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糜贞道:“不问不行啊!先生,其实你我两家都可说是依附在曹公之下,借曹公之势才能渐渐的把宗族家业兴盛起来。因而这场大战,曹公若胜,我们当然是没什么问题,可曹公战败之后呢?你我两家与袁绍都并无亲故,更兼你我两家都不是什么显耀氏族。袁绍在得胜之后,少不了要做些清洗之事,知名大族他当然不会去动,动的只能是我们这样的身微氏族。真到那时,你我两家在许都又能呆得安稳吗?”

    “……”

    出于那种“已然夺古,想当然耳”的心态,这些事陆仁还真没想过。现在被糜贞这么一说,陆仁就发觉糜贞所说的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袁绍也不是什么好货色,屠城的事也做过不少,而且袁绍的手下基本上都是些世家大族,其本身可以说走的都是士族路线,对于小宗族的兼并吞食基本上就是家常便饭。

    而自己的陆氏与糜贞的糜氏是能够让袁绍有所顾忌的世家大族吗?显然不是!那万一发生了袁绍击败曹操并且占据许昌的情况,自己与糜贞经营的又都是些很赚钱的买卖,袁绍手下的那些个世家大族还不垂涎三尺?一有机会当然是把陆、糜两家给啃得连骨头都不剩。

    一想到这些,陆仁有点明白了糜贞的意思,就试探着道:“你是在担心袁绍战胜之后,你我两家在许都会陷入危局?”

    糜贞点头道:“正是。其实以前还没怎么想到过这些,是这次回到郯城,看到了我糜氏一族被徐州豪强借吕布之后给害成了这般景像之后才有感而生的。其实对于河北的那些世家大族,我也算是有所了解,像甄家那样的宗族都尚且难以自保,我们在曹公战败之后,又能好过?真到那时,袁绍就可比作另一个占据了徐州的吕布,河北的那些世家大族与徐州这里的那些人也没有什么分别。我们这几年间好不容易经营出来的产业,最终只会被他们啃食殆尽而已。”

    陆仁没了言语。许久过去,陆仁才轻叹道:“这到是我一直都没有去想过的事。”

    糜贞忧心的道:“先生,居安当思危啊!你一向见识深远,对这危机之事真的得好好的想想,我可不想眼睁睁的看着宗族毁在你我都早已预料到的危险之中。我知道先生你一定会有办法的,所以请先生你好好的想想行吗?”

    陆仁皱起了眉,踱着圈子在那里想了起来。而在许久过去,陆仁忽然不知所谓的笑了笑道:“妹子你还记得我曾经和你开过的一个玩笑吗?想不到这一时的戏言,或许我们现在真的是要去做了。”

    “什么戏言?”

    陆仁笑了:“如果只是想退路的话,你们糜氏的出路至少有三个。”

    糜贞马上就凑到了陆仁的身边急问道:“愿闻其详!”

    陆仁不紧不慢的竖起了三根手指头:“一为琅琊,二为襄阳,三为柴桑。”

    向糜贞说出了这三块地头,糜贞则是望着陆仁向他竖起的三根手指头,疑惑不解的问道:“先生你提及的三处确实都有我糜氏产业,可是自黄巾之乱以来,徐州与襄阳、柴桑两地的商路便因祸乱而阻绝多时。即便是时至今日,往襄阳之路尚有张绣在宛城为贼,往柴桑之路有袁公路于两淮为寇,道犹不得通。至于琅琊……”

    陆仁笑着摆了摆手打断糜贞的话道:“你是不是想说琅琊虽毗邻徐州路程不远,但依山邻海土地贫脊,非治业之所?妹子啊,其实正是因为前往襄阳、柴桑两地的陆路不通,我才会将琅琊列在三地之首。我且先问你一句,你们糜氏是不是在琅琊有船千余丈并船坊数间?”

    糜贞点头道:“的确如此。那是往日我们糜氏旧时与北平、乐浪,甚至是三韩之地商旅货运时所用的船只船坊。不过先生,你真提及此事的话我也不瞒你什么,其实自黄巾之乱时起,天下间祸乱不断,而冀、青之地虽富,却是黄巾贼寇祸乱最盛之地,我糜氏水运亦受到波及,早已无甚商利可图。记得那还是在我家大哥应陶恭祖之辟出仕为徐州别驾之前,我们糜氏就已不再水运商贩,那些水运商船因此就再没有离开过码头了。虽说当时有命人时时养护舟船,但毕竟这么多年下来,到现在能用的船还有几只我自己心里都没底。”

    陆仁笑道:“没关系,只要船坊没有彻底荒废,当初的制船工匠还在就可以了。造船的确会很费时费力,但修船却是另一回事。”

    糜贞道:“修复旧船固然不是难事,可是先生你想修复这些舟船又是何意?若是想再复旧日商路的话,冀、幽、辽那边……”

    陆仁笑道:“妹子,你怎么就认定了往北呢?你们糜氏有这么好的水运条件,又为什么不试着沿海而南下?还是说,你忘了我曾经跟你提起过的海中大岛?”

    糜贞猛然反应过来,讶然道:“先生你是说……夷州!?”

    (无耻求票、求收藏、求推荐!)

第二百八十三回 论海谈舟() 
“先生你是说……夷州!?”

    陆仁向糜贞点了点头,接着又踱起了圈。这可不是陆仁在卖关子,而是这场事突然提出来,陆仁得好好的整理一下思路。

    而在苦想了许久之后,陆仁总算理出了一条还算清晰的思路,就向糜贞道:“不过现在就去想夷州的事还太早了点,毕竟以你我两家现在的情况,夷州还真不是那么好去的地方。这么说吧,如果妹子你真的有心的话,我们得先把琅琊给搞起来。”

    话是这么说,可陆仁对琅琊却有点不怎么满意。其实在陆仁的心里,在徐州这里想搞海运的话,最佳的地点应该是东海郡的东面的某个地方。这地方在当时还不怎么有名,可在后世就很有名了,因为在后世它的名称是连云港。

    后世的连云港,位于江苏省东北端,东临黄海,同时也是陇海铁路的终点。连云港水深港阔,是苏北沿海的天然良港,而且沿海盛产鱼、盐,著名的淮北盐场的大部份都是在连云港。

    不过连云港那块地头虽然不错,陆仁却不太敢把手伸手过去。因为陆仁在接手郯城这里的政务之后,知道连云港那边基本上已经被徐州本土的世家豪族给控制住了。连带着陆仁也从糜竺的口中得知,糜氏本来在连云港那里有个盐场的和一些常规的渔船坊间的,现在也已经没了,而糜氏手中有海运能力的地头,也只剩下了琅琊那边。

    其实琅琊在当时到也是个不错的地方。远了不说,咱们的猪哥其实就是琅琊人,当然这个扯得有点远,和现在的陆仁也扯不上什么边。不过琅琊在山东,汉时属青州地界,陆仁现在所除的时间点,则是在袁绍的地盘里面,那么就是说曹操的手暂时还是伸不过去的。

    而曹操的手都伸不过去,徐州这里的豪族又哪里能伸得过去?徐州这里的那些世家豪族,敢在袁绍的地盘上撒野?相比之下,糜氏因为与琅琊那边有些商贸往来,又并没有在琅琊本地发展什么宗族势力,属于有合作关系的流动商人的性质,有个船厂之类的东西完全在琅琊本地豪族的允许范围之内,因此相关的东西保存得到是比较完整,所以陆仁也只有把琅琊当成是出发点了。不过话又说回来,琅琊离连云港也不远,海上的直线距离也就一百来海里而已。

    “妹子,琅琊地近青、徐,你糜氏子弟要迁去琅琊的话只不过是数日之程,而眼下的徐州,你们糜氏又有些立足为艰,不如待吕布破败之后马上就将原处徐州的子弟迁居至琅琊,不要去和陈氏这种在徐州家世久远的世家作些并无益处的争锋之斗。

    “最重要的是在琅琊那里你糜氏尚有些基业为立足之本,陈氏他们却没有,你们若去了琅琊,陈氏不但不会和你们争琅琊,反而还会高兴你们糜氏放弃了徐州这块富庶之地,这样的话两家之间的世代争斗或许还会因此而化解,而糜氏就有了可以安心发展的空间。

    “在我眼中你糜氏若想重振家业,就不能再在陆上和人争,而是要靠海运。你糜氏以商利而兴家,到你这一代好不容易才转入仕途。只是现在时局不定,你大哥的仕途亦不稳健,家业也破败了不少。既然如此,你就应该想想如何先把家业重振起来,家大业大自然势大,势大则无人敢欺,这才是兴家正理。只是传统的农耕之利颇耗时日,在田地人丁上你又远远比不上陈氏,想兴家的话哪里能及商利之速?况且你本为商家,应该扬长避短求取急利方为上策。”

    糜贞不是笨人,被陆仁的这句话一说,再联想了一下陆仁刚才说出的三块地头,马上就稍稍恍然的道:“先生你是要我弃北而向南,舟船商队沿海岸南下?”

    陆仁点头道:“差不多就是这样吧?就算不是去夷州,你们也可以完全的避开陆路上盘据在两淮一带的袁术和侵拢的贼寇。而且我记得你说过你们的舟船能远赴至三韩商贩,那沿海岸南下再转入江口直抵柴桑对你糜氏来说绝不是难事。还有,舟船所能运载的货物远胜陆路牛马车辆且人不大劳,一趟之利只怕能抵得上陆路商贩的数倍……”

    糜贞闻言低头思索了片刻,轻轻颌首道:“不错,以我们糜氏的舟船之能,完全能做到如此程度。只是……”

    说着糜贞便低下了头去,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当中。其实陆仁充其量不过是给糜贞指了一条路,成与不成之间的考较当然还是在糜贞自己,而糜贞此刻就是在凭借自己的经验来思量陆仁指出的这条路的可行性。

    想了许久,糜贞抬起头道:“先生你此策的确很妙,但恕我直言,我当初也曾想过水运南下之事,可是在江东那边……先生你可能是离开江东太久了,有些事你现在并不怎么清楚。”

    陆仁奇道:“这话怎么说啊?”

    糜贞摇头沉吟道:“其实江东那边的宗族势力远比徐州要错综复杂得多。在徐州可以说其实只有我糜氏与陈氏之争,可是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