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那弓箭都能给战马造成伤害,比之威力要大许多的火枪就做不到了吗?又或是这首难得一见的描写战场场景的诗,其内容是真实的吗?说实话在前世赵昺也和许多人一样对此有所质疑,起码影视剧没有射马的镜头,可有人表示剔除导演碍于成本的因素。但也有人表示‘射人先射马’其实是谣传,古人打仗不射马,甚至还给列出了一二三条理由。

    有人以为现代社会使用的弓弩威力比之古代威力并不逊色,在中国使用虽然有诸多限制,但国外却要宽松的多,可以用于狩猎。曾有视频拍摄以弓箭猎鹿,且是很小型的鹿,一箭就被打穿了,结果猎物没有立刻就死,猎人追了好几百米才看到鹿的尸体。而北欧和俄国、加拿大有很多体型大到接近两厢轿车的巨大驼鹿。想要用箭射死这些大家伙当然可以,想把这种大家伙当场射停?换大号霰弹枪打独头弹都不保险,弓弩之类的还是洗洗睡吧。

    那么,古人打仗到底射不射马呢?以赵昺来到这个世界后战场上所见,答案是射!但是想要一阵箭雨下去,一大波马呼啦啦倒地,这是很难的。第一,马跑起来速度很快,不好射中;第二,马的生命力很强,中箭后即使真的受了致命伤,仍然可以带着骑士前冲很远,留给骑士的反应时间很充足。第三,给马上防护很容易。人是直立行走,对护甲的防护面积十分敏感。而马是四足行走,很容易把全身都罩在防具里。

    如果目的是防箭的话,战马披块厚毛毡都可以有效防御那些动能不充足的箭矢。再退一步,即使战马什么也不穿,箭矢对战马的威胁程度也有限。不信,可参看昭陵六骏之飒露紫,它身中七、八箭,且有些中箭部位也是致命的,但依然可载着唐太宗冲锋陷阵,直至结束才倒地而亡。

    所以说古代的弓箭手如果寄希望于“射人先射马”来阻挡骑士进攻,这些弓箭手一定死伤惨重。但也不是说说骑兵是无敌的,想要在正面战场上用弓箭怼死骑士不是没有路子,得看你的工具合不合适,具体来说就是你是否有打马用的异形箭簇。所以战场射人先射马这话虽然没错,可在战场上传出的谚语也皆有其具体背景和情况的,要是盲目的用一句谚语去套用所有情况,显然是不合理的。

    同理,火枪的威力虽然比弓箭威力大,可以洞穿铁甲后对人马造成致命的伤害,但也具有射速慢,准确率低的缺点,更无法与现代子弹的发射药威力相差很多。而赵昺也知道火枪在用于战争初并没有成为克制骑兵的终极武器,直到马克沁重机枪等连发武器被用于战场后才成为骑兵终结者。

    因而赵昺在火枪全面装备军队之初就清楚劣势的存在,但此时限于材料和技术他无法‘发明’连发武器。而面对的主要敌人却是以骑兵著称的蒙元军队,为了弥补火力不足的缺陷,他只能用火炮来作为补充,为此不予余力的大肆发展炮兵,不仅军、师、旅、团、营各级都配备了各型轻重火炮,还组建了数个独立炮兵旅。

    但是当下三师的师属炮兵加强给了攻城的一师,只要団属和营属火炮及都属的迫击炮,这些皆是轻型火炮,威力比之重、中型火炮要小的多。加上敌军采用纵队冲阵,配置分散的火炮无法对敌进行集火射击,被敌打了个措手不及,让他们突破了第一道防线。

    “金楠,你马上率队在防线后立即再建立一道防线!”赵昺看明形势后,立刻对随他前来增援的护军辎重团统制金楠下令道。

    “陛下……是!”金楠犹豫了一下,他以为当下最要紧的不应该是封堵缺口,加强防线吗?可小皇帝却让他们在后重新构筑防线,如此让他十分不解,也感到有些脸红,以为是陛下担心他们辎重团的战斗力不行才让他们躲在阵后的,但他也就迟疑了下便遵令而去。

    “谭飞,传令三师都统关泓集中所有火炮轰击城壕,切断敌军突围的通路;令全军退守第三道防线,坚守到辎重团重新建立起防线止!”赵昺随后又对身侧的谭飞言道。

    “是!”谭飞同样对小皇帝的命令存疑,但是他却毫不犹豫的将命令传达了下去。

    “骑兵团听令,随朕出击!”赵昺连下两道命令后,从鞍桥边抽出马刀向前一指高声道。

    “陛下……”谭飞听到命令后,大吃一惊,可只来得及喊了一声,便见小皇帝脚跟一磕马腹,战马就窜了出去。他急忙招呼侍卫营跟了上去,皇旗所指大队骑兵随之调整队形向突围的敌骑杀了过去。

    赵昺当然知道一旦城中的敌军突围将产生什么后果,他这么分配兵力也并非是要给敌军让开通路,也非是对护军辎重团战斗力没有信心。而是他明白两军相距不过百步,敌骑速度又很快,十几息之间便冲到了阵地前,火枪手最多也只能打出一轮就要短兵相接。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以步对骑,吃亏的肯定是己方,而若调整兵力,则其它位置必然出现空当,后续的敌骑怎能放弃这种机会,转而就会趁虚而入,导致整个防线的崩溃。

    防线失守敌军突围而出,可他们缺少骑兵,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敌骑扬长而去,所以赵昺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阻止敌军突围。现下敌军已经突破了第一道防线,直逼第二道防线。他知道即便拼死抵抗,付出巨大的牺牲,也难以守住第二道防线,不若放弃第二道防线,加强纵深防御,拉开距离在后边重新构筑防线。

    而护军辎重团虽然是后勤编制,但也绝非弱鸡,他们也皆是从各军挑选出来的精兵,上过阵见过血。即便被编入护军辎重团也非就放弃军事训练,而是要在管理辎重的同时依然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强度不逊于其它部队,在战斗力上比之禁军毫不逊色,甚至要比他们还强上一头。但是调整防线同样需要时间,那只能以骑兵对突围的敌军进行拦截,为重新构建防线争取时间……

第1031章 以弱击强() 
赵昺纵马前冲,他欲从第二道防线前的空档杀进截击敌骑,这样既可为己方步军后撤重新部署赢得时间,也可以对出城的敌军造成混乱,使其攻击难以持续。此时敌骑冲过第一道防线,他们也在运动中开始变换队形,从纵队转换成横队,如此可以扩大攻击面,又能为后续出城的己方骑军腾出空间。但终归城门狭小,吊桥也不宽敞,还是影响到了攻击速度,已不复初时的强劲。

    在琼州几次大规模的海战,形势稳定之后,赵昺就已经意识到自己亲临战阵的机会越来越少,更不要说亲自上阵了。可他并没有因此马放南山,而是依旧不断的锤炼自己,除了每日不落的练习武艺外,还天天与侍卫营出操、训练,闲事还会与他们进行实战切磋,十余年来从未间断。

    不是说赵昺勤奋,只能说他怕死。想当年在逃亡中被敌追杀的那一幕仍然时时出现在梦中,自己面对敌骑的屠杀是那么的无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向自己聚起屠刀。所以他是居安思危,时时提醒自己,即便当了皇帝也不是高枕无忧,有一技傍身一旦哪天遇险,还能有自保之力。

    与敌相距不过三百步,赵昺不断的以脚跟磕击马腹,将马速提高。他的座下马并非寻常帝王骑乘的‘逍遥马’,脾气好的像头牛,鞭子抽断了也不会跑两步的劣马,而是一匹追风良驹。这匹马早在琼州时花重金走私来的,一直由他调教、训练,不仅跑得快,且十分有灵性,人马间配合默契。只需他一个口令,或是一个小的动作便能领会意图,做出相应的动作。

    赵昺马快一直冲在前头,他自从五岁领兵做战,指挥的大小战斗无数,也算是身经百战了。且也曾亲自操舟上阵对敌,死在他手下的人也有百八十个了,但要说面对面的手持利刃与敌搏杀还是头一次,心里也不免有丝紧张,毕竟在船上或是阵后不需他亲自动手杀人,又有侍卫和亲随时刻守卫。而现下那是要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稍有疏忽就丢了小命儿。

    但赵昺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明白越是危险的时候,越要冷静。马的速度很快,三百步的距离转瞬即过,此时与敌相距不过百步,他用眼角的余光向侧后看看,身边除了掌旗官紧随身后外,谭飞等侍卫也不离左右,可想要超过他也是不能,如此正形成了一个以自己为锋刃,十人为横列的锋矢阵型,快速向敌拦腰杀去。

    ‘砰!’

    ‘砰、砰、砰……’

    在距敌五十步的时候,赵昺将刀交到左手,从鞍后的枪袋中撤出火枪单手瞄准了正面一个敌军百夫长,在战马腾空的瞬间,他把握住那转瞬即逝的平稳时刻抠动了扳机,敌将头部中枪在马上晃了两晃便歪倒马下,可一只脚却被马镫挂住在地上拖行,就是没有当场被打死也得被拖死。紧接着身后的侍卫们也纷纷开枪射击,敌骑纷纷坠马,引发一阵混乱,大队冲击的速度不由的一缓。

    射击完毕,赵昺随手将火枪塞进鞍袋。没办法,他们使用的骑兵用火枪为了携带方便改用了短枪管,使得命中率下降,因此要求在五十步之内才准开枪射击。保证了命中率,却使得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再重新填装,所以射击后就要准备肉搏了。但是他向机器猫似的转手又从鞍袋中抽出了一把手枪。

    这种手枪就是‘胡椒瓶’手枪,由于赵昺一直未能找到制造点火药的方法,依然只能沿用燧石点火的方式,但是枪却有六根枪管,经过他的改进可以分次射击,而非历史上上那样‘一锅焖’。可是这种手枪并不好用,由于枪管过于沉重,并不便于瞄准,且射程只有二十步左右,要保证命中率不会超过十米。所以这款并不‘成功’的武器并没有大规模列装,只有侍卫营人手一支,护军营以上军官才配发。

    ‘砰!’赵昺一马当先,首当其冲的与敌遭遇,眼见敌军将弓箭瞄准了自己,便抬手一枪正中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