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当初前往琼州是欲为行朝寻找一块立足之所,以防万一,而开府琼州也是太后和皇兄御准,汝当时执掌朝政,前后因由也当知晓。”赵昺对陈宜中言道,“至于朕企图挟制景炎帝,又从何说起?那时行朝兵败被敌将刘深大军追击,朕亲领琼州军击败刘深,迎太后和皇兄上岛,又竭力修建行宫预备安置,反而是汝拒绝上岛,在深夜突然离开,却有挟持太后和景炎帝之嫌!”

    “陛下,不要强辩,当初行朝船队泊船琼州,又为何以布置大军监视?修建行宫岂不是有自立之意?吾正是担心才趁不备撤离的。”陈宜中言道。

    “呵呵,行朝当时尚有兵将二十万,而琼州军连烧饭的火军都算上尚不足三万,对行朝何来威胁?朕布置兵力不过是为防敌偷袭,布置的警戒部队。修建行宫早在初时便以奏明,何来居心叵测!”赵昺笑笑道。

    “陛下所言不错,当年七洲洋之战若非陛下率军援助,行朝早已败亡。此事陈公也是亲历,怎能说出如此话来?”陈仲微听不下去了,出列言道。

    “陈尚书所言正是,当初行朝泊船琼州,陛下再三请太后和景炎帝上岛,反而是汝再三拒绝。若是陛下想自立,自可看着行朝为刘深所败,又何必亲冒锋矢领军截击元军,你可知晓陛下为拖住敌军单船闯入敌阵,险些命丧七洲洋!”徐宗仁出列气愤地道。

    “这……”昔日两位同僚揭出当时的真相,让陈宜中有些无措。

    “哼哼,汝太小瞧我们帅府军了,我们既能在海上击败刘深,又何惧你们那些残兵败将。陛下那时若想当皇帝,一声令下便能让你葬身大海,何必等你们上岛!”站在赵昺身后的倪亮冷冷地言道,“当日你屡次三番为难陛下与洒家,若论死仇早让你喂鱼了。”

    “不得无礼!”赵昺抬手制止了倪亮道。

    “陈公,此事汝还有可辨吗?”文天祥看向陈宜中问道。

    “吾当时过于谨慎,误会陛下了!”陈宜中轻叹口气道,他清楚再说下去,对自己会更加不利,干脆放过此节。不过刚刚开始便碰了一鼻子灰,还是有些丧气。

    “既然此事皆属汝无端猜测,那便是纯属诬蔑了!”文天祥肃然道。

    “文相,吾已言过,当时形势所迫,不得不小心,非是有心为之!”陈宜中知道只诽谤圣上就够自己喝一壶的了,连忙申辩道。

    “既然是无心之过,暂时押下再议!”文天祥看看小皇帝没有吭声,知道其意接着道,“陛下,具状上称景炎帝驾崩之后,陛下勾结禁军都统江钲,以武力胁迫太后和众臣立他为帝,此事可有?”

    “一派胡言!”未等小皇帝开口,杨太后抢先说道,“当时驻跸硇洲先帝病重,陛下前往探望,身边只有一队护卫在旁,是哀家令江钲保护陛下。而江家一门忠烈,怎会做出胁迫哀家和众臣之事?汝其时早已远走占城,又怎知当日实情,这等虚妄之言也能在朝堂之上胡言乱语!”

第821章 一败涂地() 
杨太后的话如同一记重锤将陈宜中一下敲醒了,他自以为凭借自己昔日的拥立之功可以得到太后的支持,但是却忘记了自己曾在太后最为艰难的时候抛弃了他们,以致亲生儿子病死在了逃亡的路上,可以说是其间接害死其。而小皇帝则不同,他们虽非亲生母子,可是一起相互扶持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刻,这种情感非是他所能相比的。

    此外陈宜中未曾想过女人是最记仇的,尤其是在她最无助的时候你伤害了,其会恨你一辈子,且恨之入骨。而小皇帝凭着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拯救大宋的重担,不仅挽救了行朝,还复兴了大宋,重新回到了临安城。且小皇帝致孝是尽人皆知的事情。如此情况下杨太后的选择十分简单,即便是其作出了这些不法的事情,其也会一力维护,绝不会选择一个曾经多次背叛朝廷的臣子。

    眼见杨太后满脸愠色及周围昔日同僚嘲讽的目光,陈宜中觉得手心发凉,居然有种想要逃离自己曾梦想重归的朝堂。但是他清楚自己已经没有了退路,前进一步可能还有机会,可是退后就是死路一条,因而只能向前,即便明知是死路。

    “陈公,对于太后所言,你可还有异议?”文天祥看陈宜中脸色数变,嘴唇发干,心中有些发慌,轻笑着问道。

    “太后玉言,草民怎敢反驳!”陈宜中到底也是久经风浪的老油条,想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不但没有生出退避之心,反而镇定下来,挺直身子整整衣衫向文天祥拱拱手道。

    “也好!”文天祥看出其已无回头之意,转过身对小皇帝道,“陛下,请继续辩驳。”

    “汝言朕继位后,驱逐行朝旧臣,任用亲信。你自可看看这殿上又有多少行朝旧臣,也可到各地走走,他们中又有多少人牧守一方,更有几人位居宰执。任用亲信,打击旧臣之过又从何来?”赵昺指指满朝文武问道,“各位臣工,你们谁曾在行朝为官?”

    “禀陛下,臣曾在行朝官居左相!”陆秀夫首先出列道。

    “禀陛下,臣曾在行朝官居枢密副使!”张世杰紧跟其后出列道。

    “禀陛下,臣曾在行朝任礼部尚书!”徐宗仁出列言道。

    “禀陛下,臣曾在行朝任吏部尚书!”陈仲微与徐宗仁并排而立道。

    “禀陛下,臣曾在行朝任参知政事!”刘黻撇了陈宜中一眼出列道。

    “禀陛下……”随着赵昺的问话,殿上的官员纷纷出列自报家门,禀告声连绵不绝。

    今日为迎太后归京,今日在京的五品以上官员全部全部参加朝会,文武官员数百人在殿上,吃饭都得蹲到廊上去。随着小皇帝的问话,其中站出来的有六成还多,而余下的只有极少是帅府旧人,多数都是琼州征辟的官员及跨海来投的江南名士。

    “禀陛下,臣文天祥曾任行朝右相!”见再无人出列,文天祥向小皇帝施礼高声道。

    “汝还有何话讲?”赵昺笑着问陈宜中。

    “即便如此,也难掩贪揽事权、紊乱国政、打击同僚之嫌!”都说一朝皇帝一朝臣,看看眼前的场面,陈宜中嘴角直抽抽,他万万没有想到会是如此局面,连昔日行朝中小小阁架、员外郎之类的胥吏之流都已站上了朝堂,但事已如此他仍然没有放弃抵抗,他仍不相信小皇帝会绝对的信任这些旧人,在朝堂上振臂高呼道,希望能引起共鸣,揭发其恶。

    “陈公,当初你去占城一去不返,景炎帝驾崩,陛下继位。吾一念之差转移至崖山。陛下在行朝覆灭之际,指挥全军险胜张弘范,行朝在江南再无存身之地,才移驾琼州。当时官员近万,军民十余万涌入琼州,弹丸之地哪里用得到如此多的官员,那时人心惶惶。但陛下有言,至琼州者皆是忠义之士,来日必是国之干臣,因而未曾裁减一人,并妥善安置。恢复江南之后很多人成为一方牧守,封疆之吏。”张世杰见其样子,不等小皇帝说话,便上前驳斥道。

    “枢帅所言不错,初到琼州群臣人心惶恐,连吾亦是如此,可至今亦与十年,承蒙陛下不弃吾仍居尚书之位,而殿上攘攘众臣皆在,陈公遇刺诋毁陛下,其意何在?”陈仲微指点着陈宜中道。

    “你们众口铄金维护于其,但仍难以掩盖他好勇嗜杀,大肆杀降,私吞财物之举!”陈宜中看到这场面就已经知道自己再次失算,在此上争论只会更加难堪,于是立刻转移话题高声道。

    “呵呵,朕好勇不假,爱财也不错,但嗜杀和私吞从何说起呢?”赵昺摆手让众臣各自归位,笑笑问道。

    “当日攻陷泉州,陛下将蒲氏满门皆斩,并施以酷刑,抄没的财物皆归于内府,任由挥霍、且将俘获的敌军在阵前斩杀,可是事实?”陈宜中慷慨激昂地言道。

    “说的基本不错,可朕为何杀蒲氏一族,汝不知为何吗?”赵昺点点头,可又突然一拍扶手高声喝问道。

    “吾……不知!”陈宜中没想到小皇帝会动怒,被其所慑,结结巴巴地道。

    “好,那朕就提醒你一下!”赵昺站起身冷笑着道,“景炎元年,行朝转战之泉州,蒲寿庚拒开城门迎驾,将城中迎驾的士子万余人尽皆屠杀,皇家宗室三千余人无一幸存。并勾结蒙元袭击圣驾,行朝诸军及勤王义军血战竟日,太后及朕若非泉州义勇拼死相救也险些遇难,逃亡路上铺满了大宋官兵和百姓的尸体,你当日身为朝廷首臣,仅凭不知两字便可遮掩过去吗?”

    “这……”面对小皇帝的质问,陈宜中嘴唇哆嗦了半天,吭哧了半天也说不出一个字来为自己辩解。

    “朕攻克泉州后,将蒲氏一族尽斩于南宗正寺不假,就是要用他们的人头祭奠泉州血夜数万英灵,难道有错吗?”赵昺高声对群臣和围观的百姓们喊道。

    “蒲氏背国,屠戮宗子,该杀、该杀!”

    “血债血偿,杀的好……”

    “汝听到了吗?这便是民意,岂是你三言两语便可以改变的!”赵昺对陈宜中冷笑着道,“朕杀降也不错,当时唆都久攻城池不下,便驱赶百姓在前攻城,并将他们杀死填壕。朕下旨将城中俘获的蒙古人押到阵前,告知唆都,他们杀吾百姓一人,便杀他蒙古十人。若这就是你所谓的嗜杀,朕即使遭天谴也要将他们一一杀掉!”

    “陛下威武……”

    “陛下万岁、万岁……”

    “杀尽鞑虏,复我大宋!”旁听者又是一阵喝彩声。

    “至于朕是否私吞财物,殿上自有从征的臣僚,你尽可质询!”赵昺再次言道。

    “在抄没泉州府库之时,内府之人皆为染手,而蒲氏府库中的珍玩皆献于太后,除赏功之外,陛下只取了其府中的书籍,余者皆归朝廷调度,这皆有据可查。”当时的兵部侍郎赵樵出列言道。

    “汝言陛下挥霍无度更是可笑,陛下至今膳食开支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