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眼之间,赵雨已经离开曹营有四、五天了。

    话说自赵雨离开之后,陆仁有事没事的就会在寨门这里来来回回的打着转,时不时的会向远方眺望。神情中流露出了十二分的焦虑与不安。

    没别的,陆仁就是在等赵雨归还。说起来,这四、五天可能是自陆仁穿越以来过得最为难熬、最为苦闷的五天,人都快急出病来了。而在映象中,似乎也只有婉儿刚刚故去时,陆仁苦等雪莉发来定期联络时的心情可以与之相比。

    说实话。在对赵雨自告奋勇的孤身去袁绍境内刺探军情一事上,陆仁还从来没有心情如此的复杂与不安过。既期待着赵雨能够平安归来且带回来好消息,又担心赵雨这一趟是去了白去而使官渡之战的关键点仍未到手,婉儿的仇那就又得往后压。

    但是比起这些,此刻陆仁的心底更多的却是害怕与自责。再怎么说,赵雨毕竟还只是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要放在陆仁本来的时代,说不定还是个身在象牙塔中稚气未脱、生活无忧无虑的小女生。可是现在突然一下把这么重的任务交给赵雨去做,陆仁的心哪能放得下来?

    其实早在赵雨临出发之前,陆仁心中就已经生出了悔意。只是因为心中的那几分犹豫不决,还没来得及坚定下心情阻止赵雨去时,赵雨就已经骑上曹操借出的绝尘,转瞬之间便绝尘而去,使陆仁再想去把赵雨追回来都为时已晚。

    说到这里,到不是陆仁有什么大男子主义的心态,可是陆仁心里真的觉得这种孤身犯险、危机四伏的事,就应该是咱们顶天立地的男儿汉去做,怎么可以让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女孩子去冒这种险?

    这四、五天中的两个夜里,陆仁做了恶梦,一次是梦见赵雨满身是血、浑身是伤的倒在他的面前香消玉殒;另一次则是赵雨被一群恶狼般的袁军围住击倒,接着赵雨的衣服就被野蛮而粗暴的袁军们撕得粉碎,然后便是这些袁军士卒对赵雨做出了禽兽不如的行径,自己仿佛就在旁边,但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赵雨被蹂躏却什么都做不了……被这恶梦惊醒时,陆仁便会发觉自己已是一身的冷汗。人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陆仁曾眼睁睁的看着婉儿在自己的怀中死去,而这件事已是陆仁心底挥之不去的阴影,当然不想这一类的事再发生一次。

    目光仍在向远方眺望,只是赵雨的身影依旧没有出现。陆仁长长的叹了口气,反背起了双手又接着在营门前踱起了圈。正踱着步,曹操忽然来到了陆仁的身边唤道:“义浩,那位赵雨姑娘仍未归来吗?”

    陆仁礼过之后向营外眺望了数眼,回过头来却只能向曹操轻轻摇头,长叹不语。其实陆仁也知道赵雨不可能这么快回来。因为赵雨是要绕开官渡战场,然后前往邺城,之后又要跟踪从邺城出发的粮队。算算时间路程什么的,最起码恐怕也得要二十天左右。现在陆仁会这样,无非就是放不下心来而已。

    曹操细望了陆仁一阵道:“义浩,于孤记忆之中,似乎你除了故去的婉儿之外,从来没有为哪个女子如此的担心过。此外孤听闻奉孝说,这位赵雨赵姑娘年不过十八,容姿瑞丽可人,更难得的是身为女子却武艺过人,现在作为你的近侍而随侍在你的身边……孤若没有记错的话,孤将婉儿赏赐于你的时候,婉儿也是在这般年纪?义浩,难道说这位赵姑娘是你新结之欢,意欲以她如婉儿那样呆在你的身边?”

    陆仁错愕了一下便赶紧大摇其头道:“曹公说到哪里去了?小雨她是我友人之妹,暂且交托于我请我代为照料。受人之托就当终人之事,这次她一时好强去刺探军情,我本应制而不许的,可是……唉!这几日我一想起来就坐立不安,而她若真的出了什么意外,日后却要我有何面目去面见她的兄长?”

    曹操轻轻的哦了一声,与陆仁一齐把目光投向了远方。而陆仁被曹操的这番话触动了心弦,心中暗自轻叹道:“这都搞什么啊?真当我是无女不欢的淫邪之徒了啊?是,我是承认我一直以来都很想种马加后宫,可是现在……我自己都不知道该说自己什么了。”

    不是不知道该说什么,而是现在的陆仁不敢再多想什么。如果是换在婉儿未死之前的陆仁,对身边的美女搞不好是“宁可错奸一千,也绝不放过一个”,反正在陆仁的潜意识当中,认为难得能穿越一趟,那不索性玩个痛快干嘛?只要最后能安安心心的把自己最疼爱的婉儿带走也就行了。简单点说,陆仁就是想“屋内红旗不倒,屋外彩旗飘飘”……

    当然,陆仁对婉儿的感情是真的,对其他的女人只是抱着蜻蜒点水的心态而已。可是当婉儿故去之后,陆仁却猛然明白过来,自己根本就做不到对其他的女人那么绝情,不然他又怎么会一直以来都在用心的安排他走之后蔡琰与糜贞的生活依靠?

    其实在陆仁真正的潜意识中,是认为一个男人不管怎么样都应该背负起一个男人应有的责任与义务,否则就不是男人。也正是因为如此,陆仁在醒悟过来的时候没有去碰糜贞,也婉转的拒绝了甄宓的投怀送抱,因为陆仁怕自己负担不起更多的责任与义务,也不想再对谁亏欠什么。

    有着这么一份心态,陆仁下意识的真的是把赵雨当成妹妹来看待,根本就没动过歪念。现在在为赵雨担心,也纯粹只是作为一个兄长对妹妹的关心而已。可突然被曹操说了这么一番,陆仁真是被闹了个哭笑不得,只是因为心中一直都焦虑不安,陆仁现在就是想干笑几声都笑不出来……

    时间在慢慢的流逝而去,此刻尽管在他的心头仍然布满了阴云,但他的心也在焦燥之中渐渐的平静了下来,毕竟很多的事,自己光着急也没什么用。而借着这时平静下来的心境,陆仁想起了些别的事。说起来,陆仁本来是不想再背上什么人情债的,可是赵雨如果出了什么事,那陆仁等于又是有负于人,人情债岂不是又多了一笔?而这并不是陆仁想要的。可是现在……(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七回 医身疗心() 
赵雨短时间之内不可能回官渡,陆仁也不可能天天就在营寨之中什么都不做的就是干等。再说了,赵雨自告奋勇的去打探消息是机缘巧合之下的一个意外事件,完全不在陆仁的计划之内,而陆仁为了能留在官渡战场看看有没有机会报仇,之前为此准备下的是别的借口。

    依史料来看,曹操在官渡之战的时候是“合战,不利。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公谓运者曰‘却十五日为汝破绍,不复劳汝矣’。”后世一般都认为曹操这时主要是粮草没了,但也有学者指出这时除了粮草问题之外,还有很重要的问题在困扰着曹操,那就是其麾下的将士们过于疲劳,已经到了临近崩溃的边缘,再就是兵源方面的补充十分困难。

    曹操的粮草是不是真的难以支撑,这个事恐怕还真不好说。而陆仁在混了几年之后曾经算过一笔半糊涂半明白的帐,就是曹操如果是按原有的情况,到打官渡之战的时候粮草方面是不是真的那么困难。

    之所以说是半糊涂半明白,明白之处是在于陆仁混了几年,在各方面有着切实的体会,而糊涂之处则是在于有些事是说不清楚的,只能是胡乱的推测。像曹操在挟献帝刘协迁都许昌到官渡之战的这段时间之内,几乎就是在不停的打仗,其粮草的消耗数量本来就算不清,而且曹操还吃过几次败仗,军需物资丢得可不是一点半点,这帐又怎么去算?

    反正陆仁后来算出来的大致结果,是曹操到奇袭乌巢的时候,许昌的仓库里应该还有一定数量的粮草储备才对,不太像史料里说的那样“仅有此月之粮”,不然曹操这几年的田不就白屯了?那句“是岁得谷百余万斛”也不像是假的吧?

    当然陆仁算这个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在吃饱了就没事找事。陆仁一直很担心由于自己这个异数人物的出现,使曹操在官渡之战的时候有充足的粮草。结果会导致曹操没有再像原本的进程那样去放胆一搏的豪赌一场。而在算了这样的一笔帐,心里面有了一定的底之后,陆仁就把目光集中到了“伤者十二三”与“士卒疲乏”这两件事上。也就是说,曹操会放胆一搏。绝不仅仅是因为粮草不够,而是各方面的因素相加在一起,使得曹操不得不去放胆一搏。

    粮草方面的问题,陆仁其实已经帮曹操解决了,至于“伤者十二三”和“士卒疲乏”却不是陆仁能解决得了的。不过现在陆仁到是正好可以借着这两个问题。让自己有借口能留在官渡。

    “伤者十二三”是兵源方面的问题,当然后世都指出这个太夸大其辞了些,是在为曹操歌功颂德,不过曹操兵力吃紧却是件肯定的事。陆仁不会撒豆成兵的仙法,也没办法让曹操属领内的兵役人口能在几年之内就大量增加,毕竟当时的人口就那么多,即便是小孩子也需要相应的时间才能长起来。

    但陆仁能做一件事,就是弄出个“战地医院”,治疗曹操这里的伤兵。总的来说,这事似乎有那么点杯水车薪的味道。但陆仁混了几年,很清楚当时的战争真正死在战场上的人往往不是很多,更多的反到是死在那些伤口感染之类的事上。那么弄出个战地医院,多多少少的总能维持一下曹操现有的战斗力,至少不会下划得那么厉害。再说之前在徐州打吕布的时候已经搞过,现在再弄一次,都有了点相关经验,事先还可以有所准备,不会像在徐州的时候那样那么手忙脚乱。

    至于“士卒疲乏”,这个陆仁就真有点没办法解决了。不过安抚一下军心、稳定一下士气的事。陆仁到相信自己能够做到一些。毕竟这一类的事,陆仁已经没少做,有相应的经验。再说陆仁现在是青州军口中的“仙师”,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