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几日之间,吉阳军地方共接收归附俚人达七、八百户,人口三千余。眼看逃亡之风愈演愈烈,也本寨的硐民也参与其中。马瑜感到事已不可为,而想想自己因为一时的贪念卷入其中,眼看好处一点没得到,原来的地位也难保。他当土官多年,和朝廷免不了打交道,十分清楚他们的套路。

    马瑜已意识到再僵持下去,朝廷一旦失去耐心出兵征剿,那兵败身死就已成定局。也清楚自己作为罪魁之一必会受到严惩,按照朝廷的一贯作风定是抄家灭族。为今之计只剩下两条路可走,一个是向深山中逃,投靠未归附朝廷的生俚;另一个就是归顺朝廷,以求得到宽恕。

    关于身家性命之事,马瑜也不能不谨慎。投奔生俚这条路一样不好走,那里虽可远离朝廷的管束,也不必缴纳课税,但那里生活困苦不说,一样会受到生俚们的侵袭,且争斗更加激烈,稍有差池便会被那些生俚们吃的渣都不剩;而归顺朝廷,以他的经验看朝廷一般会饶恕做乱之罪,可如此形势下削去官位也是肯定的,不过风险是最小的。

    左思右想之下,马瑜以为当前只有归顺朝廷才是上策。于是他暗中遣人下山求见李氏,表达自己想要归附之意,并请其从中周旋,不求能封官进爵,只求能保全满硐子民安全。而若是能保住官位,他此后不仅遵从大宁寨的号令,还有厚报送上。

    李氏对于马瑜的投诚异常惊喜,她奉旨招降吉阳军各硐,本已为凭借着大宁寨百年积累下的余威可以很快促成此事,却没想到两人并不买她的帐,到此月余事情毫无进展。而其也终于明白,大宁寨已然彻底衰落了,觊觎自己地位的黄成是一个,却不是最后的一个。若非朝廷支持此次自己,不但地位不保,还将彻底被人吞并。

    李氏也意识到自己若是难以完成使命,不要说敕封自己的女儿了,没有了利用的价值也必将被朝廷抛弃。现在马瑜主动上门请降,使事情出现了转机。她决定抓住这次机会,于是答应为其斡旋促成此事,并将此事告知主持平乱的蒋科。他也正愁如何能迅平乱,听报后觉得与事先与陛下商定的诱杀马瑜的计划有偏差,但终归有了进展,便准了李氏所请,并交待她要尽快和马瑜接触,达成协议,然后再全力对付孤掌难鸣的符雄。

    事情接下来展的十分顺利,双方开始频繁接触,马瑜甚至偷偷下山与李氏相商。而人一旦有了私心便难免出问题,马瑜想保住土官的位置,李氏却想立下大功可以巩固大宁寨的地位,并获得敕封。于是她便藏了心眼儿,隐瞒了蒋科早已答应保留马瑜官位的事情,转而怂恿马瑜设法杀了符雄,立下大功后自己再为其上奏请封。

    马瑜正急于摆脱罪名,两下当然是一拍即合。于是他便以议事为名邀符雄前来,自己率人趁其落单之际将其截杀于途中。谁想马瑜做事不密走漏了消息,反被符雄算计,将计就计先一步遣兵将其杀害,然后领兵攻打马瑜的山寨。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符雄得手之际,被闻讯赶来的马率兵击杀,尽俘两寨生口。

    恶伏法,俚乱即平。蒋科上奏的报捷,同时请旨如何处理所俘的俚人。并附上了请罪的折子,称自己做事不密,以致招降之事功败垂成,有负皇帝的重托。但还是如实禀告了李氏在其中的作用,并为其请功。所以小皇帝才会说俚乱基本结束了,剩下的只是善后之事……

    “这也太过巧合了?”苏岚侍奉小皇帝睡下,素馨已经困的睁不开眼睛,她便让其回房休息,自己留下值守听候召唤。可躺在床上的脑子中还是有关平乱之事,其中所述加上自己的分析虽然看似合情合理,但其中还是有些地方似有疑点。

    比如说马瑜截杀符雄之事,知道这事情的人必为其心腹,又怎么会被对方所知,并予以反制;再有符雄杀了马瑜便率兵攻打山寨。而官军驻守界外,又怎会迅知晓,并以雷霆之势将符雄击杀,轻取两寨收服重俚?将种种疑点串起来,苏岚现如不细想,人们只知平乱的功劳都是蒋科等人的功劳,却不知有一只无形的手也在暗地中操控着此事,而这只手?她看看睡熟了的小皇帝轻叹了口气……

第582章 赐宴() 


    次日,中书省亦收到崖州知府蔡完义和琼州防御使马联合署名的报捷文书,禀明了平乱经过,报知祸符雄和马瑜皆以身亡,两人所辖五十余硐俚人或降,或俘,得五千余户,人口四万余。?? ?? 至此持续三个月的俚乱得平,吉阳军内俚人尽已归附。

    上禀后,赵昺着令有司予以封赏,同时着令在吉阳军原俚人聚集区设立永安县安置,派遣熟知俚人事务官员赴任,设置乡、里,划分土地,予以妥善安置,择选有功俚人充任官吏。此后下辖俚人要遵守朝廷法度,缴纳课税,出州赋役,接受征募为兵。

    诏谕一下,众臣就明白了,陛下此意已然是借此机会开始着手在俚人区建立新秩序。尤其是设立县里,令俚人各投里甲,出州赋役,这些举措是从根本上触动豪酋社会的根基,挑战“非其宗不属”的“土俗”。一旦所统俚人投靠里甲,要担负朝廷的赋役是一;更为关键的是,长久以来豪酋们根深蒂固的地位也将动摇。使官府势力深入的俚硐内部产生分化,豪酋之间的地位生变化,以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众臣知道此战虽小,但意义重大,因而经堂议后,拟加封蔡完义为信阳侯,食邑二百户,实领七十户;加封马为定远将军;加封蒋科为太中大夫,领崖州同知;加封何仁德为中散大夫,因事其牧守之地,没有另行加封;加封李氏其女李玉兰为云骑尉,待婚嫁后另行敕封,赐金三十两,丝帛十匹。另赐钱五万贯犒赏众军。

    赵昺看看除了蔡完义吃了碗炸酱面之外,余者的封赏也算恰当,照准,禀明太后下旨赐封。杨太后本来对权力就没有什么**,又不愿参与朝政。见陛下将朝政打理的井井有条后,现在除了朔望的大朝会外基本上不再听政,在宫中祈佛诵经保佑大宋。因而只要皇帝御准的她都会加印照准,大臣问事也只让他们去寻皇帝,并不多言。

    五日后,接受封赏的几人进宫谢恩,为表示恩宠,杨太后命在仁政殿设宴款待一行人,由众宰执作陪,赵昺当仁不让的也要参加。因为是太后赐筵,按照规矩是十四盏,要比皇帝本人的御筵少一盏,每五盏为一段落,或许正各有歇坐、再坐的间歇,酒宴进行间,有乐舞伴奏,还有小唱、唱赚、鼓板、杂剧等演出。席间,十五盏依次由侍女穿梭不息地端上来。

    “陛下,这是蝤蛑酿橙,慢些用!”苏岚坐在小皇帝身边侍奉,她现自菜肴一端上来,其心思就全放在这上边了,那吃相就有失大雅了,刚刚送上一道菜,她一边未其布菜一边轻声提醒道。

    “哦,这蝤蛑是什么东西?”因为这种宴席自有人应酬,再说有太后在此,赵昺只需随声应付就好,而这筵席还是他穿越以来吃的最为丰盛的一次,有些菜别说吃,名都没听说过,因而眼睛和嘴都不够用了,他咽下一口鹌子羹低头看着苏岚夹过来的东西问道。

    “陛下,蝤蛑就是长着八只脚,举着两只大螯的东西。”苏岚听了一愣,暗自琢磨小皇帝居然不知这是什么,但还是耐心解释,可看其还是一脸迷惑,又道,“此物生在海中,横着走的。”

    “诶,不就是螃蟹吗?叫什么蝤蛑。”赵昺这才听明白,看看盛菜的盘盏皱皱眉道,“怎么就这么一点呢?”

    “陛下,这蝤蛑做菜,只取两螯!”苏岚更为奇怪,但依旧耐心解说道。

    “剩下的都扔了,这也太浪费了,他们会不会吃啊!”赵昺听了心无来由的抽了一下,一只螃蟹就吃两只爪子,就是现在海鲜便宜,可也够奢侈的了,不由的心疼道。

    “陛下,不要高声!”苏岚见小皇帝有些气急败坏,急忙拉拉衣襟劝道。

    “这顿饭估计够朕吃一年了,真是太过奢侈了!”赵昺虽然压低了声音,但还是心痛不已地道。他的东宫生活开支一直控制在每月三千贯左右,这还包括宫中的一众人吃穿。而太后的福寿殿每月则要四万贯,比他奢侈的多,但是却不能消减以免落得不孝的名声,所以这顿饭够他吃一年真的不假。

    “陛下,你看那羊头签止取两翼,土步鱼止取两鳃,而余者非贵人可食的,陛下更不能用的!”苏岚看小皇帝吃一口叹口气,意识到其是真的不懂,而自己有义务跟其普及下,随手指点着道。

    “唉,明这些臭规矩的人是没有挨过饿,朕当年被困甲子镇,每日都是白饭就鱼干,若是如此早就饿死了!”赵昺叹口气道,然后又示意苏岚再给自己夹两个过来,又埋头苦干起来。

    “陛下,稍停片刻!”这时乐声想起,苏岚知道又是五盏菜上必,到了该歇坐的时候了,此时其他人都已停著,只有陛下还在吃,轻声提醒道。

    “诶,咿咿呀呀,蹦来跳去的有何好看。再说这殿上的都是熟人,又不是头一次在一起吃饭,朕什么脾气谁不知道。把那个蛤蛎生再给朕夹一个过来!”赵昺抬头看看,果然殿下的众人都已停下观看歌舞,而案上的菜肴都是浅尝即止,根本不像自己的盘盏都空了大半,但他却毫不在意地道。

    “唉!”苏岚也偷眼看看,果然殿上陪筵的诸位大臣对陛下的吃相早已熟视无睹,没有一人露出惊讶的神色,显然是见得多了。可突然现新大6一般又言道,“陛下,不还有头一次面圣的李宜人母女吗?”

    “哦,对的!”赵昺听了抬头向右侧看看,现那母女俩都正襟危坐,面带微笑,十分知礼的模样。而他今日得见才现那李氏是个半老徐娘,那受封的女儿也才十来岁的模样,不过倒还俊俏,想想有外人在此,他也只好暂时歇歇嘴了。

    “三娘,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