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杯酒下肚,陈忠和张攀的脸上,已经有了很重的酒晕,便是李元庆,脸色也稍稍有些泛红了。
“元庆,老陈,这,这怕是得有四年了吧。咱们兄弟三人,再一次齐聚领兵作战。我记得,上次应该是在天启元年七月,咱们去围剿缪一贞。”张攀感慨的道。
陈忠笑道:“不是七月,是八月,老张,你瞧你这脑子,还没我老陈好使。哈哈。”
“不对,明明是七月,我记得清楚。这种事情,我又怎的能忘?元庆,你来评评理?”
看着张攀有些急的脸红脖子粗,李元庆一时有些失神,忙笑道:“两位哥哥,管这么多干什么?来,咱们喝酒喝酒!”
这酒虽还未上市,但张芸娘和渠敏秋已经为这酒起好了名字,叫什么‘长生桂泉酿’。
李元庆听后直接否定了两女的心思,想了想,为这酒取名为‘辽南老窖’。
两女虽然无奈,但最终,的确是‘辽南老窖’比较上口,而且通俗易懂,两女最终还是默认了李元庆的霸道。
此时,看着陈忠和张攀在这里吹牛打屁,聊天叙旧,李元庆却一时有些沉默。
后世有句话说,‘岁月是把杀猪刀’。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李元庆对此感受并不真切。
但此时,看着眼前的陈忠和张攀,李元庆却感受的分外清晰。
陈忠自不必说,有了李元庆的鼎力支持,这厮意气风发,正值人生的巅峰,举手投足间,充满了成熟男人自信的霸道。
但反观张攀,虽与陈忠一般大年纪,好像他比陈忠还小一岁,还不到三十,但生活的磨砺,一眼看上去,他仿似已经四十出头,足可以做李元庆和陈忠的父辈了
李元庆不由又想到了当初在复州战死的张盘。
如果张盘稍微收敛一点,稍微退一步,事情又怎的可能到这般模样?
可惜啊。
一切的一切,都已经随风远去。
昔日的欢颜,只能在记忆里找寻了。
一顿酒足足喝到了快半夜,陈忠和张攀这才各自回到他们的船上休息。
当然,他们是被他们的亲兵架过去,两人都已经醉的不醒人事。
李元庆这边也有了五六分的醉意,回到内舱,衣服也来不及脱,重重躺在床上,沉思不语。
念儿赶忙小心过来,“爷,奴婢伺候您更衣。”
念儿是受到了张芸娘和渠敏秋的命令,此行随侍李元庆身边,伺候李元庆的生活各方面。
按道理,出征大事,主将身边带着女人,并不是一个太好的兆头。
但李元庆很明了,就如同‘大禹治水,堵不如疏’。
在此时的战场上,长生营虽然没有压倒性的优势,但却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统治力。
尤其是此次出征,李元庆还带上了约瑟夫和近二十门8磅炮和6磅炮。
以李元庆的身份,身边若没有女人伺候,着实很难适应。
与其去抢夺那些卑贱的鞑子女人,倒不如用念儿这种懂人心意、俏丽可人的贴心人更为合适。
身为上位者,若时时处处都没有特权,那各人还挤破了脑袋、拼命往上爬干什么?
念儿的动作很温柔,很快帮李元庆除去了官袍,脱掉了睡衣,又去检查了燃着的两个火盆,这才小心依偎到李元庆身边,如同一只柔软的小猫。
对于自己的禁脔,李元庆自然也不会客气,很快,房间内的热度便持续升高了起来。
事毕,李元庆用力搂着念儿的娇躯,沉思不语。
念儿小心道:“爷,您,您今天是不是心情不好?有什么,是念儿能为您分忧的么?”
李元庆忽然一笑,“你刚才已经为爷分忧了。”
念儿又羞又喜,用力抱紧了李元庆宽阔的胸膛,但片刻,想了想,她忙强撑着坐起来,柔软的娇躯伏在李元庆身上,轻轻为李元庆揉起了太阳穴。
感受着念儿身上熟悉的香气,李元庆一时也有些恍惚。
这看似光鲜的名利场,其实就是一条不归路啊。
若想要过的更好,只能硬着头皮一步一步往前走,佛挡杀佛,神挡弑神!
否则,哪怕只退一步,却也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
李元庆忽然感觉他有些老了,无论身心,说不出的沧桑,又或者,只有在念儿这般年轻可人的娇躯上,他才能点燃他胸腹中的热血,找寻到他的青春和活力
*************************************************************
第420章 再临镇江城()
感谢书友3119749、苏联壮汉兄弟的鼎力支持!感谢书友14842959、river177、朋越、浪迹天涯老郁、f1122a、小灰灰他爸、身上一直小强兄弟的月票。
跪求红票,跪求正版订阅!小船多谢!
已经进入初冬了,天气渐渐冷下来,昼夜间的温差开始变的很大。
在海上时,直观感受还不太明显,但自从进入了江畔,早晨时,江畔两边的河水,已经开始有了封冻的迹象。
但此行船队规模庞大,大小战船近700艘,李元庆和儿郎们也早有准备,携带了足够充分的炸药包和火药,加之长生营在破冰方面,早已经积累了丰厚的经验,李元庆并不是太担忧,倘若整个江面封冻,会把船队冰封在其中。
这主要还是鸭绿江江面宽阔,水流量很大,即便江面要封冻,也远非一般的内河小河流,只在一夜之间,总是需要一个过程。
此时,密密麻麻的船帆简直要遮天蔽日,即便鸭绿江江面很宽阔,窄处也有一里多,但船队居于其中,还是让整个江面显得很拥挤。
如此庞大规模的船队,李元庆也没有打算要隐秘行踪,自从进入江面开始,两岸上,数不尽的后金哨探,就像是蝼蚁一般,牢牢的监视着船队的行踪,如临大敌。
对于这些后金哨探们,李元庆直接选择了无视。
此时,长生营虽然有一些骑兵本钱,但与这些弓马娴熟的后金哨探相比,他们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
主要是没有舒罗欢那些部族奴才们当炮灰,加之船队的舰载火炮,射程太近,还没有足够的统治力,就算长生营的骑兵们能把他们驱赶,效果也并不会太明显。
船队正中,李元庆的坐船迎风而行。
甲板上,李元庆、陈忠、张攀三人,立在船头,扫视着两边的风景。
当年,镇江突围之时,张攀率先离开去接应毛文龙,而李元庆和陈忠,则是通过李元庆提前的密道布局,逃出生天。
此时,距离当年一别,已经整整过去了四年。
虽是已进入初冬,但夏秋的残留,还未完全散去,两岸边,树木还残留着绿色的葱翠,土地平坦肥沃,站在船上,可以清晰的看到耕种过的痕迹。
只不过,与当年相比,两岸的村子,又少了不少。
“元庆,老陈,镇江是个好地方啊!”张攀深有感触的长叹一声,竟自看向江畔西岸辽阔的土地。
陈忠也道:“是啊!这么好的土地,岂能白白便宜了后金鞑子?元庆,这一次,咱们一定要尽力把镇江拿回来!”
李元庆点了点头,英挺的脸孔上却并没有太多表情。
很多事情,说起来很容易,但想要做到,何止千难万难?
镇江因为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其对后金的重要程度,绝不下沈阳、辽阳和老寨。
这三点连接的区域,就是后金最核心的命脉。
否则,以毛文龙的精明,也不可能终生再难踏入镇江城。
此时,己方虽是兵强马壮,但后金主力尽在镇江周边,想要再次攻克镇江城,可远远没有毛文龙想象的那么乐观。
尤其此时正值初冬,寒冷的冬季马上就要到来,正值后金的牛马养膘、储存能量渡过寒冬之时,一旦战事开启,用屁股想,李元庆也能猜到,后金必定会发动穷凶极恶的反扑。
好在,毛文龙也算是未雨绸缪,提前做足了准备,将主要战场拉到了东线和北线,李元庆这边只是需牵制、防守,这是他和长生营最擅长的工作。
“张大哥,陈大哥,前面,镇江城已经不远了。”李元庆看向前方,缓缓而沉稳的道。
随着船队继续前行,远处,大概在七八里外,镇江城依稀的轮廓,渐渐出现在众人眼前。
陈忠和张攀也都是精神一振。
张攀紧紧握住了拳头,咬牙看向镇江城方向。
陈忠却是放声大笑,“哈哈哈,镇江城,老子又回来啦!”
大明天启四年十一月初五,辽南李元庆、陈忠两部,协同东江张攀部,三部合计两万余人,顺利抵达了镇江东郊。
船队在镇江城东南五里之外的江面上停泊,密密麻麻一片,仿似一头连接起来的遮天蔽日的怪兽。
镇江城的后金守军如临大敌,城门紧闭,城外的各种建筑设施,也被摧毁殆尽,在初冬北风的呼啸下,原本繁华的镇江城,一时显得说不出的萧条。
“元庆,咱们要在何处扎营?”
三部的哨探已经开始登岸,探查地形,驱赶后金哨探。
陈忠站在船头上,冷冽的扫视着周围情景,低声询问李元庆。
此时正值中午,太阳很足,岸边早上的封冻已经消融,昨夜封冻的土地也开始软化,湿漉漉的,士兵们踩上去,显得有些泥泞。
船队停泊的位置,西岸,是一片连绵的开阔地,往江畔走上百来步,便是一片密密麻麻的树林子,北面大概三四百步,则是一片连绵不绝的芦苇荡。
而这片树林子,正是当年李元庆和陈忠强攻镇江城时,暂时休整的那片。
李元庆一笑,“大哥,你对这片树林子,还有印象么?”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与李元庆相处这么久,陈忠对这一点也早已经是驾轻就熟。
只不过,刚开始太过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