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指环王第三部,洛汗国八千骑兵冲击五六万的兽人大军组成的步兵阵列时。虽然那是魔幻电影,不过冷兵器时代的一些特征还是很明显的,看完那部分你就能理解步兵群面对重装骑兵集体冲锋时的那种无助感了。反正耿精忠自己在看到那部分的时候是被震撼到了,电影特效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感觉冷兵器时代骑兵面对步兵的优势也太明显了。后世经常有一些电影会误导人,感觉步兵在面对骑兵冲锋的时候可以闪躲然后从背后攻击。这种情况不能说不存在。但那只是很小的可能。冷兵器时代动不动就是集团作战。大方阵集结在一起的时候想闪躲骑兵突击只是个笑话。
能够克制骑兵的不是没有,重装步兵就是一个办法,还有水浒中提到过的钩镰枪也是一个办法,历史上最有名的是唐朝士气的装备了陌刀的重装步兵。陌刀这玩意杀伤力极大,一刀劈下,人马俱碎。它自西汉斩马剑发展而来,又吸收了汉露陌刀及六朝长刀的形制与冶炼技术。唐朝有具体部门负责铸造,贮藏。管理。陌刀极为锋利,砍杀效果极佳,在战争中主要用来砍杀敌骑兵,其战术作用相当于今天的反坦克武器,而且由于其威慑力大,又被用于文武高官及藩镇的仪卫。直到宋代,陌刀才开始衰落。
陌刀在唐朝也就重装步军所用,另外个别主要将领使用陌刀作为主战兵器比如唐朝名将李嗣业,一柄陌刀杀得敌人闻风丧胆。根据唐《卫公兵法》所记录了唐军的主要作战方法:其中诸军按其职能分为弓手、弩手、驻队、战锋队、马军、跳荡、奇兵等多种。每当战斗展开时候,敌人在一百五十步时候。弩兵开始射击;敌人在六十步时候,弓箭手开始射箭;敌人攻入二十步时候。弓弩手发箭后执陌刀与战锋队齐入奋击,己方重装步兵与敌方步骑兵短兵相接后,奇兵、马军、跳荡军皆不准轻举妄动,如果前方步兵的战况不顺利,跳荡、奇兵、马军方可迎前敌出击, 重步兵则后退整顿后准备再援。
如果跳荡、奇兵、马军进攻不利,所有的步军(唐朝军制中的陆军中除去装备陌刀的重步兵之外还包括防御弓矢等远程武器的盾牌手和手持短兵器的轻步兵)必须配合马军同时作战。敌军退却,马军不得轻易追击,必须确认敌人真正溃败后,才能相继掩杀。唐军步马结合,攻守有职,步兵为正面先锋是最主要的正面攻击力量,骑兵为侧辅,通常用于迂回包抄敌军或者迅速冲击立足未稳的敌军阵脚之用,步兵配以弓、弩、陌刀,骑兵负责步兵战后的突击与追击。
陌刀作为长柄大刀如墙一般推进绞杀敌军正面有生力量,敌军骑兵往往在陌刀重步兵的绞杀下人马俱碎,为先锋步兵集团冲阵的主要力量,与马军、奇兵一起构成唐朝作战的主要特色。因此从史书看唐太宗的作战很有个人特色外,最喜选择敌阵薄弱部位,亲率骑兵冲锋,“敌无不溃败”,一骑飞驰于前,数万骑兵紧随其后的场面,今日想来,尤叫人神往。初唐的时期大量的骑兵是作战胜利的重要保证,而中期的步军的陌刀如墙推进战术,创造了盛唐时期辉煌的战争历史,也创造了陌刀的神话。
从唐武德到唐天宝,唐朝在立国战争及与善骑射的游牧民族战争中能够取得胜利,步兵的进攻性武器陌刀的使用不能说不构成了主要原因之一。陌刀的出现与推广使用也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关涉到唐王朝的内政方针以及整个军事形势变化。也可以说,陌刀使用、推广的历史就是唐立国及对外战争、开天武功历史的一个方面。
到了现在,步军中除了结成密集的长矛方阵,基本上是没办法抵挡骑兵冲击的。而吴军上下配备的长矛不过就两米多长而已,对于马尾骑兵的冲阵起不到效果。更重要的是,吴军现在也没有什么士气,都被几千枚手雷炸没了。若是这吴军像宋朝岳飞的岳家军那样,敌军骑兵憾不动,那么倒霉的就是骑兵了,但是这吴军即便士气最旺盛的时候也远远无法与岳家军相提并论,就更别说这个时候了。
长枪步兵本就属于重装步兵类;主要运用于对付重骑兵的冲锋;他们手持长枪;配带短剑;身上的盔甲多为锁链甲。在与骑兵作战时;枪兵手中的长枪是骑兵的致命威胁,长枪步兵一般是以方阵形式作战;最著名的有马其顿方阵步兵和罗马的长枪军团。这些防阵可以有效的控制对方重骑兵冲锋对我方步兵造成的威胁。所有说,若是吴军军中尤其是前军配备的都是马其顿长矛那样的长矛,那对于骑兵的威胁就大了。
天已经大亮,太阳也露出了笑脸,只是这时候战场上满地尸首,血流成河的场景却是掩盖了朝阳的美好。“弟兄们,咱们的援军到了,吴军后方已经大乱,杀呀!”
最前方战场上,马尾军三个月只剩下了一个营不到的人马,两千多人战死了,剩下的这些也都是人人带伤。炮兵阵地这边,吴军骑兵一千两百骑兵最终还是没能越过壕沟,在三百马尾战士的轮番射击下,倒下了一半多骑兵之后,剩下的吴军骑兵全部溃退,丝毫不拖泥带水。这些骑兵是真正的被吓破胆子了,以后只怕是再也不敢和马尾军对阵,尤其是看到火器都会有发自骨子里的恐惧。
吴应期已经呆滞了,他带来了一万三千多兵马,此刻整个战场上总加起来也不到五千了。六七百的骑兵溃退不知道到哪儿去了,其他的都成了尸体。与马尾军第一师交战的五千士兵此刻也只剩下了一千多人,马尾军士兵基本上就是一个拼掉两到三个的架势,而处于前军与后军中间的区域,三千余吴军的尸体躺在这,这都是马尾炮兵营炮手们的杰作。
自己这边,近五千的后军步军方阵也在被马尾军骑兵屠杀着,很多崩溃了的吴军士兵开始丢掉兵器跪地投降,有了第一个便开始有第二个,就像是多米罗骨牌一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大批的吴军士卒开始投降。而前面战场,剩下的一千多正在和马尾军厮杀的吴军士卒面对士气大增的马尾军更是节节败退,再次损伤了一些之后,也跟着开始投降。几个没有收住手,杀红了眼的马尾军将士依旧挥刀砍了下去。
“大帅,咱们逃吧,再不走来不及了!”吴应期身旁的吴孟达等几个亲卫大声对着有些呆滞的吴应期喊道。可是吴应期好似丢了魂一般,根本没有听到几人在喊什么。
“大帅,得罪了!”吴孟达看到吴应期在被叫了几次之后还是丝毫没有反应,于是一个手刀砍到他的脖梗,然后将吴应期横在马上,带着几人向北方逃去。(《穿越之我是耿精忠》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三百八十七章 伤亡与救治()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穿越之我是耿精忠》更多支持!
(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战场上的厮杀早已经结束,太阳慢慢的发挥着她的威力,气温明显的升了上来。@頂@点@小@说,烈日曝晒着满地的尸首,使得尸首上以及地面上的血迹全部凝结,由于天气炎热,若是这些尸首一直被曝晒在这里,很快就会招来蝇虫,腐烂的尸体会导致大规模的瘟疫流行,这一点马尾军士兵都十分清楚,就更别说上级将领了。
第一师第一旅旅长虞昌伦战死,三个营长也就剩下了孙得胜还完好,只是受了轻伤,张大彪已经战死,郭子义身受重伤还在昏迷,只怕也活不下去了。三个营中中队长以上军官几乎死伤殆尽,就是小队长也没剩下了几个,第一旅三千将士更是只剩下来不足七百,而且个个带伤,重伤员就有三百。一句话,这第一旅算是残了,虽然可以将新训练的新兵补充过来,但是想要恢复第一旅的战斗力,还需要好一阵的打磨。
炮兵营阵地这边,虽然打退了吴军骑兵的冲击,但是自身也伤亡了过半,就连操炮的炮手都死伤了近百人。步军身上都是没有铠甲的,吴军的弓箭对他们的威胁也很大,炮兵阵地这边战死和受伤的全都是因为弓箭,几十米距离下弓箭的威力丝毫不亚于战士们手中的火枪。这也幸亏他们处于斜坡上。不然中箭的只怕还要多些。
两个时辰的时间。战场上的受伤的马尾战士都被移到了自家大营内接受救治。这不是第一师的临时大营,而是在老虎岭这边的骑兵师大营。但是马尾第一师的伤员们在退下战场之后,立即就被百余医护兵迎上去救治,清洗伤口、消毒、包扎。。。。。。在用烈酒给伤员消毒的时候,很多战士那坚强的神经却是再也受不住了,大声的惨嚎着,有一些战士因为实在是太过疼痛,直接就晕了过去。
所有的伤员也就马尾军这边还能得到救治。虽然被俘虏的吴军伤员更多,但是这个时候没人想去管他们。受了重伤的吴军士卒直接了当的在战场上就被结果了,留下来的都只是受伤不重的伤员,当然也还有很多完好无损的。被没收了兵器的手无寸铁的吴军俘虏被分作两拨被马尾军战士看押起来。由于吴军俘虏人数还是太多达到三千多人,超出看守的马尾军将士的三倍,因此不得不用绳子将他们串联起来。
太阳升到头顶的时候,江元勋领着一个营的骑兵去袭击吴军大营也胜利返回,押着两千的吴军辎重兵过来了战场,这些吴军辎重兵手还带着五十辆大车的工具。车上满是铁锹等物,这些人就是过来挖坑的。不然这**千是尸体可是没处安放,这么热的天气。必须将尸体深埋才行,而先前那些吴军俘虏手里没有工具,让他们挖坑显然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