,以寒门子弟为主的政治体系,才是最符合帝国制度的政治体系。统治者需要听话的、肯为了统治者卖命的寒门子弟,反过来寒门子弟也更希望可以直接得到统治者的赏识。相比之下,士族阶层为了自身宗族门第的利益而卡在中间,往大了说不利于帝国的发展,往小了说也会因为士族阶层意图对仕途的垄断,而妨碍到统治者的官员选拔、妨碍到寒门子弟的进升。

    好了,这些不再瞎扯,反正陆仁在这些“洗脑”的事情上做得还是很成功的,所以夷州子弟们在潜意识里都不喜欢曹魏的政治氛围。曹丕就算是开出了优厚的条件想拉拢他们,他们也不愿意留下来受士家豪族的排挤与迫害。或许是可以投靠到哪个士家豪族的门下,但成为这些士家豪族的变相家奴,心理上也不好受是不是?

    于是乎曹丕很郁闷。他实在是不明白以他对这些夷州子弟的礼遇,还有开出来的那些优厚的待遇,怎么就会打动不了这些夷州子弟?不过以曹丕的政治眼光,却也敏锐的感觉到这些没什么后台的夷州子弟,会比那些士家豪族出身的家伙更好用,用起来也更加的放心,因为他们做事的话会放在首位考虑的是君主,而不是自家的宗族派系。

    或许在这一刻,曹丕突然很深刻的明白了自家老爹为什么会刻意的去坚持“唯才是举”,而陆仁所走的人才路线,不就是一条更加成熟的“唯才是举”的路线吗?这是陆仁不在这里,要是陆仁在这里并且知道了曹丕的想法,可能会拍着曹丕的肩膀说:

    “小样的,你就别和我比了。我的个人能力可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