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人电脑的浪潮正在迅速兴起,这个市场将来会变得无比巨大。东方电子的胃口再好也不可能肚子吞下。李轩愿意扶持一批关联企业,一起分享这个巨大的蛋糕。
就在许建奎向自己二叔汇报成果时,东方孵化器的总裁也正在给李轩介绍情况。
“李生,香港的有钱人实在太多了,15个项目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已经全部募集到了足额的资金,我们原计划募资3000万港币。最后实际上增加到了3450万!”徐遇安给李轩打电话是喘气还有些粗重,心情十分激动。
他在硅谷很少看到这样疯狂的场面。从来都是创业者们一家一家的上门,说破嘴皮子也不一定能说服风投公司们向自己投资。哪可能像现在这样。风险投资人们哭着喊着想要送钱!
投资科技企业就像一场赌博,风险很大,眼光不够敏锐就可能血本无归!谁说他也认为这次这批企业都有投资价值,但这15家企业绝不可能全部成功,有一半最后能够成长起来就已经足够疯狂了!
李轩其实已经猜到了原因,东方电子狂飙式的崛起,挠中香港许多人的痒处,他们没有机会分享东方电子疯狂成长所带来的巨额红利,于是干脆把李轩现在这些风险投资项目当做了东方电子的替代品。
3450万港币的募资额度,在减去东方风投的1500万之后就只剩2000万。这点钱在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分食之下,每个人能分到的投资额平均也就几十万而已。对于像许士勋、郑玉彤这样的富豪来说,这点钱连一个零头都算不上。
更何况这次这些项目,李轩的目的是打响牌子。每个公司都经过精挑细选,在确认有较大的发展前景之后才能上首批推介名单。这些因的素叠加作用之下,于是就造成了此次推介会的火爆场面。
“李生,参与这次风投的,不仅仅只有香港本地的投资者,还有来自硅谷的著名风投公司红杉资本!”徐遇安又在电话里说道。
李轩微微皱了皱眉,随即又轻轻一笑,红杉资本不愧是霸王龙级别的风投公司,它的鼻子真是灵,隔着一个太平洋都能闻到食物的味道!
只要是从事it行业的人,对红杉资本这个名字绝对如雷贯耳。这家风投公司先后成功投资了、甲骨文、思科、雅虎、谷歌、诱tube等一系列著名的it公司。因其投资而上市的公司总市值,甚至超过整个纳斯达克市场总价值的10%。
后世国内的阿里巴巴、新浪、京东、唯品会、豆瓣等许多公司都接受过红杉资本的投资。就连李轩现在的竞争对对手之一——雅达利,它在初期发展时也得到过红杉资本的资金扶持。
可以说红杉资本是硅谷一个不朽的一个传奇,你被它看中很可能意味着,会成为未来几年的弄潮儿!
其实红杉资本之所以会到远在亚洲的这场小小推介会,也还是因为李轩的功劳。之前,红杉资本多次提出希望投资李轩旗下的计算机园地、东方等公司。但李轩并不缺乏资金,果断的拒绝了它的好意。
最近红杉资本又瞄上了,正在扩张的东方半导体公司,所以对整个东方电子集团的研究也更加深入了,于是在无意中发现了远在香港,还有这样一个投资机会。
3000万港币折合成美元还不到600万美元。对于这家刚刚成功投资了公司的风投巨鳄来说,这点钱它可以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就拿出600万美元,把项目给包圆了。不过初来乍到的红杉资本,在疯狂地香港投资人面前也没占到多少便宜,这次只抢到了几百万港币的投资份额而已。
李轩并不排斥这些外来资本的,相反香港的风投才刚刚起步,这些专业的美国风投公司的,可以更快的让整个行业实现制度规范化与合理化。
李轩与徐遇安打完电话后,又拨通许建奎的码,许建奎刚接起电话就开始抱怨,他只来得及谈妥两个项目,后续再去谈其他项目时就已经没有机会了。
“下一批公司什么时候推出啊?”许建奎在电话另一头问道。
“你以为这是割草啊,割完马上就能长出来,好项目哪有这么多!”李轩没好气的说了一句,“东方孵化园里面正在孵化的项目还有几十个,你自己可以慢慢去挑!”
李轩也知道肯定会有漏网之鱼的好项目,还没被孵化园的层发掘出来,毕竟谁也不可能精准的预测未来。但东方孵化园能凑足首批15个项目,除了在孵化园内部筛选之外,不但在全港寻找,甚至还把目光投射到了台湾。现在的台湾也和香港差不多,风险投资同样还没开始萌芽。
“你出面联络一下其他参与了这次风投的投资人,由我们东方风投出面组织一个行业交流会,向大家介绍一些硅谷的成熟制度!比如风投资本是否要派驻董事参与投资企业的等问题,具体诺里斯会负责的!”李轩说道。
诺里斯。克尔是新成立的东方风投公司的另一位副总裁,他是沙丘路上最近一两年表现非常不错的一位投资经理,刚刚被李轩用重金从美国挖到香港,来负责东方风投的实际运作。
沙丘路位于硅谷地区的门罗公园市,这条街被誉为是“美国西部华尔街”,聚集着上百家风投公司,几乎硅谷的每一个大拿都来过这里寻求帮助。沙丘路和斯坦福,被誉为是铸就硅谷辉煌的两台发动机!
ps:不好意思,今天更新晚了一点,第二更也会略晚
。。。
第213章 第一次上镜()
“你这个花痴,别再发呆了,李生早已经走远了!”贾秀兰推了推身前一动不动的好友。
黄曼曼这才回过神来,俏脸微微泛红:“李生好帅,好有男人味啊!要是我能在李生发迹前就遇上他,说不定他也会爱上我呢!”
李轩和那些颜值爆表的当红小生相比,其实帅得一点也不明显。但是在超级亿万富豪的头衔加成下,他在少女心中的地位能甩开那些人无数条街。钱包就是男人的底气,存款就是男人的气场!
“你别白日做梦了,钟小姐可比你漂亮多了!”贾秀兰好笑的说道。
据报纸上的花边新闻说,李生很快就要订婚了,香港又少了一个最大的超级钻石王老五。
“哼!人家好歹已经有男朋友了,你还是个没人要的老处女!”黄曼曼很毒舌的反击道。
“啊,看我不撕烂你这张臭嘴!”黄曼曼显然被戳中了痛点,张牙舞爪的就扑了过去。
两个女孩在化妆室里打闹了一阵,贾秀兰最终没逃过好友的魔爪,被迫为自己的嘴贱付出了请客两顿的代价。她决定把这两顿请吃饭的机会留给男友来表现,自己的钱还是留着买漂亮的包包和化妆品好了。
“李生好像还是头一次上电视呢,我刚才给他设计的造型设计,是不是很吻合他的气质!”贾秀兰很快又找到了一个可以炫耀的话题。待会儿可以去和其他同事吹嘘一下,肯定能收获一片羡慕的目光。
“切,别臭美了,你只是帮小李生稍微打理了一下头发而已。我还给他画了个很上镜的淡妆呢!”黄曼曼一脸不屑的白了好友一眼。
李轩自然不知道自己走后化妆间里发生的对话,他在助理的引导下已经来到了《锵锵三人行》的录影棚。
“李生!”
看到李轩走过来,《锵锵三人行》栏目的总策划、监制、主持人等一圈人都李轲围了上来。
“李生,这是今天这一期节目的台本,你看看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郑丹锐赶忙把台本递到李轩的面前。
李轩的翻看了一下。和之前送给他过目的版本并没有区别,于是点了点头:“就按这个来吧,我也没什么需要向观众们隐瞒的地方!”
节目录制即将开始,郑丹锐双眼对着镜头,注意到摄影机后正在倒数的节目导演,心里微微有些紧张。恍若像是第一期节目录制时那样。因为今天的嘉宾有些特殊,可以说是香港有史以来前无古人的一个财富传奇,它不但是无数香港人的偶像,还是郑丹锐的伯乐。
之前,正是因为李轩亲自点头。才让他这个编剧出身,从未有过主持经验的新人,能够有机会挂帅主持这档《锵锵三人行》栏目。
《锵锵三人行》开播之后,收视率稳中有升,虽然无法与《谁能成为百万富翁》等新综艺栏目相提并论。但开播只有一个半月的《锵锵三人行》,却迅速牢牢锁定了自己的收视群,成为香港精英阶层必看的一个高端谈话节目。
栏目聚焦的话题,不时能引发香港政界、商界、学界的热烈讨论。郑丹锐也凭着《锵锵三人行》一下子鲤鱼跃龙门。成为亚视风头最劲的当红主持之一。
“欢迎各位观众准时收看《锵锵三人行》,今天这期节目,我们依旧邀请到两位重量级嘉宾一起参与话题讨论。今天的话题是‘创业与投资’!
不久之前有一家公司默默无闻,香港很少有人听说过他的名字,但从昨天开始,它在全港几十家报纸传媒的猛烈宣传下一下子变得家喻户晓。它就是东方创业孵化园有限公司,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到这个一夜成名公司的掌舵人,徐遇安总裁!
东方创业孵化园。人一听到‘东方’两字打头的公司,就会联系到一个人。东方电子、东方、东方游戏、东方半导体、东方研究院,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老板。那就是被许多香港人戏称为‘财神李’的李轩先生。今天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李轩先生,亲自来参加《锵锵三人行》的节目,与观众分享他的故事!”
随着郑丹锐的介绍,李轩出现在电视画面中,摄影师给了他一个长时间的特写镜头。
“李生,这是您第一次参加电视节目录制吧?”郑丹锐慢慢展开话题。
“是啊!”李轩点了点头,他的神态非常放松,一点也没有首次面对镜头的紧张感,“我还是第一次上电视!”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