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还包括着后世的澳门和香港,对人力资源的需要同样少不了。当然了,这个时候的澳门和香港可没有后世那么重要的地位,主要是作为次一级的码头地点来使用。

    陆仁算过这样的一笔帐,就是从老曹南下荆州时开始,除了赤壁之战这场大仗之外,还有很多乱七八糟、零零碎碎、小打小闹的小仗。具体的不去管他,反正荆州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动荡期就对了。而借着这段动荡期,怎么说也应该能从荆州地区偷来个十万左右的人口才对。

    这可不是扯淡,荆州在赤壁之战之前有十多年的安定期,刘表奉行的又是一个不惹事,只在自己的地盘上安心发展的策略,所以当时荆州地区的人口基数很高,单单一句“带甲十余万”就足以证明荆州地区的人口数量了。有着这样的底子在,陆仁借着荆州陷入战火的时机偷个十万左右的人口貌似真的不难。说句开玩笑的话,这就好比是在游戏中用百分比型的吸血技能,从皮脆血薄的角色身上当然吸不到多少血,但是从血牛型角色的身上吸血可就不一样了,而现在的荆州地区不就正是一个“血牛”一般的存在吗?

    却说陆仁在夷州搞完节庆,时间就已经来到了建安十三年的三月,而刘备与刘琮之间的夺权之争是在正月,也就是说荆州地区的仗都打了两个来月了。这两个来月的时间里面,荆州地区会产生多少躲避战乱的流民,这只怕谁都没办法算清楚。

    不过现在身在广州的石韬可能相对的知道一些,这会儿就正坐在电报机前“嘀嘀嘀”的拍着电报,但是如果陆仁知道石韬现在正在拍的内容的话,诂计鼻子都会气歪掉……徐庶和石韬都是陆仁集团中的内部高层人员,当然知道电报机是怎么用的。而这两位干脆就自己编了一套代码,手上没啥要紧事的时候居然用这套编码来聊天!

    话说这种事在现代社会中其实也很常见,就是某个圈子里的人吧,明明可以好好说话,却喜欢用圈子里内部的密码来进行沟通,最常见的或许就得属所谓的“黑话”或是“行话”了。而某些it圈里的人,一交流起来往往就是代码。而徐庶与石韬算是某个圈子里的人,本身的关系又非常的好,会有点这样的毛病也很正常。

    好在徐庶在此之前就向陆仁打了招呼,本意是想不影响到其他的几个接收点的通讯,陆仁就干脆的告诉徐庶发报机可以自己调整波段,让徐庶和石韬自己选一个波段好了。而原本的发报机因为是要进行接力式的通讯,北至济州岛、赵雨所在的南皮,南至陆诚、陆信所在的珠崖,用的都是同一个波段。现在因为是要从荆州那边偷来大量的人口,让徐庶和石韬拥有一个自己的波段频道以方便通讯也是应该的事,但陆仁也没想到徐庶和石韬会自己弄套编码出来聊天用。

    这些就不扯了,只说徐庶与石韬之间这会儿的对话吧。

    石韬:“三天后,你派船来广州接人。”

    徐庶:“现已收拢多少流民?”

    石韬:“不多,约有五千左右。其中八百赴珠崖,一千二百留广州,三千你运走。”

    徐庶:“这么多?”

    石韬:“不多,真的不多。荆州战事已起,避战流民甚多,现在的五千只是我处收容到的第一批而已。再据斥候所报,桂阳至韶关一路上的流民比比皆是,难以统计。”

    徐庶:“需我处增调人手助你么?”

    石韬:“最好调些来。避战流民的数量超乎你我想像,我处人手吃紧。另外你在泉州不可轻离,最好是能把士载调来我处,由他率人去韶关督导。”

    徐庶:“可以。不过士载年纪尚幼,恐难服众,你需多加扶持。”

    石韬:“这个自然。对了,听闻夷州节庆之时,兰姑娘曾两次登台献艺?”

    徐庶:“听说是如此。”

    石韬:“惜哉!惜哉你我因故未能身在夷州,一观兰姑娘的绝色技艺……”

    好吧,后面的话用现代词汇来说就是已经歪了楼了……不过就像石韬说的那样,荆州地区产生的逃难流民数量,确实是超出了陆仁的预期之外。不过在那个时代,普通的百姓阶层对战争的厌恶之心也是难以形容的。

    夷州小城的几日节庆活动已经不能再用热闹这个词来形容了。试想一下,夷州的主体居民都是从战乱的中原迁移来的,到夷州之后不但可以不用再受战乱之苦,还过上了安定且富足的日子,这次又碰上了这么好玩的节庆,玩得几近疯狂的人大有人在。

    不过在节庆的疯狂过后,夷州小城很快又回复到了往日的情况。再在数日之后,陆逊回江东的船队离开码头,陆仁亲自为陆逊送别。至于孙尚香则依旧留在了夷州,这丫头没玩个尽兴是不会回去的,反正孙权也都首肯了。至于为什么孙权会首肯,陆仁的心里到是很明白的说。

    夷州府衙在节庆之后恢复了正常的运作,此刻陆仁就在衙里听取着各方面的汇报并询问各人的意见作出一定的政略变动。就这样一直忙到黄昏时分,众人一一离去,陆仁仰坐在席上揉眼按头,他真的是有些累坏了。

    “先生,喝口茶吧。”

    司管夷州主要财政的甄宓微笑着把一杯香茶放到陆仁的案头,陆仁道了声谢便一口气喝下去半杯。喝完茶陆仁甩了甩有些晕的头,向甄宓问道:“小宓你不早些回去,多半是有什么要事要和我商量吧?”

    甄宓点点头,在陆仁的旁边跪坐下来正色道:“先生,这几天我与府库各官员计点了一下……我们可能要发行第一批的纸币银票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二回 小小意外() 
“先生,这几天我与府库各官员计点了一下……我们可能要发行第一批的纸币银票了。”

    陆仁楞住:“这么快?虽然我们早就有准备发行纸币银票的打算,可我预计这个事还得在一、两年之后的。”

    甄宓取过帐本报了一大串数值出来后解释道:“府库中的金银、粮帛储备渐丰,而夷、泉两州这数年来定居的人口也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特别是在这次的夷州节庆,民间因为货币不够而不得不以物易物的事件发生了很多很多。

    “特别是一些大宗性的交易,不管是来我们夷州交易的客商,还是夷州本土的居民,都觉得随身携带大量的钱物很不方便,甚至在民间已经出现了双方各自写下钱物契约进行交易的事情,这样恐怕容易出事。用之前先生你的话说,与其任由民间进行这种难以保证,而且易生祸端的契约交易,不如由先生的官府出面发行银票,可以免去许多的麻烦。民众们的心理上也接受得了。”

    陆仁沉吟道:“这到是。夷州的发展本来就很快,现在又加上了个泉州……相关的金银数量你那里统计了没有?”

    甄宓把帐本递给陆仁:“已经算出来了,请先生过目。”

    陆仁扫了一眼,点了点头问道:“大家都走了吧?”

    “都已经各自回府,其余的侍卫兵卒现在都在院外。”

    陆仁站起身,在怀中摸索了一下道:“那好,我们这就去取银票钢板。说真的,这玩意儿我们早都准备好了,就差这最后的契机。”

    二人闪入屏后,确定周围无人后陆仁按动机关,墙上的一道暗门无声打开,待陆仁与甄宓进入暗道之后便即恢复原样,旁人是根本就看不出来的。陆仁对这方面的事一直都非常小心,印制夷州银票的主体钢板便秘藏在暗道下的密室里,而这条秘道也只有陆仁与甄宓两个人知道而已,然后就是还有一个雪莉。

    当然,为了保守这个秘道的秘密,陆仁又不愿玩封建帝王为了保密杀人的烂招,因此前后还费了不少的周章,有些地方甚至还是自己亲自动的手。现在就算把那些参与过秘道修建的工匠叫过来,他们还会以为是府衙中的……排污通道!

    七拐八折,陆仁与甄宓来到了存放银票钢板的秘室门前,各自取出一把钥匙插入锁眼打开暗门进到室中。就着长明灯的灯光,二人再打开铁箱,箱中浸泡在豆油中的几块钢板便是他们要取用的东西了。

    陆仁捋起袖子,把油中的钢板小心翼翼的取出来放到室中的木制推车上,一边取他还一边打趣道:“行了,我这身衣服回去又得让佣人多洗几次才能穿了。油迹不是那么好洗滴!

    甄宓笑了笑,为了方便做事,她褪去了宽袖外衫,身着无袖装的她无须挽袖,但是力小捞不动钢板,只能帮着陆仁把放到推车上的钢板码正。这印刷钢板的数量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陆仁捞得一身是汗才勉强捞完。看看满是豆油的双手,摇头笑道:“瞧我这记性,又不记得带擦手布进来……哎,没办法。”

    蹲下身去抓了把土,勉强去掉些豆油,再顺手在墙上蹭了几下,油迹也就去得差不多了。他是无所谓,甄宓就有点尴尬,让甄宓伸手抓土去油似乎有点……其实甄宓是女人,随身有带着手帕可以擦拭油迹,不过自己也是一手的油,探手入怀去取那衣服可就遭殃了。又不好叫陆仁帮忙,手帕可放在胸口那里那!想了想甄宓干脆有样学样,什么大家闺秀的风度先扔去一边再说,反正也没旁人看见,便蹲下身去在土地上拭去油迹。

    陆仁找了块干净的地方坐下休息,轻叹道:“看来我还真是缺少运动了,只是捞这些钢板居然累得一身是汗,还得坐下来休息一下才行。”

    甄宓仍然蹲在那里小心的拭擦着油迹,生怕一不小心坚硬的沙石会磨伤她的玉手,不过擦了几下却勾起了她的几分玩心,把沙土拢成一堆又轻轻的抹去。听见陆仁的话后甄宓抬头笑道:“先生你总是那么劳累,真的该多注意些身体才是。”

    陆仁笑了笑,准备站起身离开秘室。只是刚刚站起来陆仁忽然觉得眼前有些晃动,人也有些站立不稳,慌忙中伸手扶墙,强笑道:“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