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想问一下,将军如此是不是还有些别的用意?

    6仁晃了几下酒杯,微微点头道:“不错,我是有别的考虑。本来在我的计划里,济州是作为方便北方贸易的一个中转站来使用,至于三韩和倭岛……老实说,我本来都是想等风儿再大一些,可以自己领兵出征的时候交给他来征讨的,当是给他的一种历练。不过机会是不能错过的,既然碰上了咱们就得好好的把握住,不能坐失良机。”

    刘晔也点点头道:“不错,机不可失。而且将军行事之风与他人不同,就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必退。”

    6仁跟着轻叹道:“是啊……我的行事作风与以往的诸候是很不一样的。子阳你也在夷州呆了这么几年,有些话我说出来你应该听得懂。这么说吧,我一直以来都偏重于商利,然后以商利反过头去益以农事,从而使农事得以稳固,这种做法其实与中原的传统之理几乎是相反的。

    “他们是全尽农事,稍以商事为辅而已。固然他们有些圈地自守的味道,但也与他们不像我有这么广阔的商路有关。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与他们碰到一起,假以时日各地之利只怕会尽落我手,你认为那些诸候豪族真的会看不到这些或是任由我这样下去吗?”

    刘晔道:“当然不会。天下之争,说穿了不过就是为了一个利字。”

    6仁笑道:“子阳,你跟了我几年,似乎思想上也变了很多。记得最初的时候,你也是只重农事而轻于商利的。”

    刘晔道:“能不变吗?将军只不过有夷州和几块在世人眼中视为贫瘠的地盘,但是借助行商取利,早已是富可敌国。而这些财富若是仅以农事蚕桑,非数十年的积蓄之功不可得。看到这些,晔再不自警自省且与时俱进的话也就未免太不识时宜了。”

    6仁道:“你的想法都变了,自然也会有其他的人跟着变。慢慢的那些豪族仅仅依靠农事地利而取得的利益就会变轻许多,甚至他们也就会渐渐的就此没落下去也是说不定的事情,手中能够控制住的人丁也会越来越少。所以他们中间的一些代表性的人物一定会设法来对付我,甚至是除掉我,因为把我除掉对他们来说就等于是断绝了重商思想的源头……哎,我说的这些你真的听得懂吗?”

    刘晔摇摇扇子,头也跟着摇:“将军所言晔似懂非懂,朦胧中好像又有那么一点的明白吧。”

    6仁猛抓头皮,心说我和他解释产业思想上的斗争干什么?说实话我自己都不怎么懂来着。想了想干脆换个方法来解释:“子阳你饱读史书,总该知道春秋战国时的奴隶制与雇农制之争吧?我或许就有些像强秦的商秧,用的方法虽然能使国家变富变强,但是肯定会让旧式的贵族官吏渐渐失势失利,所以我是他们想要除之而后快的人。”

    刘晔点头道:“这么说的话晔到是明白不少。只是主公说的这些与那些海域之地有何关系?”

    6仁道:“你知道我做事都会留条退路。与那些人的一斗我想是避不开的了,但能不能斗得过我自己心里也没底。现在我在各地已经安排下了那么多的人,那么多与往日不同的各类产业,万一他们容不下而动手铲除,至少我也能有个暂时安置人员,避开与他们直接拼斗的地方。

    “实在不行,我就跑去别的地方再整出第二个夷州,仍旧可以用各类的产业去赚光他们的利益。我还就真不相信,我贩去那里的优质东西他们会真的不买,或是他们又有胆子越海来攻占与破坏我的产业。6地上我也许拼不过他们,但是海战他们还差得太远!”

    刘晔捋起了清须:“不错,先立于不败之地以为上,同时居安思危,先作好狡兔三窟之备。”

    6仁喝了杯酒下肚,眼珠转了转想起一件事来:“子阳,此外还有一件事你记着。你回头派出细作赶去许都与邺城,我怀疑老曹现在已经开始在疏远荀氏一族,因为荀氏一族借曹操之力登入庙堂,到现在对朝政的把持可能已经出了老曹的底线。如果我的这个推测是正确的话,荀文若现在就肯定不会像以前那样深受老曹的信任,而老曹也肯定在扶持其他的家族,对荀氏一族开始打压了。或许我有机会……”

    刘晔刚刚端起来的酒杯掉落在地上,惊得瞪上了双眼望定6仁:“将军你……先是徐元直,然后是黄汉升,接着又是孙郡主和其他的一些人,到现在将军你该不会是想对荀公下手吧?前几人还好说,各有各的软处被主公抓住,可以荀公的为人……我看将军你还是早些打消这个念头为上。如果是担心奉孝故去后,曹公那里只有荀公能为主公说上几句话的话,晔到是能够理解。将军不如设法去帮一帮荀公,这样也算是在自己帮自己。”

    6仁摆了摆手道:“帮不上的。以老曹的为人,一但对谁动了疑心,那么当事者只怕就难逃一死……也许我说得过火了些吧?总之别的你不用多管,照我说的去做就是了,反正派出细作打探消息是必不可少的事,大不了就是多花点钱而已。如果可以的话,我还真想让你挑几个绝对信得过的人埋伏到荀公的身边去,将来只怕有大用。”

    刘晔对6仁的这种“神来之笔”也可说是司空见惯,按说都有点麻木了,可是这回的说出来的事情实在太大,刘晔真有些接受不了。怎么说刘晔也在老曹的手下呆了那么长时间,对荀彧的为人十分了解,6仁现在突然说出想对荀彧动点手脚,在刘晔看来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不过6仁是老板,老板了话下来自然要做。而且就像6仁说的那样,只是多派些得力的细作、多花上一点钱而已,在整体大局上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并不是什么错误的举动,刘晔也就不再劝谏什么,只当是6仁在花钱买开心罢了。

    但刘晔不知道,6仁真的是在打荀彧的主意,因为6仁知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老曹现在应该在做西征马、韩的准备,而且根据6仁打听到的消息,老曹已经给关中的钟繇增调了一些兵力,接下来的事恐怕就是老曹借口要征汉中,结果却把马、韩给逼反的事情了。再等到老曹搞定马、韩的西凉军回来,就将会是老曹要称公,结果却逼死荀彧的事情了。

    如果这些都按照原有的历史,那么荀彧将会死在建安十七年的年终前后,而现在已经是建安十五年的夏季,满打满算也只有两年的时间给6仁去做一些相应的准备……别他喵的以为两年的时间很长!混了这么多年,6仁实在是太清楚在这个时代,想搞一个情报点可真他吗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所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往往会让人看着都头大,所以不提前作些准备可不行……未完待续。

卷三 第七回 航道闲聊() 
(昨天一号,瓶子做事的地方要月初盘点,时间上来不及,所以打条子休息了一下。见谅!)

    大海之上,陆逊和孙尚香的舰队正在向北航行。而在旗舰的船头甲板上,陆逊正反背着双手站立在那里,望着茫茫大海出神,口中亦不知在低吟着些什么。

    “伯言!”

    陆逊回转过身,见是孙尚香拎着两瓶啤酒正在走过来。等来到跟前时,孙尚香把一瓶酒递给了陆逊,自己举瓶算是致了个礼,接着就问道:“你在这里看什么?看风景吗?”

    陆逊摇了摇头:“在这无边无际的大海之中,又哪里有什么风景可看?不过就像兄长曾经对我说过的那样,当一个人处身在这一望无尽的大海之中的时候,才会愈发的感觉到我们为人者自身的渺小。”

    孙尚香也抬眼扫望了一下那无边无际的海面,若有所思的道:“听你这么一说,我也有点这样的感觉。”

    孙尚香可不是没有见过海的人,相反甚至可以说孙尚香自小就没少与海打交道,而且在和陆仁扯上了些关系之后,也有过好几次乘坐海船在大海上跑的经历。但严格的说起来,那都只是在近海地区的航道上,真正像现在这样置身于汪洋大海之间却还是头一次,所以在心中也难免会生出些异样的感触。

    不过老实说,这种在大海上漂着的日子其实挺无聊的。从夷州基隆出发,到倭岛邪马台的距离是一千两百多公里,以夷州舰船现有的航行能力,最起码也要六到七天。而且这还只是最理想的走直线的情况,事实上在海上航行的时候总会有些乱七八糟的情况发生因而使舰队的航速受到影响,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这样的一段航程在陆仁的手上一般都是定为十天。

    现在已经是第四天了,舰队的航程也才刚刚过半,但是以孙尚香好动的个性,在舱室之中自然是会有些坐不住,所以就跑到甲板这里来透一透气,看见陆逊在船头那里看风景,就跑过来和陆逊搭上几句话。

    受到陆逊文人气息的影响,孙尚香也稍稍的感叹了一下,但马上就笑着向陆逊问道:“看你刚才嘴里好像是在念叨着什么,是不是作出了什么诗辞?念给我听听如何?”

    陆逊的神情马上就变得非常的尴尬,连连摇头道:“郡主就莫要取笑于我了!我不过是一时由感而发,胡乱的吟了几句而已,实在是拿不出手来。哎、哎对了,郡主你也不是一向对这些诗文辞赋不感兴趣的吗?又何必让郡主你听着不适服?”

    孙尚香撇了撇嘴:“这不是在这海上漂着无聊吗?可惜我的那架留声机留给了我二哥,不然现在在海上漂着的时候,一边听着音律一边看着海,也不会像现在这般无聊。”

    “留声机?”

    陆逊愣了愣,下意识的接上了话:“我的舱中有一架,郡主若不嫌弃先拿去用着便是。”

    留声机这玩意儿因为许多原因,在陆仁的手上还没有进入可以量产的阶段,不过陆仁和雪莉有弄来些人员,在雪莉最初的那五架之后又整出来了二十来架,眼下基本上就是分散给了陆仁集团的主要人员,剩下的几架要么是准备作为外交礼品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