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胜双掌交击。“摄政王无非是缺钱缺粮。需要多少开口就是。黄某定然鼎力相助。”

    听了黄胜的话。多尔衮彻底被惊呆了。要钱出钱。要粮出粮。这还是一个商人的口气吗。在多尔衮的印象里。这些晋商都是一副唯唯诺诺。卑躬屈膝的德行。怎么几年不见。竟大气到如此程度。

    多尔衮甚至怀疑。这个当初还一副低声下气模样的黄胜。而今是不是在故意消遣自己。迟疑间。他便不肯立下决断。

    黄胜哈哈大笑。只说道:“摄政王实在怀疑黄某大言相欺。如此请稍待旬日。”

    过了仅仅五天。黄胜再度來到盛京摄政王府。而他带來的。还有五十万两白银以及十万石粮食。当然。银子与粮食都在金州卫刚刚登陆。

    这些粮食本來是江南贸易公司要运往朝鲜国的。也是凑巧经过金州卫运送一批物资。便被黄胜临时征用了。

    货单一应摆在了多尔衮的案头。“这是清单。摄政王如不肯相信。可责令金州卫当地的官府查验便是。五十万两白银和十万石粮食。算是黄某的信用保证。摄政王需要多少。列出个单子來。后续会源源不断的运抵金州。”

    黄胜的话底气十足。多尔衮至此也不在怀疑黄胜的诚意。却换了一副面孔语气。似笑非笑的反问道:“难道先生就不怕本王反口。吞了你所有的本钱。血本无归吗。”

    岂料黄胜大笑道:“江南贸易公司背后有三卫军的火枪大炮。不怕摄政王赖账。大不了费些功夫自己來取便是。”说着黄胜又露出一丝揶揄的神色。“再说。贵国政府中乐意代摄政王还钱的可大有人在呀。不要怪黄某洠С鲅蕴嵝选!

    这时赤。裸裸的威胁。一个贩夫走卒竟敢如此说话。多尔衮当即就想发怒。却又生生的忍了回去。毕竟现在得罪不起这个江南贸易公司。黄胜所说的也都是实情。如果江南贸易公司果真动手脚给他在背后使绊子。那又何苦來哉。再说。若果真伐明成功。他多尔衮的威望势必会大大得到提升。

    因为三次战败而受损的权威当也会得到挽回。

    有了这些计较之后。多尔衮自认为能屈能伸。半晌后也呵呵笑了起來。只是脸上的笑容却生硬极了。

    “如此。本王便答应了。只要先生鼎力相助。民年开春就起兵。伐明。”

    黄胜却摇摇头。说道:“元日过后。立即伐明。”

    多尔衮大讶道:“如何。数九寒冬。此时动兵靡费颇巨啊。”

    黄胜坚持道:“不计代价。伐明。多少损失。江南贸易公司出。”

    这回多尔衮又不由得怀疑起黄胜的能力和动机了。动辄数百万两银子的出入。就连明朝都未必能如此轻易的做到。区区一个民间商社怎么能富可敌国。

    这时。黄胜有些皱眉。不耐烦的问道:“摄政王耳目众多。可曾听过江南贸易公司在美洲发现了金矿。每日从地里刨出來的黄金都有上万两。试想想。支付一次战争的费用。又何足挂齿。”

    关于这个民间商社在一个叫美洲的地方挖出來黄金。多尔衮的确多有听说。但这种日进数万两的说法。却只当是道听途说。哪曾想今日竟在黄胜口中亲自说出。

    多尔衮沉吟了一阵方才说道:“五十万石粮食。本王元日之后发兵明朝。”

    见多尔衮松口。黄胜双掌交击。笑道:“摄政王好魄力。如此便定下了。口说无凭。立字据为证。”说着。黄胜由随身携带的锦囊中取出了一卷皮纸。又拿出了一管制作精美的镶银短管。

    多尔衮饶有兴致的看着。只见黄胜将那短管双手轻轻一抽。竟拉出一节空心的帽端。余下那一截则露出了尖尖头來。右手执住便在皮纸上龙飞凤舞的写了起來。

    那尖尖的管头与皮纸接触后。留下一道道细细的墨迹。竟是一支样式的奇怪的笔。多尔衮这时才恍然大悟。黄胜拿出的这根金属短管竟是一支笔。

    片刻之后。皮纸上写满了字迹。黄胜将其端起仔细检查了一遍自顾自点点头。便又交给了多尔衮。

    “请摄政王过目。可有疏漏。”

    多尔衮接过那张皮纸。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不禁心下佩服。这商人心思转的好快。一条条一款款无懈可击。竟似一早就打好了腹稿一般。

    不过。就这内容本身而言。对他多尔衮竟也是有利的。尽管他本能的反感面前这嚣张商人的意见。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洠в斜日飧玫难≡窳恕

    换言之。黄胜所提出的建议。于江南贸易公司的幕后之主和多尔衮之间是双赢的。

    多尔衮自然一眼就洞穿了黄胜欲让大清国伐明的意图。无非是那镇虏侯李信已经露出了反意。此子不肯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却要借着八旗勇士來敲打明朝那位可怜的天子朱由检。

    “摄政王于借款借粮一事。须得保密。于任何人都不得提及。所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黄胜突然提醒道。

    多尔衮呵呵一笑。直说“明白明白。”

    心照不宣之下。两个人的密约很快就达成了。又扯了两句闲话。黄胜起身告辞。

    出了盛京后。黄胜便直奔金州而去。到了金州正好有江南贸易公司的商船靠岸。只见其中一艘大船上竟然下來了一队荷枪实弹的新军。众人护卫中。程铭九的身影赫然其间。

    黄胜紧走几步迎了上去。“黄某正打算到汉城去。军门何以身履险地。”

    程铭九笑道:“俺是个急性子。等不來先生。便亲自來寻上一寻。不想果真寻到了。”

    “唉。说來也是因为一件要紧事耽搁了。”

    黄胜先叹了口气。便将多尔衮借款。以及他要求清政府用出兵伐明作为借款抵押诚意的条款和盘托出。

    程铭九听后。先是盛赞了黄胜的机智。然后面色一转又担忧的说道:“俺在朝鲜和建奴私自签订合约。镇虏侯已经十分不悦。如果再挑唆他伐明。只怕。只怕镇虏侯知道了。更会震怒。”

    黄胜却道:“镇虏侯心慈面软。有些事做不來。咱们便多替他担待担待。这些事他永远不知道才好呢。”

    顿了顿。黄胜才又道:“就算知道了又能如何。木已成舟。”

    程铭九思忖一阵。点头称是。“多尔衮需要的粮食不能从江南调运。否则镇虏侯势必将会知晓。可惜朝鲜国刚刚闹了乱子。能拿出來的粮食能有二十万石就不错了。”

    程铭九担心粮食不够用。这一点却难不倒黄胜。只见黄胜神秘一笑道:“程军门如何就一叶障目了。如何看不到朝鲜国对岸的倭国。”

    程铭九一拍大腿。“是啊。倭国也产稻米。可去倭国购买。”

    黄胜摇头摆手。“非也非也。程军门想马放南山么。是时候去倭国抢一把了。”

    程铭九这才惊讶的看着黄胜。这厮竟是存了去倭国抢一把的心思。

    “倭国生产白银。想必他们银库中的白银已经堆积到发霉发烂。正好一并都抢來。还有。來年开春以后。租借地建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顺便先掠來一批倭奴再说。”

    黄胜的思维很是跳跃。引得程铭九啧啧赞叹。以前只知道此人是为商旅中翘楚。今日深交之下才发现竟也是位深藏不露的宰辅之才啊。

    “先生宰辅之才。俺佩服的紧。”

    黄胜竟罕见的赧然了。摆摆手道:“军门谬奖了。天下间行事。莫不遵从商道。凡事以利而合。只要参通此理。自然无往不利。”

    程铭九听罢却若有所思。半晌后才道:“如此说來。宰辅当出自商贾大家才是。尽选写只会笔墨文章的书呆子。却是误国误民了。”

    程铭九的话初听似有讥讽当今朝廷的意思。但黄胜细细琢磨。却发觉其间不无道理。笔墨文章做的花团锦簇。岂能顶的过实干二字。

第九百一十七章 挺进本州() 
黄胜在盛京的时候就已经打算好了。借给多尔衮的白银和军粮全都到倭国去拿。他早就听说过。倭国是个四分五裂的国家。虽然表面上有天皇。但实际掌权的却是权臣将军。这就好比汉末三国时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般。

    时下的倭国正是这种情况。别看他们国土不大。但却人口众多。在狭小的四个岛子上竟然林立着百十个藩国。虽然他们名义上都听命于将军幕府。但实际上每个藩主一样拥有着较大的自主权。

    既然藩国林立。又洠в型骋坏那苛χ醒氤ⅰ=鼋鲆揽恳桓鲂熳右粤钪詈畹慕S衷趺纯赡艿挚谷谰慕ツ亍

    尤其是去岁刚刚组建的新军。这种新式军队刚刚出场就在朝鲜战场上狠露了一把脸。将满清的八旗兵三次打的大败亏输。

    关外苦寒。北风凛冽。刮在脸上就像刀割一样。黄胜忍不住紧了紧头上的貂皮帽子。

    程铭九仍旧是心事重重。

    “咱们这么逼迫镇虏侯。万一。万一他忍不住……”

    黄胜笑着摇摇头。“程军门担心个甚來。当初陈桥驿黄袍加身。宋太祖几时翻脸相向了。正好镇虏侯近日有意出手教训倭国人。咱们正好可以借机行事。”

    现在三卫军中很多人算是看出來了。镇虏侯虽然在江南取得了事实上统治权。但他似乎并洠в写髯粤⒌拇蛩恪C棵可婕暗接氡本┑墓叵凳薄W苁呛炱浯恰2恢每煞瘛

    这可急坏了南京以及三卫军一众核心人物。这其中。商界的核心代表是黄胜。至于在三卫军中。从陆九到程铭九。包括米琰在内。又有哪一个不是火急火燎的。

    甚至连做了多年大明臣子的郑三俊和姜曰广都撸起袖子参与其中。尤其是当初掌翰林院事的姜曰广。此人现在已经取代了高宏图任南京兵部尚书。

    此时。他正平生头一次乘坐海船。在前往汉城的路上。

    程铭九与黄胜在金州卫会晤计议之后。两个人又即行分开各自行事。七天后。明朝于朝鲜国驻军以倭国海寇劫掠大明商船为由。五千新军乘坐海船开赴倭国本州岛。

    一方面对倭国将军幕府下了通牒。要求赔款赔粮食。如果再对方肯于道歉。双方自然可以罢兵言和。但明军所提要求实在是倭国将军幕府难以咬牙承受的。便只有选择力战一途。

    再者。明朝虽然在大陆上威武。毕竟兵锋从不曾波及到倭国本土。当年倭国与明朝一战虽然洠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