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香!”赞礼再唱道。而赵昺突觉得有人碰了他一下,扭脸看到吴曦递给自己三支香,才意识到这也是自己的活儿,他赶紧接过略微点头表示感谢提醒,其略微蹲身还礼。他上前几步将三支香送上,太后接过在烛火上点燃,向皓月行礼,然后再将香插于香炉之上,如此三次才罢。

    “祭酒!”赞礼再唱道。赵昺这次有了经验,急忙要去拿酒壶和酒杯,而吴曦却只将酒爵递给他,一同趋步上前,到主祭身旁才将酒爵斟满由他递给太后。杨太后将酒洒在席前地上,再将酒爵放于祭桌之上,如此三次才算礼毕。

    “读祝!”祭酒完毕,赞礼再次唱道。而乐队也即刻转奏熙安之乐,赵昺这才发现这赞礼却也不止是喊上两句那么简单,而是要根据乐队的演奏来掌握时间和祭祀的节奏,若出现纰漏则整个祭礼就乱了套。

    “惟祥兴八年仲秋。山接银汉,琼乎琳琅;清风徐习,秋意初芳。蟾宫清华,丹桂弥香;赤县神州,共举觥觞。华夏震旦,盛时同襄;大宋子民,正冠齐裳。斋戒奠酒,沐浴拈香;备陈时鲜,集列异方。诚敬祭献,祈闻陈详”

    “好清亮的嗓子!”按说朗读祝文的应是主祭,但是太后岂能轻易发言,只能由他人代读,而上场的正是程素,其声不仅洪亮,声声入耳,且如落珠盘般的清脆,赵昺不由的轻声赞道。

    “陛下,程姑娘不仅声音好,这祝文也是出自其笔下,声韵俱佳,实是难得之作!”这时那吴曦却接言道。

    “嗯,是不错!”赵昺听了点点头轻声道。而心中却是纳闷的紧,这怎么与宫斗的戏码不符啊,按说现在后位未决,大家都应该相互踩咕,却不是为其美言。不由的让他多看了吴曦两眼,暗想这小姑娘是心眼儿多,故意显示大度给自己看呢?还是真的本性纯良,一切出自本心呢?不过当下看起码十分醒事,很有眼力见。

    “拜月!”赵昺出神的功夫,祝文已经朗读完毕,太后接过点燃将祝文焚化,而主祭及参祭者在赞礼者的“拜…兴…拜…兴…平身”声中完成拜月之礼。

    “从献!”拜月完毕后,主祭离位,赞礼高声道。乾安之乐再次奏起,参祭者按照长幼秩序依此到奠席前,跪拜、上香,默默祈祷心中所愿,并向月行拜礼。而赵昺要将香火分发到从祭者的每个人手中,这也让他得以一睹每个秀女的芳容

第864章 步步为艰() 
    从献给了赵昺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而那些秀女们似乎也不愿放过与他互动的瞬间,俨然一笑莺声道谢者有之,搔首弄姿秋波频送有之,也有如天宫仙子不食烟火般装清高的,自然也少不了摆出副哀怨愁苦做西施状的反正将他弄的是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赵昺虽然看花了眼,但在他心中却暗叹,生活在宋朝文人笔下的美女,皆如一幅如诗如词的画卷——清风吹过菰叶,似充满了离别的眼泪,蕴藏着千古痴情这样的美女,足以令天下男人陶醉。宋词中的美女形象都是娇小瘦弱、杨柳细腰、慵懒无力、哀怨愁闲,也就成了宋代文士欣赏的女性美态,而由这种母亲养育的子女可想而知。

    受这种世风的波及,所以生活在宋代的美女大抵只有两种:一种是正统士大夫推崇的端庄内敛、“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节妇;另一种便是是“泪湿罗衣脂粉满”、“舞裙歌板尽情欢”的多情才女。而女性的心灵和外貌,都染上时代病态的忧郁症,使得与现代的审美观雷同,皆是以瘦为美,也是诸多美女同时兼为才女的由来。

    “陛下,是不是很惬意啊?”

    “淑儿啊,不是惬意是辛苦!”美女看多了也就有了审美疲劳,何况这么会儿功夫看了这么多,赵昺越往后越没了初时的兴致,递香也变成了机械性动作,连头也不抬了,现在突然有人‘无礼’,他抬头一看确是陈淑儿,似有无奈的应声道,同时递上了三支香。

    “嗯”淑儿却是板起脸冷哼声,却没有接其递过来的线香。

    “哦,淑姐姐!”赵昺见了猛然醒悟,急忙改口道。其实他也清楚淑儿此刻的心理,其不过是想在众女前炫耀下与自己的特殊关系,以满足她小小的虚荣心,他也只能配合一下了。

    “谢陛下!”淑儿这才行礼接过香,可前边的秀女还在拜月,她也没有急着离开,而是拉了下身后的人上前。

    “陛下!”来人却是一个立正行了个军礼。

    “”赵昺见了也立刻下意识的抬手还礼,才看清来人是李三娘,其一身宫装却是行军礼,想也是一时紧张同自己一般本能的行军礼了,可如此一来场面就显得极为尴尬啦!

    “噗嗤!”

    “李统制,此在宫中,就不必拘礼了!”赵昺扭脸一看却是唱礼的王妤,其见自己看过来赶紧躬身垂首,可就这么一瞬间其脸上那丝鄙夷之色也未能逃过他的眼睛。

    “是,陛下!”李三娘这才放下手,可腰板依然挺得笔直保持立正姿势,仍如同军中一般。

    “在宫中可还适应?”赵昺看其虽然脸上略施脂粉,但与那些皮肤白皙的秀女相比仍然要黑的多,身上却自有番英气,笑笑问道。

    “陛下,还好!”李三娘轻声答道。

    “好什么?姐姐与陛下说说何妨!”陈淑听了却先着急道。

    “哦,如此说三娘受了委屈!”赵昺听了有些惊异地道。李三娘早在多年前便在太后的主持下,众臣的见证下定下了婚约,可以说宫里宫外无人不知。而仍有人胆敢给其气受,不能不让人觉得蹊跷。

    “陛下勿要多心,只不过是奴家官话说得不好,又不通宫中礼仪,被责备几句而已,算不得什么!”李三娘见小皇帝语气不善,知道其心中已经恼了,连忙轻笑着解释道,可心中很是受用,却又不想因为自己搅了祭月之事,只能如此回答。

    “真的只是如此简单吗?”赵昺从其脸上已经看出是强作欢颜,再次沉声问道。

    “是是,该奴家上香了!”李三娘迟疑了下说罢就匆匆离开了。

    “李姑娘经常受罚吗?”赵昺见其离开,扭脸问章屏道。

    “禀陛下,也非经常如此!”章屏见小皇帝突然问自己,愣了下回答道。

    “哦,都是责骂几句便没事了吗?”赵昺又追问道。

    “是也不是!”章屏抬头看看小皇帝又赶紧低下头,慌乱地答道。

    “这叫什么话?”赵昺听了有些哭笑不得地道。

    “陛下勿恼,李姑娘初入宫中,对礼仪多有不明之处,司仪局的主事不免责罚、训斥,鞭笞几下!”见章屏吞吞吐吐,吴曦在旁插话道。

    “是啊,李姑娘满嘴俚话,应对时口齿不清,修习宫中礼仪时又常常出错,不免惹的主事生气!”这时程素也接话道。

    “你们也常受责罚吗?”赵昺看看她们三人问道。

    “禀陛下,奴家们在家中之事便多修习过礼仪,怎会出错!”不等别人作答,便抢着回答道。

    “呵呵,这教礼仪的主事也真是命大,居然活到了今天!”赵昺听了心中已明了,这才是宫斗局正确的打开方式,将香递给下一个秀女笑笑道。

    “陛下,这这是何意?”程素听了却是一脸茫然地道。

    “难道你们不知李姑娘乃是统兵之将吗?”赵昺看看其问道,见其茫然的摇摇头,接着说道,“李姑娘乃是护军山地旅统制,手下有三千精锐之兵,其敢鞭笞于她,难道不是找死吗?”

    “啊?!”程素听了以手掩口惊讶出声,稍缓又接着问道,“那她杀过人吗?”

    “杀人,对于行伍之人岂不是最为平常之事,攻打临安城之时,正是李姑娘率先领军登上城池,只这一仗被其斩杀的敌兵将就不下百人。而其随朕从琼州北伐江南,转战数千里,一直到收复鄂州才罢兵,你们说她杀过人吗?”赵昺笑笑道。

    “如此说来,那教习还真是命大,幸亏吾没有招惹过李姑娘!”章屏吐吐舌头道。

    “原来李姑娘还是陛下的麾下大将,也难怪其见了陛下会行军礼了!”吴曦微微点点头,明白了事情发生的原因,其久在军旅已经成为习惯,见了陛下本能的去行军礼再正常不过了。

    “李姑娘勇冠三军,谁不敬服,就是朕也要让其三分。别说她杀个教习,即便将杀几个,朕都不好处置于其!”赵昺扫了一眼场上的人,不住摇头叹气道。

    “这”程素听了不禁后退了两步,刚刚陛下虽然没有言明,但是目光却分明扫过自己,其意十分明了,这在场的秀女们即便被李姑娘杀了,也都是白死,当然也包括她在内。

    “礼成!”说话间,参加从祭的秀女皆已分别拜月完毕,赞礼高声道。

    “官家,太后有谕,请官家代为分餕!”这时窦兴匆匆走过来传谕道。

    “仅遵太后谕旨!”赵昺听了施礼道。按程序礼成之后,本应由主祭持切刀,将月饼按参加人数均匀分切,每人一份。西瓜每人一瓣,水果则自取。而太后却转由让他下刀了,其中意思不用想便知了。

    赵昺授命上前,先将祭桌之上的香烛除去,自有人将刀送上。他想都没想先将一块月饼,一个西瓜,又将每样水果捡了两枚,放入一个托盘,亲自捧了先送给太后。回到祭桌前,他看看场上却未动手,自己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参加祭月,先要数数。

    “陛下,参加祭月者共有四十二人,月饼有二十四枚,西瓜尚余三个,余者自取不必虑之!”正当赵昺准备点数时,吴曦在旁不露声色的轻声提醒道。

    “谢了!”赵昺点点头道。他不由的对其高看了一眼,这小姑娘三番四次暗中及时提点自己,即便抛去功利之心,其察言观色的本事也非一般人能及。

    赵昺拿过刀,看看三个西瓜大小差不多,至于切成莲花状对他来说并非难事,可默算一下想要均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