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都晚了,他怒气冲冲的去找李信,却被告知李总兵不在此处。
结果走了一圈下来,负责管事的人竟然对熊开元一副代答不理的样子,这更让他气不打一处来,好歹他也是大同知府,大同府城更是他的地界,如今这些到他的地盘上来,还搞的他好像是外人一般,刚要发飙,却不由自主的忍了下去,还换上了一副笑脸。
以为他发现了中使高时明,与此同时,高时明也正朝他而来。
旬日不见,高时明黑了受了,显然是风吹日晒没少遭罪。可熊开元却得罪不起,他陪着笑,一揖到地。
“高公如何轻身亲来?此地不比京师,气候恶劣的很,又这么多灾民,三月已至,眼瞅着又到了瘟疫高发期……”
高时明没等他说完,便将之打断。
“熊大人现在倒关心起咱家来了?你在大同府拖着咱家的时候,可想过咱家的难处么?李将军治理瘟疫有一套,有他的瘟疫防治条例,旬日下来,染病人数已经不再增加,熊大人什么时候也把这大同府城交给李将军治理一下。”
高时明嘴角泛起冷笑,一指西方若隐若现的大同东城墙。
“看看大同府城让你搞成了什么鬼样子,咱家来三天了,连半个本地百姓都没见着……”
熊开元暗叫不妙,高时明摆明了是在责备他,看来他还是将这个秉笔太监得罪了,两边都不得罪最终还是得罪了一个他得罪不起的人。
高时明一点好脸色都没给熊开元,几句话后,就连轰带赶的将他撵走了事。只不过,高时明却料想不到,他这番绝决,反倒推了一把熊开元,将之推到了他的对立面之上。俗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何况熊开元原本就不是兔子。
……
李信发现高时明还真是个能人,抛开人品不谈,倒是个不可多得助手,只是他没有把握,两个人的蜜月期究竟能维持多久,毕竟两个人是因利而合,分道扬镳难以避免,早晚会有那么一天。想这个为时过早,铁厂负责人艾伯特把总一早就送了他一份大礼。
十杆崭新的火绳枪,摆放在卫司衙门正堂之中。李信随手拿起一把,仔细摩挲了一番,发现比高阳守卫战时的火绳枪做工高的不是一点半点,忽然问道:
“这样的火绳枪铁厂开足马力,一日能造多少支?”
第二百一十二章 移祸之计()
艾伯特神色间有几分不好意思,“新迁来的工人还没有安顿好,矿上缺乏人力,有经验的铁工又太少,这十枝铁枪还是下官与镇虏卫的老铁工日夜赶工打造出来的。”
这位南德人哪里还有半分医生模样,满身的汗臭,一双大手亦因为粗活而磨砺的满是老茧,汉话虽然还是磕磕绊绊,但却学足了明朝各种礼仪,也自称起下官来了。在他看来这是自己身份地位提高的一个标志,虽然干着勘矿打铁一类的粗活,但他却找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他艾伯特立志要成为大明第一工匠!
李信当然不清楚艾伯特的这一番心思,听他说火绳枪日产量昼夜开工才能一日十枝,一个月也才三百枝而已。并且这还是昼夜不停工的理论数据,有经验的工匠就那么几个,一旦找人替换或者疲劳作业,质量又必然大幅度下降。
也就是说大规模生产目前还做不到,李信不禁有点意兴阑珊。
艾伯特敏锐的察觉出李信的失望,解释道:“大人也不必失望,以下官愚见,上万灾民中铁匠肯定不在少数,何不广招灾民之中的铁匠?一旦铁匠的问题解决了,别说是一日十枝,就算一日百枝也没什么不可能的。”
这话倒提醒了李信,他也是这一阵子忙得焦头烂额,便没往这一关节上想,艾伯特说的不错,朝阳堡近两万人,后来又在浑源州,御河东岸以及大同左卫等地安置的灾民也是四五万之多,其中会铁匠活的少说也能有几百人吧。这么多铁匠一起开工,产能还是很可观的,如此他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组建一支大明火枪军。
想到此处李信又将火枪掂在手里,爱不释手的摩挲了一番,终是有些手痒。
“走,出去放几枪看看。”
在高阳的时候李信便将火枪的操作手法练的十分纯熟,现在自然是手到擒来,从装填火药到发射进行的一气呵成。在院子里一连打了十枪,还不算作罢,直到将巡城的毛维张惊了来这才算完。
毛维张现在可说是威信扫地,背叛恩主一条按在头上,阳和卫大小官员先不说对李信有无好感,但都对他极为不齿,甚至敬而远之。当然,这其中也有他罪名悬而未定,万一叛乱的罪名坐实了,这个时候于他交好,不是没事找事,自找苦吃么?
毛维张在阳和卫一贯官声甚好,到现在的人人避之不及,不过是几天的功夫。人人都向躲臭狗屎一般躲着他,毛维张心下难受,却是甘愿受之,谁让他一时间的软弱做出了那等背主之事呢……
也正是有了这点认识他才只能将所有工作做的勤勤恳恳,甚至要比以往更加认真十倍百倍,或许才可能重新获得大家的认同,或许永远也得不到认同……
李信试放火枪的时候,他正好带着纠察队的巡城军卒在卫司衙门附近巡逻,听到一连数声爆响之后,便紧张的带着人来查探情况。现在是非常时期,他知道总兵大人顶着极大的阻力在推行灾民安置计划,万一糟了不测……
“大人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卫司衙门里的人都是李信一手提拔上来的,对毛维张态度都很不友好,他厚着脸皮进来,看到李信正与那红毛鬼在试射火枪,一颗心总算安稳下来。
李信倒是热情的很,笑着于他打招呼,又带着歉意说自己不该在官署集中的衙门里放火枪,突然引起了恐慌。衙门属官们,一个个更是对毛维张横眉冷目,好像他是特意来找李信的茬一般。把毛维张弄的一张脸憋的通红,半天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艾伯特显然也听说了毛维张叛变一事,在他的家乡里贵族们朝三暮四那是常有之事,只要做的不过分,大领主们也不会因此而对曾经叛变又重新投入门下的封臣而进行报复。所以,毛维张这一次反复投靠,在他眼里倒是稀松平常之事,唯独不寻常的是,这人好像竟背了极大的思想负担,忍不住好言说道:
“毛大人巡城辛苦,本官和总兵大人在这里试验一下火枪的威力,这可是军事秘密,不要对外透露呦!”
一句话化解了毛维张的尴尬,毛维张立时便对这红毛鬼大有改观,这红毛鬼还挺厚道,没像那些华夏同僚们对他避之不及。于是干笑了一声;“原是毛某紧张过度,扰了诸位大人,毛某还要巡城去,告退,告退……”
毛维张这段插曲并没有影响李信继续试枪的性质,又一连放了十枪才心有不舍的将火绳枪交给艾伯特。
“好枪,好枪,拾起来顺畅的很,做工不错!”
听了夸奖艾伯特嘴角略带得意的笑意,“下官敢保证,大明帝国除了大人的三卫再没有第二个地方能造出如此精良的火枪来。”
李信笑了,西方人和虚伪的东方人就是不一样,他们从来不懂得假惺惺的谦虚,认为自己强就大大方方的说出来,这艾伯特显然便是如此,看来他医术不行,在工匠手艺上倒还是有些造诣的。
突然,李信心念一动,既然艾伯特在这方面有天赋,他应该见识过西方的燧发枪吧……
“艾把总你在神圣罗马帝国时可曾听过燧发枪一说?”
艾伯特摸着下巴,“燧发枪有是有,就是造价高,维护不易,容易损坏,到现在也没普及起来。”
李信了然,西方终究还是朝燧发枪的方向发展了,而东方的大明在被满清彻底消灭之后,火枪便要暂时告别中国的历史舞台了。
“能不能先造出几只样枪来,然后改进?”
“当然可以,下官回去就造,明日便可送一枝来给大人把玩。”
李信点头,却觉得艾伯特说话的味道有些不对,什么叫把玩,自己是那些纨绔子弟么,难道造枪就为了图个乐呵?但看艾伯特一脸认真的样子,又觉得这货是不是汉话学的不好,用词不当而已。
“那就快去吧,明日此时,本将要见到你的燧发枪!”
……
是夜,大同府内一处宅院里,屋中亮着昏暗的油灯,桌子上是黄橙橙,沉甸甸的几锭金子。床上男子起身喊外间的婆娘给他送吃喝来。
“死鬼,嚎丧么,来了拉了。”
一个年轻女人将一大碗稀糊糊分不清颜色的粥状食物顿在了桌子上。
“吃吧,家里也没别的东西了。”说着她双目一亮看了看桌子上的黄金,咕隆一声咽了下口水,“若是搁往常,几锭金子够咱们花上几年,日日山珍海味都吃不够呢……”随即一张俏脸又转而黯淡下来,“该天杀的瘟疫,这几锭东西在城里连块肉都买不到。”
男人坐了起来。
“我走以后,你要好好把咱们的儿子养大,这些金子都藏好了,是你和儿子下半辈子的指望了……”
女人突然抹起了眼泪,数落着男人。
“你说说,奴家跟了你可有一天不遭罪的?原来在阳和时郑四九可是一句重话都没说过。”
“你,你,你要去找他么?”
男人突然靠了过来,右手用力揪住女人的衣领子。
“你要去,我现在就掐死你!”
女人脸都吓绿了,却并不服软。
“你掐,你掐,掐死了奴家,看谁养你的儿子。”
女人的话就像一根绣花针刺中了吹满气的猪尿泡,男人顿时萎顿下来。
“你,你就去找他吧……”
“你的出息哪去了?奴家的金郎去哪了?”
女人冷冷哼了一声,又是涕泪齐下。
“想不到我金大有也有今日……”
男人绝望的,低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