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雨接连下了两天两夜,李信坚持不下城墙,一直住在敌楼之中。第三天清晨,李信醒來便觉屋子里格外阴冷,直到推开两扇木门,直觉被强烈而刺眼的阳光晃的难以视物。待好半晌才适应了外面强烈的光线,入眼出竟是漫野的白茫茫一片。

    “大将军……”亲兵的声音忽然响起,居然激动的有些发抖。“流贼,流贼撤了,撤的干干净净…”

    李信大惊,派出侦骑斥候,得到的回报果然是流贼已经撤了,方圆五十里内洠в邪敫隽髟簟V皇撬浅纷咧笤诙峭饬粝铝舜笈匏蚀拥牧髅癜傩眨孀哦镜牡絹恚茸潘堑慕茄虾牟锌嵯质怠6侵械牧甘澄镒矢揪筒还唬饧煤褪杖菡馐蚰衙瘛@钚艁聿患八伎剂髟敉蝗怀繁脑颍惚辉置袷虏慕雇防枚睢

    其实,流贼在占据优势的时候撤兵无外乎两种可能,一为内乱,也就是他们的内部出现了问睿坏貌蛔摺6浅⑴蓙砹嗽粼谧愿懈贡呈艿校谑遣只食纷摺

    左思右想之下,李信陡然醒转,自己一直着意经营北方边境,而这黄河以南则几乎洠в腥魏紊福裰枞荒舷拢楸ú怀獠诺贾铝肆窖垡荒ê诘霓限尉车亍?磥淼壬陨园捕ㄖ螅楸üぷ鞅匦肽媳辈⒅兀劣诘魉齺恚匀皇欠腔剖つ簟

    “在下米琰见过镇虏侯…”來人是米琰,李信大为奇怪,此人随船南下重伤未愈,如何今日竟挣扎着上城了?想來必有要事。果然,米琰刚见面就开门见山。

    “米琰敢问,镇虏侯打算长久经营东昌府城这弹丸之地吗?”

    李信大讶,否定道:“东昌四战之地,物资匮乏,人口稀少,断不适合长久经营…”

    “既然如此,东昌民贼已去,镇虏侯为何仍迁延于此?放眼天下,太原虽好,只怕朝廷容不得将军再回去,只这东南金陵倒是一派好气象…”

    经过米琰的提醒,李信猛然醒悟,自己的确在东昌府迁延日久,一旦身陷进去,恐怕想再脱身便难上加难了。只是这米琰如此言论,倒不像是个忠臣孝子该说的话。李信暗道此人思想一向偏激,自从受伤之后,看來比从前更甚了。

    米琰重伤未愈,说了几句话便咳嗽不已,李信赶紧令人护送他回城中静养。他临走时还不忘提醒着:“镇虏侯还当早做决断……剿贼虽可功勋卓著,再近一步晋封国公亦有可能,但终究是无本之木,一言可与之,一言可夺之……”

    在李信看來,米琰的这一番言论已经近乎赤。裸裸的煽动,他也明白无本之木的本意,那就是洠в辛⒆阒兀阌涝吨荒苋稳擞枞∮瓒帷

    张方严的烧居然在昨晚就退了,一大清早,整个人亦似乎恢复了精神。他忧心忡忡的來找李信,便是商议这如许多流民该如何处置。李信对此亦是两手一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除非他能变出粮食來。

    到了此时此刻,李信在暂时妥善安置了数万幸存百姓之后,向张方严提出了两点建议,第一是立即向皇帝上书,请求钱粮赈济受灾百姓,否则山东民变将有燎原之势。第二,请张方严以阁臣之资调阳谷知县何腾蛟來处置东昌府城。因为东昌府在曹兆吉勾结革左五营入城时已经几乎杀光了所有的官吏,眼下他们能顶一时之急,却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李信经过米琰的提醒后,决定尽快护送张方严上路南下,争取敢在大运河封冻之前赶到江南。

    张方严对李信的建议悉数同意,当即也不在乎是否合乎体制,手书一封调何腾蛟前來东昌府料理灾民。此人能力有目共睹,张方严也相信,只要他來了定能尽最大可能妥善安置。

    何腾蛟到达东昌府后,李信就开始着手准备继续南下。这时东昌府以西的几个州县又传來了发生民乱的消息。其中,蒲州、观城等与直隶大名府交界的几个州府格外严重,据说很可能与河南流贼多有勾结,更有谣言说李自成的大军就要打到山东了。

    对此,李信以及张方严等人嗤之以鼻,堂堂当朝阁部杨嗣昌在河南领兵,最不济也能和李自成打成对峙之势,李自成根本就分身乏术,更不可能往山东來,再加上山东无险可守,又有大运河贯穿南北,朝廷就算拼了命也要夺回來的。当然,也有例外,除非他疯了。

    张方严与李信各自具名的上疏快马飞奔大明京师,李信不知张方严如何叙述自南下开始,从临清遭遇大乱开始到东昌府这一段遭遇,他则直截了当的对中原局势表示了忧虑,希望能够引起朱由检的重视,莫要等到局面糜烂到不可收拾,再想设法挽救,也许就晚了。

    在米琰与之深谈之后,李信忽然意识到,当下的历史走向已经与自己所熟知的历史产生了巨大偏差,虽然他总下意识的以为李自成重新做大是崇祯十四年以后的事,但既然已经面目全非,谁又能保证不是这两年?就实而言,他不希望李自成做大,流贼对明朝民生破坏是极为严重,且短期内根本就无法恢复的。

    就是在这种忧虑中,李信携三千士卒重新上路,沿着大运河,一路南下奔往南京。他们的下一站是济宁府,将在两日后抵达。可刚刚从东昌乘船启程不久,便从逐渐增多的北上灾民口中得知了一则让所有人都震惊无比的消息。

    李自成已经于五日前大破归德府,总督熊文灿被俘身死…一时间,流贼准备取道山东的谣言似乎就要得到印证。

    得到这个消息后,张方严竟一反在临清时急于返回北京的态度,反而催促李信尽速南下。在李信告知行船达到三日百里已经是极限速度后,竟又主动提出來,可否走停船上岸,走陆路尽速避开李自成流贼,赴任南京,毕竟那里有一把总督浙直两省军务的椅子在等着他。

    只不过碍于张方严已经年逾古稀,这把老骨头肯定经不起车马颠簸,李信断然拒绝了他的要求。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405

第五百八十三章 知悉内情() 
热门推荐:、 、 、 、 、 、 、

    重新上路后,李信曾找來周延儒的二管家周福,提出眼下东昌之围已解,可当即派顾平虏带兵随其先一步去护持周延儒。岂料那周福却大摇其头,连连称,既然镇虏侯已经上路,就不敢再另外劳动顾将军。当然,这只是表象之言,李信焉能不知周福之所以不急于启程南下,全是因为在东昌时被革左五营的流贼吓破了胆。眼下有此一问,亦是要对其有个交代而已,省得届时小人再告恶状,使那周延儒记恨与自己。

    李信一行沿河南下,由于连日雨雪,道路泥泞,路上的行进速度反倒比运河中的大船慢了。为了不与护卫军队脱离,五艘大船只好放慢了速度,与之比肩而行。如此一來,就连李信此前所说的三日百里都做不到了。可总算一路平安,在出了东昌府以后到达一片大湖地界时,岸上的军卒救下了数名來自河南的逃人,询问之下竟有一人曾为归德府虞城县主簿。

    牛金松当即觉得此人一定对大将军有用,便将他带上了船去。

    果然,这名归德府虞城县的主簿说出了自归德府带來的第一手消息。此前的所有消息,他们一路上都是从向北逃难的难民口中稀稀拉拉得知,不过虽然是第一手消息,却决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县主簿见到李信后痛哭流涕,“禀镇虏侯,李逆与革左五营在归德府商丘合兵攻城,睢阳、宁陵、夏邑,相继陷落,商丘被围仅仅三日就被攻破……”

    说到这里,就连牛金松都听出了一些其中的疑问之处。

    “慢着,慢着…李自成不是有杨,杨阁部牵制着么,怎么就打到了归德府?杨阁部就坐视不理?”

    那主簿赶忙解释道:“这,这,还不是因为熊部堂,口口声声归德有他在固若金汤,结果才酿成这等大祸,杨阁部知道实情以后,就算想來救援也已经晚了。”

    主簿的面色转而愤愤,“说起这事,如果不是熊部堂执意招降英霍山里的革左五营,部堂他也不至于兵败身死…都是那监军道杨卓然怂恿部堂招降贼寇,还亲自去了英霍山里一趟,所有人都只道此事有谱,谁又曾料到革左五营的贼寇只是虚与委蛇,诈降之后带李逆大军一到就突起发难,熊部堂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无力回天,最后,最后才落得这个下场…”

    那主簿面色更显激动愤恨,李信听罢一阵唏嘘,熊文灿居然死在了李自成的手里,这样也好,毕竟还能落个死后殊荣,总比被斩首抄家要好的多了。所以说,有时候,活着未必比死了好。就比如那开封城中的杨嗣昌,经此一事后,朱由检就算再信任他,恐怕也会因此而对其大失所望,那么接下來他即将面对的,只能是接受皇帝的雷霆震怒了,毕竟丧师失地不说,还死了一个总督。这回他算是摊上大事儿了,而且找不到任何可以脱罪的理由。

    杨嗣昌一直针对李信,必欲除之而后快,但李信做出了此人即将倒霉的判断后,竟然一丝幸灾乐祸之感都升不起來。熊文灿之死意味着杨嗣昌中原剿贼战略的彻底失败,也是大明王朝在中原剿贼策略的彻底失败。如此一來,中原局势岂不糜烂?这个结论让他顿时便打了一个寒颤。

    “杨阁部救援不及,总该收复了归德府吧?”李信的判断是,杨嗣昌一直谨小慎微,所以他的兵力仍旧可堪一战,所以全力攻击之下,李自成未必能顶住。

    “归德是收回來了,可跟丢了也洠裁戳窖俊

    “俺说,你这挤肠子的说法能不能改改,有话一气痛快说完就是,这要把俺急到何时?”牛金松听他说的啰嗦,本就对败军逃吏瞧不起,催促起來毫不留情面。

    “将军可知流贼破城后的习惯?”这则反问让牛金松莫名打了个冷颤,贼寇恶名他如何不知啊。

    “杀光未必,但必然抢光,烧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