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心。不过也要派员多加引导,要他们熟悉朝廷法度和承担的赋役,而非让他们自感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可以尽快融入我朝!”赵点点头言道。

    “是,臣定然会尽心竭力处理好此事,当尚需朝廷予以些支持,毕竟臣没有擅动国孥之权!”刘辰翁笑笑也提出自己的条件。

    “正当之事,朕自当支持,当下农时已过,可在夏收之后再从官田中拨付耕种。这期间正可择地建村,所需耕牛、籽种、粮食及银钱,在统计后先行从府中拨付,待朝廷审核后从本年上缴的税赋中核销即可!”赵言道。

    “陛下,此战缴获了一批耕牛,属下想还是转交给建康府,那些家伙在军中即无处安置,还需派人照看,又得搭上不少草料钱。”这时赵孟锦言道。

    “也好,但朕不能占你的便宜,自会出钱按照时价赎买,记入缴获!”赵点点头道。

    “陛下何须分得那么清楚,都是为了朝廷出力吗?”陈凤林笑着言道。

    “非是如此,你也不要心存侥幸之心,赏罚自然要分明。士兵用命自当赏赐,朕若是当下侵占缴获所得,看似减轻些支出,却又岂不是让众将士失望!”赵摆手肃然言道。

    “属下明白了!”陈凤林暗自捏了把冷汗道,看来此次自己是‘在劫难逃’了……

第973章 庸劣不留() 
    中午用膳时间,赵与刘辰翁边吃边敲定细节,而在旁的陈凤林却是如坐针毡,一顿饭吃的如同嚼蜡。他已经看出来了,皇帝对于此战二师的表现十分不满,自己作为一军之首定然是罪责难逃。可一顿饭吃下来,皇帝都没有正眼瞧自己,恐怕只一场臭骂是过不了关的。

    “陛下,要不要休息片刻?”见陛下将碗中的饭吃净,放下筷子,陈凤林赶紧也撂下碗筷问道。

    “众将都已经到了吗?”赵摆手示意不需要,扭脸问道。

    “陛下,各部统制以上官员一早皆已在寨中待命,准备听候陛下训话!”陈凤林回答道。

    “陛下一路劳顿,又一夜未眠,还是稍作休息,不要累坏了龙体!”刘辰翁看小皇帝眼圈发青,眼白挂满血丝,心中一痛也劝道。

    “不必,京中大考业已开始,朕还要主持殿试,没有多少时间可以耽搁!”赵摇摇头道。

    “陛下,还是要多保重龙体!”刘辰翁自然知道科举乃是为国取才的大事,殿试更是需要皇帝把关,皆是不能耽误的,也只能轻叹口气道。

    “通知下去,两刻钟后众将大堂议事!”赵转向陈凤林言道。

    皇帝驾临建康督战,在军中早已传开,但各部主官没有宣召自然不敢贸然相见,直到清晨才有镇抚使派出的传令兵通知统制以上的军将前来水寨议事。虽然未提皇帝召见之事,但是众将也心中明白,得令后立刻动身,准时前来,可等了多时却不见相召,只说陛下尚在与知府议事。

    众将多是皇帝一手提拔起来的,深知小皇帝甚是守时,可今日召见的时间一推再推,便觉得有些不妙。尤其他们也有所耳闻,陛下对此战结果甚是不满,风传要追究责任,严惩作战不力者。而其迟迟不现身,更让众将心中不安,不知道此次谁会撞到了皇帝的枪口上。

    直到午后众将才得到召见的命令,大家都松了口气,可有人发现二师的两位主官却是步伐沉重,脸色铁青,与人打招呼时也是面部僵硬,勉强挤出丝笑容,简直比哭都难看,而踏进大堂的时候,发现李鸿斌的身子居然有些发抖。

    “敬礼!”众人刚刚落座,便见小皇帝步入堂中,其中许多人已经与其有年余未见,看其依然是一身旧军装,脸上如从前一样挂着淡淡微笑,只是觉得威严更重,大家不等口令便齐齐起身行礼。

    “坐!”赵还礼后,压了下手言道。

    “谢陛下!”众将再次行礼后才坐下,目光仍然落在小皇帝身上。

    “朕此次前来,大家想必也早有风闻。不过朕初时并不想打扰,但是一战之下,朕觉得还是有必要见下面,但不是叙旧,而是骂人、杀人的!”赵将帽子摘下来,‘啪’的一声摔在案上,厉声道。

    “……”刚刚见面,小皇帝便大发雷霆,尤其是这种开场白,让众将都是一惊,身子不由的挺的更直,连大气都不敢喘。

    赵今天确实是怀着杀人之心召开此次军事会议的。他清楚治军、治国都是一样的,皆需有赏有罚,赏与罚的作用各有其侧重,赏是用人的激励机制,而罚则是纠正机制。而人的心理其实很简单:我为你好好地干,你给我应得的报酬。

    事实上,赏罚的问题也就是付出与得到的问题,如果赏罚不分明,那么他们就对自己的付出的意义感到怀疑,积极性下降甚至丧失。因此,赏与罚是领导手段,亦是治军的两大“利器“,只有赏罚分明,令出必行,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别人积极性的最佳办法之一。

    “李都统、严虞侯,这便是你们对此战的总结吗?其中经没有一点过错,真是好啊!”赵首先要二师的两位主官先后介绍了战斗经过,并作出总结及草拟的奖惩人员情况,他听后冷笑声道。

    “陛下,此战卑职有过!”李鸿斌起身答道。

    “过在何处,朕没有听到一句!”赵追问道。

    “卑职……”李鸿斌吭哧了几句却没有答出来。

    “好,朕来问你!”赵见状心中气恼,但仍强压怒火道,“朕问你,你部过江突击分队陷在江南,朕可下旨着令你设法营救?”

    “陛下曾多次下旨,令卑职营救,并称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李鸿斌抬头回答道。

    “朕再问你,可曾组织过营救?”

    “禀陛下,卑职曾多次遣兵过江寻找,却无功而返。后敌增兵瓜步山,营救愈加困难,以致拖延至今!”

    “为何发现踪迹后,又明知敌增兵,为何只遣小分队前去,而非果断动用大军营救?”赵再沉声问道。

    “禀陛下,卑职……卑职以为过江分队已经被重兵围困多日,已难以生还,因而觉得已无必要!”在小皇帝的连连发问下,他脸上见汗,却不敢抬手拭去。

    “朕的旨意是什么?”赵提高声调问道。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一定将他们带回江南。卑职违反圣命,还请治罪!”李鸿斌言道。

    “朕看你就未将朕的命令放在心上?”赵一拍桌子道。

    “陛下,卑职不敢!”

    “你有何不敢?朕已亲至督战,你却一再隐瞒实情,夜间江北枪声清晰可闻,你却声称生还已无可能。四名断后的士兵战死瓜步镇,被曝尸街上,又知情不报,以致战斗开始后才获知实情!”赵站起身,指点着其言道。

    “卑职非是知情不报,而是的确不知!”

    “一句不知就能推脱掉吗?四名阵亡士兵曝尸街头,江北尽人皆知,足可见你遣兵营救也是敷衍了事,稍遇阻拦便撤回江北,根本没有尽心,却还在这里狡辩。”赵抓起桌上的茶杯向其掷去,茶水撒了其一身,李鸿斌却动也不敢动。而在场的众将从未见过小皇帝如此生气,皆是噤若寒蝉,大气儿都不敢喘。

    “卑职知罪!”李鸿斌施礼颤声道。

    “即便你不知实情,为何渡江后在获知情况后,却执意要按照计划撤兵?”

    “既然作战计划是陛下御准,卑职不敢擅自行动!”李鸿斌言道。

    “呵呵,原来还是朕之过喽!”赵气极反笑道,“你是一师都统,又担当前方指挥,朕也授予汝机宜之权,战况发生变化自当随之调整作战计划。而你不但不调整部署,反而要丢下前出瓜步镇的侍卫营,独自退兵,制友军于险地,还敢以此强辩!”

    “陛下,卑职……”李鸿斌张口结舌地不知再如何自辩了。

    “察禁军第一军一零二师都统李鸿斌执行命令不坚决、临敌指挥失措、缺乏为将者的果断和担当,现免去其本职,收缴印信,待兵部论罪。其职暂由二师司马李磊接替,代行二师都统之职!”赵略作平复,扫视了在座的众将一眼言道。

    “卑……卑职领旨谢恩!”李鸿斌虽有心理准备,却没有想到皇帝会对此处罚如此严厉,当场免去了他的都统之职,这大大超出了他的所料,此等于断送了自己的军旅生涯,但当下皇帝金口玉言一出,等于再无回旋余地,面如死灰的施礼道。

    “望陛下念在李鸿斌为国征战多年之功,还请收回成命,让其戴罪立功。而此战不利,也有属下之过,愿代受其罪!”这时陈凤林起身施礼道。

    “汝身为一军之首,却将队伍带成这样,以为能置身事外吗?退下!”赵斜了其一眼低声喝道。

    “属下遵谕!”陈凤林不敢再言,讪讪归座。而场上其他众将也是一脸震惊,陛下免去李鸿斌的都统之职,可谓开了禁军中首次因指挥不利罢免高级将领的先例,也让他们感到了危机。

    “二师都虞侯严岳,汝身为主领军政官员,却擅权屡屡插手军务,干扰军事主官的行使职权,打压军事将领,免去其职,回京待罪!”赵又看向严岳道。

    “陛下,卑职冤枉!”刚刚还若无其事的严岳听闻自己亦被免职,大惊失色道。

    “你有何冤枉?”赵厉声道。他知此人是军改之初由兵部调任的文官,从前却也算安分,但是回归江南后,借扩军之际频频欲染指军事指挥权,这当然是他不能容忍的。

    “陛下,此次渡江作战制定的作战计划,皆是陛下御准,督促各部依照计划行事亦是卑职责任所在,怎能说卑职擅权;再者,卑职只是依照条令管理、选拔官员,又何来打压之说;另卑职一直恪守本分,何曾干扰都统行事,更无频繁之说。还请陛下明断,勿要轻信小人谗言。”严岳躬身施礼自辩道。

    “哼,你以为身在京师千里之外,己之所为,朕便一无所知吗?”赵冷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