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宋军援军的不断加入,战斗更为残酷和激烈,上万人聚集在不足里许的战线上混战,喊杀声震天,战场尸体横籍,鲜血染红了河滩。玉昔帖木儿看见前方指挥的完颜乞数次变换队形,一次次向宋军阵地发起突击,却又一次次被击退,难以再取得突破,他也只能不断的遣兵投入战场,以求压垮对方的防线。

    这场混战持续了近一个时辰出现了转机,可令玉昔帖木儿沮丧的是却是己方先顶不住了,潮水似的乱哄哄的溃退下来,被宋军赶出了突破口,恢复了阵地。这让他极为震惊,在他的印象中宋军鲜有在近战肉搏中获得胜利,更难以相信自己精锐的直属部队却在最擅长的战斗中败北。

    要知道右手万户乃是玉昔帖木儿祖父,号称蒙古四杰之一的博尔术的亲领万户,也可以说是成吉思汗的起家老牌劲旅。曾追随铁木真击败了蒙古诸部统一了蒙古,后来灭花剌子模、攻西夏、灭亡金国都有其征战的身影,称得上是元朝最为精锐的部队之一。

    自征南一来,右手万户一直是镇守中军,并作为总预备队来使用,玉昔帖木儿准备将这支最为锋利的尖刀用在攻取临安的关键时刻。可因为久战难以突破宋军的拦阻,他才不得不提前动用,而一战之下不仅败北,且损失惨重。作为尖刀编入‘硬军’的五百余勇士阵亡殆尽,无一人生还;其后跟进的前锋军同样伤亡惨重,几乎被打残,阵亡了千夫长一人,百夫长十余人,至少有两千人留在了战场上。

    玉昔帖木儿实在想不通,动用的是精锐,他们有以一当十之勇。采用的战术也正确,起初进展顺利,成功突破了宋军的防线,打开了突破口。从装备上,他们也是身披重甲可挡矢石,配备的也是最为擅长使用的武器。可为什么依然会失败?而事实上,他从开始就错了,下马步战确实曾击破宋军的叠阵,可那也是在特定环境下取得的成功。

    首先,当初宋军采用叠阵的目的是为了抵抗在野战情况下的金军骑兵,战场也是在地形相对平坦的川蜀平原和擒陇地区。女真人采用下马作战的战术只是为了突破宋军的拒马和麓角构造的防御工事,然后方便骑兵冲击作战。在开阔的地形上,他们可以选择多点进攻,重点突破的战术。而江南河网密布,限制了他们对进攻路线的选择,无法实施多点进攻,来牵制敌军的兵力。

    另外,武器的选择也是败笔。当年金军重骑使用的枪长一丈二尺,比宋军使用的长枪、长刀要长,在近战中可占据优势。而蒙古骑兵擅用弓箭和弯刀,虽然也装备长枪,但却是主要用于勾带的双钩枪,长度要短的多。而此次进攻中前锋军士兵多是使用弯刀、八棱棍、铁骨朵和短斧等兵器。

    宋军普遍装备的是火枪,长度虽然不长,但是加上刺刀长度也约有五尺半,相对于蒙军骑兵的弯刀要长的多。在贴身近战中,刀因为长度短,很难攻入“短枪”,进行贴身砍杀,而“短枪”的刺杀速度远比大刀的劈砍动作快得多。而且在人数越多的情况下,“短枪”优势越为明显。

    再有宋军使用火枪,威力也大于弓弩。铁制重甲在十丈之外几乎无法被弓弩击穿,略显单薄的锁子甲也能防护绝大部分的弓箭。而火枪却可以通过简单的增大口径对其造成威胁,即使是对无甲目标,弓箭如果不射在要害部位或关节,都难以阻挡敌人在肾上腺素的作用下继续作战数分钟,这已经他们足够砍死好几个弓箭手了。而火枪发射的巨大且会翻滚的弹丸,一发命中即便不是要害部位,同样可令人瞬间失去作战能力。

    此外,在进攻中蒙军士兵穿着沉重的盔甲,首先就导致前进速度慢,要挨很多枪才能走到贴身近战的范围内,其次为了能突破火枪的阻挡,他们又不得不采用密集队形推进意味着‘靶子’大,火枪兵打起来命中率明显提高,使得身着重甲的步战骑兵把自己的核心战斗力推到刺刀面前就要承受巨大的伤亡……

第1167章 关门打狗() 
虽然进攻被挫败,但玉昔帖木儿知道形势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若是此次放弃进攻,以现在的士气再难以组织起如此规模的进攻,那便真是坐以待毙了。于是他强令再次发起进攻,可宋军现下已经从当初的混乱中稳定下来,调整了部署,布置了火炮阵地。

    为了打开突破口,元军不得不采用密集的阵型冲击宋军的防线,但是他们的队形紧密了,在火炮的轰鸣声中,一炮过去,蒙元军就倒下一片;让宋军士兵哭笑不得的是,元军的人海战术使得命中率并不高的火枪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数百支火枪一次齐射,蒙元便倒下一排,称得上是弹无虚发了。

    元军也知道火炮对他们的威胁最大,完颜乞独领一支百人的精兵欲摧毁宋军的火炮阵地,他相信只要能渗透到近前,那些手无寸铁的炮兵一定不是自己手中强弓长刀的对手,只要将他们杀散,后续部队便能趁着火炮停止发射的间隙突破宋军的阵地。

    在又一次的进攻被击退后,完颜乞趁着战场上的弥漫的硝烟为散,视线受阻的时机并没有退下去,率兵潜伏在一处洼地中。待宋军趁着战斗间隙整修工事、转移伤亡者的时机突然杀出,从一处被毁坏的拒马处冲入了宋军阵地。他们的目标是志在炮兵阵地,因此也不恋战,每逢遇到宋军拦截,便派出数人与敌纠缠,大队人马则设法避开直扑防线间的宋军重炮阵地。

    赵‘发明’的所谓射程不过数百步的重炮与现代重型火炮动辄十几公里的射程相比,无异于突击步枪与玩具水枪的差距。但依然是现下战场上的大杀器,各部将帅眼中的宝贝,而炮兵也算是当下的技术兵种,培养一个合格的炮兵十分不易,所以一般都会将重型火炮阵地布置在防线纵深较为安全的位置。

    如此配置在战术上并无不妥,即保证了火炮阵地的安全,也利于发挥重炮射程远、威力大的优势。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使得炮兵们养成了防护意识较差的习惯,他们处于阵型的中、后方,周边皆有重兵保护,而敌军尚无可以威胁到他们的武器。即便敌军攻破了防线,他们也会提前得到预警,有时间撤离战场。

    同时,由于受当下造炮工艺和材料的限制,火炮的质量并不稳定,即便出厂前经过试射,仍然有可能会发生炸膛事故,尤其是在战斗激烈发射频繁的时候。且火炮周围会堆积着大量炮弹,一旦发生事故就是不仅是炮毁人亡,还会殃及周边的人群,因此哪个部队也不愿意与他们为邻,使得炮阵地周边警戒较为松懈。

    平日也从未因此出过事情,久之也就成为习惯。今天战斗激烈,阵地上的炮兵在发射完毕后,一部分人洗刷炮膛,清除火药残渣,熄灭其中的火星,并给火炮降温。一部分人搬运炮弹,清理场地,为下一次战斗做准备。他们虽然并非一线战斗部队,需要冲锋陷阵,但每个炮班也配有三支火枪作为自卫武器,可大家都嫌背着火枪做事不方便,也就将枪架在一边。

    前边突然发生一阵骚乱,炮兵们并不因以为然,因为战场上常有残敌未能退下去,或是晕头晕脑的误入敌方阵地的事情发生,他们想着定是步军们正在追缴这些敌人,所以依然各忙的各的事情,并没有引起重视。但是突然几支箭矢突然飞来,将炮位边的几名炮兵射中,伤者发出凄厉的痛嚎声。

    此时炮兵们才发现有股敌军冲他们杀了过来,可却发现自己身上没有武器,手中至多只有一根刷炮膛的长柄刷子,这才想起去拿架在一边的火枪。可当他们跑去拿起枪时,敌军已经冲到近前,只来得及开出一枪,根本来不及再次装填,不是被弓箭射伤,就是被刀劈倒。

    完颜乞冲过宋军前沿防线,闯入了炮阵地,杀散了赤手空拳的炮兵,才发现身边也只剩下二十多个人了。他知道凭着他们这点儿人根本无法阻挡宋军的反击,只能一边发信号让己方趁机再次发动进攻,一边设法拖延时间。

    完颜乞知道利用缴获的火炮对付宋军是最好的办法,可众人面对这大杀器却无从下手,包括自己在内都不知道如何操作,甚至还是头一次见到火炮的真面目。既然无法利用,当然只能破坏掉,使其无法发射,减少对己方的威胁。但是几刀砍下去,大铁疙瘩上只出现了几道浅浅的划痕,而自己的刀却崩了刃。

    完颜乞又召集周边的人试图将大炮掀翻,可沉重的炮身,加上为减少火炮射击受到后坐力的影响而压载的沙带,让他们几番努力都未能做到。正当他们束手无策之际,突然一队宋军骑兵快速向他们冲了过来,他意识到宋军的援兵到了。

    炮阵地周边平坦空旷,根本无处可避,且他们已经进入宋军阵地腹地,追击的宋军也聚了过来,想逃都没处逃。完颜乞知道死期已到,呐喊一声持刀迎了上去,可不待他举刀,只见一骑飞驰而至,上面端坐着一名面色狰狞的黑脸宋军军官。其马速不减,手中的马刀向上一撩,他就觉得颈子上一凉,在空中翻滚的人头还清晰的看到自己的脖子中喷出了一股丈高的血雾。

    完颜乞的人头被抛到了阵前,但这依然未能动摇玉昔帖木儿的决心,他疯狂的令各部轮番冲击宋军的阵地。战斗持续了一天一夜,蒙元军共发起了十余次冲锋,但皆被击退,尸体在河滩上堆成了山包,甚至凌乱的尸堆阻挡了后续军队的冲锋,迫使他们不得不分出人手搬开尸体。然而,只要他们一出现,宋军的排枪就会射过去,尸堆便又高了一截。

    战至次日天明,各部已经是筋疲力尽无力再战,而两翼也遭到宋军的夹击,玉昔帖木儿才不得不下令撤出战斗。而宋军似乎也难以再战,并没有趁机追杀,只是在炮火的掩护下恢复了失去的阵地,他们又回到了最初的原点。

    玉昔帖木儿点检各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