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聊斋穿越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赋想找个保姆给母亲做饭,听说后就干脆把他们夫妻都雇来,还管喜子吃穿。平日里刘福贵看门扫院、喜子娘做饭。

    这次梁文赋已经离家将近十天了,一进大门,就见梁母已急切地出了内房,满脸欣慰地看着归来的儿子,云翠仙搀着云母也从后面迎了出来——梁文赋托她每日来陪母亲聊天,其实也是主动照顾她们母女吃用。

    当下梁文赋急忙上前向母亲请安。

    梁母欣慰的拉着儿子上看下看,连道:“我儿平安归来就好”云母也在旁边嘘寒问暖。梁文赋偷偷向云翠仙看去,发现她看着自己的双眼中竟带着一丝关切!结果碰触到自己惊喜的眼神后,却又立刻换上了那副淡淡的表情,只轻轻一点头当做招呼。

    等几人重新回到房内,云翠仙继续坐到一边去刺绣,虽然现在梁家已经不需要靠这些贴补家用了,但梁母劝不住只好随她。

    此时喜子已经洗好了手,眼巴巴的站在梁文赋面前。梁文赋莞尔一笑,还不到两岁的小孩子,零食对他们的诱惑是很大的,每次自己外出回来总会给他带点零食,所以他只要见到自己回来,就早早洗好手来准备着。

    等喜子抱着一大把零食跑出去之后,梁文赋又从行李中拿出专门带回来的礼物送给母亲和云母。

    云母听到梁文赋又送东西给他,口中连声埋怨:“你每次出门,给我老婆子带这些做什么?我们母女平日多蒙照顾已经不安,怎能还让你如此破费?”

    梁文赋执意要送,梁母也在一旁相劝,云母才终于收下。梁文赋坐在一边温声陪着两个老太太说了会儿话,最后鼓起勇气走到云翠仙面前,从袖中拿出一根簪子往她手里一塞:“我这次也给你带了个带了这个,也不知你喜欢不”吞吞吐吐说完这句话后,梁文赋紧张得心都要从嗓子眼跳出来了——这可是他第一次主动追女孩子!

    自从上次在单道士的考验中明白了自己的心思后,梁文赋就决定要大胆追求云翠仙了,坚决不再像前世一样留下遗憾。

    云翠仙扫一眼手中的簪子,举起来张口要说什么,却忽然瞪大了眼睛看着梁文赋胸口,吃惊地问:“你——你怀里那是一只小狗吗?”

    梁文赋刚才以为她要拒绝,已经紧张得要晕过去了,听到她的话低头一看,原来是小花此时从怀里探出了小脑袋来,于是急忙从怀里拿出小花递过去:“对啊,它叫小花,可好玩了”

    云翠仙接过小花,在手中逗弄,小花对她比对梁文赋可亲多了,在她手中一个劲撒欢,逗得云翠仙咯咯笑个不停。

    最终也不知是她本就想接受簪子,还是被小花打岔得忘了拒绝,总之梁文赋送她的第一件礼物,总算是被她给收下了。

    另一边两位老太太也不知聊起了什么,云母忽然对着梁母感慨:“唉!我老婆子没老姐姐这般好命,生出这么个聪明又孝顺的儿子来这辈子只愿能找个文赋这样的女婿,我九泉之下也能安心啦!”

    听了她的话,梁母笑眯眯地看了看云翠仙,又看看呆站在云翠仙身边的儿子,脸上的表情意味深长,却没有接话。

    梁文斌听到云母的话后心里一跳,满心期待地看向云翠仙,却见她就如没有听到一般,依然在低头逗弄小花,脸上表情也并无什么变化。

    唉!难道真的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梁文赋心情惆怅。

    晚饭过后,云母又陪着梁母聊了会儿,就让云翠仙扶着自己回家休息去了。

    梁文赋却坐在母亲房中不走,欲言又止地看着母亲,满脸的心事掩都掩不住。

    梁母坐到儿子面前,和蔼地问:“我儿这次外出许久,今日归来后神不守舍,可是在外面遇上了意中人?”

    梁文赋摇头否认。

    梁母又惊诧地问:“莫不是被那勾栏里的狐媚子勾去了魂?我儿万不可学那公子哥做派!”

    梁文赋急道:“母亲,您说的什么话?我这是我”

    “好啦!与你说笑而已,为母活了大半辈子了,自己儿子这点心思我能不懂?”梁母见儿子急了,笑眯眯道,“你何时看上了云家丫头的?”

    梁文赋心事被母亲说了出来,反倒不再期期艾艾,干脆反问道:“既然母亲知道,白天时为何不顺着云婶的话茬说,而要岔开呢?”

    梁母好笑地看着儿子道:“其实为母早就相中那云丫头做我儿媳妇了,只因你当初太不成器,我怕糟践了人家大好一个姑娘,因此上也就没做打算。后来你浪子回头后,为母就想找机会给你提亲去,但却一直不好开口。”

    “这又是为何?”梁文赋忙问。

    梁母忽然笑了起来,数落儿子道:“我儿平日不笨啊,这怎么关心情切之下,连这都不懂了?”又接着解释:“云家母女日子过得清苦,咱们家一直帮助她们本是不求回报的,为母若忽然去找人家提亲,岂不让人觉得咱们挟恩相逼、市恩图报?”

    梁文赋心说还真是这么回事:若提了亲却没成,云家母女以后别说不敢接受自家的帮助,恐怕见了面都无法抬头了吧?而若云母迫于恩情,不得不逼着女儿嫁给自己,到时强扭的瓜又有什么意思?

    想到这里,梁文赋一拍额头:这些浅显的东西我明明懂啊,难道现在自己真是让爱情冲昏了头脑,智商下降了?

    虽说今天云母主动提起了话头,但万一人家只是随口一说,自家顺杆就爬可能会把人家给搞得下不来台啊!

    想到这里,梁文赋白天被云母一句话勾起的一腔热情,已经散了大半。

第三十二章:县学() 
见儿子跟个霜打的茄子一样,梁母摇头一笑,口风一转道:“不过,我看平日里云家都是云丫头做主,你云婶从不过问什么事。今日她忽然提起这话来,我想定是那云丫头对你有了心思,但却不好开口,所以你云婶才主动提起。”

    梁文赋此时却冷静了下来,反问母亲:“云翠仙对我有意?可她现在对我的态度最多也就是不冰冷,无论如何算不上热情啊!”

    梁母站起身来道:“白天时那云丫头脸上不是也没不满的情绪嘛,虽是在假装没听见,但你们年轻人这点作态,为母一个过来人怎能看不出?”

    见梁文赋仍将信将疑,梁母直接肯定地说:“你就放心吧!此事为母已有计较,只不过白天时你和云丫头都在旁边,这种事怎能当着你们的面说?这几日为母找个机会,请个媒婆过去探探口风。”

    说罢,梁母把儿子往门外推:“你就安心回房睡去吧!如今你年纪轻轻地,当以学业为重,此事自有为母计较,你莫再操心!”

    在这个时代,哪怕男女双方自愿,媒妁也是必不可少的。梁文赋也只得回房入睡去了,期待着过几日有好消息。

    ————————————————————…

    按本朝规定,秀才是必须待在县学的,究其原因,其实就是怕血气方刚又有特权的秀才们在地方上闲着生事,干脆就把他们关起来。虽说如今这个规定已经比较流于形式,但梁文赋作为一个新晋秀才,还是不能太离谱,万一真的不小心惹怒了知县,被以此为由罢黜了功名,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因此,第二天一早梁文赋再次离家,往轵县县学而去。

    东周时,周襄王将京畿之地的阳樊赐予晋文公,但面对晋军围城,阳樊城民不愿降晋。相持不下之时,阳樊大夫仓葛向晋文公提议:“周王所赐者是城池而非百姓,你放我们离去,我们把阳樊城交给你,岂不两全?”

    最终晋文公无奈屈从得到一座空城,仓葛则率全城百姓迁居东南二十里,最初以战车列卫,后又在此地筑城。战车的护栏叫做轵,因此这座最初由战车拱卫的新城就被命名为“轵”。

    因处于沟通中原与晋中的太行第一要冲,诸侯争霸时是兵家必争之地,轵城一时间成为富足繁华的天下名都之一。战国时被韩国吞并后曾一度成为韩国国都,后随着天下统一,轵城失去往日的军事作用,地位渐渐下降。

    历史的光辉慢慢褪去,如今的轵县只是个普通的小县,却因是四大刺客之一聂政的故里,依然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向往

    轵县县学位于县城东侧,梁文赋到达时,上午的课程尚未结束,于是准备先去课堂上露个面,表示下对教谕先生的尊重。

    结果刚进大门就遇到一个身穿七品文官服的中年人,本县知县梁文赋认识,但此人却很明显是从未见过的

    虽然这人比较陌生,但一个县里能穿七品文官服的只能有一个人,而且这时代的地方官是绝对禁止私下走动的,唯一的可能就是本地换了新知县了。

    梁文赋连忙施礼:“学生梁文赋,见过使君!”

    那知县也不还礼,只嗯了一声,满脸严肃地问:“儒家谓‘三纲八目’者,何也?”

    梁文赋一愣,虽然心里奇怪,但还是急忙回答:“三纲者: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者: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辈读书,所为者何?”知县又问。

    梁文赋不假思索回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知县立刻跟上:“中庸二字何解?”

    “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谓之中;庸者用也,不易之为庸。”梁文赋答得也利索。

    知县这次不再问问题了,沉吟一下道:“嗯你把中庸背一下!”

    我靠!这么长的东西你让人背?梁文赋算看出来了,这一定是自己经常请假不来学堂,现在这新知县诚心难为自己。不过咱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如果背书就能免去责罚那再好不过。

    于是梁文赋站直身子,张口就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