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据传闻言北岸的石帆矶和江对面的燕子矶根部紧紧相连,而燕子矶是公矶,石帆矶则“母矶,乃是一对夫妻,雨季涨水时露出水面的还会更低些,被称为长江七十二矶最后一矶。”刘泉回答道。

    “那这落帆山,不会就是瓜步山吧!”赵昺记的前世时瓜步山不是这个模样,有些疑惑的道。

    在赵昺的记忆里,前世的瓜步镇被划为南京,而他之所以去过那里是因为有一座地质公园,主体便是瓜步山。其是远古一座喷发形成的火山,由于火山爆发时熔岩冷却时的等温差,形成了五角六角形石柱的独特奇观。而熔岩的流向造成的扩散和收缩,使得瓜埠山的石柱排列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有风格。这些石柱挤压在一起,成为山。

    但是赵昺觉得那座山比之石帆山要大的多,离江岸还有数里之遥,而眼前的明显不像。虽然有沧海桑田之说,可一座山的变化也不会在几百年间变的这么大。他甚至怀疑是不是因为江水的冲击下,江岸后退从而使山体大部露出了地面的。

    “陛下,那座小山才是瓜步山,长江涨水时便会到达山脚之下!”刘泉又指指江岸上的一座小山道。

    “哦,原来是那里,朕张冠李戴了!”赵昺讪笑着道。可看那座山又要比前时记忆中的要大一些,且并没有裸露出山石。可又猛然想起曾有当地人说过岸边渡口的一个采石坑处原有一座石矶,后来采石被炸没了,只留下一个大坑。而瓜步山之所以被发现藏有独特的地质现象,也是因为采石,被层层剥落才显露出来的,但是也被削去近半。

    “陛下,我军的突击分队被困在上面,正因为临江一面是悬崖,使得船只也难以施救。可也正因为瓜步山形势险峻才使得他们得以凭险固守,坚持到了现在。”刘泉苦笑着道,感叹福祸相生,世事难料。

    “你可有把握将船靠于山脚下?”赵昺又问道。

    “陛下,那里江岸多有落石,形成险滩,且水流湍急,一不小心便是船毁人亡,末将不敢保证能够成功。”刘泉摇摇头道。

    “若是强渡夺取渡口,又有几分把握?”赵昺又问道。

    “陛下,末将以为此处江面虽然相对狭窄,但也有十数里,非是片刻可至,而夺取渡口非得重兵过江,所以根本无法隐藏行迹。因此必须大军同渡,一举占领渡口,将敌军击败才有可能。若是采用小股部队偷渡,敌军多是骑军,可迅速增兵支援,小部队难以站住脚,守住渡口。”刘泉言道。

    “嗯,这确实有些为难,若是架设浮桥,江面如此宽阔,也非朝夕可成!”赵昺皱皱眉头,忽然又指指江中的一块沙洲道,“那片江中的沙洲可容人登陆呢?”

    “禀陛下,那沙洲名为青洲,上面并无人居住,此时尚能登陆!”刘泉答道……

第957章 看不透() 
    赵到达燕子矶简单了解了当前的情况后,他敏锐的感觉到营救被围的突击分队最大的困难便是缺乏渡江工具。因为若想击退敌军就必须抢占对岸的渡口,而这就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将大部队投送上岸,迅速巩固滩头阵地击败敌军,向两翼发展建立一条通往瓜步山的安全通道,击溃围剿突击队的敌军,接应他们下山。然后在敌援军赶到前撤回南岸。

    但是当下长江水军主力集结在江州,以防敌自此渡江南侵,当下战事尚未完全明朗,赵也不敢冒险。而第一水师和御前水军尚在返航的途中,远水终究难解近渴。他以为起码要动用一个团的兵力才与对方的兵力相当,仅凭燕子矶水寨的这四十几条船是无法一次完成运载步军强渡和火力支援任务的,这可能也是救援行动迟迟难以实施和成功的原因之一。

    赵看到江中的那块称为青洲的沙洲位于滁水入江口,应该是两股水流在此交汇携带的泥沙淤积而成,面积有十数里方圆,被植被覆盖。他怀疑这可能就是后世的八卦洲最初的形态,现在还处于发育期,面积也小了不知多少倍。但沧海桑田,沙洲会随着江流的变化,大小和位置都是不断变动的,甚至会一夜间没了踪迹,所以他也不敢确定。

    此时青洲的位置偏向江北,距离北岸赵觉得应该在火箭覆盖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在两里左右。若是沙洲上能够行人,那么大可将其作为火力支撑点,在上面布置火箭发射架和重炮压制对岸之地,掩护登陆部队强度。同时也能作为中转站使用,登陆部队可先行隐蔽上岛,既能缩短强渡的距离,也可达到突然性,形成奇兵之效。

    “刘统领,你对青洲岛了解多少?”赵心中已有预案,但是他还需了解清楚状况,尤其是在无人居住的情况下,要知道有的沙洲是泡在水里的,人根本无法立足;有的则遍布沼泽,在上面行走也是十分危险的;还有的沙洲并未发育完全,随时可能会崩塌。

    “陛下,末将接防之时曾对附近江域的水文情况进行了详细勘察,并绘制成图记录在案,青洲自然也在其列。”刘泉施礼答道。

    “很好,尽快取来,朕要看!”赵听了一喜道。

    “是,陛下这山顶之上江风甚大,不若到寨中细看!”刘泉想想回禀道。

    “不必,这里居高临下,可远眺对岸,位置最好。”赵摆摆手拒绝了其好意。刘泉只好马上命身边的亲随去寨中拿取。

    “那楼中可有人居住!”赵左右看看,见山顶之上有座楼阁,指指问刘泉道。

    “禀陛下,这山上的亭台楼阁皆是历代前人修建,以供游人观赏江景和休憩之所。后人也多有修缮,却皆是无主之物。但两军在此交兵,加之建立水寨后已经划为禁区,禁止闲杂人等入内,便更无人前来。那楼阁也被末将征用作为望哨使用。”刘泉回禀道。

    “嗯,位置选的不错,朕就暂时征用了,作为朕的驻跸之所,刘统领没有意见吧?”赵笑笑道。

    “陛下,这里甚是简陋,又缺少一应之物,还是……”刘泉听了一惊道。

    “谭飞,在那望江阁中开辟临时指挥所,布置营地,注意实施灯火管制,勿要引起对岸的警觉!”不等刘泉说完,赵便吩咐道。

    “遵命!”谭飞却没有丝毫犹豫的回答道,他清楚小皇帝一旦打定注意,劝也是白劝。他立刻派人清扫,搬运所需物资上山,同时重新调整警戒哨。

    “刘统领,你部所属战船一次可以向岸上投送多少士兵?”赵想想又问道。

    “陛下,南岸浅滩较多,大船无法靠近江岸,只能以平底小船抢滩,水寨中有小型战船十五艘,每次可搭载二十名士兵,一次投送两个都!”刘泉立刻回答道,“若是能抢占渡口,则可以中型战船过渡,一次便可搭载一个都。”

    “嗯,关键是要首先控制渡口,如此才能快速运兵,迅速向纵深进攻。但首次投入的兵力也不能过少,否则难以抵挡住敌军的反扑!”赵点点头,沉思片刻道,“刘统领,趁着天色尚明,遣几名斥候从北侧上岛勘察地形,择选可泊船上岛之地。”

    “陛下,属下为及远迎,还请恕罪!”赵还未交待完毕,陈凤林急匆匆的来到山顶敬礼道。

    “朕不告而至,扰了你的清静,还是请陈都统恕罪吧!”赵没有好气地道。

    “陛下如此折杀属下了,还请陛下入城歇息吧!”陈凤林看小皇帝紧绷着脸,自觉不妙再次施礼道。

    “朕的士兵尚在敌人重围之中,生死未卜,如何能坐的住?却不若陈都统处事不惊,稳坐钓鱼台,有大将之风啊!”赵背着手看着看着陈凤林冷冷地道。

    “陛下,属下该死!”陈凤林却是单膝跪地道,“属下自出事以后也是尽力营救,但实是力有不逮,不敢擅自动兵,免得造成更大的损失。”

    “坐在你的都统衙门中就能想出办法来了吗?就让大家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一个个的被鞑子宰杀吗!”赵训斥道。

    “陛下请容属下禀告,自一零一师派出的袭扰分队被困后,属下责令师都统尽快施救,并遣员督战,但是几次尝试皆未成功。而!”陈凤林言道。

    “如此说是朕多管闲事了,还是你这个都统忘了当年‘不丢下任何一个袍泽兄弟,要将他们全部带回家的誓言’吗?”赵听闻其并未亲临指挥调度,更加生气地道。

    “属下一刻不敢忘记!”陈凤林低下头言道。

    “陛下,前往青洲岛,末将以为尚需步军同往勘察地形,以便察明可否布置火箭发射阵地!”这时刘泉禀告道。

    “嗯,还有事情吗?”赵嗯了一声,可看刘泉还没有动身的意思,皱皱眉又问道。

    “陛下,末将是水军,选派步军的事情还需陈都帅下令!”刘泉看看陈凤林言道。

    “哼,先起来吧,回头再与你算账!”赵想想也是,冷哼一声道。

    “谢陛下!”陈凤林再施礼道,可小皇帝却似没听见一般,又端着望远镜观察对岸的情形。

    眼见小皇帝还在生气,陈凤林只能讪讪起身,拱手谢过刘泉解围之恩,然后听其简单的介绍了皇帝的设想。而当下最主要的就是勘察青洲岛,看搭载士兵的战船能否靠岸,能否躲过对岸敌军的目光,可这一切都需要上岛看过才知。

    陈凤林听罢便暗骂自己挨骂也真是活该,先前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利用江中的沙洲设立桥头堡,来布置兵力和远程支援火力。现在唯有将功补过,便立刻手书一道命令,令斥候营指挥使和炮旅司马两人会同水军上岛进行勘察,一再叮嘱务必要仔细,再不能出现一点差错。

    “皆是属下的过错,陛下还请息怒!”安排好这边的事宜,陈凤林硬着头皮来到小皇帝面前再次请罪道。

    “唉,汝应该记得当年我们在泉州陷入死地的绝望,是多么希望能有人前来帮咱们脱困,但是没有谁来帮咱们,朕才发下同生共死的誓言。如今想那些被困的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