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西域少年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还在回味着我家姐姐手腕上沁人心脾的芳香吧!”阿史那雯霞语若匕首,犀利无比。

    王绯和阿伊腾格娜闻言无语,只能相视而笑。

    幸亏横街上人马喧嚣,王霨和阿史那霄云都没有听到车内的谈话。不然以阿史那霄云的脾气,肯定会弃马登车,进来胳肢三人一番不可。

    “菊香,快到南市了吧?”王绯回头问了一句自己的贴身丫鬟,岔开了话题。

    作为和阿史那姐妹来往最密切的人,她自然知道裴夫人登门祝贺之事,所以并不想在阿史那霄云的婚姻大事上过多地开玩笑。

    “嗯,快到了,仆已经瞧见闻喜堂的灯轮上的花灯了,实在太漂亮了!”菊香将脑袋钻出车窗,兴奋地喊道!

    王绯一行人元夕出游的终点,就是位于庭州城西南侧的南市。

    南市北靠横街、东临联通南北门的南长街,是整个庭州城最繁华热闹的地方。

    每年元夕,南市里的商铺都会悬花灯、扎灯轮、建灯楼、立灯树,宣传自家店铺。

    各家店主都不遗余力,希望能够力压群雄,展现本店的雄厚实力。但之前每年的获胜者基本无悬念可言,都是河东闻喜堂。背靠着河东裴家和裴夫人的权势,河东闻喜堂的风头自然无人敢抢。

    不过今年的形势略有变化。去年秋天,长安豪商王元宝将自家的如意居分号开到了庭州,准备在元夕灯会上大放异彩,压倒所有竞争对手。

    王元宝作为大唐首富,虽然底蕴颇浅,一直为世家高族所不齿,但其财力之雄厚则罕有人可以匹敌。

    据说他在长安的住宅极为奢华,宅中有间礼贤室,以金银叠为屋壁,以沉檀为轩槛,以碔砆甃地面,以锦文石为柱础。

    据说他为了后花园小径的防滑,居然把铜钱穿线,砌进路面,贵其泥雨不滑。

    更有人传说,王元宝家中收藏有一制作精美的龙皮扇子,每暑月宴客之时,即以此扇子置于座前,使新水洒之,则飒然风生,巡酒之间,客有寒色,遂命撤去。

    更夸张的传闻是,圣人都被王元宝的财富所惊动,尝召问其家私多少,王元宝毫不谦虚地回道:“臣请以一缣系陛下南山一树,南山树尽,臣缣未穷也。”

    这些传闻真真假假,是否有人刻意雕琢,谁也说不清楚。但毫无疑问的是,王元宝富可敌国,如意居财大气粗。

    面对这样强劲的竞争对手,闻喜堂自然不敢马虎。为了压倒如意居,闻喜堂提前从长安请了能工巧匠,耗费数百万,费时六七天,制作了高达十二丈的巨型灯轮,放置在南市东门。

    灯轮上面缠绕着五颜六色的丝绸锦缎,用黄金白银做装饰,悬挂花灯三万盏,如同彩云缤纷、霞光万道的花树一般。站在庭州城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看见高耸入云的巨型灯轮与星月争辉!

第二十六章:元夕夜放花千树 四() 
闻喜堂的巨型灯轮在正月十三正式建好。搭成之日,全城皆惊。

    闻喜堂上下得意洋洋,因为如意居那边还毫无动静。

    不料正月十四上午,如意居忽然组织了大量人手,将事先搭建好的各类配件迅速组装了起来,半日之内就在灯轮的对面搭起了一座高百尺、阔十余间的巨型灯楼。

    灯楼通体都是用丝织品制作,上面悬满各式精巧玲珑的花灯,灯上绘龙凤虎豹等各种吉兽祥禽,或腾或跃、或起或伏,栩栩如生。花灯之间则挂着珠玉和金银穗。北风吹来,灯火点点闪耀、金玉铮铮作响,宛若人间仙境。

    单从效果上看,闻喜堂的灯轮和如意居的灯楼可谓不分上下、各有千秋。

    但奈何闻喜堂的巨型灯轮耗时许久,亮相之时虽然耀眼,却并无太多惊喜。而如意居的巨型灯楼则一蹴而就,仿佛平地上升起百丈高楼,令人叹为观止。

    闻喜堂上下对这样的结果自然不忿,但一时也并无更好的办法能够压倒如意居。

    王绯知道,裴夫人对此十分不满,昨日在家里训斥了王沛忠许久,并要求闻喜堂周掌柜尽快拿出对策,决不能输给如意居。

    马车在横街与南长街交汇的十字路口左转,向南市的东门驶去。“小娘子快看,大郎君他们正在灯轮之下呢。”菊香指着越来越近的灯轮,兴奋地对王绯喊道。

    王绯微微探了探身子,从车窗帘幕的缝隙中发现了王珪的身影。紧跟在王珪身后的一高一矮二人,不用问,肯定是张监军的义子张德嘉和高长史家的小郎君高仙桂。

    看见自己这个异母哥哥,王绯的心情变得有些复杂。

    武威张氏在陇右凉州也算得上名门,但和太原王氏、河东裴家这些顶级世家相比,影响力还是小了太多。这就决定了自己的阿娘在各个方面都被裴夫人压了一头。

    幸而自己生为女儿身,裴夫人才减轻了对阿娘的敌意。后来又凭空冒出了崔夫人和霨弟,裴夫人对阿娘反而多有拉拢之意,欲图合纵连横,共同抗衡崔夫人。

    对于这些内宅的恩怨纠纷,王绯甚是厌恶。世人皆羡豪门子,不知豪门深似海!

    王绯有时候想,自己若生在田舍之家,或许可能更自在、舒心一些。

    私下里,王绯和阿史那霄云说过自己心中的苦闷。生为嫡长女的阿史那霄云虽然和自己亲密无比,但对这种忧思并不能感同身受,只能安抚劝慰一番罢了。

    平心而论,父亲大人对自己还是非常宠爱的,良好的教育、舒适的环境、宽松的空间,可以说阿史那霄云作为一个嫡女所能拥有的,自己都拥有或者说可以拥有,只是有时候自己不会像霄云一样直接罢了。

    比如像坐骑,阿史那副都护一掷千金为霄云购买白练驹,曾经令庭州城的无数小娘子艳羡不已。

    王绯心里也很羡慕,但她并没有说出来。她知道,自己只要给父亲大人提了,愿望肯定能够满足,但她并不愿意给父亲添麻烦。

    没有想到的是,父亲远征碎叶回来之后,居然也给自己带了一匹已经被驯服的青白夹杂的幼马,虽不如霨弟的小红马超凡神骏,但一眼望去就知道是难得的良驹。

    只是王绯不像阿史那霄云那么英武,需要坐车的时候,王绯就绝不会非要坚持骑自己的青玉骢。

    父亲的宠爱让王绯感觉非常舒心,但裴夫人总是如同笼罩后宅的乌云一样,让人感觉不亲切、不舒服。

    裴夫人生性高傲,对阿娘虽然面上客气,但并不亲热。对自己更是毫不关心,只会用《女则》这类的道德文章约束自己的一举一动,让性情稳重的王绯都有点烦躁不已。

    而王珪作为嫡长子,身兼太原王氏和河东裴家厚望,自然是众星捧月的宠儿。裴夫人对他更是宠溺无比,真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口里怕化了。

    别的不说,单就贴身丫鬟而言,王绯身边是菊香、王霨身边是梅香,两人都只有一位大丫鬟。而王珪从生下来就安排了兰香和荷香两个大丫鬟服侍。

    由于王珪比自己大六岁,两人共同生活的交集并不是特别多。现在王珪到外宅居住之后,王绯见到哥哥的机会就更少了。

    王绯对于王珪的印象总是有点模模糊糊,只记得小时候自己跟着哥哥的后面,想要一起出去玩,而他总是快速跳到果下马上,在一群家仆的护拥下找高仙桂等小伙伴玩去了,丝毫不理睬在后面哭闹的自己。

    王绯到阿娘那里抱怨的时候,阿娘沉默片刻之后幽幽叹道:“豪门大族本就是如此,你既然生在此处,日日衣轻乘肥、锦衣玉食,有些东西就不能奢求了……”

    “小娘子,我们马上就要到了!灯轮和灯楼都太美丽了!!”菊香兴奋的尖叫声打断了王绯的回忆。

    王霨一行鲜衣怒马、仆从喧嚣,在热闹的大街上也分外抢眼。王珪等人也瞧见了王绯一行的车马,已经派闻喜堂的奴仆前来迎接。

    看着衣着华丽的闻喜堂仆役,沉默许久的阿伊腾格娜忽然问道:“小娘子,为何庭州城内不曾见太原王氏的商铺?”

    王绯心中一动,凝视了阿伊腾格娜片刻,才字斟句酌地答道:“伊月生于碎叶,想来不曾来过庭州,更不曾去过长安和山东,对大唐世家可能缺乏了解。太原王氏声名赫赫,源于其耕读传家,而非经营商肆;武威张氏在凉州微有薄名,多因以武报国;河东裴家则官商并重,长于食货之道。其实太原王氏和武威张氏也都有自己的商队来往庭州,但规模较小,故不曾设立店铺,但有需求,也多是与闻喜堂合作。”

    王绯盯着似懂非懂阿伊腾格娜,心里暗暗叹道:“不料她如此机敏,居然看出了异常之处。但以她的阅历,应该想象不到两任皇后被废对太原王氏的沉重打击吧!现在的王家如同惊弓之鸟,岂敢过于张扬啊!”

    其实这些想法也并非王绯所能揣测出来的,只是她偶尔听阿娘自言自语所得来的一知半解的见识。

    “绯儿,快下马车!雯霞,你也快点!霁昂,把你的马牵走!”马车外面传来了阿史那霄云清脆胜铃的吆喝声。

    菊香和梅香赶忙先下了马车,然后在车门口等着。王勇和李定邦早已经率领一众牙兵下马散开,形成一个圆形的保护圈。

    王绯戴好帷帽,扶着菊香的手下车的时候,听见阿史那雯霞在身后坏坏地嘟囔了一句:“不敢吆喝王霨了吧。”

    王绯闻言莞尔一笑,对阿史那雯霞的执念忍俊不禁。

    阿史那雯霞充满“邪恶气息”的碎碎念让王绯下车的动作慢了一下,待她下来马车的时候,王珪已经前来和诸人见礼了。

    王绯细细观察了许久不见的王珪片刻,发现其实他的面容轮廓酷似父亲大人,尤其是那张线条分明的国字脸,远远看来简直如同父亲大人的翻版。

    这一瞬间,王绯心中生出了一股亲切之情,无论如何,这个人是自己的哥哥,和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