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蹇健
当然。姚启圣不会愚蠢到以为这是程铭九在争功。在三卫军体系中。程铭九是最持重老成的一名元老。这也是镇虏侯派他远涉重洋镇守朝鲜国的原因之一。
“临行时。程军门曾交代。姚大使心思机敏。遇事可多与之商议。不知大使可有良策教我。”
此人也是南京新军的后起之秀。据说是有秀才功名的。但因为前几年犯过事被追夺了所有出身。二十出头便遭逢人生大难。若非三卫军在南京招募新军。只怕他终生都难再有出头之日。
在不到二年的时间里。此人从一个掌书蹿升到新军营官。现在有以副将之衔。统领鸭绿江东岸的数营上万精兵。可见其能力颇得程铭九的重视和信任。
林亦之的言语中很是恭谨。但神态语气中却是傲气十足。
若是一年前的姚启圣定然会给林亦之來个下马威。穿穿小鞋。让他知道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可辅兵营中经历使得他有了以往所不具备的阅历。此刻才能摒弃杂念。只论公事。
“想來程军门已经早有定计。姚某一切悉听安排便是。”
这原本就是表态。但那林亦之仍是一本正经的道:“林某绝非客气。眼下这一万人只是个开始。镇虏侯已经有意对满清发起全面攻击。”
林亦之的话让姚启圣心头一震。原來这个看起來生冷傲慢的人并非是客气作态。于是淡然一笑。便尽心谋划起來。
……
大清国辽东新安知府范时杰最近很是得意。一场祸事化险为夷。不但洠Ф偃ブ啊7炊执幽男┏使奶油龈簧鹕砩虾莺萸昧艘槐省E獬チ怂劳稣鞫〉呐獬ヒ院蟆I踔粱棺瞬簧佟
与此同时。摄政王的令旨也到了鸭绿江西岸的新安府。主旨也只有一个。先是对他大加褒奖。然后又谆谆叮嘱。要严密监视鸭绿江东岸的动向。朝鲜国中政权更迭。不能影响了朝廷既定的战略。
多尔衮的今秋战略。范时杰从族兄那里也曾隐约得知了一些细节。听说明朝一直镇守在山海关的重臣孙承宗死了。眼下大清国朝廷内部也渐趋稳定。因此南下伐明的呼声在盛京中愈发高涨。
恰逢多尔衮晋皇叔父摄政王。急于稳固他在朝野的地位。因此太需要一场大胜了。那么南下伐明无疑是最好的应对办法。距离秋收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各府县也接到了征发徭役的政令。虽然洠в忻餮允俏四舷路ッ髯鲎急浮5鞲氐墓僭倍夹闹敲鳌
因祸得福的事从來只在书中见过。今日不想也在他的身上应验。听那位族兄的意思。等摄政王今秋伐明胜利凯旋。便会再进一步。
不过。范时杰很快又泛起愁來。因为他还有一个极重要的把柄落在鸭绿江对岸的姚启圣手中。就是那份有着他亲手签字画押的契约文书。这直等于卖身契一样的东西。在最初几日的确折磨的他寝食难安。
但除了遣返逃亡平安道富绅一事后。对方再洠в衼砩潘K孀攀比丈猿ぁ1緛盱男囊步ソサ讼聛怼
“老爷。有人求见。”
“不见。不见。不是已经交代过闭门谢客吗。”自从平安道回新安府以后。姚启圣行事一改往日的高调。甚少在众人面前露面。
“老爷。对方说是从鸭绿江对岸过來的。说您知道以后一定会见。”
范时杰拿着笔的手顿时就是一哆嗦。好大的一片墨迹染落在宣纸上。
“快。快请进來。”
自家老爷的反应。让家奴一阵咋舌。心道果然不假。他还从未见过自家老爷如此失态。
于朝鲜国中平安道经历的惊魂恐怖一幕再次从记忆深处涌了出來。让这位知府老爷顿时失色骇然。
时下近秋。过了午后。一支队伍由鸭绿江的一处浅滩蹚水过河。为首的官员左顾右盼。此人正是新安府知府范时杰。
按照姚启圣的要求。他不得不又在辖境内大肆搜掠朝鲜国人。这一回则是不论贫富男女老幼一律捉住便即行遣返。虽然范时杰不了解这位平安道黜陟使的意图。但还是乖乖照办。
仅三天时间就抓捕了近千人。希望这趟差事办好以后。对方再过年前就少來麻烦他。
可过了约定的时间。还洠Ъ蕉苑絹斫邮盏娜寺怼7妒苯鼙阌行┙孤瞧饋怼U谡飧龅笨凇S腥舜珌淼囊ζ羰サ目谘丁H盟湃送捕先锏囊淮κ姓蚪唤印
总算有了消息。范时杰不疑有他。只希望快点结束噩梦般的历程。带着人加紧赶路。终于在天将黑透之前抵达了这个位于平安道的五名市镇。
就在范时杰以为终于可以交差的时候。突然间。火光陡起。杀声连连。数不清的人从四面八方蜂拥而來。吓得范时杰连呼:“误会。误会。我是奉了黜陟使的钧命而來。不要误会了。”
但对方似乎根本听不懂范时杰的呼喊。凶神恶煞的上來就是一顿猛砍猛杀。堂堂知府老爷何曾见过这般野蛮的行径。顿时就被吓的屎尿横流。
“别。别杀我。饶命。误。误会……”
“误会。哼哼。”
带头的人冷笑两声。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府衙皂隶和八旗的战兵自然无法同日而语。悉数像斗败了的公鸡一样。被捉了起來。
“是误会。我和你们黜陟使有约在先。是來这里交付朝鲜国逃民的。”
“逃民。我只看到你带着军队深入朝鲜国国境内。抓捕朝鲜国百姓。來呀。都给我押回去。”
到了此时此刻。范时杰已经预感到中计。但还是不甘心。挣扎着。呼喊着:“我要见黜陟使。我要见黜陟使。”
一名军卒恼了。直接踹了他一脚。“给老子闭嘴。黜陟使岂是你说见就能见得。”
这回范时杰受到的待遇比之从前天差地别。被布袋罩住头锁进囚车。颠簸了也不知多少时间。其间被人或拖拽。或架着。直到头上布袋被掀开。才发现他已经置身牢房。
很快。朝鲜国黜陟使的公文就到了大清国新安府的府衙。其间措辞强硬。指责他们擅自越境抓捕朝鲜国百姓。如果不道歉赔偿。他们讲兵戎相见。
府衙的属官立时就慌了手脚。这事他们知道。府尊老爷带着百十个皂隶押运朝鲜国逃民渡过鸭绿江取了。怎么一眨眼就成了挑衅呢。
群龙无首无可奈何之下。新安府府衙的属官不敢承担这么大的责任。只好快马加鞭往盛京去送信。让府尊老爷的族兄在摄政王面前代为盘桓。
谁知就在等待的当口。鸭绿江东岸便响起了震天的炮声。每天都要响上一个时辰。震的当地人心惶惶。
大清国实内虚外。八旗劲旅不是在盛京就是在辽西和东蒙古草原一代和蒙古草原上新兴的蒙古联盟对峙。
因此。在朝鲜国这等蕞尔小国的国境处很少驻兵。一旦有变。盛京大军直接杀到即可。
当地有几个满洲部落倒是骁勇的很。组织本牛录的数百旗丁越过鸭绿江试图偷袭那些不自量力的朝鲜国军队。但却统统被炮弹和火枪打的全军覆洠А:髞碛薪男姨踊卣呱浴K撬媪俚母揪筒皇鞘裁闯使印6堑氐氐赖赖暮喝恕
这个消息太过重大。满洲部落也赶紧派人往盛京报信。明朝已经打进了朝鲜。正威胁大清国的后路。
天将放亮。盛京皇城。身量壮硕的多尔衮出了永福宫。脚下略有虚浮。
自从顺治小皇帝等上皇位以來。皇帝的生母庄妃晋皇太后。称圣母皇太后。先帝皇太极的正宫皇后。也是她的姑母称母后皇太后。由此两宫并尊。但身为皇帝生母的圣母皇太后却愈发低调。一直住在永福宫中。对她的姑母也更是恭谨有加。
在一众宦官内侍的簇拥下。皇叔父摄政王出了禁苑宫门。却见一名蓝顶子官员早就在宫门外急的团团转。
“哎呀呀。摄政王。大事不好了。明朝的军队打进朝鲜了。”
看到面前官员一副火上房的德行。多尔衮斥了一句:“慢慢说。明朝人怎么打到朝鲜的。”
多尔衮也得到了朝鲜国政权更迭的消息。闵氏取代李氏成为朝鲜国主。只是称臣的国书迟迟未到。他一直打算派员去申斥。不想朝鲜国自己倒闹起了幺蛾子。
但是。现在一切都要为伐明让路。朝鲜国不过是跳梁小丑。早在皇太极在位时就已经被打的元气大伤。对大清已经构不成威胁。
第九百零二章 入朝()
多尔衮坐上摄政王的位置后。为了分化來自八旗内部的反对力量。他大肆起用了不少汉人。作为身边的爪牙。范文程就是其中之一。他甚至还为此人编造了一个北宋名臣范仲淹之后的出身。
“摄政王。明军出现在朝鲜国平安道。此事万万不能一笔带过。”
范文程十分清楚摄政王的想法。为了这次伐明他已经准备了两年。眼看着秋收就要结束。再有一个月就可以出兵了。偏偏又闹出了这等事來。这事搁在谁身上都会恼火的不行。更别提急于在大清内部以军功建立绝对权威的摄政王了。
但若因此而仓促出兵。那才是致命的隐患。所以便极力劝阻摄政王。必须在稳定后方朝鲜国的前提下。才能南下发明。
“如果因为朝鲜国内乱。耽误了出兵日期。又该如何应对。”
多尔衮的面色很难看。声音也硬邦邦的。
“如果是这样。奴才建议摄政王宁可明年出兵。一定要先解决了朝鲜国这个乱源。”
多尔衮断然摇头。站起來在屋子里來回走了两圈。这是他的习惯。一旦遇到难以抉择的问睿K闳绱艘耘沤馇樾鳌
“朝鲜国的乱源要解决。一个月后的出兵也不能耽误。”
出了摄政王府。范文程边摇头。边叹息。自打成为权倾朝野的摄政王以后。多尔衮越來越独断。以眼下的形势。任谁都看得出來。绝不再适合贸然出兵。
而且朝鲜国平安道出现的明军也未必是空穴來风。早在数日之前。范文程就收到了他那同宗兄弟的书信。信中曾隐晦的提及。发觉有明军在对岸活动。
在范文程的意识里。即便朝鲜国出现了明军。那也只能是偷偷摸摸的私下行动。谁又能料得到。到了晚间就有新安府当地部落派來的信使。哭天抢地的控诉。明军在鸭绿江边明目张胆的放炮。还杀了不少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