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袭与众多的吴军看见这一幕时,脸色立时就骇得煞白,甚至连黄忠在撞击时的剧震中也都骇得脸上变了色。但是再看一眼甘宁船上的士卒,却没几个露出什么惊骇之色,反到是在神态自若之余还带着几分兴奋。

    再回顾一眼甘宁,却见甘宁大笑道:“痛快,痛快!”

    黄忠哑然道:“兴霸,看来这种事,你在北方海域的时候常干吧……”

    “没错!特别是与海贼管承的那一战,被我这只帅舰直接撞翻的敌船不下二十只!!”

    “……你这个疯子!不过是痛快!”

    嘴里说着这话,黄忠却在暗中悄悄的擦了把汗。这不是黄忠胆小,事实上黄忠对水战也有一定的研究,但比起甘宁这个常年漂在水上的家伙,黄忠在水战能力方面还是差了一些。而对于大力冲撞的这种战术,黄忠当然也知道,只是已方的舰船现在是处在一个半逆风的状态,速度好像不太够,所以黄忠才会对甘宁有所阻拦……说简单点,就是这方面的经验黄忠有些比不上甘宁。再怎么说,黄忠主司的也是陆仁手上的陆军来着。

    虽然对甘宁作出了“疯子”的评价,但黄忠很快就发现自己的结论好像下得早了点。因为黄忠没想到甘宁舰队里的士卒几首个个都是疯子。

    随着吴军的第一只船支被甘宁如同饿狼撕绵羊一般的给“撕”成两段,后继的几只船舰也相继的找好了目标,然后就将目标的吴军舰船给“撕”成两段。而在隐隐约约间,黄忠有听到后列舰船上的士卒在高声叫骂,骂前面的舰船不留点货给他们痛快一下,听得黄忠是暗暗咋舌,心说这就是典型的强将手下无弱兵,被疯子带出来的兵也同样的会是一群疯子。

    其实在水战史上,用舰船强行撞击对方的舰船是一种很普遍的战术,像三国时代就已经有专门的撞击用船“艨艟”……“艨艟”其实音与意皆为“猛冲”,就是要往对方的舰船上猛撞的那种了,而且后来有发展出船头那里有专门的尖锐撞角的类型,基本上撞一下过去就能在对方的船身上开一个大窟窿……(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三回 一场海战(四)() 
其实在汉末三国这一时期,常规的艨舯撞角其主要意图更多的却是与钉子相近,就是撞上去之后与对方的船只强行的连接在一起,一方面破坏对方船只的正常行驶,另一方面就是在连接起来之后进行舷接肉搏战,真正的想将对方的船只一下撞沉还不太现实。

    因为以当时船只普遍的单桅大帆,还有水战战场主要都是在内陆江河的缘故,进行撞击的船只一般都很难达到那种可以把对方船只撞破、撞沉所需要的速度与冲击力,最多也就是能把对方的船只给撞翻而已。

    大小相近或是小于己方的船只还好说,大出己方船只许多的舰船,那就得等到对方的舰船从被开出来的窟窿里慢慢的进水再下沉了。而想达到这一目的还有一个前题,就是艨艟的“钉子”能顺利的从对方舰船的船身上拔出来,而且还要完成己船的“倒车”,这对古时的风帆加桨动力船只来说可是很难完成的。所以在当时,船只的撞击主要还是为了接近战,撞沉对方尚且排在次要的位置。

    后来到十五、十六世纪,各类大型舰船的出现与造船技术的长足发展才使撞沉战术得到真正的用武之地。华夏这一时期的海战史没什么相关记载,主要都是体现在欧洲的大航海时代上。像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与后来英国的殖民舰队中就有大量配备了专用撞角的大、中型快船,而且船头部份为了配合撞击战术都进行了强化工艺,完全能够经受得住进行撞击战术时巨大的反噬力度。此时再翻开大航海时代的海战史,不难发现时常会有某某船只被对方的撞击一下撞沉甚至是撞成两段的记载。

    扯远了,打住。只说陆仁和雪莉在组建夷州海军之初就有考虑到由于夷州的兵员不足,拼不起汉末时期常规的舷接战、肉搏战的问题。而在这种前题之下,夷州的军事不管是陆军方面海军必须得讲究贵精不贵多。犹其是在海战方面,要尽可能的避免舷接战的情况发生,所以舰船战术要以中远程攻击直接击沉对方的舰船为主,在近距离时则要尽最大可能的达到一击必杀,因此坚船利炮加撞角成为了建造战舰时的主导思想。

    早期时陆仁和雪莉是有建造出不少船只,但总的来说都仍只是为了夷州发展需要而建造的各类大中型船,就实际意义而言偏近于商船,此外也是在给夷州的工匠们积累相关的经验,毕竟真正意义上的战舰,其工艺要求要远比商船高得多。所以直到后来交给甘宁的那些战舰,才是夷州真正意义上的战舰,而且经过工匠们多年的摸索,其精良程度甚至都超出了陆仁与雪莉的想像之外。

    甘宁在北方海域中横行的时候,舰船数量最多时也才不过六十余只,与当时另一股海贼势力管承交锋时更是只出动了三十余只。如果不是甘宁麾下的舰船精良无比,又如何能做到仅凭着三十余只战舰就一战彻底击溃了管承由三百多只杂牌战船组成的海贼团?

    再反观江东方面,他们的造船技术在当时的确可谓冠绝天下,但仍然受到了历史因素方面的限制。如果陆仁和雪莉这俩异数人物没有出现的话,江东的水师绝对可以称之为天下无双,可惜碰上了这俩穿越者,而且还带来了大量后世舰船的工艺,那江东的舰船可就真有点不够看了。要知道海战与陆战可很不一样,陆战时小米加步枪可以打赢飞机大炮,可海战时你可别指望几艘破渔船能打得赢钢铁战舰。像在现代社会里,某国敢对世界各国指手画脚,所凭借的不是他们的陆军,而是他们优秀的海上实力。

    又扯远了,再次拉回来。只说董袭的舰队好不容易调回头来,准备拦住甘宁舰队的十来艘舰船只几乎是无一例外的被甘宁的巨型舰船悉数给“撕”成两段,直骇得董袭与一众吴军不敢再强行的去拦阻甘宁的舰队前冲的通道。刚才也有说过,董袭等人受历史因素的局限,又哪里见到过直接把船只给“撕”成两段的骇人场面?这种战法,已经远远的超出了董袭与吴军们的见识范畴之外。

    而在这时,完成了堵截退路的甘宁舰队全船都已经开始转向,又一次的把各船侧舷对准了董袭的舰队,噼里啪啦的石弹与弩箭也再一次的射了过来。这回到好,因为甘宁是抢到了上风的位置,各船的石弹与弩箭借着顺风之便,威力和射程又得到了一个加成,而董袭舰队的那些舰船想逆风而上接近甘宁舰队,却又难上了几分。

    董袭在水战方面毕竟也算得上是一号人物,一见到甘宁的目的是截断己方的退路就知道大事不好。陆仁手头上的战船有一百五十只以上,甘宁率领的却仅为六十只,另外的九十只以上又在哪里?这不摆明了甘宁在截断已方退路之后,陆仁另外的那些战船就会露面,然后两头一夹击把自己的这支先锋舰队给吃掉吗?

    所以在稍加判断之后,董袭立即下令让传令兵乘逃生用的小船逃回海岸,从陆路回头去向孙权报信……水路的事就别想了,看那样子就知道过不了甘宁设下的船阵。

    孙权的中军主力距离董袭舰船说是一天的路程,实际距离其实并没有多远,真要算一算也就一百来公里的样子而已,那个时代的事都这样。总之,传令兵的动作快一点,董袭自己这里再多坚持一下,相信撑到孙权的援军到来还没多大的问题。

    介时或许也不需要孙权的主力抵达,只要孙权那里派出一支快速部队对董袭进行支援,也不要求增援的舰队能从甘宁的船壁中打出一个缺口,只要能暂时牵制住甘宁舰队,让董袭这里能够借此来完成一些动作就行。

    传令兵已经出发,董袭这时则下令全舰进行统一转向,借着顺风之便暂时躲开甘宁舰队的武器射程,然后采用回绕的方式绕开甘宁舰队的右舷主火力面,希望能重新迂回到上风的位置那里去。

    至于对甘宁舰队进行强攻、包围,或是来点别的什么战术动作,董袭现在已经不再作那个考虑了。因为经过刚才的交锋,董袭已经知道甘宁舰队的船只虽少但却精良无比,而且各方面的能力都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所知范畴之外,如果仍旧依照自己所知的那些水战战术去和甘宁舰队硬拼,那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比如说全舰调回头去拼,拼到孙权的增援抵达之后再进行两下夹击的进行强攻,这玩意儿首先就要考虑一下甘宁舰队之前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机动能力和武器方面的优势。董袭真要是那么做了,搞不好自己这里拼得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好不容易才靠近了甘宁的舰队一些,甘宁舰队却已经重新的启锚开船,董袭攻没攻到、围没围到。

    再说得夸张点,要是正好赶上孙权那头的增援抵达,甘宁却在关键的时候突然凭借着高机动的能力一开溜……孙权的增援在赶来的时候是处于顺风赶路的状态,这要是一下没能刹住车,没准都会和董袭逆风强袭的舰船撞到一起再混到一块儿,然后两头的舰船都是船头相向的混到一起无论哪边进行转向都很不方便,还容易打乱己方的战斗阵型引发混乱,再接下来那不就是给了甘宁的舰队再次进行大规模远程攻击的机会吗?别以为这是开玩笑,那个时代的风帆船、桨动力船,紧急的刹车停船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

    再比如绕一个大圈,绕到甘宁的舰队后方发动进攻……还是那句话,董袭知道己方的这些船根本就追不上甘宁的舰队。就算是绕到甘宁舰队的后方,董袭的舰队处在了侧顺风的位置,进击时整个舰队的船只都容易收势不住,然后就会被甘宁给带出去一大段的距离,接下来就还是会很容易的就与徐盛的后继舰队混杂在一起。

    而在这种情况下,两头加起来就是几百只战船的队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