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帅的三卫军想必诸位都或多或少有所耳闻吧…”

    说实话,自崇祯十二年以來,三卫军在大同山西境内连连有大动作,尤其是进入山西之后,几十万流贼被几千人追着屁股后面打,硬是将强悍的闯贼给打残了,这种战斗力整个大明朝恐怕也再找不出第二支能与之匹敌的军队了。

    “总兵府准备以三卫军入股,与诸位合组商社…”

    以军队入股,合组商社…这种事前所未有,闻所未闻过。商人们乱哄哄一片说什么的都有,李信也不制止,而是双手击掌,立即便有亲兵抬了一架屏风模样的东西过來,只是上面盖着宽大的帐布,看不清究竟是何物。

    待屏风模样的东西被放定后,李信伸手一把车去了盖在上面的帐布,赫然竟是一张色彩斑斓的巨幅山西北直隶地图。其精细程度亦是前所未见过的。

    突然,有人发现了一条黑色粗线,在太原城所在的位置一路蜿蜒北上,直到大同府,甚至直出了边墙。

    “噫,这道黑线是何物?大将军莫不是要修一道横贯南北的边墙吧?”

    立即便有人反驳这种说法,“肯定不是边墙,南北贯通,甚都挡不住,要來何用?”

    李信等大家伙讨论的差不多了才示意他们肃静,“想必诸位都注意到了这条从太原经过大同直抵边墙的黑线。洠Т恚舅且刈耪馓鹾谙咝拗薜牟皇潜咔剑翘炻贰!

    铁轨路是什么路?众人百思不得其解,就连黄胜都是头一次听说这东西,在他的意识里,李信借钱无非是要扩充军队,却洠氲绞且蘼贰

    “本帅如此描述恐怕不够直观,诸位都随我來…”

    行商们随着李信出了大堂,又从侧门拐出院子,眼前霍然开朗,一片平整好的土地跃入眼中,地面上果然有两根铁棍并排而铺就,延伸城一道封闭的环形。其上则有一辆六个铁质轮子的小车,两匹驽马已经就位,在车夫的约束下不停的打着响鼻。

    “开始吧…”

    车夫啪的一声挽了个鞭花,放开对驽马的约束,两匹驽马四蹄刨开,铁轮车随之而动,在环形的轨道上飞速前进。速度显然要比在凹凸不平的土路上块了不是一点半点。

    行商们明白了,有了这东西车队一日数百里都将不再是做梦,不断缩短了行程时间,还将大大节省运输人吃马嚼的开支,前景不可限量。

    可是,从太原铺一条这样的铁轨路直铺到大同去,得要多少钢铁,又得需要多少人力?商人们掰着手指头算來算去,得出的结果对它们而言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但是,这事有了在山西统揽全局的总兵府参与将变的可行起來,山西有数不尽的闲散民力可以调集起來,而且山西又从不缺洠蟛蛑笔峭蚴戮惚浮

    等表演结束李信缓缓的说道:“有了这条铁轨,参股合组商社的,自家货物可无偿使用。三卫军则是你们强大的军事后盾…”

    有人突然又想起了一事,“大将军,小人也有件事,不知当问不当问…”

    “问…”

    “大将军在镇虏卫时不是曾提出,谁往塞北运送货物便是通敌么?大将军也知道,咱们这些人里都是和北边互市贸易的,若是……”

    “有了总兵府开据的官凭自然就不算通敌…”

    众人这才恍然,闹了半天,李大将军就是摆明了玩横的,但是人在矮檐下岂能不低头,再说,这事亦是有利可图的。

    “好了,细节方面咱们慢慢研究,都饿了吧,酒菜早就备好,走,吃饭去。”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对这合组商社一事感兴趣。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405

    最快更新,无弹窗请。

第二百五十九章 还君明珠() 
纯文字在线本站域名手机同步请访问

    其实很多人都在担心,这种铁轨路修起來将耗费巨大的时间与人力,万一大战突起,或者李信被调往他处,他们的投入就可能都打了水漂,甚至血本无归。

    几十万两银子使出去不是小事,谁都得慎而慎之,岂能儿戏孟浪…

    但是李信的一席话却打消了行商们所有的顾虑,因为在李信的计划里,他们也不许要拿钱…

    至于这出钱的金主是谁,说出來很多人都哑然失笑,居然是那山海关外的奴酋皇太极。

    这事还要从明清开战说起,由于关外物资匮乏,根本就无法满足日益膨胀的扩张野心,靠抢掠周边的蒙古部落以及高丽棒子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对通行南北的行商极为依赖,尤其是盐铁皮革这些战略物资,每年从关内大量采买,以支持他们赖以称雄的八旗军。

    而整个北直隶的边墙地势险要,几个口堡又都是险关要隘,平日里根本就不许行商通过,因此自万全卫以西到大同府的这一段边墙就成了行商们出塞的绝佳地点。从而成就了占据天时地利的晋商,晋商们凡是有些胆量的每年都会运送大量眼贴皮革等物资往满清,主要的出口地一个是万全卫的张家口,另一个就是镇虏卫的新平堡。

    不得不说,皇太极是极具战略眼光和魄力的君主,为了激发晋商们运送物资的积极性,便主动向晋商们提供借款,等货物运抵,再钱货两清,这就等于给行商们本钱,让他们负责采买,运输,然后又给行商们留出了足够的利润空间。这种行为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行商们的风险,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空手套白狼。

    所以,大量的晋商蜂拥而入盛京,纷纷替皇太极当起了运输队长,于是满清利用从明朝得來的大批物资武装自家的八旗军,和汉军,然后在必要的时候,再出马抢上一票,连带着当初花的钱都一并抢回來。

    尽管如此,行商们还是对这种无本买卖趋之若鹜,很多人都因此暴富可敌国,这其中翘楚由以范永斗称最。

    当李信说出來金主是皇太极的时候,众人便已经明白了,这位大将军看似粗豪,实际上却精明的很,让皇太极出这笔钱实在是合适不过了。

    去岁满清鞑子入寇,赔了夫人又折兵,偏偏又赶上严冬雪灾,而李信又带头搞起了物资封锁。满清到了现在这个青黄不接的时候,肯定已经对晋商们望眼欲穿了。只要这些人去了盛京,皇太极一准借钱给他们。

    “有了这笔钱,若是只想借款,本帅打借据,以私人和总兵府的名义盖印画押。若是想入股,便以款冲股,年底分红…如何?”

    闹了半天,无论借款,还是合组商社入股都不用行商们掏一文钱,这钱由皇太极來掏,行商们再以这笔钱入股,享受现成的好处即可。而且所有的煤铁矿都在总兵府名下,他们除了赚足差价以外,还会得到入股合组商社以后的分成,如此一來,利益翻倍,大大的有利可图。这么好的买卖,值得做…必须做…

    商人么,都是以利为先,无所谓爱国,也无所谓不爱国,唯利是图而已…

    就在众位商人皆大欢喜的时候,突然有人不合时宜的來了句:“咱们倒卖煤铁去关外,这不是通敌了么?大将军去岁的资敌之说,小人觉得甚为有理,以我大明物资养关外野狼贼寇,最终不又成了东郭与狼么?”

    很快就有人骂他蠢货,脑袋让驴踢傻了,放着好端端的钱不去赚,谈什么资敌。还有人则干脆往外轰他,生怕李大将军听了那厮的蛊惑而后悔。

    李信却只是笑而不语,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他手中无钱,朝廷有钱也不会给他使用办文,山西各府被流贼劫掠以后更是一贫如洗。如果真的在商人们手里借款,能募集到的钱极为有限,肯定不够维持这么庞大工程的开支。

    让皇太极出钱,再对商人们以利诱之,不愁他们不趋之若鹜,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当李信提出这个方案后,绝大多数头脑活络的东主们,都已经在筹谋着如何能在皇太极手里诳出足够多的钱來以充作股金…而此前在盛京曾经对皇满清太极的感激涕零与宣誓效忠则统统丢到了九霄云外…

    合组商社的事情敲定之后,商人们纷纷离开太原准备出塞去诳奴酋皇太极的钱來入股。黄胜和黄妸则被留下來参与了各处洠蟮闹刈椋沙鲇芯榈闹词陆型骋还芾恚皇奔涿Φ穆聿煌L悖O聛砬槿宋麓嬉换岬墓Ψ蚨紱'有。

    而牵扯李信的事则更多,除了继续组建新军,高时明再次上书皇帝,希望出兵荡平盘踞在平阳府的流贼残敌。但是却被驳了回來,一者北方代州一带还盘踞着流贼残部,即是吴山等部,若太原大军出动难保他们不趁虚而入。二者,太原刚刚克服,经不起任何风险。

    所以朝廷大臣们包括皇帝的意见都空前统一,一动不如一静,等河南战事平定再做打算。

    其实,在三卫军内部也有一种声音,尤其是从浑源州归來的郭师爷,他认为平阳府的流贼不宜立即清剿,至于为何如此他只说了四个字。

    “养寇自重…”

    郭师爷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毕生的事业,所以辞去了朝阳堡经理一职,专心一意的跟着李信打江山…而李信也人尽其用,这货在三卫军系统中如鱼得水,竟然干的有声有色,俨然已经成为了三卫军中的准核心人物。朝廷驳回了高时明剿贼的上书以后,正合了他以养寇自重的意思,由此更觉飘飘然起來。

    而朝阳堡一同出來的几个人都觉得自己不适应跟着大军南北奔袭打打杀杀的日子,则悉数回了朝阳堡。

    由于工作重心的南移,原來在阳和卫成立的炮兵学院等几个机构都统统的迁往太原,海森堡则再一次卸下一身功与名,來到学院当起了老师,只是无论如何平静的外表之下都掩藏不住他那颗渴望驰骋沙场,建功立业嘭嘭跳动的心脏。

    他甚至幻想着有朝一日,带着自己亲授练就的炮兵杀回他的家乡…

    洠Ъ溉展Ψ颍媳叽珌硐ⅲ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