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唐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吐蕃就不同了,吐蕃自从被松赞干布统一之后,一边发展经济,一边发展文化,已经是大唐周围实力最为强大的一个国家了,如今他们更是派出了二十万大军围攻松州城,这等情况,朝中能镇压的不多。

    侯君信这样说完,太子李承乾也很认同的点点头,只是他又有点为难,这事要侯君集出山其实是很合适的,只是之前侯君集犯了错,他该用什么借口来帮侯君集出来呢?

    直接就去朝堂上说侯君集合适是肯定不行的,那样太直接了。

    太子李承乾将自己的难处说了出来,而后望向杜荷和苏无为两人,道:“杜先生,苏先生,你们两人可有什么办法能够让侯君集被起用,但又能让他避免因为之前的事情而受到牵连?”

    太子李承乾先说杜荷而后才说苏无为,这让苏无为的心隐隐有些下沉,自从杜荷投靠太子李承乾后,他苏无为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了。

    以前还好一点,虽然他的地位受到了威胁,但他还是太子李承乾的第一智囊,可最近自从杜荷帮忙给太子李承乾找了一些漂亮姑娘,以及一些很好玩的东西之后,太子李承乾明显是更偏向杜荷了。

    这让苏无为很生气,对杜荷也不由得生出反感来,他有些后悔当初招揽杜荷了。

    就在苏无为这样想的时候,旁边的杜荷已经站了出来,以前的他还顾忌一下苏无为是前辈的身份,但现在的他却没有了之前的顾虑,很多时候都是他先说了自己的意见之后,才轮到苏无为开口,而对于此,太子李承乾默许了。

    “太子殿下,不知您是否听说了唐舟的那首出塞呢?”

    突然听到杜荷提及自己的仇人唐舟,太子李承乾眉头微微一凝,冷哼一声:“提他作甚,他的诗本太子才懒得听呢。”

    其实那首出塞太子李承乾是听了的,但他就是不想承认。

    杜荷见此,却也不急,笑了笑:“唐舟的诗里有这么一句话,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如今我大唐的情况倒是跟这首诗挺符合的,朝廷能征讨吐蕃的龙城飞将可不多啊。”

    杜荷说到这里,突然停了下来,这让他的话显得有头无未,太子李承乾一愣,随即有些不耐烦,道:“你就别卖关子了,赶快说吧。”

    杜荷耸耸肩,道:“太子殿下,其实侯君集侯将军就是诗里的龙城飞将啊,只要太子殿下引导一下舆论,让长安城的百姓皆因为这首诗而认同这点的话,那想要侯君集侯将军出山,可就容易了。”

    杜荷这么说完,苏无为心中一震,他没有想到杜荷竟然把主意打到了唐舟所作的诗上,不知道唐舟若是知道了这些,会不会后悔作了这么一首诗。

    “杜先生说的有些道理,只是明天早朝就要讨论由谁来任这个行军大总管了,而现在天色已晚,我们想发动舆论,怕是不行了吧。”

    杜荷摇摇头:“太子殿下莫急,明天我们的人只管在朝堂上推荐侯将军便是,那时我想其他人也肯定想要这个职位,只要李靖李将军不出手,双方定会争个不休,圣上一时间难以定夺,也就给了我们制造舆论的时间。”

    杜荷对于朝中的将领看的很清楚,只要李靖不出手,其他将领带五万兵马去破吐蕃二十万大军皆没有把握,而李世民是个不打没把握之仗的人,所以李世民的内心肯定是想用侯君集的,而要用侯君集就必须给群臣一个合理的理由。

    所以明天早朝如果侯君集不被起用,其他人怕得不到那个职位,如此一来,明天的早朝肯定没有结果,而他们的舆论一出,给了理由,李世民那时再起用侯君集就会顺利许多。

第521章 长孙无忌的心思() 
天刚蒙蒙亮,群臣已经在皇宫门前等着了。

    今天的程咬金很兴奋,不时的向长孙无忌等人使眼色,很具有挑逗性,直弄得长孙无忌等人恶心非常,连连低头不看,暗自祈祷赶快进大殿上早朝。

    程咬金可能是太兴奋了,对于长孙无忌等人的反应不以为意。

    如此上得大殿,李世民提及行军大总管一事之后,程咬金立马就站了出来,道:“圣上,俺老程原意为国杀敌,击退吐蕃大军。”

    程咬金表现的很积极,他这么站出来后,李世民顿时有些不忍看,身为将军,打仗杀敌的时候积极一些很正常,但最起码的自知之明应该有一些吧?

    李世民不反对程咬金是大唐开国的名将,但若论打仗的本事,他还真差了一些,他之所以能混到今天的地步,除了他真有些本事外,运气是主要原因,当然,他之前是瓦岗寨的混世魔王,投靠李唐之后,李唐也不能真的亏了他,不然他相差太大,他心里不平衡,反而容易出事。

    程咬金站出来说了这么一句后,就连忙向长孙无忌等人使眼色,长孙无忌等人此时却有些犹豫。

    长孙无忌是个很聪明的人,对李世民也是最为了解,李世民想让谁出征他多少猜出了一些,根本就没有程咬金什么事,此时他若是站出来替程咬金说项,怕是一点用没有,反而容易让李世民猜忌。

    身为帝王,最忌惮的就是臣子结党营私。

    不过长孙无忌思虑片刻之后,还是站了出来。

    “圣上,卢国公愿为国杀敌,实在我大唐之幸,臣觉得未尝不可。”

    长孙无忌说完,程咬金就有些得意了,李世民却是一愣,在他看来,长孙无忌对于程咬金的本事是很了解的,让他统领五万大军去打吐蕃的二十万,他能活着逃回来就不错了。

    李世民很奇怪,长孙无忌明明知道这点,却为何还要替程咬金说话?

    就在李世民奇怪的时候,太子李承乾的人突然站了出来:“圣上,臣觉得吐蕃二十万大军不容小觑,以少胜多当推侯君集侯将军。”

    “臣也觉得当让侯君集领兵。”

    “臣附议。”

    “”

    太子李承乾在朝中的势力不弱,他既然想让侯君集领兵,肯定是要让自己的人在早朝上多努力一番的,这些人的话正好说在了李世民的点子上,只是他们的理由太过苍白无力了,侯君集犯了那么大的错,怎么能因为大唐没有合适的将领领兵打仗就起用他?

    这会不会让人觉得朝廷离不开侯君集,会不会让侯君集产生骄纵之心?

    对于这些大臣的提议,李世民虽然认同,但并没有开口,他只是望着群臣,看看还有没有人有其他提议。

    这时,魏王李泰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然后向岑文本等人悄悄点了点头,岑文本等人明白之后,立马站了出来,像行军大总管这样手握大权的职位,太子李承乾不放过,他们魏王一脉又怎么可能放过?

    如今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两人都想在军中培养自己的势力,若他们的人能够争取到这个职位,对于他们以后的夺嫡是有很大帮助的。

    “圣上,侯君集在灭高昌国的时候犯了大错,这样的人岂能轻易起用?臣觉得驸马都尉执失思力很合适当这个行军大总管。”

    执失思力原来是突厥的一个酋长,后来投降了大唐,娶了李世民的妹妹九江公主,此人颇有军事才能,而且对大唐十分忠心,岑文本代表魏王李泰站出来表示支持执失思力,他是完全有这个资格跟侯君集一争长短的。

    岑文本这样战出来之后,其他魏王李泰一脉的人也纷纷站出来表示侯君集不合适,执失思力比侯君集更为合适。

    双方这么各有支持的人后,顿时就陷入了争吵之中。

    大家吵个不休,倒没有人再去关心程咬金是不是要当这个行军大总管了,这让程咬金很是郁闷,是他先占出来的好不好,怎么最后变成两位皇子之间的争斗了?

    双方各自混战,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眉头微凝,却是突然明白长孙无忌刚才为何要站出来表示支持程咬金了,他是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舅舅,又是当朝宰相,这事要是闹的不可开交的话,他非得站出来说两句不行。

    可都是自己的侄儿,他能支持谁?他支持谁就可能被认为是投靠了谁的,而他身为宰相又不能不支持一个,如此倒不如先表示支持程咬金,让自己不牵涉到两位皇子的破事当中。

    李世民想明白这个之后,已是多少有些佩服长孙无忌的这种明哲保身之道了,不过这也让他有些气愤,如今松州城很是危机,应该尽早决定该让谁来领兵出征的,这长孙无忌倒好,不仅不给出主意,竟然还往后躲。

    李世民眉头微凝,想验证一下自己的想法。

    “辅机啊,你对侯君集和执失思力两人怎么看啊,觉得他们谁更合适?”李世民说出这话,就有点为难长孙无忌的意思了,这两人你看着选一个吧。

    长孙无忌微微抬头,面露难色,但还是说道:“圣上,侯君集在灭高昌国的时候犯了错,但他若能戴罪立功,倒也未曾不可一用,至于执失思力,他是我大唐的驸马都尉,用起来也是可以放心的,只不过在臣看来,还是程咬金更合适。”

    对于侯君集和执失思力两人,长孙无忌都不得罪,都说他们两人都能当这个行军大总管,不过他们两人的事长孙无忌绝不参与,最终还是又扯到了程咬金身上。

    长孙无忌的话验证了李世民的猜测,这让李世民有些哭笑不得,但此时的程咬金却是兴奋异常的,他没有想到长孙无忌竟然肯帮自己,当然,他多少也看出了长孙无忌的用意,不过在行军大总管的诱惑前面,他可以忽略不计长孙无忌的那些小算盘。

    “圣上,老臣再次请愿,愿为我大唐流尽最后一滴血啊”如今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都已经参与进来了,他程咬金再争似乎显得有些很没眼力劲,但难得长孙无忌和一众同僚支持自己,他还真不想放弃这个机会,而凭他的资历,只要李世民还在,他倒也不用担心太子或者魏王给他小鞋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