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唐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舟说了,就这么做,只需要把李承乾派内侍去青楼抢人的消息散播出去就行了,到那个时候,他说魏征一定会在朝中弹劾李承乾的。”

    “魏征?”

    丹阳公主想了想,魏征虽然是支持李承乾当太子的,但他身为御史大夫,只要弹劾起来,谁的面子都不给,如果这事他知道了,他极其有可能会弹劾太子,更何况唐舟还救过他的母亲,他虽然是倔脾气,但素来忠孝,应该会替唐舟做些事情的。

    只是唐舟为何只让李承乾派内侍去青楼抢人的消息散布出去呢?

    暗思片刻之后,丹阳公主猛然醒悟,而她醒悟之后,不由得暗自敬佩唐舟看事情之透彻,只是她虽然醒悟了,但并没有在程处默跟前表现太过,只点点头:“既然唐舟这么说了,那就按照他说的去办吧。”

    程处默颔首,但却又道:“唐兄还说了一件事情。”

第116章 惊惊惊() 
“唐兄还说了一件事情。”

    程处默说完,丹阳公主连忙问道:“唐舟还说了一件事情?是什么事情?”

    “唐兄说了,这事要快,快的让其他人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不过其他人是谁,唐兄却是没说。”

    丹阳公主微微凝眉,而后不再多问,直接吩咐道:“既然如此,那你现在便想办法将这事散播出去,最好让魏征尽快知道。”

    丹阳公主一定是明白了什么,所以才这样吩咐的,只是她知道了什么?程处默很好奇,可在丹阳公主这里,她还是不敢多问的,颔首之后,便连忙退去照办了。

    而就在程处默离开之后,丹阳公主在古调阁走来走去,心中暗想,一定要快,一定要快啊。

    丹阳公主很清楚唐舟的担忧,如今这事虽说是太子李承乾做的不对,可李承乾毕竟是太子,只要她的皇兄李世民没有想过要废立太子,那么李承乾永远都是太子,而且永远都是李世民拥护的对象。

    李承乾派人去青楼抢人这事不算大,可如果让人知道李承乾打死一个太监而后诬陷一位侯爷,那这事就有点严重了。

    一个储君可以好色,但绝对不能是非不分,可以唐舟亦或者丹阳公主对李世民的了解,就算李承乾真的是非不分,一时半会为了大唐的稳定,李世民也是不会废立李承乾的,所以为了保护李承乾,他会把事情压下来。

    如此,若有人揪着李承乾诬陷唐舟的事情不放,那么势必会引起李世民的愤怒,而为了表示大公无私,李世民可能会处罚李承乾,但相对的,唐舟只怕也要因为李世民的生气而受到牵连。

    所以,这件事情最好能小就而这事只要闹到了朝堂之上,唐舟相信就算李承乾再笨,应该也不会想着要自己性命吧?

    至于要快的原因,是因为唐舟不会将太子陷害自己的事情说出来,但其他人可不会放过打击太子的这个机会,比如说魏王,比如说吴王,而他们如果把这事捅到了朝堂上,唐舟虽然也同样能救回一条命,但难免会被太子记恨,甚至被李世民处罚,这并不是唐舟想要的。

    他只是一个小小侯爷,实在不想跟李承乾亦或者李世民为敌。

    所以,这个消息最好能在魏王亦或者吴王的人在朝堂上提出之前让李世民知晓,而以李世民的心智和城府,将这件事情消于无形应该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程处默的效率是极高的,这天黄昏前他已是将唐舟要他散播的消息传到了魏征的耳里,魏征得知太子李承乾竟然派内侍去青楼抢人,而且跟唐舟发生冲突后,顿时愤怒不已,连呼了几声家国不幸,然后便奋笔疾书写了一封奏折,急匆匆便往皇宫赶去。

    皇宫,李世民对面站着刑部尚书张亮,此时的刑部尚书张亮正在向李世民禀报一件由刺史府递交上来的人命案。

    “圣上,昨日烟花巷江南阁发生了命案,东宫内侍到青楼抢一名风尘女子,唐舟对东宫内侍出了手,可后来那名内侍回到东宫后却死了”

    张亮身为刑部尚书,叙述案情倒是有一套的,他把这件命案的始末给说了一遍,其中将刺史府寻找到的证据和证人一事也完完整整的说给了李世民听。

    李世民听完之后,脸色发白,道:“听爱卿之意,是有人杀了那个叫卓二的内侍,然后嫁祸给唐舟了?”

    张亮微微抬头看了一眼李世民,虽然知道李世民脸色很难看,可还是点点头:“刺史史文道史大人已是从死者的尸体上发现死者身上除了拳脚之伤外,还有棍棒之伤,可唐舟却只踢了卓二两脚,再者,一个名叫王馗的人那天正好在现场,他证实了唐舟的话,唐舟的确只踢了两脚,可见卓二身上的伤并非唐舟所为。”

    张亮这般说完,李世民凝眉沉思,正要开口,一名太监急匆匆来报:“圣上,魏征魏大人求见。”

    李世民此时正心烦,但想到魏征的倔强脾气,只得点点头:“宣他进来。”

    不多时,魏征拿着奏折进了御书房,将奏折递交给李世民后,魏征便开口道:“圣上,臣要弹劾太子身为储君却不修德行,这是臣的奏折,其中详细列数了太子这些年的劣迹,还请圣上为大唐江山计,对太子严加教育才是”

    听到魏征这话,李世民心头猛然一惊,暗想自己的儿子倒真是祸不单行,一个刑部查出了他的罪状后,这御史大夫魏征又来找他麻烦。

    不过当李世民看完魏征的奏折之后,却是比预期的要好一些,因为魏征的奏折中只是列举了李承乾的一些小毛病,而像诬陷侯爷这样的事情却是没有。

    这样看完,李世民点点头,道:“朕这些年忙于朝政,的确疏于了对太子的管教,魏爱卿今日所言正和朕心,这样,为太子计,朕决定从朝中选出一些品德俱佳之人为太子师,魏爱卿觉得如何?”

    魏征一直是支持立长子为太子的,此时听到李世民这话,自然欣喜,而这个时候,旁边的张亮道:“圣上,这件案子”

    张亮话还没有说完,李世民已是打断了他的话,说道:“朕刚才已经说了,朕会对太子加强管教的,至于这件案子,虽有牵涉到东宫,但并未提及太子,你们且按规矩去办吧。”

    听到李世民这话,张亮心头猛然一惊,而后暗自庆幸魏王李泰考虑周详,在最后关头想到李世民可能会袒护太子,所以要他先来试探一下口风。

    如今这种情况,已是说明了一切,他们如果不识趣而在朝堂大肆攻击太子李承乾的话,只怕会适得其反。

    念及此,李亮连忙表示明白,然后便行礼退去,至于魏征奏折上都写了太子的什么话,他并不怎么感兴趣,当然,他更没有怀疑魏征为何只言东宫侍卫去青楼胡闹,却未替太子诬陷唐舟一事,毕竟这事只在刺史府和刑部有传,魏征的消息是灵通不到他们这两个地方的。

第117章 祸与福() 
皇宫的事情很快传到了东宫。

    李承乾听完之后很是生气,道:“这个张亮,竟然是魏王的人,他藏的倒是挺深,如今他这般在圣上面前搬弄是非,找个机会,本太子非得好好教训他不可。”

    说到这里,李承乾望了一眼对面的苏无为,神色微微缓和,道:“还是先生思虑周详,那魏王果真想凭借此事打压本太子,不过好在圣上有心袒护我,只是听闻父皇要找人来担任我的老师,这这个本太子不是很喜欢,太约束了,你想个办法给本太子推辞掉吧。”

    苏无为见李承乾到这个时候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真正应该做的是什么,心中颇是痛心疾首,但想着自己若是呵斥他也是无用,只得换一种语气劝解道:“殿下,圣上是有意袒护你,可如今有件事情你若不作,只怕是要辜负圣上对您的一片苦心的。”

    李承乾微微一愣,不知苏无为所言何事,道:“哦,什么事情?”

    “撤销案状,不然太子殿下您陷害侯爷的证据就会留有案底,现在朝中的人摄于圣上对您的宠信不敢大张旗鼓的在朝堂上说,但日后您若是落了下风,只怕就要被人揪住不放了。”

    听得这话,李承乾顿时醒悟过来,于是连忙将那新任的掌事太监韦贵道:“你去一趟刺史府,就说那卓二胆敢瞒着本太子去青楼胡闹,已被东宫杖刑,将其尸体运往刺史府,只是要刺史大人记录在案罢了。”

    死了人,都是要到官府投案的,李承乾虽然好色,但却也是个极其聪慧之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到这样一个应对之策,还是很不错的。

    苏无为见此,心中也多少燃起了一点希望,不过在李承乾说完之后,苏无为又多说了一句:“派人再给唐舟小侯爷送去一份道歉礼,言明一切都是误会。”

    对于此,李承乾虽然心有不忿,可如今都这个时候了,他也不好再反对,向那个听命的太监点点后,便让他退去了。

    见李承乾的态度不错,苏无为这才露出一丝浅笑,道:“太子殿下担心老师太多会受约束,这事属下明白,但这对太子殿下来说,又未曾不是一个机会呢。”

    李承乾微微凝眉,道:“机会?什么机会?”

    “太子不是一直都有意拉拢朝中权贵,这就是机会,如果他们都成了太子您的老师,那他们还不得事事为你考虑?”

    听闻此言,李承乾的眼神顿时发出光来,道:“不错,不错,苏先生所言甚是,本太子若是不堪,就是他们教导无方,到时也要受到惩罚的,而为了不受惩罚,他们势必事事与本太子一心。”

    说到这里,李承乾露出一丝浅笑:“只不知父皇会给我找那些老师。”

    “看情况,皆是一些品德不错,而且在各个方面都有不少成就的人,这些人可能在朝中实权不多,但他们的身份却绝对能够在一方有所影响,这对太子营造势力是极其有好处的。”

    李承乾颔首:“如此,倒也真算得上好事了。”

    韦贵听从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