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又是为何啊?”赵昺听不明白了,纳闷地问道。

    “殿下有所不知,鞑子兴起灭金前,货物流通业已成形,大致分成三块。分别是以黄淮流域为中心的北方市场、以长江下游为中心的江南市场、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川蜀市场。它们之间虽然多有联系,都流通铜钱和白银,但银钱比价却不同,江北白银每两可兑铜钱二千文,而在江南则可兑铜钱三千三百文。”郝云通笑着解释道,只是不知道殿下能否听的懂。

    “哦,你的意思是惯例已经形成。如鞑子以伪钞替代铜钱时的作价为一贯伪钞准铜钱三或四贯,这显然严重贬损了铜钱的价值,且这一比价不仅违背了伪钞面额1贯与铜钱1贯的名义价值对等关系。而按二贯伪钞兑银一两、江南银一两兑铜钱三贯三百文的等值关系换算,一贯伪钞充其量只能兑铜钱千六百五十文,则持有旧钱的人,当然不可能甘愿按鞑子的比价兑换。即便鞑子强力推行,恐也只能收一时之效,必难长久!”赵昺将自己的理解说与庄世林道。

    “殿下聪慧真是异于常人,只听得属下一言片语便能融会贯通,属下佩服之极!”庄世林不无佩服地道,这些东西别说孩子,便是成人没有在商场中摸爬滚打几年只怕都难彻底想的通。

    “拗赞了,拗赞了!”赵昺倒不以为然,这与前世的汇率问题相似,却要简单的多,他谦虚了两句又道,“如鞑子钞法在江南难以推行,则使得铜钱与白银继续大量保留在民间,甚至仍在市场上流通,而在银、钱与伪钞比价背离的情况下,鞑子严厉禁止白银、铜钱流通的措施,会更进一步拉大白银、铜钱与伪钞的比价,加剧了伪钞的贬值,是也不是?”

    “正是,如果鞑子推行伪钞不利,不需几年便难执行!”庄世林点点头道,他还未想的那么远,而殿下却琢磨出来了。

    “嗯,那我们便有财可发了!”赵昺坏笑道……(。)

第195章 假钞() 
♂,

    一番谈话,赵昺便弄清楚了元朝的币制、钞法和流通情况,心里总算有了点谱。自己虽对经济不大懂,但给他的感觉是忽必烈简直在拿国家的经济开玩笑,漏洞开的比琼州海峡都大,这也就是在古代,若是放在现代只怕分分钟钟就国家破产了。

    按照庄世林的介绍,元朝如今发行的中统钞不限时间,不限流通区域,而如今又在江南推行,准备实现货币的全国一体化。但他却又采取了南北两种承兑汇率,那就问题大了。就说江南按照惯例一两金等于十两银,按其钞法一两金在江南可兑换三十三贯铜钱;可同样一两金子在江北的便可兑换二十两银,回流江南后便可兑换六十六贯铜钱,只是一来一往金价便已翻倍。

    对元朝在南方新设的平准库来说,买入一两白银,只能按中统钞法的规定付给纸币两贯。可对持有白银的宋人来说,面额为两贯的纸币,其价值是不可能超过两贯铜钱的。按南宋白银一两兑铜钱三千三百文的传统比价,付出一两白银,至少应该兑到面额为三贯三百文的纸币;再结合元朝政府规定的中统钞收兑铜钱比价来看,如果改按三千三百文兑银一两的比价以钱兑银,则一贯铜钱也能兑到零点六两白银,至少相当于中统钞一贯二百文。所以在宋人以钱兑中统钞面临铜钱贬损太大的情况。

    两相比较下,元廷行之已久的银钞买卖价,在宋人看来却显属不公。持有铜钱的宋人当然也不愿直接以钱兑钞,而是更宁愿以钱兑银,争相持有、使用由自身金属价值保证的白银,甚至宁可用银兑钱,而不愿用银兑钞。元廷新设的平准库自然难以收兑到预期的白银,反之兑换白银的黑市却会十分繁荣,不愁银子兑不出去。

    正是由于钞法造成南北金银比值相差巨大,其中做空中统钞的空间便是巨大的,只要将江南的金倒腾到江北换成银子折回江南价值便翻了数倍。而江北由于中统钞币值稳定,物价平稳又较低;可江南会子存量巨大,币值等同废纸,兑换后在江北若是换成实物再回流江南一样可以获得成倍的利润,用不了多久同样会波及到江北,造成贬值。

    退一步讲即便不倒腾白银、会子,中统钞依然面临破产的危险。因为民间如果用金银到平准库兑换中统钞,仍旧只能按银一两兑中统钞两贯的比价兑换;反之用中统钞到平准库买银,却只须付二贯中统钞,平准库就应当支付一两白银。两相比较,如果元廷坚持用白银收兑中统钞、平准钞价的话,库藏的白银不用几天就面临告罄的危险。加上白银和铜钱在江南地区的价值转移、支付、贮藏等领域继续使用,必然严重挤占了纸币流通的空间,也将直接导致纸币贬值……

    “庄主事,咱们府中还有多少会子?”赵昺问道。

    “府中还有贾相时印发的见钱关子有百万贯,殿下是想……”庄世林略一思索便报出了个大概数字,但隐约想到殿下要做什么,犹豫了又道,“殿下若是用关子去兑换伪钞,恐怕会惹人非议,有损殿下的名声。”

    “哦,你先说什么是贾相颁发的关子,不会是跟本王卖关子吧?”赵昺笑道,而想想其说的也不错,货币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自己带头去兑换虽说是为府里的利益,但他身为皇子代表的是国家利益,如此做肯定是说不过去。

    “殿下,咸淳十年时鞑子大将伯颜南侵,朝廷令贾相出兵抵御,为补军费不足加印会子一千万贯,称见钱关子,也就是鞑子此次要兑换的那一批会子。”庄世林答道。

    “原来如此,这样确实少了些。”赵昺有些失望地低声道。

    “殿下,已然不少了,见钱关子百贯可兑现银一两,比往界会子要高出十倍了。”庄世林摆手道。

    “呵呵,我说的是印的少了些!”赵昺听其所问非所答,笑笑道,“诶,咱们能不能印一些?”

    赵昺虽然找到了中统钞兑换中的漏洞,但是若想获利还需动用大笔资金。总计局的钱财大家都盯着的,自己调动资金也要有个正当理由的,可要拿去炒作中统钞谁也不会同意的。而内府的钱是还有些的,也归自己随便调动,问题是少了些,且其中也有风险,一旦有个闪失自己家底都赔进去了。

    因而赵昺便动起了歪脑筋,他要空手套白狼。当然说空手也是有些夸张,印假钞也要花些纸墨钱,给付工钱,发行费也总要有一些的。可下来他只需将印好的假会子拿到鞑子的平准库换成中统钞,再拿着中统钞到江北换成金子,然后在运回江南倒腾两趟便获利千百倍。即便不倒腾直接在市场上流通,几张纸便能换来粮食、丝帛,也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再有现在的钱币防伪技术几乎为零,因而这个门槛很低,只要胆子够大便能干起来。而现在的交通和通讯条件很差,即便一处发现大量假币出现,各地也难以做出迅速反应,等一级级的反应到朝廷的时候,再交付下边查办的时候,早已时过境迁,被逮住的机会并不多……

    “殿下……这会子不是谁都能印的,得朝廷颁布诏令,由会子务专门制版、印刷、发行的,咱们帅府是不能印的,私自会子是要处于极刑的。”庄世林大惊,一心想要打消殿下这个歪念,可又不知如何才能劝阻。

    “庄主事,你之心意本王知晓,但你可知决胜并非只要疆场,这货币争夺也是一场战争!”赵昺想了想说道。他知道自己若是不找个光明正大的理由印假币,不只是庄世林,就是参与其中的人都会以为自己是个‘贪财好利’的小人,颠覆了在他们心目中的光辉形象不说,还会让他们对自己的‘复国大业’丧失信心的。

    “殿下此话怎讲?”庄世林没想到印假币还跟复国大业联系起来了,有些疑惑地问道……(。)

第196章 以钞为枪() 
♂,

    纸币的出现,是整个金融史的一次飞跃,易于携带的特性,极大的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被世界上所有国家所采用。但是,纸币也曾一度不幸的成为妄图称霸世界的独裁者手中的武器,将假钞作为一种战争武器并不新鲜将假钞作为一种战争武器也并不新鲜。

    据赵昺所知拿破仑就曾经批准印制假冒的奥地利和俄国纸币;美国内战时,南北双方为了打击敌方财政系统,也曾广泛使用假账单。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众多国家都参与其中,其中德国和日本更是有计划,成规模的使用假币打击敌对国,作为摧毁敌人经济的一种重要武器。

    德国主要针对英国进行打击,专门的假币工厂在高峰期一个月生产的假钞总额就超过了八百万英镑。造出来的假币一部分被空投到了英国境内,另外一部分被用于支援纳粹的大量“隐秘行动”,如暗杀、贿赂、购买武器等等。到了战争末期,在世界上流通的英镑已有三分之一为假钞,以致假币工厂号称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英格兰银行”。假币泛滥加速提高了英国的通胀率,风暴式地袭击了其经济,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而英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才彻底清除了假币的影响。

    日本在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陆军省和陆军参谋本部专门制定了对华经济谋略计划,目的是“破坏民国政权的法币制度,继而搅乱中国国内经济,毁坏中国的战时经济能力。在那段艰苦卓绝的日子里,中国不仅需要抵挡拥有装备优势的日军进攻,还要防备来自各个领域的阴招。流通在中国大地上的假币不仅造成通货膨胀,还给日本疯狂掠夺资源和各种生产资料提供了巨额资金,使中国经济陷入困境,极大损害了国民的利益……

    赵昺熟知这些黑历史,也清楚其中的危害和手法,说服庄世林参与其中并未费多大力气。且让其觉的自己不需上阵杀敌、攻城掠地却能给鞑子造成重创感到无比自豪,又能亲身在殿下领导下参与一项如此伟大的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