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汗位未定,仍处在争夺之下,真金无暇南顾;南必皇后坐镇大都听政,面对宋军势如破竹的攻击居然失策,以致丢掉了江南。

    蒙元朝廷实施的是“贫极江南,富夸塞北”,江北地区基本都变成了蒙古人的牧场,农业遭到极大的破坏,以致无法实行自给,钱粮全仗南方供应。如今只一年江南财赋未能送到,他们财政就极为吃紧,塞外失去了朝廷的补贴,军粮都成问题。

    其实根据蒙古人的传统一直将汉地作为掠夺的对象,对于得失并不在意,想要的只是财富。于是便有人在旁撺掇以其出兵重夺江南,不如让宋仿高丽例,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属国,岁岁纳贡,岂不是一举两得。于是就遣原宋廷丞相留梦炎牵线搭桥,便找到了陈宜中,两人一拍即合,他也便想借机挑起朝政,自己重归朝廷。

    陈宜中本打算让蒙军出兵泰兴做出攻击江南的姿态,以此来配合他的宣传,从而顺理成章的达成议和。没想到弄巧成拙,反而让小皇帝借机反击,将自己的计划完全打乱,但他当下不能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便推到了蒙元身上,只说是留梦炎未忘故朝,想促成和议以保住江南半壁江山……

    “好,有了留相的配合,大事可成!”姚良臣听罢击掌叫好道。

    “不过以小皇帝的性格恐怕和议难成。”魏天中却并不乐观地道。

    “未必,如今小皇帝不过是而已,军国大事还需太后首肯,只要我们说服了太后,不愁大事不成!”姚良臣摆手道。

    “嗯,志德说的有理。”陈宜中道,“当下我们应尽快上一份万民书给太后,说明厉害,然后再让太后指任议和使,不怕小皇帝敢违抗懿旨!”

    “太后已经多年不理政事,皆是小皇帝说了算,若是太后不从,我们又能奈何?”魏天中言道。

    “当日是吾拥戴他们母子称制,自然也有办法将他们废掉,不要忘了他们已将谢太后和德祐帝废掉,除了宗籍,自然已失去正统。”陈宜中撇撇嘴角轻蔑地道,好像自己废掉个皇帝不过是手拿把攥的事情。

    “嗯,相公说的是,当年若无相公拥戴,其不过是个嫔妃如何能当上太后!”姚良臣言道,“那杨太后向来不喜参与政事,也没有主意,昔日皆是遵从相公的意见,只要除掉小皇帝,其便没有了依靠,何愁大事不成!”

    “对,吾这就找人联名上书,共荐相公为平章军国重事,主持和议!”魏天中言道。

    “吾何德何能担此重任,此事且缓行,待先商议如何能达成和议才是。另外投奔我们的人愈来愈多,消耗甚多,还要烦劳二位设法筹措一些!”陈宜中言道,他并非不想重归朝廷,而是觉的现在还不是时候,自己还是晚一些露面,以免打草惊蛇。

    “这……”

    “十分为难吗?你们一个户部尚书,一个工部尚书,每日动用的银钱皆是以万计,还筹措不到区区十几万贯吗?”见两人面露难色,陈宜中不悦地道……

第805章 谈又何妨() 
一按照现行的体制,户部总管全国的钱粮和税赋及人口、田亩,权力相当于现代的土地部、税务总局、农业部及公安部、工商局的部分职权;工部职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无不综理,并主管一部分金融货币的铸造和统一度量衡。这些可都是油水丰厚的部门,经手钱粮可谓是如流水一般。

    所以别说有意去贪污,即便手指头缝儿稍微张大点儿,钱就花不完,因而陈宜中对姚良臣和魏天中两人迟疑的态度十分不满。他手里的钱也是十分紧张,早先的钱只买了个院子,就已经花的差不多了,而花费巨资不仅是为了住的舒服,更多是因为这曾是贾似道的私宅,当初这一片几乎皆被其所占,称作‘贾平章’宅,游船路过都不敢抬头看,他买下这水竹院落也是为了讨个吉利。

    ‘平章军国重事’一职,在本朝哲宗元祐中始置,其位在宰相之上,专以处高德老臣,以示宠幸,五日或两日一朝,非朝日不至都堂,以文彦博、吕公著相继任之。但这一官职只是一种最高荣誉职位,并没有多少“军国重事”可管。

    南渡之后,情况有了变化。宁宗开禧元年,韩侂胄任平章军国重事,“所预者广”,“所任者专”,独擅朝政。理宗时,贾似道窃位日久,也升任“太师,平章军国重事”,恩宠日隆,位在丞相之上。于是平章军国重事便独揽军、政大权,出现了军政合一的定制,而宰相则屈居于副职的地位,因此平章军国重事之职可以说是仅次于皇帝。

    刚刚魏天中的话又勾起了陈宜中的心事,而要达到这个目标没有钱是不行的,不仅要支撑这里的花销,招募门客,联络各路义士,召集旧部,收买朝中的官员等等,哪里不花钱啊!只当下院子中就有三、四百人之多,天天人吃马喂的花费甚巨。而这些人多半都是担心被追捕,背井离乡前来投奔,身上能有几个钱,全凭他养着。

    前途是美好的,可当下日子也过。陈宜中也没什么来钱的道儿,全凭一些故旧接济才能维持,当然也要许下好处的,等于现在坑还没挖,就开始卖楼花了。可这些钱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那只能由两个‘财神’化缘了,可看他们苦着脸的样子,分明是不想给了。

    “相公有所不知,前日秦林锋等四十余涉案的闽广州府官员皆被明正典刑,京中五品以上官员尽数前去观刑。被枪决者有的涉案不过千贯,而不足者也尽数流放琼州,发送到各个盐场服苦役,那里的日子可谓生不如死啊!”魏天中看陈宜中脸色不善,小心地言道。

    “咝涉案千贯就被处决了?”陈宜中皱皱眉道。

    “不错,小皇帝曾在帅府军初立时就曾定下八条铁律,触犯一条者即斩。”姚良臣免有惧色地言道,“初到琼州时也是大开杀戒,贪污百贯者便皆被处置,不论死活家产皆被抄没。”

    “那些州府官员也皆被处以极刑?”陈宜中也十分惊讶地道。

    “当然,皆被执行枪决,四十多人一声轰响就全完了,脑袋都被炸没了,真是死无全尸啊!观刑之人有的当场便被吓得动不了身了。”魏天中仍是心有余悸地道。

    “被枪决的四十余人中,其中如秦林锋一般出身帅府军的将领就有四人,自琼州选拔的官员亦有十人,这都是小皇帝当年的班底,可其却毫不留情,一声枪响整个江南官场都在战栗,只怕再无人敢再起贪心了。”姚良臣叹口气言道。

    “难道满朝文武就没有异议吗?”陈宜中也是极为震惊,一次便处决了如此多的官员,在大宋立国以来也是极为罕见的。

    “小皇帝下诏三堂会审,无论官员和百姓皆可观审,又有谁敢枉法,且在众目睽睽下质证疑犯,有疑虑者可当堂辩解,但他们也都当场招供,其他人又什么话说。”魏天中摊开手无奈地道,“宣判之后,秦林锋当堂悔过,甘当律法,只求陛下看在昔日的功劳上,不要祸及家人。”

    “小皇帝可答应了,也再无人求情?”陈宜中也暗叹小皇帝这手实在是高,公开审理不仅让人难以藏私,还起到了震慑众官的作用,但仍不死心的问道。

    “当然有了,尤其是军中众将纷纷上书陛下,希望看在功劳之上能饶其性命!”姚良臣言道,“但是所有人的都被驳回,称:功是功,过是过。且其功已赏,过也当罚,不能混为一谈。而其过自应由他承担,不会殃及家人,朕与你为袍泽,自会看顾家人。”

    “据说秦林锋闻知痛哭不止,连呼有负皇恩。在被行刑前夜,小皇帝特遣倪亮代其探监,送上酒菜及一身新军装。准其行刑之时不着囚衣,昔日袍泽送行,并赐棺送回家乡厚葬。也算全了君臣之谊。”魏天中也不胜唏嘘地说道。

    “没想到此子会如此!”陈宜中也叹口气,他本想借审判秦林锋等人来生事。若是按律判决,则可讥讽其无情无义的暴君,滥杀功臣,从而挑拨其与军将的关系,并趁机拉拢为己所用;若是将其放过,便可称其徇私枉法,有失公正不配为君。现在却偏偏挑不出什么毛病,让他无从下手,暂时也只能作罢。

    “唉,是啊!经此事后总计司对各部的审核将会更加严格,我们想从中上下其手已无可能了!”魏天中连声叹气地道。

    “总计司是什么,难道他们还能管的了户部、工部吗?”陈宜中疑惑地问道。

    “相公,总计司初时只是总管帅府的钱粮,行朝迁琼后便退而掌管内库。但他们还有一项职能,各部、各军所需钱粮的拨付皆需总计局审核,且由他们将所需直接从国库拨给各处并兼管流向。甚至军饷也是由他们直接发放到各军都一级,以保证能够用到实处,免得中间有人借机盘剥、抽头。此次威胜军出事,说不定就是他们从中发现了端倪,才导致案发的。”姚良臣解释道。

    “那你们户部还能做什么?”陈宜中质问道。

    “不仅是我们户部,各个部及地方州府都在总计司的监管之下,他们可以随时查看他们的账目,并将审核结果直接呈到御前。”姚良臣言道,“我们户部只负责征收税赋,然后交到官库,各处需要则报上预算清单,经堂议批准后再交由总计司审核,由各部官库中拨付,我们是只见批文不见钱。”

    “呵呵,我们工部也是如此,总计司在核查后才会给钱,且直接拨付到各监司,同样是碰不到钱粮。”见陈宜中的看向自己,魏天中不等其发问便讪笑着说道。

    “如此你们也都是过路财神,那么你们就没有些许积蓄吗?”陈宜中有些丧气地道。

    “相公非是我们不愿出力,而是俸禄有限,家中花销颇大,又想在京中购置处宅子,实在是缺钱啊!”魏天中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