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在赵昺眼中赌徒是一群敢于孤注一掷,铤而走险,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的狂徒。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疯狂,原本只是下了十块钱注,他输了;于是他又再下十块钱注,但他又输了;现在,他开始下二十块钱注,还是输了;然后又是三十块,但还是输……

    可是,越是输,他们越要增加赌金。因为他们总想着翻本,如此便一再追高,企图扳本,以为赌一把大的,就可以把前几次输掉的钱都赢回来了。所以为了追回自己的患得患失,他用了不断玩大的方式。

    另外赌徒们还有一种不为人知的心理,他们有时也会懊悔。开始的时候下了十块钱的注,输了;再下十块钱的注,又输了;某一次之后,他把赌金降到五块。看起来还挺理智,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他赢了这五块钱,他会恼唉,当初真该增加赌注;如果输了这五块,那么输就是输了,输钱可能还会让他觉着庆幸幸好,降低了赌注,否则输得更惨。

    现下江北的两位在赵昺眼中就是赌徒。玉昔帖木儿出身虽然不错,但是也正因为在当年的政治斗争中站错了队,进而失去了皇帝的宠信,甚至世袭的怯薛长一职也没了,其长期在北境任职与叛军作战,不能说没有惩罚的意味在其中。此次奉旨南调在他看来也是机会,有可能重获得大汗的宠信,恢复家族的荣光。

    但是赴职后,玉昔帖木儿却发现形势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乐观,大汗并没有将其留在京中任职,而是接手伯颜留下的这块烫手的火炭,担负着夺取江南的重任。他知道这既是大汗的期许,也无疑是对其变相的考验,如果不能完成,他知道自己的下场将更惨,甚至比伯颜更可怜,恐怕连重回北境的机会都没有了。

    不过赵昺相信玉昔帖木儿作为一个沙场老将也明白当前的形势,想要再次夺取江南有多么困难,尤其是两个都万户府在多年承平下,已少了当年的悍勇之气,一盘散沙之下战斗力比之北军差了很多。而南朝军队确是越战越勇,江防守的密不透风,想要过去谈而容易。

    而桑哥的钩考扩大化即给了玉昔帖木儿带来了危机,却也让他敏锐的发现了其中的机会。危机之下,众将只能抱团取暖,也必须服从他的命令,否则就会被当做鸡杀掉。此外要想平安渡过这场危机,只有渡过长江,进取江南。虽然胜算依然不大,但也算有了赌上一把的本钱。

    在赵昺看来,马绍肯答应表面上看是出于气氛,其实本质也是在赌。但是他赌注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江北士子们的前途,希望能够在一场胜利下重新获得大汗的信任,从而重掌权柄,实现心中的治国平天下的夙愿。而在赵昺眼里,其更为疯狂,因为江北士人们的生存环境已经够恶劣了,其已经到了最低潮,没有什么输不起的。

    此时赵昺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坐在了赌桌上,面对两个赌徒,如何才能让他们停手?赵昺明白在赢钱的时候,赌徒们不会停手的,在贪欲和侥幸心理的作用下,他们大概率的会一直赌下去,直到形势逆转,到输的时候,等到身上的钱输得精光、一分钱都不剩了,直到不得不停手,此时才会收手。

    但是赵昺也清楚‘收手’是赌徒们最为痛恨的事情,而在赌博中,赌徒们往往是你也会看到人的情绪对赌博的影响,尤其是恐惧,可其却是因为为了摆脱恐惧而采取行动……

    。

第1044章 政治角度() 
赵昺摸透了对手的心思,随之也下定了打的决心,但这次他不想只是被动的防守,而是抓住战机扩大战争的规模。不过他也清楚此非是前时跨江抢马,自己可以临时起意组织的一场战斗,也不是一场烈度较大的战役,却是一场波及范围和影响力更大的局部战争。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些年来赵昺对此的理解随着身份的不断转变有了更深的理解。初时他也就知道这句话,理解也就在字面的意思,而那时帅府刚建手里也只有千八百人,想的也是如何能够保住命,什么复国救民就是嘴头上的漂亮话,哪里又什么政治目标,更不会有长远的战略,琢磨的是如何取得眼前战斗的胜利。

    待到了琼州,面对‘一贫二穷’和敌军环伺的局面,赵昺考虑的就是如何撑住场面,笼络住人心,站稳脚跟。而他那时的水平有限,只能是以战术视角去看世界,靠着勇气和前世的经验解决战略问题,说白点儿也就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充其量做的只是一个知州的工作。

    不过这段时间也不长,赵昺很快就当上了皇帝,并将行朝迁至琼州。形势的变化就逼的他不得不从更大的格局上考虑问题,但主要还是‘求生存、求发展’,复国虽然已经提上日程,可在他看来还是一个遥远的梦,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而他也自知顶着皇帝的名头,做的却是一方封疆大吏的工作,境界有所提升,也勉强可以用战役眼光审视世界,解决问题。

    即便是赵昺做出收复江南的决定时,对局势的判断也是片面的,削弱蒙元在江南的统治力,打击其经济,算计忽必烈及发起的护陵之役都是站在组织一场大战役的角度上,根本没有想到能够自己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占据整个江南,他甚至已经做好了一旦战事不利就退回琼州预案。

    现在回想起来,赵昺都会冷汗直流,连呼侥幸。当时可以说是一场乱战,几个战场同时打响,他们胜在出其不意,瞬间将整个江南搅成了一锅粥。蒙元方面根本没有做好应对准备,只能被动的应战,加上忽必烈突然暴毙,朝廷也是一片混乱,这才让赵昺得以控制住了局面。

    由于缺乏政治上的考虑,当时也并没有制定出相应的预案,赵昺只能是仓促应对,虽然不至于酿成大错,但是想想彼时政策并非没有缺陷。可在众臣的辅助下,他也算是勉强应付下来,而接下来的‘内斗’就让他疲于应付,手忙脚乱了。

    那时的赵昺已经做好了最坏打算,甚至准备利用军队接管政权,实施军管,完成过渡,从而巩固自己的帝位。好在有应节严在其中斡旋、调和,化解了政治危机,平息了朝廷可能的分裂。而那段被‘夺权’的时间,亦让他也得以反思自己的所为,让他明白了自己的短板,清楚若想巩固地位,就必须学会以一个最高统治者的眼光审视世界,才能做出正确的决断。

    有了这个觉悟,赵昺对发动战争也更为审慎,而非过去只需考虑战斗能否胜利,却是要想到‘最终目标’,也就是战争计划,如何使整个军事活动成为具有一个最终目的的统一行动。就是说战争计划使得各种军事行动都指向了最终目标,这样所有的军事行动目标明确,而不是各自为政。

    赵昺清楚战争和政治相互影响,政治目标影响战争目标,战争是政治的工具。战争计划要涉及到四方面,包括作战方针,使用手段的范围,使用力量的大小和时间的影响。而方针指的是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还要根据敌我双方的政治目的;敌我双方的的力量和多种关系;敌我双方的政府和人民的特性及能力;其他国家的政治结合关系和战争对它们可能发生的影响。

    他记的对于战争计划的概念,《战争论》是如此描述的战争计划总括整个军事行动,并使它成为具有一个最终目的的统一行动。人们如果不知道用战争要达到什么以及在战争中要达到什么,那么就不能开始战争,或者就不应该开始战争。这个主要思想规定了作战的一切方针,确定了使用手段的范围和所用力量的大小,而且会一直影响到军事行动的最小环节。

    而战争计划对于战争结果有两种理论,一种是战争是整体,一切取决于最终结果;另一种是战争是相互独立的,最终结果是单个结果的积累。赵昺以为第一种可以视为基本观点,第二种则是第一种在具体情况下的修正。赵昺则认为战争是由一些各自独立的结果构成的,这些结果就像赌博中的各自独立的‘局’一样,前几局的输赢对以后的输赢并没有影响,而人们却可以把每个单个的结果像筹码一样积存起来,从而改变局势……

    “各位丞相,蒙元近日对我朝润州至江口一线部署重兵,朕以为敌是欲自运河南侵,直逼京畿地区。当下我军虽已进入战备,但处处防守十分被动!”赵昺召集在朝的几位执宰商议江东防务,听取他们的意见,他指着桌上的舆图简单的介绍了当前的敌我形势。

    “陛下,臣以为此战应坚决反击,最好能够与敌重创。如此不仅可以保我京畿安全,还能牵制敌河南山东行省的兵力,减轻荆湖一线的压力。”陆秀夫首先言道。

    “臣以为当下收复川蜀之战在即,湖广制置司承担着筹措辎重和增援的任务,而长江水军的主力几乎全部西调。若是江东再行开战,只能依靠江东制置司独立作战,臣以为力有不逮,因而还是以防御为上,而非全力反击!”主管兵务的参知政事江璆想了想言道。

    “臣以为江知事所言甚是,若是我朝发起全力反击,难免调动大军过江,如此江东兵力空虚。而江东不仅是京畿所在,且是我朝税赋的主要来源之地,一旦失守则举国动荡!”刘黻沉吟片刻捋捋胡须道。

    三人分别发言,而应节严在旁眯着眼睛,一副似睡非睡的样子,若非赵昺看到其手指在腿上轻嗑,还真以为其睡着了。在中秋之后,应节严便上奏表请求致仕养老,他当下就予以驳回,但老头儿又再次上奏,他这次干脆扣下不发。而今天开来其岁数毕竟大了,精神已经不济了。

    “先生以为呢?”赵昺探身出言相询道。

    “陛下,臣以为陆相所言极是,应坚决对敌进行反击!”应节严好像才反应过来似的,轻咳两声说道。

    “陛下,臣亦以为此战当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