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否确定他们所言属实,非是为了逃避惩罚而编造出的谎言?”赵昺听罢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怔了下又问道。

    “基本可以属实。”谭飞答道,“属下将几个人分开询问,他们所言一致,且他们见到我们是侍卫营的人,也十分害怕,想是不敢说谎。”

    “嗯,加派兵力严密搜索,一定探明其意图!”赵昺点点头道。

    “陛下,如此大范围的苇荡,即便出动千军万马要想捉住几个人太难了,也许只是几个猎人见到我军的士兵一时惊慌而已!”郑永听了面露苦色道。他知道苇荡中河汊纵横交错,人在其中难辨方向,很容易迷失在其中。且苇丛茂密,有的地方密不透风,难以进入,人若是蛰伏其中根本发现不了。

    “陛下是意在打草惊蛇,看其中是否还藏有敌军大队。而非是要进入苇荡,只需虚张声势而已!”谭飞在旁言道。

    “不错!”赵昺赞赏地道,谭飞已然明白了自己的意图。

    “你们几个混账东西,混乱放枪,惊扰了圣驾,该当何罪啊!”此时船下传来阵叫骂声,几个人向下望去,却是五旅统制罗大同登船辨认被带上船的人来了。

    “都统,末将不知陛下在湖上,且那些人意图攻击我等,开枪也是不得已啊!”那个惹祸的指挥使躲避着罗大同的拳头叫屈道。

    “好了,既然是你的人,领走便是了,不要在此大呼小叫了!”赵昺看其架势摆的十足,但是只是虚招子,大声责骂不过是给自己看的,其实是意在维护,他有些好笑地道。

    “属下遵谕,回去定然好好收拾他们!”听到陛下的声音,罗大同连忙抬头陪着笑道。

    “罗都统,陛下要遣兵搜索苇荡,你部也要出些人手配合行动。”郑永却是赶紧抓住机会拉壮丁道。

    “好!”罗大同立刻满口答应,转而又对倒霉的属下道,“你马上率本部人马配合水军搜索,抓住人万事皆休,若是抓不住便以谎报军情论处!”

    “是,末将必定将那几个探子抓住,以证清白!”那指挥使也是憋着气,自己怎么这么倒霉,不仅遇到陛下在湖上巡游,还碰到几个胆敢攻击大军的家伙。

    随后,众将便调动兵力和船只向发现不明人员的地方集结,从岸上和水中展开大范围的搜索。而赵昺也没有离开,却是留在现场等待消息。他看看往来搜寻的船只,又看看距离不远处的大营和水寨中密密麻麻停泊的漕船,脸上浮现出丝忧虑之色。

    赵昺来到这个世界对“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明白离开了粮食,人类不仅无法生存,简直任何事情都干不成。进行战争同样离不开粮食,部队只有吃饱吃好,才有力量对敌作战。军队粮食匮乏而导致饥饿,就不可能打胜仗。

    可见,粮食是战争赖以进行并且取得胜利的必不可少的首要物质条件。所以,在古代战争中,凡属高明的将帅,都十分重视粮食供应对取得作战胜利的重要作用问题,并且千方百计地保护己方的粮源和破坏敌方的粮源。

    当然谈到粮草,不止是供应士兵的粮食,也包括其他想当数量的战略物资。比如还包括食盐、损耗型武器的补充、用于更换的被服、战马所需的草料等等。总之,粮草是否充足关乎一支军队的作战能力和作战的持久性。而两军交战,也都会将毁掉对方的粮食储备,切断对手的粮道作为一种重要的战法。

    比如官渡之战,袁绍十余万人,曹操勉强两万人,袁绍占明显优势。但袁绍的乌巢粮草被曹操烧掉后,袁绍大军很快崩盘,胜负转瞬易手。又比如秦赵长平之战,白起派出二万五千名秦军断掉赵军粮道后,赵军就立马陷入了死地。可见古代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粮草和粮道实力的比拼。

    在这个时代,连年的征战使赵昺更加明白粮草和粮道的重要性,粮食产量低,运输手段少、效率低,显得更加脆弱,可粮道的安全性和粮食的运输能力又密切影响着战争的胜负,可以说粮道是军队作战的生命线。如果军队处于攻势前进状态,粮道会不断延伸拉长。

    因而粮食运输不可能从最初的粮草基地运粮至不断推进的前沿阵地,而是必须在中途建设或占领相关城池以作为粮草的存储转运,这些中途的据点和城池也可以作为军队休整的基地。因此在漫长的运输线上粮草很容易被敌军毁灭,粮道也很容易被敌军断掉,尤其是对手是机动能力更强的骑兵,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高速机动能力对任何一个节点进行袭击,摧毁运输线。

    既然粮草和粮道这么重要,那么容易保护吗?答案是不容易保护。别说古代战争,就是现代战争也不容易保护……

第1200章 不能不防() 
粮道,顾名思义,就是运送粮草的必经之路,是军队作战的生命线。比如现代战争中的平型关战役,八路军就是歼灭的日军辎重部队,用古代战争的话来说,就是烧毁了敌人的部分粮草。且八路军在敌后搞的破袭战,就是专门破坏日军交通运输,古代战争称之为袭扰粮道或者断其粮道。八路军用破袭战干扰并迟滞日军的战略物资供给,给予正面战场以有效配合。

    估计有人会发出疑问:粮道脆弱是因为地理形势是死的,很难改变。但是粮草却是活的,可以让粮草和主力作战部队随时在一起,那这样粮草不是就很安全了吗?赵昺根据自己的经验告诉你,理论上可行,实际上不可行。

    因为作战部队需要的就是机动和灵活,如果一直和辎重齐步走,估计这个仗是怎么都胜不了的,所以再蠢的统帅都不会这么干。即便赵昺在成军之初为了保证物资供应专门成立了辎重军,但也只是能保证部队的自持力延长十数天而已,更多的是承担物资的分转、保管分发和警戒保卫任务,并不能承担长途运输保障整个部队长时间的物资供应。

    当然事情总有例外,那就是像匈奴和蒙古一样的游牧民族作战,基本不需要长途运粮。因为他们不需要粮食,他们出征的时候每人不但有三到四匹马,用于换乘和驮载辎重帐篷,还有畜群跟随。他们渴时挤羊奶和牛奶解渴,饿时吃羊肉充饥。母牛母羊还可以生小牛和小羊,粮草天然自动循环。

    还有人可能会说“以战养战”“因粮于敌”,这样不是就可以摆脱粮草和粮道的困扰了吗?其实还是理论上可行,实际上困难。你想因粮于敌,对手还想执行“坚壁清野”“焦土抵抗”政策呢。如果你想在占领区纵兵抢掠,学习日寇“三光政策”,那也是饮鸩止渴。当面的蒙古人就是例子,一旦实力被削弱,或是失去劫掠的目标,那么财政很快就会入不敷出,面临崩溃的边缘。

    所以赵昺在作战中不仅将作战目标瞄准重要的城池和关隘一个一个挨着打,还将控制运河和水运枢纽作为参战部队的重要任务,就是为了保障运输通道的通畅,防止在进攻不利的情况下失去退路和断送粮草补给。且当前双方在战场上云集了数十万大军,两军对垒处于一时难分上下的当口,此时比拼的不仅是战斗力,也考验着双方的物资补给能力。

    赵昺相信当前谁有足够的资源并能送到前线军队的手中,谁就能坚持到最后的胜利。而曹操军对袁绍军的官渡之战,曹操之所以能以弱胜强,取得对袁绍军作战的决定性胜利重要原因之一,便在于他懂得粮食对战争胜负的至关重要性。因而及时采纳了降将许攸的建议,亲自率军一把火烧毁了袁绍的乌巢屯粮所,使袁绍大军赖以生活和作战的大批粮秣物资,顿时化为一片灰烬,迫使袁绍不得不弃甲逃跑,从而奠定了最终战胜袁绍军的基础。

    当前蒙元由于长期实施依靠江南的财政政策,又丢掉了两淮这个财赋重地,已经引发了财政危机。且北方的粮食产量和储备已经无法保证长期供应,但是又不得不应对宋朝的进攻,因此持久的战事对他们是极为不利的。而要速战速决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切断宋军的粮道,毁掉前线储备的粮草和物资,迫使宋军退兵。

    赵昺也知道即便自己坐拥江南财赋重地,但是支撑这场北伐战争也是十分吃力的,若是敌军铤而走险,袭击自己的后勤保障基地,毁掉所有物资。再行重新调集,不仅需要时间,也需要大量的银钱。自己即便能勉力维持,也难以发起新的攻势,迫使自己收缩防线,维持现有的防线。同时也会加重朝廷的财政困难。

    这也是他发现有不明身份的人出现在大营周边十分紧张的原因,此地不仅是自己的行营所在,还停泊着千多艘漕船,装载着四十万石的粮食和三十多万斤火药及大批的炮弹、子弹。一旦被敌偷袭得手,那么足以导致徐州会战被迫延迟或是放弃,收复两京的愿望也只能是‘望京兴叹’了

    “陛下,属下出动了一个团的兵力会同水军将方圆十数里的苇荡都搜了一遍,并没有发现有人!”搜索持续了二个多时辰,参与的兵力达二千余,却是无功而返。眼看都过了午时,罗大同上船请示是否还要继续道。

    “陛下,这片苇荡浩大,在其中搜捕几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小的曾听人说起过,常有犯了事的人会躲进苇荡中,而负责搜捕的衙役们也不理会,只是守住周边的要道,等到秋后乡民收割苇子的时候,那会儿躲藏的人无处藏身,他们才会进去捉拿!”这时王德插言道。

    “既然如此便收兵吧!”赵昺沉思片刻道。

    “陛下,不若将这苇荡点了,即便他是神仙也得被烧死!”罗大同也有些窝火,几个人折腾的上千人不得安生。而其它各部皆已出征,偏偏留自己看守大营,心中也是不痛快,两下相加心中更是气恼,恨恨地道。

    “放火?!你作死啊!”赵昺听了怒道,苇荡浩大遍布湖边和浅滩,若是点燃就是火烧连营,若是波及到大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