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仁一愣:“辽东那边的局势不稳?应该不会吧?公孙氏在辽东不是坐得很稳的吗?”

    雪莉提醒道:“主公你别忘了,公孙度是九年年底病死的,现在统领辽东的是公孙康。”

    辽东公孙氏,一直以来都常常会被人所忽视的一支强大力量。

    在史料记载中,辽东方面的记载并不多,可如果仔细去看的话,却也不难发现公孙氏,或者说把辽东数郡给打下来的公孙度其实确实是个人物。

    公孙度,字升济,本籍辽东襄平,因为其父公孙延的原因而改居到了玄菟郡。后来公孙度曾经混到过尚书郎、冀州刺史这样的要职,却因为谣言被罢免。再接下来公孙度被董卓的大将徐荣举荐,成为了辽东太守。顺便说一下,徐荣这家伙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曹操差点阵亡,最后是曹洪把马交给曹操才让曹操逃得一命的那一仗,就是徐荣的杰作。

    不扯远,只说公孙度在抵达辽东之后,面对的是一个官吏不法、豪族横行的辽东,可是公孙度这家伙硬是能把那些渣渣全给扫掉,然后“东伐高句丽,西击乌丸,威行海外”。而这段时间里的辽东地区相对安定,北方有不少的流民都跑去了辽东,当时的辽东地区因此而拥有七十万至八十万左右的人口,这在当时可是非常难得的。要知道蜀汉灭亡的时候,人口也才不过九十几万而已。

    而公孙度这家伙也挺有眼光,在辽东渐渐安定下来之后,对海航方面亦多有发展。如果按原有的历史,后来的公孙渊能和远在江东的孙权勾勾搭搭,没有好的海航能力那就是在扯淡,而这样的底子是从公孙度时期就开始扎下的。而在公孙度时期,甚至就已经“越海收东莱诸县,置营州刺史”。东莱在哪?尼玛是在山东半岛!

    不过可能是由于陆仁这个异数人物出现的缘故,破坏了公孙度的某些进程,至少陆仁混了这么多年,可没听说过有什么东莱营州。也许这个东莱营州是出现在陆仁“着陆”之前,那么就肯定是被袁绍给摆平了;如果是出现在陆仁“着陆”之后,要么就是公孙度没敢去惹袁绍和曹操,要么就是陆仁在抵达夷州之后,弄出来的一系列海上活动的实力让公孙度有些忌惮。

    当然这些都只是旁枝末节,对陆仁,至少是对现时点的陆仁没有多大的影响。而陆仁抵达夷州是在建安六年年中,所设立的北方航线中有与辽东方面进行交易活动。而建安六年已经到了公孙度生命中最后的几年,辽东在公孙度多年的苦心经营之下已经是相对安定与繁荣,对于陆仁所派出的那些带着大量南方特产的商队自然是非常欢迎,所以辽东那头的交易额在陆仁的北方航线中占有着较大的比重,连带着的陆仁方面对辽东的局势也是持以一种相对重视的态度。

    建安九年公孙度去逝,陆仁当然是得到了消息的。不过公孙康的接任相对平稳,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再加上当时陆仁正忙着处理夷州因为人口激增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对辽东那头的局势就没有太过留心。(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三回 大雨前夜() 
建安十一年,深秋临冬之季。

    陆仁的一行人正走在返回临江小村的路上。话说陆仁这回于建安十一年五月从夷州启程来到荆州,一转眼就是几个月的时间过去,陆仁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也办了不少事,但很可惜的是陆仁这回没能在荆州这个人才库里捡着几个漏。

    但这也难怪,现时点的陆仁实在是不具备什么对人才的吸引力。比如说陆仁现在根本就没有正式的官职,这就足以让绝大多数的人才对陆仁没有丝毫的兴趣;而地盘和钱财陆仁是没问题,但夷州毕竟是在海外,在当时人们心中的蛮夷之地,这也足以让许多人心生疑虑。

    此外还有其他许多方面的因素,这里就不多说了。而反过来说,陆仁其实也很清楚自己的这些劣势,但也没有办法。至于之前能捞到甘宁、徐庶、石韬、黄忠那纯属情况特殊,陆仁是能抓住一些这几个人的软肋才得了手,只是再想换到其他人的身上就不太现实了。

    而现在陆仁唯一能做的,就只能是在荆州的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希望能碰上点****运,再捞着那么一两个的漏而已。但这种漏终究不是那么好捡的,陆仁也只好把一次次的探索当成了一次次的出外游玩……

    几片红叶被貂婵很小心的收到了书页之中夹好。接着举目环视了一下周围的深秋景色,再回头看了看正躺在车辕上望着天空发呆的陆仁,貂婵便向陆仁开口问道:“义浩,这次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夷州?”

    陆仁这会儿脑子里有些空空荡荡的,听到貂婵的问话,陆仁随口回应道:“预定是在明年的开春正月或是二月。怎么了?”

    貂婵轻轻的点了点头:“也没什么,就是好些年都没看过雪了,今年赶在这个时候,觉得要是可以的话就留在荆州看一看雪。”

    陆仁愣了愣,再回想了一下却也不禁莞尔。其实别说是貂婵。陆仁自己也已经有三年没见过白雪漫天的景色了,最后一次看见雪那还是在建安七年的冬季,当时陆仁是第一次来到荆州。而接下来建安八年、九年、十年的冬季,陆仁都无一例外的回了夷州。夷州却又是个基本上看不见雪的地方。

    至于貂婵是于建安八年的端午前夕正式的跟到了陆仁的身边,在此之前的几年时间里更是一直都呆在夷州,没能再见白雪的时间自然是比陆仁都长。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时节,又是身处荆州之地,想看一看久违的白雪的愿望自然就冒了出来。

    另一边去采摘秋货的陆兰这时也正好回来。听到二人的对话就接口道:“是啊大人,小兰也有好些年没看见过雪了。记得以前在许都的时候,大雪一至,大人你还会和婉儿姐带着我们三个堆雪人玩。而最好玩的一次,是大人你领着一班吏卒在大街上堆起了一条街的雪人,后来还被人批评说有失官体。可实际上,大人你是用这种办法让大家一起动手把街道上的积雪给清除掉了,方便了大家的出行。”

    陆仁呵呵一乐:“这些陈年旧事还提他干什么?不过你们说得也是,这么多年没看过雪了,今年既然正好赶上。就在荆州好好的赏一赏雪景吧。”

    说着陆仁却也想起了什么,低声自语道:“是得好好的看看……现在已经是建安十一年,到明年其实就进入了赤壁之战的前夕,不出意外的话这次回去之后我就不能再到荆州来了,甚至都不能轻易的离开夷州。到那个时候,就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见雪了……”

    貂婵见陆仁在那里呐呐自语,好奇的问道:“义浩你在自言自语些什么?”

    陆仁抬起头向貂婵和陆兰一笑:“没什么!我是在想今年的大雪降下之后,该怎么陪你们堆上十几二十个雪人。”

    建安十一年在荆州与江东来说,是相对比较平静的一年。而在河北老曹的地头上嘛,老曹虽然是在建安十年的冬季摆平了袁尚的最后一个城池据点。但因为没有抓到袁尚与袁熙,仍旧被这俩小子逃到了辽西蹋顿那里。

    如果是按原有的历史进程,这个时候应该是“辽西单于蹋顿尤强,为绍所厚。故尚兄弟归之,数入塞为害”,然后“公将征之,凿渠,自呼沲入洠铰睬挥执記t河口凿入潞河。名泉州渠,以通海”。

    现在的情况在大体上也差不了太多,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陆仁与田畴在柳城与山海关之间安了根钉子的缘故,虽然对大体的时局走向没能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却也给蹋顿整出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麻烦。

    比如说在之前曹操与袁尚进行战斗的时候,田畴就耍了很多小花招,使得乌丸蹋顿派出去支援袁尚的不少部队都没能及时抵达;而这些以部落群体为主的乌丸游骑在入塞为害,抢掠了很多的人口与财物准备回去的时候,田畴就会在这些乌丸游骑的身上来个黑吃黑,把他们抢掠来的人和物给抢走。

    不过田畴手上的实力有限,像最初与陆仁谈妥的时候,田畴的手边只有三千来人。到现在的建安十一年为止,田畴通过“黑吃黑”的手段得来了一些人丁并且进行了扩编,也才只有五千出头、六千不到。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这些乌丸游骑抢掠人口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之下都是男的杀,女的才抢回去当奴隶。而且田畴在救下这些人的时候,为数不多的男丁也不是个个都愿意跟着田畴干,此外夷州也很需要青壮男子来补充劳动力,田畴在进行战斗的时候也总会有些伤亡。所以这几年下来,田畴手上的兵力能翻上几近一倍已经很不错了。

    而这么点人,也自然不可能对乌丸蹋顿造成什么实质上的影响。确切一点来说,田畴这根钉子就像是在蹋顿面前飞舞的一只苍蝇,实际上伤害不到蹋顿什么,却嗡嗡嗡的让蹋顿心烦不已。纵然是想一拍子把这只******死,可是……尼玛田畴的据点是在海岛上,这些乌丸游骑看见大海就犯晕,船只什么的就更别提,哪有办法去对付田畴?更何况他们还不知道田畴的背后可是有陆仁在顶着。

    由于当时的交通与通讯方面的限制,曹操方面一开始还并不知道,或者说不清楚田畴这支力量的存在。但是到建安十一年的中段,也就是在曹操摆平了袁尚的最后据点之后,就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消息传到了曹操的耳中。

    曹操本来就想按照郭嘉的战略布署,把自家的后方彻底扫平,因此对乌丸的征讨自然是势在必行,甚至都已经在调人挖渠作前期准备。突然听说有这么一支力量的存在,自然就动起了拉拢这支力量的心思。可是以当时的交通与通讯方面的条件,想联系上田畴可不是件容易事。习惯性的问计于郭嘉,郭嘉只是很简单的回应了一句话:

    “赵雨那丫头不是在南皮忙着修建码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