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妨按我们的原则去支持刘备,而孙权也是个不甘于人下的人,在想法上多半也会持以一种愿意继续割据的局面,那么孙权也会加入到刘备的这一方里面来。如此一来,老曹或小曹就会很危,再以他们的见识,自然就不敢胡乱的篡立。

    “所以我们虽然势力小而且割据,但实际上我们却可以用这种割据的方法,来维持住魏蜀吴仍然是大汉臣子的一个局面,这也就是以我们的实力所能够做到的事,也就是虽然割据但却并不分裂,我们自己的小日子又能过得很滋润。在我不是伟人,也做不到那么伟大的这个前题下,这种结果是我所能够想到的我们最好的一种结果。”

    雪莉恍然的点了点头,但马上又疑惑道:“主人你的想法是不错,我多少也理解了一些,只是你认为这些真的可行?我们能做得到?不会出别的什么意外?”

    陆仁道:“绝对的事我也不敢去说,说实话我也没那么强的战略眼光,不过正巧在历史上我们有例子可以借鉴。雪莉啊,其实在近代史上,有一对父子的际遇就与我们现在所处的处境十分的相像。”

    雪莉奇道:“哪对父子啊?”

    陆仁笑道:“东北王张作霖,还有他的儿子少帅张学良。”

    雪莉哑然:“主人你怎么会把这俩父子给想起来了?”

    陆仁道:“因为真的很像!你想啊,张作霖是民国各地军阀头子中的代表性人物,也是各军阀中实力最为强劲的一支。如果他要搞分裂,在当时是没有人拦得住他的,而小日本不也一直是想让张作霖分裂出去吗?但在这一点上,张作霖有着自己的操守,就是他可以成为一个独霸一方的军阀,但却绝对不会分裂祖国。”

    抽空灌了口水,陆仁接着道:“而事实上,张作霖是当时的军阀巨头,各方面的实力可以说都是最为强劲的。同样的,张作霖很情楚以自身的实力,独霸一方没问题,但如果是想独霸天下,他却没有那个能力。不止他没有,当时的任何一方军阀都没有这个实力。

    “如果他不知好歹的冒然行动,只会有两个结果,一是自己出兵之后造成东北防务上的军虚,结果被真正有险恶用心的小日本趁虚而入,那东北就会完全失陷;另一点是在政治格局上,谁听谁的啊?是别人听他张作霖的,还是张作霖去听别人的?前者的话张作霖谁都压制不住,后者的话到头来张作霖只可能会什么都不是。”

    雪莉默默的点了点头。

    陆仁接着道:“所以张作霖作出的选择是老老实实的霸着东北,既与小日本在经济与军事上进行合作,但又不肯背离华夏。张作霖的这种举动,很大程度上也震摄住了当时的各个军阀,因为有他这么一只猛虎盯着,其他的军阀就谁都不敢乱来,最多也只是敢打打一些不伤筋骨的小仗而已。

    “而张作霖被小日本暗杀之后,军阀之间的格局立马就变了样,你打我、我打你的乱成了一团。所以在这一点上,张作霖或许是最精明的,因为他清楚那些列强就等着我们国内的各支军阀自己打起来,然后列强们就可以趁虚而入。因此压制住这些军阀,使列强得不到良机,这才是比较好的作法……”

    (台风来袭,瓶子这里停电停了一天,稿子都是赶出来的,未免有些混乱,还望大家见谅!)(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六回() 
“……而有了这个方向,我也就不会那么迷茫。”

    这句话让雪莉点了点头,陆仁则是双手一摊:“好了,现在咱们也不用想得太过复杂。还是那句话,我反正是草根阶层出身的人,只站在这一基础上来说的话,那我们就只想过好我们自己想要的小日子而已。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自私一点又有什么关系?至少我们可以让我们属境中的百姓过上他处过不上的舒服日子是不是?”

    雪莉微笑,再向陆仁轻轻点头。

    陆仁回以一个微笑之后眉便皱了起来道:“现在唯一头痛的地方,就是我们与孙权已经闹成了一个不死不休之局,而且老曹都已经在准备把使节派过来。我现在只希望孙权这混蛋不是真的就有那么笨……站在我们的角度与立场,我们是不可能先派人过去与孙权和解的,谁先派人就意味着谁失去了主动权。”

    雪莉道:“那在这一层面上,主人你又是怎么想的?”

    李雪道:“比较理想的结局,是孙权先派人来赔礼道歉,那么我们在占据了主动权的前题下,就可以向孙权要求派出够份量的人质。其实就我们与孙权的实力对比而言,我们明显要比孙权弱得多,人质应该是我们派去孙权那里,但我们却绝对不能这样做。孙权这家伙一点都靠不住,我们如果派人质去他那里,我们等于就是丧失了所有的主动权,他对我们更是爱打就打,不想打就拼命的敲诈。

    “可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我们虽然弱小,但我们有高手帮场子,所以是孙权受制于我们,我们在这个时候向他要人质最适合不过。一但有份量的人质要过来,孙权想动我们就得先考虑考虑自己的立场。

    “换句话说,这个人质对我们至关重要,要过来了就会有长时间的和平共处,没要过来就随时随地的会开战。而一打起来,就会被坐山观虎斗的老曹找到机会,然后被老曹一个接一个的给吃掉。另有一条,就是我们按我们的发展方针,我们不会去动孙权的地盘,但孙权却想着来动我们的地盘,所以相比之下我们比孙权更需要这个有份量的人质,来保证双方不会再出现争战的意外。”

    雪莉点点头,自行分析道:“孙权今年二十七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而我们现在所想的是要他屈服,这个只怕有点难吧?”

    陆仁亦点头道:“这正是我最头痛的地方。所以按照我的设想,我们可能还要和孙权狠狠的干上几仗才能真的把他打怕。可是这硬仗一打,老曹那里不就得到了机会了吗?这打也不是,不打又不行的,让人有些两难的说。”

    雪莉道:“照你的这种说法,我们不能太被动。时机一误,全盘皆输……不过主人你之前安排着让我把老曹那边要派使节来我们这里的事情故意泄漏给孙权,那么用不了几天孙权那边就应该能够得知了,接下来孙权也应该有所行动才对。”

    陆仁道:“所以,最近你要帮我多留心一下孙权那边的动静,希望孙权这家伙不是真的已经笨到了那个份上。”

    转眼就是一段时间之后。

    夷州基隆北面的海面上,赵雨所率领的北方船队正在驶向基隆海港。而在赵雨旗舰的船头,今年才不过三十出头的司马懿正在凭栏而望。而他的目光虽然看似平和,但在双眼的深处,却隐藏着旁人难以查觉到的精光。

    赵雨这会儿刚从了望台下来,走到司马懿的身边款款一礼道:“仲达先生,再过得片刻船队就要抵岸上陆,到时还请先生在舱中稍待片刻,且容小雨报知我家先生,也好让我家先生也好置礼迎使。”

    司马懿回转过身,很平和的向赵雨回了一礼道:“在下虽身为曹公使节,但终究不过是一介无名小子,而陆夷州乃是一方诸候,身份尊贵,在下实不敢劳陆夷州出迎。所以还是请赵姑娘引懿去拜见陆夷州也就是了。”

    司马懿,生卒年份为179至251,到现在的建安十四年的ad210时才不过三十一岁。

    司马懿这一辈最早出仕于曹操的是司马朗,但司马懿却还是在官渡之战以后,也就是河北完全被曹操掌控并且稳固了之后才出的仕。会这样主要是因为当时豪族世家的处世方针,也就是族中子弟在乱世之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绝不会只投奔一家诸候。而在官渡之战时期,谁都不怎么看好曹操,司马氏一族有个司马朗出仕在曹操的幕下应付应付也就行了,万一曹操战败,司马氏其他的子弟就会投奔到袁绍或是其他的诸候幕下。

    不过到后来河北地区完全被曹操掌控,司马氏的其他子弟没了选择,司马懿自然就出仕在了曹操的幕下。而这时的司马懿因为常年蜗居在家,没做过什么太过名的事,所以前些时候雪莉向陆仁提及司马懿作为曹操的使节要来夷州时,刘晔一开始都不怎么在意。其实就算是以史实而论,司马懿真正出名也是出在与诸葛亮的对抗之后。即便是在现时点,司马懿也只能因为是当了几年徐州刺史的缘故,算是小有名头。

    却说赵雨听过司马懿的话之后也客套了几句,接着司马懿便遥望向会稽的方向,不动声色的向赵雨问道:“赵姑娘,依样图而言,这里距会稽沿岸至少有三百里吧?”

    赵雨道:“不止。这里距离会稽沿岸足有五百余里。”

    司马懿道:“为何船队要绕这么大的一个圈子?若是经由吴郡、会稽的沿岸近海,船团至少可以少走数日海程。”

    赵雨笑道:“仲达先生欺我!自孙权无故偷袭泉州,到前些时候的海上诸战,这多时间过去,我家先生与孙权已成仇敌之事早已是天下皆知。小雨受命统领商旅,又哪里敢走东吴属境的近海之地?万一东吴舰队对商旅横加拦截,在下所统之商旅又怎会是东吴水师的对手?”

    司马懿望了眼赵雨,神情恍然的拍了拍脑门道:“对对对,这到是懿疏忽了。”

    赵雨耸耸肩表示无所谓,再向司马懿交待了几句之后就忙自己的事去了。至于司马懿嘛,望着赵雨离去的背影,眉间微皱,但嘴角却微微的向上扬起了少许,心中却在暗道:“到底只不过是一介女子,虽然在行商入使之事上精明强干,但在大事上心机智谋却有些不足,不过为人谨慎小心到也是可取之处。不过赵姑娘,你的这趟船队应该冒点险,经由孙权属境的近海之地鼓噪而过的……”

    莽甲,陆仁府坻的水榭花园。

    细雨朦朦,琴声幽幽,却是蔡琰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