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流星雨!”赵昺向外望去,不觉间天已经黑了,只见空中一颗大星拖着尾焰急速从空中坠落,而其后无数流星紧随其后从空中划过,正是罕见的流星雨天象。

    ‘轰!’前边的大星在眼前划过坠入天际之下的海面,传来一声沉闷的轰响,就如同晴空霹雳一般,而后小星星也一颗接着一颗,如同殉葬一般紧随大星纷纷坠落。

    “唉,此相不吉,却不知应在何处!”应节严看着纷落的流星面色凝重地说道。

    “咦,陛下你在作甚?”不见陛下答话,应节严低头一看只见小皇帝眼望空中坠落的流星,双手合十嘴里还在不住的叨咕着什么,却一字都听不清。

    “别说话,人说对着流星许愿便可事成,赶上这么多的流星一起来真是机会难得,朕要多许几个愿,希望事事皆能达成!”赵昺面色郑重地说道。

    “哦,还有此说?”应节严惊异地问道,可却发现陛下根本没工夫搭理他,正望着星空忙着许愿呢!

    “&……%¥#@”

    “@#¥¥¥¥×”……应节严再看,只见船上的众人都学着陛下的样子,双手合十默念祷告都跟着许愿。他想想也双手合十跟着许下了心愿。

    “哈哈,今天真是赚大发了,让朕足足许下了上百个愿望,看来朕要时来运转万事如意了。”流星雨足足持续了有一刻钟,出现了上千颗的流星,直到极目之处最后一颗流星闪过,赵昺才兴奋地大叫道。

    “臣等恭贺陛下心愿达成,事事如意!”见陛下如此高兴,众人也齐齐施礼恭祝道。

    “好了,好了,记住许下的心愿不得说出来,否则就不灵了!”赵昺抬手让大家免礼,又认真的叮嘱了一句。大家见他说得跟真的似的,自然也随之点头,把话又憋回肚子里,有的暗自后悔没有向皇帝一样多许下几个愿望。

    而其实起初他的心情却也极为沉重,据史载崖山决战之前正是有大星坠海,数千小星追随入海,事后便发生了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殉国,十万大宋军民浮尸伶仃洋的惨事。但他听到应节严说这是凶相之时,马上意识到古人一向以看到流星为凶兆,而此刻朝廷正处于四面楚歌之境,如若任由这种悲观的情绪蔓延,则会形成群体性心理暗示,对接下来爆发的战事不利。因而他便转换思路,将现代版的流星愿传授给大家,希望将坏事变成好事,他也希望众人的虔诚能打动上天,放自己一马。

    “陛下,臣仍觉心中不安,还请早回琼州。”刚刚被说服的应节严看到流星纷落之后,再次劝说道,显然对其什么许愿也是半信半疑。

    “先生不必再说,朕不能在这时抛弃太后和这数十万军民逃生。再说入朝之前朕就以决心作烈士,生死任由之吧!”赵昺再次坚定的拒绝道。

    “陛下……”陛下话语中充满了决绝之意,应节严满眼含泪不知如何再劝。

    “先生不必担忧,若事不可为,朕定会另谋它法,绝不会坐以待毙的。”赵昺见老头儿神色哀伤,出言宽慰道。

    “师傅放心,我即便拼的性命不要,也会护得官家周全。”倪亮拍着胸脯说道。

    “倪亮,陛下乃是大宋复兴之希望,危机时刻定要带陛下离开,切记、切记!”应节严拉住倪亮的手叮嘱道,“陛下时间不早,臣不便暴露身份,咱们就此别过,陛下还是早些回宫免得他们生疑。”

    “先生就在船上用些饭吧!他们不敢拿朕如何,最多也就是到太后耳根儿面前打个小报告。”赵昺吩咐起航回港,琼州来的船只一般都是专项补给入的是内库,正好在那里与琼州来船会合,他们师徒还能多说会儿话。

    “也好!”应节严何尝不愿与陛下多待一会儿,想想便答应了。

    龙船升起桅灯从礁屿后转出来驶入海道,几艘挂着郢州军军旗的战船立刻从两面跟上来,和他们保持百十步的距离伴随而行。赵昺笑笑让人打开舱门,走过去吵嚷着要再玩一会儿不肯回去,而众人早已习惯了陛下的表演,纷纷上前劝说将陛下哄回了舱内,免得今晚许多人睡不着觉……(。)

第339章 不能言() 
♂,

    当夜赵昺没有上岸,而是宿于巨舟之上,与应节严秉烛夜谈。谈的最多的仍然是朝廷的前途何在,应节严以为当下鞑子势头正盛,与敌拼力争夺并非上策。而忽必烈作为当世雄主意在统一**,绝非像先前的契丹和女真人那样捞一把就走,却是要实施长期的统治。所以不应牺牲有限的资源去幻想能一朝恢复旧河山,而是应该毙敌锋芒,暗中积蓄力量。

    另一方面,大宋自理宗朝后为了维持对蒙战争的巨额军费和养活众多的官吏,多年来收取重税,不断增加捐额,已经令百姓困苦不堪。而蒙古人也打着吊民伐罪,救民于水火的名义蛊惑人心,以致人心叛离。再加上那些叛臣和降将的推波助澜,诋毁本朝,现在难以再现登高一呼,万民聚于旗下的盛况。当下还是应立足现实,谋图再起。

    应节严给赵昺从国际到国内形势分析了遍,总之意思就是皇帝你千万不可性急,妄图一战而定天下,要眼光放远些。而潜台词就是说皇帝如今危险,该跑还得跑,千万别当傻小子、充大个儿,把自己搭进去一切都没有了,而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没柴烧,一定要先设法保全自己。其实应节严说的这些道理赵昺都懂,也能理解,但心中更多是感动。

    因为应节严的这些话其说出来那是要冒风险的,问题其还十分清楚自己并非寻常孩童,且一直是主战的,其也就是碰上了他这么‘英明大度’的皇帝,否则明目张胆的劝皇帝逃跑,还不立马将你拉出去祭旗,虽然他也很想跑。而那些爱国群众和百姓听说了,不把你当场乱刃分尸,也得用唾沫星子将你淹死。其不可能不知这些,但仍然以这些话来劝可以说把身家性命都压上了,目的却只是希望自己能活下去。

    感动之余,赵昺真想说咱爷俩儿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算是想到一块了,不行咱们便扬帆出海一道跑吧!可他知道感动可以,但绝不能说出来,否则后果自负。因为当下的社会民众并没有那么明确的国家概念,只知道君就是国,国就是君,而这也是蒙古人为何对自己这么个孩子如此敢兴趣,非得杀之而后快。别看自己这个君如今非人们想想的那么有威严,说话那么好使,若是说跑还是不行的,虽然大家一直在跑!

    因为这些东西端到桌面上的话,都是大家反对的汉奸,都嘲笑的卖国行为。问题是现在蠢蠢欲动想当汉奸的人,实太多了,想卖国却找不到门路的人也实在太多了。当然了他们在这样做的时候,肯定也会找到各种高大上的理由支持。总而言之,不就是黑本国政府、黑本国统治者吗?不就是吹嘘鞑子的皇帝多么英明,多么爱民吗?多简单的事啊!如果你承认鞑子厉害,要避敌锋,你不是汉奸是什么呢?

    另外许多人总认为,蒙军一路南伐就是烧杀抢劫的过程。问题是整个过程并非如此,而是充满了各种政治攻势。这一套流程在蒙古人征服世界的过程中,早已玩的非常娴熟了。甚至解说词几乎都可以换汤不换药,拿到现在换几个词都使用。因为说来说去无非是大宋皇帝昏晕残暴,大宋官员贪污**,在他们的统治下,你们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现在我们是要帮你们建立大同社会的。

    事实上在军队出发前,受汉臣影响颇深的忽必烈也会反复告诫各级将领:遇到敢于抵抗的自然一律格杀勿论,但是有人敢不服从征服天下的战略,为了自己私利就随便烧杀抢劫的,一律严惩不贷。套些大的话去说,我们这是要吊民伐罪,解放大宋人民于水火之中,所以走到哪里也得表现出王者之师的样子。得民心者得天下。虽然说这种东西比较抽象,但是谁敢为了一己私利,而无视蒙古人的根本利益,也会一律严惩不贷的!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朝廷跑得不见了踪影,或是不敢露头,蒙古人自然是一路可以不断向前冲。并且在此过程中,还会培养出大量的亲善人士。事实上老百姓面对雪亮的弯刀,又能怎么样呢?如果给他们拿点粮食就可以避免其入城、或是进村烧杀抢劫,好像并非有什么不对的。这种理论听起来就似罪犯来了警察吓得全跑了,受害者不敢反抗只能想尽办法避免更大的侵害,总不成让受害者去勇敢反抗能把警察都吓跑的罪犯吧?如果受害者勇敢反抗大家非常敬佩,但是受害者为了避免更大的伤害表示屈服,似乎也没有值得非议之处啊!

    这种听着似乎十分符合逻辑的行为,在当下无论朝廷,还是民间都给予十分宽容的态度,谁也没有深究过。甚至被认为是朝中最为坚决的抗元英雄文天祥,对于自己弟弟开城降元都表示默许,认为其是为了保存家族血脉的无奈之举。而宋史中某知府、知县为免元军屠城开城请降,为保军中士兵性命某帅阵前投降的记载更是连篇累牍,仿佛当汉奸都当出理来了。

    赵昺知道在这种视当汉奸有理的潜规则下,他要是当亲王时私下说说不战而走还情有可愿,可当了皇帝却不行。不说现在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一刻,自己跑了大宋就算彻底完了。另一方面他要是露出这种情绪,朝廷那班虎视眈眈的人就立马就得吵翻天,对自己展开大批判,即便将他废了都说不定。而当前他已然做好了做烈士的准备,就算为大宋殉葬也要留得清白。

    因而应节严的好意赵昺只能心领了,却不能溢于言表,更重要的他清楚危机之中往往孕育着机会,大浪淘沙剩下的终是精华。现在他就是用自己的‘人品’和运气来赌大宋的国运,如果要跑了,不知何时才能再翻盘,而自己也将为历史唾弃……(。)

第340章 不打不相识() 
♂,

    应节严天一亮便走了,赵昺不免有些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