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鞑子最重从专卖取利,陛下现在将大量食盐贩往广南两路,也是意在断其财路吧?”应节严笑笑道。

    “先生差矣,鞑子售盐收取重税,每引盐价值百贯,斤盐达到二百五十文之多,使得有些百姓不得不舔土取食。朕如此也是为百姓解困,绝非为了谋取私利!”赵昺看应节严一脸戏谑的表情,立刻正色说道。

    “哦,此前鞑子售盐每引不过白银十两,后还曾降至七两,侵入江南之后也不过斤盐百文,现下却涨到如此地步,如此看来陛下确是为我大宋黎民谋福!”应节严想想小皇帝说的没错,盐虽然看似吃的少,可也要知道百文钱在此前也可让一中等人家一天三餐吃的不错了,两厢比较这价钱就高的离谱了,穷人自然吃不起盐了。

    作为国家重臣,应节严自然知道昌化军盐场虽未完全投产,但所产的盐在琼州已然过剩,虽低至斤三十文也是大量滞销。为此他们还召开过朝议商量过此事,后来突然有行商大量购入才有所缓解。至于谁买了,众人却不关心了。他却知道小皇帝手里还掌握着一支秘密队伍——事务局。

    应节严是老人了,很清楚事务局一直是陛下搂钱的耙子,他们不仅自有船队,还拥有资金支持,更有往来的渠道,其又怎么会放弃这么有油水的生意呢!可小皇帝说的大义凛然,也确实让百姓吃的上盐了,还真让你挑不出毛病来。总之,这也算是三方得利了,肥水也没有流进外人田,可其所得也真让人眼红。

    “专卖以盐铁茶所获最多,可惜的是琼州地狭,难以与鞑子争利,否则定让他们颗粒无收!”赵昺有些意犹未尽地道。

    “呵呵,鞑子税赋所入,除了专卖,便是海贸所入最丰。陛下日前东征泉州,定然让其遭受重创,今年关税只怕也会大打折扣了!”应节严现在琢磨了下,小皇帝贩盐肯定是早有预谋,他在东征回返之事,几次命令水军摧毁沿途的盐场就是为了今天,加上把泉州洗刷了一遍,忽必烈损失大了去了,不禁笑笑说道。

    “哼,若不是今年东征时,担心鞑子会趁机袭击琼州,朕定会派出水军截断经过琼州的水道,而西域商路早已被忽必烈的兄弟子侄们把持,那么其不仅是少些收入,只怕他自己想买些香料都得跟咱们商量了!”赵昺听了却冷哼一声道,好像自己还吃了亏一般。

    “陛下若是真如此,只怕忽必烈先就找上咱们的门来了!”应节严看着小皇帝市侩的样子,有些无奈又好笑地说道。

    “咝……先生提醒的是,咱们若是将忽必烈老贼得罪的狠了,说不定一气之下真的会把咱们先灭了。那怎么才能将祸水外引呢!”应节严的话立刻引起了赵昺的警觉,断人财路等于杀人父母,忽必烈一气之下跟自己来个不死不休,以琼州的实力还真耗不过他。可怎样才能即闷声财,又得有人被黑锅呢?他说罢便陷入了沉思……

第592章 背锅侠() 


    赵昺一时琢磨不出如何将忽必烈的视线从琼州移开,可他也知道自己在崖山干掉了张弘范兄弟,灭了其东南沿海水军,想不让其惦记自己都不可能。?? ?? 不过还是要设法避免忽必烈将准备攻取占城和日本的兵力全都用在自己身上,那对琼州实在是一场灾难,可如何才能做到,他一时还真没有想好。

    接下来的日子,赵昺除了睡懒觉、下海戏水,下午的时间差不多都用来与应节严讨论如何实施自己的规划,完善《练兵实纪》。而小皇帝态度的转变,让应节严也松了口气,其肯与自己说话就表明不再为与大宁寨通婚的事情嫉恨自己,当然也是尽心尽力亲自执笔修改。

    转眼又是十多天过去了,师徒二人对于眼前的小日子都觉的十分惬意,大有乐不思蜀的意味。可就在他们享受这难得清闲之时,突然府城以八百里加急送来急报。赵昺十分纳闷这说没事就什么没有,有事就又弄个大事情,难得是元军已经准备攻琼了,可事务局送来的情报并没有反应出沿海敌军又异常啊?

    “陛下,是太皇太后和德祐帝遣使来琼了!”应节严拆开匆匆看过后禀告道。

    “咦,太皇天后和皇兄不是都被囚禁在燕京吗?怎么遣使来琼!”赵昺听了惊异地道。他知道在元军攻陷临安后,谢太皇太后请降,随后自己的二哥德祐皇帝被伯颜送往大都,随后谢太后及俘获的大臣、宫女和百工三千多人也被送往大都,这一去三年了,怎么突然想起自己来了。

    “陛下,这里并未明言。臣以为应是受敌酋之命下书,前来劝降的。”应节严皱皱眉回答道。

    “呵呵,让我们投降,这不是开玩笑吗!”赵昺撇撇嘴嗤之以鼻地道。

    “陛下话虽如此,但此时处理起来却也十分棘手!”应节严却没有符合,而是轻叹口气道。

    “这有什么,我们不做理会便是,他又能耐朕如何!”赵昺冷笑道,现在谢太皇太后、包括全太后及皇兄赵显都已经是忽必烈的囚徒,落架的凤凰,还能掀起什么风浪来。

    “不然,太皇太后和太后及德祐帝虽然已经北迁,被贼酋消去封号。但是毕竟德祐帝是在临安陷落前受天命和太皇天后懿旨登上大宝的;而景炎帝是在国祚已失,由众臣推举继位的。可彼时德祐帝并未退位,太皇天后仍在,因而……”应节严说道,可看看小皇帝又住了嘴。

    “先生的意思是景炎帝得位有亏,而朕这个皇帝也就名不正言不顺。”赵昺并不在意,替应节严把话说出来了。

    “……”应节严没有说话,却微微颔。

    “都城失守,先帝被虏,景炎帝在福州被众臣拥立登大宝,这等事也并非没有先例啊!”赵昺有些纳闷了,当年徽钦二帝被金国俘获,独独逃了一个赵构,然后被群臣拥立为帝,继承大统,又延续了一百多年的国脉。其可以如此,可这事情到了自己怎么就不行了呢!

    “陛下所言不错,当年高宗皇帝南渡后仍尊徽钦二帝,誓言北伐收复中原,迎回二帝,却也因此踌躇不前,终未能完成夙愿!”应节严犹豫了下言道。

    “这又与徽钦二帝有何关系?”赵昺有些奇怪了,北伐不成功与两个废帝有何关系。

    “我朝以仁孝立国,高宗皇帝至孝。绍兴元年,朱皇后和郑太后先后被女真人折磨致死。绍兴五年,徽宗薨于五国城囚牢的草铺上。两年后,高宗才得知徽宗和郑皇后已经驾崩……”应节严讲起了当年的往事。而这段历史也为赵昺熟知,但却也有他不知的秘辛。

    赵构既为父亲和郑皇后之死而痛哭,又更加担忧生母宣和皇后的命运。就在岳家军与金兵作战连获胜利之机,他却向金国屈己求和,解除了岳飞的兵权的同时,派大臣赴金国提出议和。其后金国派出审议使到南宋。高宗对金使说:“朕有天下,而养不及亲,徽宗无及矣。今立信誓,明言归我太后,朕不耻和。”

    金使回国之后,赵构又派遣大臣再次求和。金国最终答应了赵构,但却提出了四个条件:对金奉表称臣;年贡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割唐、邓、商、秦四州;杀死抗金主帅岳飞。赵构一一允诺,并于绍兴十一年十二月末除夕夜,与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与其子岳云。其一死,北伐前功尽弃……

    “这似有些牵强吧?”赵昺听完皱皱眉说道。说赵构为了一个孝字,便杀了岳飞,放弃北伐,割地求和,打死他不会相信。而以自己当皇帝不足两年的经验看,杀岳飞更多是因为其一根筋不听话,还搀和皇家废立之事,从广义上说也是为了防止武将坐大,威胁到自己的皇位。他相信若是朝中现在有人敢跟自己抢兵权,自己也会毫不犹豫的将其宰了。

    而另一个原因,赵昺以为还是因为权力。赵构当年继位一没有传位诏书,二没有太后懿旨。为了表明自己不是篡位,只能找来一个哲宗被废的皇后来传位。正是如此,其才一直心虚,不敢妄称正朔。可他越是有心病,结果越是麻烦。若是北伐成功,真的把一老一小两个皇帝弄回来,自己当皇帝就有点不明不白,说话不算数了;如要把皇位让出来,那如何甘心。于是乎,赵构便先杀了岳飞这个不听话,还一直嚷嚷着要北伐的,然后再给自己戴上顶大孝帽遮人耳目,糊弄了天下人。

    “陛下,其中或有其它原因。但是若对太皇太后的懿旨不予理会,坚辞拒绝,只怕为天下人诟病!”应节严当然也知道赵构如此也是有私心的,但臣子不能妄议皇帝,只能含糊带过,然后就事论事。

    “那我们君臣就此降元,先生可愿意!”赵昺反问道。

    “臣宁死也不会仕元!”应节严毫不犹豫地说道。

    “这便是了,我们即不愿意降元,又理会他们作甚,不准使者登6琼州便是了!”赵昺摊开两臂苦笑道。

    “陛下,可他们已经在临高上岸了,正在赶往府城。”应节严也苦笑着道。

    “哦……”赵昺听了一愣,心道这几个看家的也太不懂事了,这种找麻烦的人让他们上岸干嘛。可想想既然已经上岸也没了办法,叹口气道,“来就来吧,也许非我们所想,只是想问问家里情况呢!”

    “陛下,臣看不像。来的却是敌朝的礼部书留梦炎及刑部书王积翁,若是私人传书自不必以两位重臣前来的,应是奉敌酋之命前来下书的。”应节严摇摇头分析道。

    “先生,这留梦炎是否是随德祐帝北迁的前左相!”赵昺听着名字耳熟,反问应节严道。

    “陛下,若无意外便应是此贼!”应节严脸色青恨恨地言道。

    “嗯,此贼确是该死,也必贻害子孙!”赵昺对这家伙也算是如雷贯耳了,若是以临安陷落,德祐帝出降为大宋的终结点算,留梦炎这位也算是大宋朝的末代宰相。

    留梦炎此人出身真是不错,乃是高中状元出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