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何不可?那些皆是无主之地,你要将我大宋皇旗插遍新发现之地,那里就是我大宋的国土!”赵昺言道。

    “属下遵命!”郑永赶紧起身施礼道。

    “你要知道商道关乎着我大宋的经济命脉,这与我们攻取江南,欲伐中原都是一个道理,必要的时候就要以枪炮开路,争夺属于我们的利益。这就如同大食诸国隔断我们西去的商路没有什么区别,但终有一日,我们要让他们给大宋让开商路,使得大宋商人可以畅行天下。”赵昺满是豪情地道。

    赵昺自然知道随着西方海权意识的觉醒,此后国家之间战争将不再限于陆地上,而是转向海上。通过强开口岸,建立殖民统治,以篡取财富和人口,地那时谁控制了海上的要点就将占尽先机。当下他抢先一步将那些看似无用之地占领,不仅有利于控制海上商路,还为后世争夺这些岛屿提供口实,可以说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

    “陛下之意,属下明白了。”郑永听了也是心潮澎湃,施礼道。

    “你真明白了?若是那些蕃商发现了我们的香药来源地,试图插上一手,甚至强行夺占,你当如何?”赵昺问道。

    “如其胆敢在我大宋头上动土,属下定会将其驱赶,若以武力来犯便让其尝尝我军的厉害。”郑永言道。

    “嗯,不错。但是做买卖讲究的是和气生财,做事也要先礼后兵,不要失了礼数,有损我大宋礼仪之邦的名声。”赵昺满意地点点头道。

    “是,属下明白!”郑永听了迟疑下施礼道。此刻他心里却是不免腹诽,小皇帝这是当婊子又立牌坊,里子面子都想要,只是苦了自己这个办事的。

    “陛下,商人逐利,若是那些蕃商得知我们也已获得香药的秘密后,必如郑都统所言他们不会甘心拱手让出如此丰厚的利益,在南海争夺失利后,将会在进入西洋后捣乱,或禁止我们靠岸交易,或是压低价格强买,又将如何啊?”上官鸿想了想问道。他过去为了获得小皇帝急需之物,往往是在岛外寻找,而出门在外就不得不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明知吃亏也是敢怒不敢言,忍受他们的盘剥。

    “你的担心不无道理,这也是朕要在麻六甲海峡设置基地的缘故,他们若是胆敢使坏,咱们就封锁海峡,让他们同样无法运回去。而他们只能向北来我们大宋交易,那又是谁说了算啊?”赵昺笑笑道。

    “陛下说的虽有道理,但是我们封锁海峡,必然会有损沿途国家的利益,他们定然会深为不满,对我们经商也极为不利啊!”庄世林听了皱皱眉言道。

    “呵呵,看来你在朝中待久了,不适合在经商了。”赵昺指指庄世林笑笑道,“要知道商路上最不缺的便是强盗了,他们的船被海盗抢了,人被海盗杀了,又与我们何干,要怨也只能赖到那些国家清剿不利啊!”

    “对,陛下所言甚是,只是委屈郑都统了,堂堂官军却要扮贼了!”庄世林马上反应过来了,海盗可以说是与商队是对冤家,相伴相生,而有的商队甚至就是亦商亦盗,真假难辨,以当下大宋水军的实力,周边那些小国哪个也不是对手,想不称霸都不可能。

    “海盗猖獗,那些深受其害的国家,一者放任不管,二者只能向强者求援。可哪里会有白帮忙的事情,他们总要付出些代价的。”赵昺冷笑着道,“不过朕以为即便会发生争执,也会很快解决的,毕竟大家都是为了挣钱,两败俱伤不是他们想看到的,双方会很快达成妥协的,不会拼个你死我活!”

    “陛下所言有理,当年我们封锁琼州海峡,鞑子的那些斡脱商人便难以承受,纷纷与我朝暗通达成协定,不惜出卖本朝的利益。”庄世林点头称是道。

    “你们要记住,要行商四海,没有强大的国家和有力的武装力量做后盾是难以做到的。同时也要告知随行的海商勿要见利忘义,勿要学那些斡脱商人为了挣钱而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赵昺言罢肃然道

第876章 意外之财() 
    赵昺与三人边吃边说,讲明了垄断香药生意于国于民的重要性,且再三叮嘱要严守机密,切勿泄露出去。同时又拿出自己绘制的最新海图授予他们,叮嘱在沿途要地设置基地,作为大宋海商的补给和休整点。另外要注意收集所经各国的政经信息、气象水情,勘测水道,绘制航图。此外又交待了一番注意事项和用兵原则,这才让三人告退。

    之所以一再要求三人保密,除了涉及商业机密外,赵昺还是担心朝臣们的发对,他知道自己所用的手段有些上不了台面。但是也清楚在对外开拓商路的过程中,若是没有国家参与,只凭民间的力量是难以做到的,西方列强大肆扩张的初期也是如此,派出的商队打着公司的名义,其实背后皆有国家的影子,甚至国王们也持有股份。一旦有其他国家介入争端,那么国家便会出面解决,而手段就是武力的比拼,看谁拳头大了。

    不过赵昺深知在宋代儒教盛行的社会体制下,虽然朝廷鼓励经商,但是从商仍被视为末业,商人与狡诈、奸猾之徒基本上划等号。在这种情形下指望国家为商人们撑腰做主的可能性几无,因此自己只能暗中行事,用上不了台面的手段来维护大宋商人的利益,否则又将是一段劝谏,给他扣上与民争利的帽子,却不想想如何才能解决所面临的财政困难。

    另一方面,在夺取江南后,尤其是内河水军的建立,水军的地位必然会有所下降。而当下蒙元水军已经精英尽失,要想恢复元气还需时日,近十万水军不能整日闲着,追着几个海盗打。所以赵昺并不怕有人在商路上给自己捣乱,一旦有人生事,便有理由挥兵入海彻底控制海上商路,迫使他们对大宋开放口岸,那么大宋生产的丝绸和瓷器就能行销天下。

    商道的开发,又必然促进手工业的发展和繁荣,使税收大幅增加。同时可以吸收大量的劳动力进入,从而缓解江南土地紧张的局面,如此人人有事做,谁还会想着去造反,这样又可使国家安定。所以从短期看开拓海外商路可以缓解国家财政困难;长远上看,有利于增加百姓收入,实现国富民强双赢的局面,有利于国家安定;再有就是为北伐积累资金,不至于因为持久的战争拖垮大宋经济。

    前景是美好的,但是现实却是残酷的。赵昺很快便发起愁来,眼看着婚期将近,可钱从何来呢?这次用的不是小钱儿,当前秋税也已入库,从朝廷拆解一下不是没有可能,不过他清楚地盘大了用钱的地方也多了。首先这些钱要支付官员的薪俸和军费,这便已经占去了大半。再者冬天将至,这里不比琼州,可以省去冬装的费用,所以不仅军队要配发冬装,而官员们也要赐下锦帛、丝绵及炭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再有就是到了长江枯水期,同样也是战备最为紧张的时候,虽说双方正在谈判,可谁知道哪天就干起来了,因而必须有所准备;另外,地方大了事情同样多了,难免有地方发生灾害,而按照宋朝的财政制度,钱大部分归属中央,地方财力有限,一旦有事情发生还得依靠中央拨款救灾,这就也需要留出部分准备金。

    所以说朝廷那点儿钱剩不下多少,而赵昺又不想因为自己的婚事挪用国孥导致国事废弛,如此自己岂不成了清末的慈禧太后,因为动用海军采购军舰的军费修了颐和园,从而导致甲午海战的失败。可谁都知道想不花钱娶媳妇,无论在何时都是痴人说梦,先做好当一辈子单身狗的准备吧!

    换到皇帝也一样,都逃脱不了‘买卖婚姻’之俗。赵昺不清楚大宋皇帝结婚花费几许,但是他知道明神宗朱翊钧大婚,仅织造费就用了九万多两白银;清同治皇帝载淳大婚,共花了两千多万两白银,几乎都相当于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的三成以上。他以此估算,自己此次大婚即便省着花,怎么也不会少于七、八百万贯,朝廷能挤出二、三百万贯资助就不错了,那么他就至少要自筹四百万贯的费用。

    “官家,该用膳了!”眼见小皇帝愁眉不展的坐了半天,王德也不敢打扰,将人全都打发的远远的候着,免得其心烦,眼见已到正午,才小心的凑过来道。

    “又该吃饭了,可朕一点胃口都没有,免了吧!”赵昺抬头看看王德苦笑着摆手道。

    “官家为何事烦恼?难道还是为大婚之事!”王德陪着小皇帝十来年了,知道其饿死鬼托生一般,除非是重病,或是战事紧急顾不上,即便是粗茶淡饭也从来不会少吃一顿饭的。而今天饭都不吃了,那定是遇上糟心事,他想想试着问道。

    “唉,正是!”赵昺叹口气道。

    “前时应知事不是已经传信过来,太后已经同意了陛下的安排,还有什么发愁的。”王德笑着言道。

    “有钱男子汉,无钱汉子难啊!”赵昺听了却是苦笑着道,“不说这大婚所费,只太后每月俸钱万贯,冬年、寒食、生辰各两万贯。生辰加绢万匹,春、冬、端午,绢各三千匹;冬加绵五千两,绫罗各千匹;其它勿算,只年俸便十八万贯了。大婚后只一后五妃年俸也要三十万贯左右,若再加上宫中的女官和内侍的俸钱和所耗,百万贯不止,费用翻了数倍不止。”

    “官家说的是,此次重建内省,恢复了六尚、二十四司、二十四典、二十四掌等,大内增加了数百人之多,比之此前费用当然要增加不少了。”王德点点头道。迁往琼州时,王府中只有内侍二十人,宫女十数名。行朝迁入后,大内人员也就百多人,皆是人兼数职,所费自然少的多。

    可当下不同了,只新选入宫的秀女就有四百多人,以备选充御侍或遴选嫔嫱者,通通称做宫人,她们虽属未有品位的宫女,也不用月俸,但吃喝拉撒也皆是费用。而那些女官和内侍皆是有俸禄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