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蔚拿跋占颐浅鋈胝馄婵盏卮步炀鸵黄蔚姆比佟?刹宦凼撬蛲ㄕ馓踝咚酵ǖ溃桓詴m点好处是无法做到的,因为他才是实际的掌控者。

    如今事务局经过一年多的经营,已然建立起了数个走私商队,并以私盐贩子为基础建立了武装,不仅遍布沿海区域,并将触手伸到了长江流域。可以这么说,只要赵昺咳嗦一声,江南的盐价就能翻两番,若是生气了就可以让江南市场上无盐可卖。而现在他们的任务已经从单纯的贩卖私盐向秘密建立抗元根据地转变,而这三十里真空区域将变成游击区,通过此向内陆渗透,将各个据点联成线,扩大成片,最终变成琼州的实际控制区。

    当然这个计划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建设。但现在起码能够保证琼州获得所需的物资,并通过这些渠道赚取金钱,支撑琼州的发展。另外赵昺还打算利用这些走私贩子们将事务局印制的大元宝钞在沦陷区购买物资,却不必再冒着被抓的风险,又能继续通过假钞的流通扰乱元朝的经济……

    “啊……”案上的公文都已经处理完毕,赵昺伸了个懒腰站起身推开窗户,夹着雨丝的凉风吹进屋中,让他觉的十分惬意,一扫身上的疲惫。

    忙乱后赵昺回到宫中的生活又走上了正轨。现在清晨一起便跟着元妙习武,也许前段的军旅生活让他同样得到了磨练,再未出现懒床不起的事情发生,且不论风雨皆苦练不缀。让一度对小皇帝失望的元妙感到惊讶,也让他感到奇怪,小皇帝的体力比起之前不但没有降低,还有了极大的进步;此外身体的灵活性及协调性也大为改观,虽然还是胖,但是却不笨拙;更让他高兴的是其性格变得更为坚毅,不会在找借口偷懒,而是自觉自愿的练习。

    倍感欣慰的元妙老和在对赵昺进行了月余恢复性训练后,已经开始教授其太祖长拳,当然这不是被多少人添油加醋,或是删减的后世版本,却是正宗的杀人技。而赵昺也发现老和这是真把自己当做了太祖传人,变着法的折磨他,手中的一把戒尺都快打断了。此外除了自己动手外,还将法樵那帮子弟子弄来当陪练,而他几乎每次都被那帮兔崽子收拾的浑身酸痛,根本就没将自己当皇帝。

    当然除了练武外,三位师傅也开始了轮番授课,不过春讲却被赵昺拖黄了。但陆秀夫这孩子也犯拧,坚持要开经筵,最后闹到了太后那里迫使他不得不应承下来,可赵昺还是让他们做出了妥协,改隔日一讲生生变成了五日一讲,否则就豁出被太后责骂也不肯参加。

    想想这一天除了习文练武,还要批阅公文,时不时的还得召见臣僚问明情况,商议办法,所以留给他自由活动的时间并不多。进入六月后战事已平,各项工作也都处理完毕,他这才稍微清闲些。而现在雨水逐渐增多,但依然酷热难当,让他又生出前往博鳌岛避暑的念头。但是赵昺想想那些移居琼州的遗臣名士们自上岛后,他也只是接见了两次,并没有细谈,也未急于给他们安排工作,却是让他们组团先去做了个环岛旅行。

    当然这并非他对这些人不信任,而是希望他们通过对全岛的考察先对琼州有个直观的认识,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虽说盛名之下无虚士,但赵昺其实这个过程也是在对他们的能力进行考察,他需要一些务实的实干家,而非名不副实的幻想家,两个月的旅行该结束了,自己也该忙里偷闲的见见他们了……

第668章 以笔为刀() 


    宫中的闷热和对蓝天碧海及无数海鲜的向往,还是让赵昺忍不住诱惑,宣布自己要前往博鳌避暑,但是此次出行少了倪亮这个憨瓜,又没有了侍卫营那帮小伙伴,不免让他有些寂寞。不过好在还有一帮‘大叔’们每日无微不至的呵护,让他的小日子还算舒服。

    “呵呵,真是好笑,这种小把戏竟然还有人信!”出其不意的一场暴雨,让赵昺去海边游泳的安排泡汤,他躺在廊檐下的摇椅上举着份儿小报笑着道。

    “官家,又看到趣闻了?”王德在一旁陪着笑道。

    “你看,小报上称在万宁县新辟的农屯点,一场雨后,突然在地里长出一尊佛像,众人十分诧异,不知福祸。恰有一游方僧人途经此处,称平地生佛乃是吉兆,是佛祖显圣应建寺供养,于是屯聚于此的百姓捐资三百贯,建起一座显圣寺,一时间香火旺盛,周边几十里的信徒纷纷前来上香!”赵昺指点着小报道。

    “官家,这是祥瑞啊,按照规定地方官理应上报朝廷,经有司点验拨款建寺的!”王德言道。

    “狗屁祥瑞,朕若是真的赐银建寺,才是最大的傻子!”赵昺冷笑着道,现在他每个月都会接到所谓的祥瑞出现,什么海中出现金龙,哪个山旮旯突现凤凰,再就是神龟驮着一块奇石送上了岸等等,反正没有一件靠谱的,不是没法证实,就是就知是胡编乱造,骗钱的。

    “官家不可乱语,佛祖会怪罪的!”苏岚也一脸紧张的摆手道。

    “乱语?朕明日便让这院子中长出一片石墩,你们可信?”赵昺笑笑指着身边摆放的一只石墩道。

    “小的当然信,官家乃是天子,有通天之能的!”王德愣了下马上道,显然还是有些含糊。

    “这院子中生出石墩来,奴婢……”苏岚虽没有说出来,可也知她不信。

    “看来朕不出手,你们是不信的了,两日后再看!”赵昺笑笑并不以为意,用手指点点他们两人又摸过案几上的一张小报道。

    经过一番调查,赵昺很快查明现在琼州市面上共有七家报商,但是发行量并不大,辐射的范围也只限于琼州一地。他便要求进奏院改版邸报的事情也在三月如期发行,报名改称《帝国日报》。平时为对开四版,分为政策要闻、琼州建设、各地资讯和外埠新闻,遇有大事发生专发特刊。而与此同时,还有一份只限五品以上官员才可观看的内部资讯,通报一些不宜公开的资料,以供他们参考和了解。

    这份报纸每天打样后必须经过轮值的宰辅审查后才能印刷、发行,成品在每日清晨第一时间送到各个衙门,外部州县则通过驿站分送各个州县,并在市场上公开发售,每份的价格定价二文钱。刊行以来由于这份报纸代表着朝廷的权威言论,并能让人们及时了解外埠形势,因而受到中下级官员及士人阶级的喜爱。不过赵昺也不指望这份报纸挣钱,每日的报纸都会在城门和繁华地段的及乡里专设的报栏中张贴,让大家免费观看。

    与此同时,赵昺也在御前办又成立了一个宣传室,暂由陈识时和庄公从两人负责,给他们设定的任务是不少,但当前的只有一件事——办报。不过他要办的报纸却非权威刊物,但也非以主打庸俗淫艳情事和花边新闻赢得销量的小报,而是既有娱乐性、趣味性及实用性,又敢于揭露时弊,为百姓发声的雅俗共有的刊物,针对的也不仅是特定的人群,却是要面对所有阶层。

    这份刊物赵昺取名《琼台资讯》,平日四版,逢五、十扩大为八版,时政方面的以外埠为主,朝廷为辅,主打经济和民生及娱乐信息,并穿插些什么天气预报、治病的小验方、农作物的种植新技术、佣工信息、物价变化,观众来信等等。有事务局遍布海内外的探子提供情报,内容方面不愁短缺,只需从中筛选一些不涉及机密的可以公开。

    赵昺知道要占据市场第一炮必须要打响,才能扩大影响力增加销量,如此才能左右民间舆论,进而影响官方的政策方针,保证广告的投放量。为此他特意让刘黻题写了报头,先打了一个名人效应,而头刊不仅对当前时政进行报道,还发表了评论。另外对经济发展方向也做了分析。

    此外为了产生轰动效应,赵昺还选了两起民愤极大,却又没被朝廷察觉的案子进行了报道。一则是在移民安置过程中,有一县尉克扣移民安置费的事件,而那些初来乍到哪里敢得罪其,事情就瞒了下来;另一则是参加征北之役,受到嘉奖的都头使自恃有功,吃霸王餐,强买物品,那些小商贩敢怒不敢言,衙役不能禁止,更不敢告官。但是这两件事情皆被事务局侦知,并汇报上来,又被刊登在报纸上。

    当然只敢于发表还是不行的,药好不好还得看疗效。事情被报道出的次日便有消息传出,称皇帝获知此事后大发雷霆,着令有司立刻察明。结果第五日两名罪官便被押到府城,贪污安置费的县尉被判斩立决,家产充公,并给移民补发被其贪污的款项;而那个都头被撤销职务,当众打了五十军棍,并加倍赔偿了商贩的损失,且其上官也被追究责任。

    如此一来,朝野上下一片哗然,谁都没想到一张刚刚发行的小报只是报道一下就引起了朝廷,甚至皇帝的重视,并迅速查办。官员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买一份看看,立刻发现这份小报有背景,不仅刘知事题写了报头,且能直达圣听,就是为了能获知报纸上是否刊登了有关自己的负面消息也得赶紧买一份,若是陛下问起也好有个准备。

    平民百姓的反应却是这份小报敢说真话,不畏**勇于为民请命,另外上面还有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识字的便也会挤出几个铜板买一份看看。而那些商家对于上面有关经济的时评和供需信息很感兴趣,考察之下又基本属实,为了抢得商机也要买上一份看看。

    其后赵昺再发力,先免费为疍族船民打了个广告,一下子过去难以销售的海货都被抢购一空。接着又为都作院发布招聘信息,结果前去应征者皆被录取。于是凭借着赵昺的一番运作,《琼台资讯》一炮走红,取得了各个阶层的信任和喜爱,一个月内发行量也从起初的几百份暴增到数千份。并出现了专门趸购报纸,然后向全岛贩卖的专业户,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利用各种手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