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艰巨的任务便由他们承担了。

    次日,早饭之后赵昺拜别了诸位祖宗,留下一个指挥的护陵军,林之武率一旅和骑兵旅由陆路前往,赵昺则和二旅乘船由运河北上,两军齐头并进杀向绍兴府。

    船队出御河进入运河,赵昺站于船头四下张望,由于元军担心他们沿运河北上,已经禁航,而己方为了保持水道畅通也截断了航道。因此昔日繁忙的运河变得极为萧条,河面上几无船只航行,两岸的码头上也难见人影,想来他们已经获知元军战败的消息,纷纷关门避祸。

    其实绍兴府与南宋有着不解之缘。其继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会稽郡,唐、五代、北宋的越州之后,宋朝南迁。建炎四年高宗驻跸行在越州,次年改元绍兴,以“绍祚中兴”之意,升行在越州为都城,史称“沉东京兴绍兴”。此后,绍兴府成为南宋的行都和皇陵区,也是皇室宗亲的寓居之地,并设有宗学,攻取绍兴也有着极大的政治影响。

    陵区与绍兴府之所会稽只有三十余里,沿途未见有敌前来接战,未到中午大军以至城下。赵昺看看城池又与自己在琼州的府城比较一番,当然也只剩下叹息的份儿。绍兴城初创于越国时,句践七年范蠡始筑句践小城,周二里二百二十三步,陆门四,水门一。不久于小城东筑大城,俗谓蠡城,大城周二十里七十二步,不筑北面。建有陆门三,水门三,决西北。隋开皇年间,越国公杨素修郡大城,史称罗城,周围二十四里,步二百五十。宋嘉定十六年,郡守汪纲重加缮治,并修诸城门,共设九门。

    绍兴城墙也是元朝平定江南后拆城运动中的幸运儿,城墙得以保存,赵昺想着还要经过一场大战才能进城,没想到步军刚到城下列阵,水军进入镜湖逼至城下,赵昺向城上观瞧,只见元军旗号,却不见有兵丁活动,他还以为人家在故布疑兵之时,突然南门大开,涌出一群人嚷嚷着要献城,迎接王师入城。

    赵昺还是头一次遇到这种主动投降的情况,他不敢大意遣陈仲微上岸查问,很快便有回报。原来昨日秃满领残军败回城中,一时间人心惶惶。此前只听闻故朝遣使前来祭陵,元军出动大军前去围剿,但是无人相信宋军能够取胜,以为不需多少时候就能平定,却没想到元军被打得几乎全军覆没。而秃满入城后立刻封闭所有城门,并下令征召丁壮守城,以防宋军前来攻城。

    今天早晨,秃满派出的侦骑发现宋军大队人马前来,却不敢再接战,领着残兵向杭州逃去。而此时会稽城中的镇守军早就调走攻打宋军去了,早已无兵可用,秃满又弃城而走。官府的一班人想想,指着衙役和刚刚召集起的丁壮守城,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也赶紧收拾些细软跑了。

    城中一时无主,大家想着即便来的是王师,但是他们也已经早作了顺民,弄不好就会被当做叛逆给屠了城,但王师说到就到,他们又无处可去,即便想走还有诸多的家私也带不走。于是便推举城中的名士耄老,又凑了些财物前来接洽献城,而此时才知的故朝皇帝亲征到此,更加惶恐不安。

    兵不血刃轻取城池赵昺自然乐不得的,林之武先领一旅进城,占据要点,控制了城门、府衙。而曾作为宋朝的陪都,肯定有诸多心向前朝的遗老遗少,得知皇帝亲至,立刻组织人依照旧例以黄土垫道,净水泼街,换上旧时衣冠前来迎驾。

    待一切布置妥当,赵昺才铺开仪仗,在众军的护卫下入城,但见道路两边跪满了百姓山呼万岁,场面倒也热烈,而他也头一次享受到了箪食壶浆的欢迎。不管是惧于自己的刀兵,还是真心欢迎王师归来,他也不能打开杀戒,而是下旨先出榜安民,严肃军纪,不得骚扰百姓、商家,强占房屋,买卖要公平,不能强买强卖等等,违者一律处于极刑。

    同时赵昺下旨暂时关闭城门,实施宵禁,并分配兵力加强城防,清点仓廪物资,抓捕隐匿的伪官,筹措粮草,向所属各州县发出诏书,令他们尽早献城投降,免遭兵火……

第726章 寓意() 


    进入绍兴府城后的次日,赵昺以马廷鸾为绍兴路安抚使,权绍兴府事,统筹行政事务;又以林之武为绍兴路兵马总管,处理军务。马廷鸾致仕十多年后重入官场,老头儿焕发了第二春,干劲儿十足,立刻从随扈的幕僚中挑选了些官员搭起台子,投入工作中;林之武令一旅守护府城,二旅和骑兵旅以团为单位分取余姚、上虞、嵊县、新昌等县。

    赵昺进了城却等于大鹏钻进了笼子里,老几位以城中不靖为由严禁他走出府衙半步。而陈墩这货儿不比倪亮听话,自己说什么是什么,其却敢于小嘴巴巴的跟他犟嘴,现在更是自己走到哪跟到哪,时刻不离,想偷着跑都找不到个打配合的。

    “你总是跟着我干嘛?”各地的消息还没有送到,情况不明赵昺也不好做出决断,正心烦的不行后边还吊着个尾巴,他大为不痛快地道。

    “陛下,属下乃是侍卫营指挥使,当然要贴身护卫了。”陈墩不紧不慢地道。

    “你……你真是忠于职守啊!”赵昺听了无奈地说道。

    “那是陛下教导的好,属下……陛下要去哪儿啊?”陈墩敬了个礼,可话没说完小皇帝抬腿出了门,赶紧追上道。

    “别处不让去,朕在这府衙里转转总可以吧!”赵昺没好气地道。

    “好好,散散心也好!”陈墩立刻叫上一队侍卫跟上。

    绍兴府衙是依一座小山东麓而建,初时是范蠡所筑山阴小城的核心,越王句践在此为王宫近二十年年。五代吴越国王钱癠在山上始建王宫,到了北宋仍为越州州署,宋高宗驻绍兴二十个月,临时的皇宫也在此。因此山盘旋回绕、形若卧龙而得名。越大夫文种也葬于此,因而又名种山,后历代府治驻东麓,故俗称府山。

    府山曾是越王句践的宫殿所在,又是历代郡衙、府衙的所在地,历朝多有建筑。山的西麓被五代吴越国王钱镠营建为后宫游乐之地,后其孙钱弘倧让位后迁居于此,益加整治,园圃之美,驰名吴越间。入宋后蒋堂知越,再兴西园,后继者王逵、史浩、汪纲再增亭台池苑,遂成规模,亭台楼阁散于山中各处,却也是个休闲散心的好去处。

    赵昺和陈墩都不是什么风雅之人,对于什么古人题记无心欣赏,也无意考证亭台楼阁有何讲究,只是沿着山道循路而上。尽管这里已经搜索过了,但是侍卫们仍然不敢大意,且这片山地面积不小,藏个人跟玩儿似的,先行有人占据高点设立警戒哨,又有人在前探路,搜索路边的草丛和树林,其它人围在他身边亦步亦趋,唯恐出了差错。

    府山并不高,赵昺估计不足三十丈,他很快登上峰顶,山巅之上有一亭可供休憩和乘凉,有匾额写着望海两字。他信步走了进去,侍卫们则散于周围警戒,向四周瞭望却发现此山位于城池的西北隅,正是府城中的制高点,周围情形一览无余。

    赵昺要过望远镜向远处望去,可见东南方向的海面笼罩在薄雾之中,灰蒙蒙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只能将目光转向周边。目及之处水光粼粼,数不清的大江、小河及溪流将这片土地分割成无数的网格,其中分布这农田和村庄,隐约可见大小桥梁将他们相互勾联起来。

    低头看向城池,连环相套,形成了三道城防,衙署正在子城之内,而山阴和会稽两县及路治都在此处,只是相对冷清一些。而古时官府的各种库仓多建在府衙周围,尤其以府衙东北面最为集中,有苗米仓、坻仓、支盐仓、常平仓等,衙外居然还有水路与城内外水系相勾连,码头上停泊大小十多只船。但是这子城中少有民居,除了衙署便是军营,显然不是谁都能住进来的。

    再向外看便是罗城了,那边划分成一块块的坊市,房屋密集,其间坐落着不少高宅大院,修有园林花圃。而街道两边酒招高扬,商铺相连。虽然闭城,但是街上仍有不少人在走动,商家也在营业。若是平日肯定的摩肩擦踵,熙熙攘攘的景象。

    而城外又是另一番景象,在城池附近围绕着数个小镇,像是草市未散,还有人在交易。更远处散落着大小不等的村庄,掩映在树林之中,村外便是田地、池塘,这田园风光却也另有番情调,但也难掩其中的凄凉。现在正是秋收之时,他们辛苦劳作一年,除去官府征收的税赋,还要交佃租,自己能剩下的也只够糊口,恐怕此刻心中也是极度不安,他们最怕的便是兵火再起,无论谁胜谁负,倒霉都是百姓。

    赵昺看着看着突然生出股感慨来,这城市是做什么用的?在琼州时,他扩建府城,数次加固城防,而其它州县同样进行大修大建,目的就是能够在敌人入侵时作为固守的据点,避难的场所和囤积物资的仓库。重点放在了军事防御的功能上。而赵昺也曾率军攻打过广州和泉州,这两座城市也算是东南沿海的重镇了,不过他却认为这两座城是自己的提款机,财富的集聚之地,并没有多想过什么。

    今天赵昺心情不大好,也难得未从军事角度来审视一个城市的功能,却从中悟到了些什么。作为现代人我们非常熟悉这一图景,城市作为权力的中心和权力运作的场所,是非常易于理解的,无须论证,而其也往往是一个地区的政治和经济、文化中心,有时后者的意义还超过了前者。而大大小小的城市,就作为不同层级的中心地,共同组合成一个庞大的控制网络。

    不同的是现代城市再无人营建城池,甚至为了扩展还将城墙拆毁,剩下的都成了文物,成了一辈人的记忆而已。但几乎所有的城市都集聚了其所在社会的大部分权力,此点向无疑问。然而赵昺从未想过究竟是城市为权力的集中和运作提供了场所,还是权力“制造”或“产生”了城市这个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