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林清重生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肖朗看了她好一会儿,以为她这是没人陪又不乐意了,便上前把人强行抱了出来在院里溜达,没一会儿,老太太从厨房露出头让肖朗去竹林看看,看能不能挖几颗春笋回来做汤。

    肖朗点着头,一面把林清放到她的小凳子上,可林清却跑去跟老太太招呼了一声,拉着张文和缠着要一起去。

    老太太不放心的追出来站在厨房门口叮嘱肖朗:“随便挖几颗就回来,阿朗看着点时间,别让她一出去就跟那撒了手的兔子似得!”

    厨房里的徐秋听了这话噗嗤一声笑了起来,伸头出来看了眼嘟着嘴的林清赶紧把老太太拉了回来。

    都到了院门口的肖朗咧嘴随口应着,一把抱起打算转身回去找老太太的林清快步出了院子。

    张文和拎着篮子,身旁还带着十五,有些懵懂的跟在后边问:“奶那话说的是谁?”

    林清搂着肖朗的脖子,一听这话立马扭头瞪了他一眼,张文和恍然明白了过来,随即便闭嘴不吭声了。

    一路安静的到了竹林,肖朗带着俩人去了山脚下的那片小竹林,靠村尾的大竹林是集体财产,村里不让私自挖,只有山脚下的小竹林可以随便折腾,村里的大人孩子们没少来这挖竹笋。

    肖朗也是挖笋的老手,这几年跟着村里半大的孩子什么都干过,一进竹林,他就让张文和看着林清,自个拿了篮子进里面找起了竹笋。

    他动作很快,经验又足,没多大的功夫就挖了三四颗出来,拎在手里掂了掂,觉得足够做顿汤的,便出了竹林抱着林清回家去。

    回去的路上林清沉默着不理人,她这是出来干啥的?她这是出来放风的,溜达一圈就得回去。

    林家的这顿晌午饭因为有张文和的父母在,到了下晌才算是结束,又坐着说了会儿话,天色便渐渐晚了下来。

    好在张文和的父母也知道,来时他们就商量好了,在老太太这儿住一晚,明儿一早再回去。

    天还没黑,村里许多知道消息的人都来林家串了串门,说是没见过县里的官儿,特意来看看长的啥模样,这时候大家伙才知道,原来住在林家的那个姓张的孩子还有个当官的爹。

    张启明应付了一会儿便和一起过来的老村长进里间说起了话,外间来的人大多都是妇人,老太太和徐秋陪着说了些话,没多久就散去了不少。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村尾知青院里的十个知青也全都跑了过来。

    一来就拉着张启明慷慨激昂的宣誓着爱国情怀、xx主义、以及各种运动和对huai分子的怒斥,顺便还滔滔不绝的说起了各自的奋斗目标,理念梦想等等一切为国为民的伟大信仰。

    老太太和林清木着脸坐在一旁听他们“吹”,那种炙热中带着丝疯狂的思想是常人理解不了的,一味的跟着起哄宣扬,却从不认真的自个思考,这或许就是大势所趋的力量。

    直到天黑透,十个知青还没有离去的意思,肖朗烧的一锅热水都被他们喝净,茶叶也是一杯一杯的泡,自在的就好像在自家一样。

    几个男知青还好,只顾着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怀,几个女知青把林清的瓜子花生还有糖果都吃了大半,要不是老太太最后拉下脸把东西收了起来,怕是一点儿都不剩,就这人还不肯走。

    眼看着老太太要发飙,老村长这会儿背着手又来了林家,一进屋就黑着脸的把人都给轰走了,扬言道:“精神可真好!马上开种了,回头安排上累活苦活了,可别给我叫苦叫累,你们要是把这劲头用到地里,我也不用见天的替你们c心!”

    一听开种下地,先来村里的钱淑芬四人顿时恹恹的没了心思,倒是年前刚过来还没下过地的六人微微兴奋的保证连连,可惜老村长压根就不信他们的话,把人全都赶回去后才回的家。(。)

第一百六十三章:给别人了() 
第二天一早,张启明夫妇俩用完早饭就张罗着要走,老太太知道俩人工作都忙,能抽空过来一趟已经是不容易了,也不再多留,让林清偷偷从空间拿了不少的东西出来让夫妇俩带回去,结果东西太多,收拾收拾竟是一大麻袋。

    好在村里的驴车今儿个要去镇上一趟,老太太便跑去说了说,让夫妇俩坐驴车到镇上再转车回县里。

    这回张文和依然留在老太太这里住着,走时,徐秋搂着儿子,母子俩终究是哭了出来,连一旁的张启明都红了眼,摸着儿子的头嘱咐了许多话,保证尽快接他回去。

    一路送到村东头,因为道路泥泞不好走,驴车也坐不了太多的人,老太太只能把人送到这,看着驴车远去直到看不见才拉着哭泣的张文和回家去。

    一回到家,老太太就把还在抽噎的张文和拉进怀里哄了好一会儿,等人哭累了,让他回屋躺床上睡了一觉,一觉醒来,虽说心情还是低落,但明显好了许多。

    林清一下晌就陪在张文和身边,带着他找小竹子一起进山里晃悠,挖了些嫩芽菜,又从家里偷抓了几把白白的大米放在山脚下的草地上,拿着圆圆的大口箩筐支在上面,到太阳西斜时,抓了几十只的鹌鹑和麻雀。

    鹌鹑和麻雀也没拿回家,林清让肖朗帮忙在山脚下点燃了一个火堆,收拾干净后,抹了盐直接烤了吃。烤出的肉香随风飘散,吸引了一大批孩子过来,围着看了一会儿,咽咽口水就寻着有弹弓的孩子一起抓鸟去了。

    肖朗见围着的孩子太多,便只给林清她们烤了几只,剩下的打算都拿回去让老太太加油爆炒,不过林清挑了几只活蹦乱跳的出来打算找个笼子养起来逗趣。

    林清想的挺好,但她忘了家里那三只不省心的。

    刚带回去装在老太太给找的竹笼子里,谁料当天晚上就被初一给吓死了一只,随即第二天早上剩下的三只也全体“阵亡”。

    就这,初一还不放过的趴在笼子上,爪子伸进去不停的抓挠着。

    林清一早起来看见后气得不行,老太太更是直接拿了藤条就抽过去,扬言要把猫送人,不让养了。

    老太太也就嘴上说说,真要送,老太太第一个不舍得,林清心里清楚,便没放在心上。

    初九这天,老太太过生日。

    肖朗亲手做了碗长寿面,面和的非常劲道,做出来的面条吃在嘴里有嚼劲,再配上浓浓的鸡汤,老太太连吃了两碗,说这手艺没得挑。

    张文和送的是他亲手编的小竹篮,折腾了这么久,终于折腾出一个像样的出来,虽说小了点,但好歹能入眼,比起前几个报废的来说,委实是好的太多。

    太叔公则送了幅水墨丹青画,是昨儿个老爷子进林清空间画的,用的是林清找来的宣纸、徽墨、端砚以及湖笔,这都是林清上辈子的收藏品,老爷子眼挺尖,一眼就认出不凡之处,除了送给老太太的这幅,干脆又尽兴的画了个够。

    林清的毛衣是最后送的,深紫色带有同色花纹的毛衣让老太太又惊又喜欣慰的红了眼,拎着毛衣在身上比划了好久乐的嘴都合不拢,连夸林清聪明手巧,有这方面的天赋。

    林清笑咪咪的点头接下老太太的夸奖,一点都不亏心,肖朗在一旁抽了抽嘴角,拿过老太太正比划的起劲的毛衣看了看,眼中很是惊讶,意味深长的盯林清打量了一会儿,在林清即将炸毛前转移了视线,嘴角却露出一抹笑来。

    老太太的生日过后,二月十三,太叔公的生日也跟着到来。

    肖朗送的依然是一碗亲手做的长寿面,张文和同样又送了个小竹篮,林清也是一样,送了件毛衣,深灰色的,太叔公直接换上穿了起来。

    老太太不知道要送什么好,以前也没送过,想想,干脆送了根手杖,用林清空间里的罗汉竹做的,太叔公见了非常喜欢,正式替换了以前的老手杖。

    太叔公的生日过去没几日,村里开始逐渐忙碌起来,肖朗也去上了几天工,现在也没什么重活,每天过去倒也轻松,张文和好奇的跟着去了几天,之后就再没兴趣,天天的陪着林清小竹子一起往山里钻,那里是唯一一处乐趣不断的地方。

    但有一点令人十分厌烦,张老太太的四个孙女,不知道是在闹什么,一在外头见着林清的面,就不管不顾的往跟前凑。尤其是比林清大一岁多的张四丫,第一天往林清跟前凑时,她身上极其罕见的穿了件暂新的红色小棉袄。

    之后,张四丫就天天穿着那件红色小袄在林清面前晃悠,目光透着得意,语气更是炫耀,把送她小袄的胡秀娟说了又说,说来说去无非就是想告诉林清,她亲妈不要她也不疼她,新衣裳更不会给她。

    林清心里有些火气,一见到张四丫在她面前炫耀,她就想起上辈子张四丫每次在张桃那里受了气,转脸都会在她身上讨回来,抢不过三个姐姐,就来回头抢她的,被人嘲笑了,就想法让她出丑受尽嘲笑谩骂,好以此来衬托她张四丫在那个家里不是最底层的。

    让张四丫炫耀了几回,林清眨巴着眼回家就告诉了老太太:“那衣裳特眼熟,像是上回她拿来的,不是说是给我的吗?咋又给别人了?还穿过来跟我说,‘我亲妈不要我、也不疼我,新衣裳更不会给我’”

    老太太听了这话气得不行,为此还特意出去看了几眼,回来后就阴沉了脸,在家气得咒骂几句,回头就出去各家串了串门,把胡秀娟做的事全给抖落了一遍,很快大伙都在村里议论纷纷,说胡秀娟做事太寒心。

    等胡秀娟知道这事后,直接把张四丫揍了一顿,那红色小袄也给没收了,可一收回来就把胡秀娟给恶心直接把衣裳扔在了地上。

    那衣裳张四丫自打穿上后就再也没舍得脱下来过,她自个整天又是脏兮兮的,长年没洗过澡,几天下来那衣裳就脏的很,还带着一股子说不出来的馊味。(。)

第一百六十四章:顾忌() 
胡秀娟气得发抖,这都是新布料新做的,当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