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仁一怔:“怎么?元直想干什么?”

    石韬摇头道:“某亦不知。不过元直既然已有定计,陆兄亦可安心便是。哦,这是甘兴霸托某交给陆兄之物。”

    一个盛物锦袋递到了陆仁的手中,石韬也就礼罢而去。陆仁迟疑着打开了锦袋,里面是一份长江水路的地图。陆仁混了这么多年,没少和地图打交道,只一细看便明白了图中的意思,淡淡的笑了笑便把这份地图收入了怀中……

    数日之后,长江水运枢纽要冲,三江口。

    陆仁在建安七年秋末从吴郡由水道迁居去襄阳的时候曾路经过三江口。想想那句“三江口周瑜纵火”,陆仁自然而然的会对这块数年之后将会成就“美洲狼”在三国史中的英名,同时亦创下中国古代战争史中经典战例的地头多留上几分心。

    当时陆仁在三江口一带停留了数日并进行旅游式的实地勘测,发觉单就地理环境而言,汉末时期三江口水域的江面要比后世的江面宽阔得多。当然这种事对陆仁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陆仁在意的是当时的三江口可说是一个三方势力交错的“三不管金三角”。

    三江口向东继续沿长江主流而下,江北是曹操属领的庐江、寿春,江面是孙权属领的柴桑、九江,西面则是刘表属领的江夏、夏口。以当时的时局,曹操正专注于与袁氏之间的河北之争,其属领内的兵力大多调集去了河北战场,留在江北各处的兵马较少,仅堪自守而已,既无力也无暇他顾。因此在边境问题上原则上是能不惹事就不惹事,以免给曹操平定北方的大业添乱。

    东吴方面主要是两年多前孙策的意外遇刺身故突然一下使孙氏群龙无首,令东吴险些阵脚大乱。虽说有孙权继位掌权,但由于孙策平定江东时采取的那个“士不能为己用即杀”的方针,孙氏在江东其实树敌颇多,孙策死后不服孙氏统治而蠢蠢欲动的地方豪族更是比比皆是。

    这两年多来孙权要不是有江东二张等旧臣的支持,以及周瑜及时的统领重兵拥护孙权、弹压住各处豪族势力,东吴局势很可能早就已经乱成了一团,到陆仁现在所处的建年七、八年中这个时间段,东吴境内的局势只能算是稍宁。

    虽然在军事方面有在做向外扩张的积极准备,但也只是准备而已,其内部的局势与实力暂时还不允许东吴做出什么大的动作。而稍迟一些,也就是历史上孙权曾在建安八年对江夏进行过一次攻击,但那只是一次小规模的试探性攻击而已,并不敢真的去激怒刘表,从而引发出刘表对孙氏的全力军事报复行动。

    话到这里还得顺便再提一下,陆仁执意要在七月中旬时明明收到了有江贼盯上自己船队的消息还让糜贞率船队出发,除去想让船队经历一次与江贼的实战之外,也是想赶在孙权发动这次对江夏的试探性攻击之前让船队先通过三江口要地,从而避开这次刘表与孙权之间的战事,以免船队在战事中遭受到不必要的损失。

    最后是荆襄刘表……刘表本来就是一个善善恶恶的清谈坐客,再加上这时刘表的年事已高,那种不愿惹事,只求偏安一隅的心态可能比谁都重。带着这种心态的人,能事不沾身便已经要大念鸭米豆腐,指望着他能做什么事出来那简直是想都别想。(未完待续。)

第三十回 如期而至()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哪怕是雄霸一方的诸候也一样是如此。而在建安八年之前的长江三江口一带水域,曹操因为战略重心放在了攻略河北,刘表因为内部势力的混乱,孙权则是因为要对付江东豪族和讨伐山越各部,使得这三方都有各自的顾虑,对这片区域都抱着一种能不惹事就尽量不惹事的心态。

    总的来说,就是只要不是真的与己方有关,那其麾下的舟船舰队就绝不会轻易出动,以免引起另外两家会做出什么敏感而过激的反应。在这种局势之下,三江口水域就变成了一片无人管辖与制约,近乎于“三不管”无法地区,而这种地区向来都是那些贼徒可以为所欲为的乐土。

    在近两年的时间里,陆仁与糜贞的船队已经数次路经三江口,同时也听闻到了许多有关三江口水域不太平的传闻。想来如果不是陆仁与糜贞的船队规模在当时来说十分庞大且人员众多,让那些寻常的江/贼自知招惹不起的缘故,可能早都已经被劫掠了多少回了。

    不过现在终于还是有人盯上的陆仁与糜贞的船队。其实这个事也难怪,现在的陆仁集团如果不以诸候的标准来衡量,而仅仅是视作商贾的话,陆仁的这个集团绝对可以进入当时华夏大陆的前十名之内。

    这么说吧,陆仁单是现在,在夷州就有一个过万人的生产团队。这玩意儿别说在那个时代,就算是搁到现代社会,一个有着上万的在职员工的企业都不容小觑。

    而且陆仁在吴郡陆氏那里还有着相当的“控股权”,此外徐州那头的糜氏宗族虽然大部份都迁居到了夷州,但留有一部份的人员在徐州,可以看作是陆仁集团的“分公司”,至于其他一些零零落落的那都不必说了。这样的一个集团,生意做得有多大。那是可想而知的。

    就拿糜贞这一次的船队来说,十几艘具有一定海运能力的船只,总计三万斛左右的纯运载量,这在那个时代是个什么样的概念?而这么大的一块肥肉,已经足够让贼徒为之疯狂,进而失去理智的了。

    (顺便说一下,汉末三国时期的一斛约为二十公升再稍多一些,而一公升米大概是一点五公斤左右,那么一斛米就约为三十公斤,三万斛的米约为九百吨。糜贞的船队是十五艘船。平均下来就是每只放六十吨米,基本上就是当时船只运载量的极限。而在这一点上千万别小看汉代船只的运运载能力,秦汉时期的中型船只基本上就有这种运载量。)

    夜,已入三更。

    现在是七月初旬,入夜之后便不再像昼间那么炽热,反而是透着一份初秋的清爽秋。天空中挂着一弯新月,江面上也因此有着并不甚明的朦胧月色。

    此刻的三江口江心主水道上,约有十五六支的轻快江船已一字排开,船中的人则几乎个个都紧握着手中的兵器。而且脸上都带着厚重的杀气。不必多说,这伙人就是在长江一带以劫掠为业的江/贼,现在就在这里等待着自己选定的目标的到来。

    却说中间有三支稍大一些的江船彼此间互搭了舢板,正中间的江船的船头上。三个贼首模样的人或坐或立,都在向西面的主水道凝神观望。

    “陈老大,那个陆仁的船队今天晚上真的会从这里过?”

    “怎么,老子计算航程的本事你们信不过?”

    “信当然信得过。不过谁都知道这三江口这几年不太平,寻常的船队一般都会先取道汉津直至陆口,然后再沿长江南岸。借助有江东水师巡护的地头走。那陆仁的船队会不会也这样走?”

    “不会,前一阵子我专门赶去襄阳那里看过他们的船。那些船船身庞大吃水很深,水位稍浅一些的地方他们很难走。不过也难怪,听说他们的船都是可以出海的大型船。而汉津陆口那块地方的江水稍浅,他们那种船走那里很不方便,所以他们只能走三江口江心的主水道。”

    “陈老大既然这么说了那就错不了。不过我真没想到我们三江口三蛟居然有一起联手对谁下手的时候。”

    在船头柱刀而立的陈老大有些轻蔑的望了说话之人一眼,鼻哼道:“那陆仁的船队,只凭你我一己之力,谁敢去碰?就拿这次来说,十五艘二十丈以上的大船,每只船上只以百人来计都足有一千六百多人,而咱们三个每个人手底下也就两百来人,能惹得起他?”

    “现在我们也就六百来人,一样惹不起吧?”

    陈老大闻言自得的回应道:“不,我们三个联手能动得了他。之前老子去踩过点,他们船上的人丁都只是些寻常的家丁,江上打斗远不及我们手下的弟兄,只是人多势众而已。我们单个自个儿干的话人手太单薄,上了这只船就顾不了那只船,搞不好这里还在打着,那边的船上的人接舷来援了。但我们三蛟联手的话有六百多人,分乘到十五只船上就每只都有近四十人,等正主儿一到各取一船,只要一上得彼船那就是他们不够看了,相信只需一个更次就可以把那十五只船上的人丁杀尽,然后再抢他们的船越他们的货……陆仁的船队可是极肥的肉!据说这次光是粮食就有两万斛之多,相信这一单买卖做下来就足够们的三家弟兄吃用个两三年的了。”

    三首中忽有一人阴阴笑道:“除去钱粮之外,陆仁身边的女人咱们三个也不能错过。那陆仁的身边有四个女人,凑巧我正好全都见过,个个都是人间绝色,更巧的是陆仁这次还把这四个女人都带在了身边一起登船出行。老子最想要的是陆仁常常带在身边的那个唤做陆兰的小丫头,那水灵劲娇嫩劲,看得都让人心里痒痒,恨不得一把抓过来玩个痛快!嘿嘿嘿……”

    “老子想要那个唤做阿秀的,就是脸上有一道刀痕的那个。嘿!别看她脸上有道刀痕,可是那身段那风韵别提有多撩人,远远的看着都让人受不了……”

    三首正**邪的谈笑着,忽有人指点着远处江面上道:“老大,那边有船头灯火,应该是咱们等的正主儿来了!”

    三首急望过之后再对望一眼,另外二首马上就跃回了自己的快船之中再收回舢板。陈老大在船头把刀架到了肩上,大声唤道:“二位,就按咱们先前说好的,我取中船,你们取左右两舷!”

    怪叫声中,十余只轻快江船的桨手一齐开动,趁着并不甚明的月色向对面驶来的船队压了上去。而在各船的船头,挂钩手也都作好了抛钩登船的准备。

    一百丈八十丈六十丈……

    没过多久,这十余只贼船就已经驶到了离陆仁船队先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