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朝当皇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想到这里,朱由校倒是有些郁闷,抬头就要责问这位妃嫔怎么不喊自己,但当他一抬头看见一个美娇娘正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一脸萌象时,朱由校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什么,这时候也才想起自己昨晚做的事来。

    “下次记得在卯时喊朕”,朱由校这么一说,这范慧妃有些木头木脑地点了点头,呆呆的蠢样让朱由校又燃起些兴致,整个人就往这范慧妃身上压了下去,范慧妃本能的想推开却又推不开。

    反正早朝已经耽搁了,迟到一个时辰和两个时辰也差不多,让那群可厌的文官再多晾一会儿倒也无所谓,倒不如再放纵一回。

    ……

    看着被褥上的一大滩红色的血迹,朱由校不知道该说什么,有些成就感也有些愧疚感,暗想自己是不是有点荒诞过头,眼见自己的大明王朝没有了致命的危机就开始不自觉的向陈后主看齐了不成?

    朱由校不好意思再让范慧妃起身服侍自己,命她好生趟好后就命其他宫娥来服侍自己穿戴。

    一时忙活了近半个时辰,吃了一大碗由新任直殿监丁希忠端来的珍珠米粥后就离开了这景仁宫,昨夜因只有黯淡的月光和烛光使得朱由校看不清景仁宫具体的景色,如今出来这么一看,却发现虽说朱漆琉璃已经掉色,但整个景仁宫的花草却是被打理得很好,花香扑鼻的小径也是纤尘不染,叽叽喳喳的鸟儿似乎并不怕人,成群结队的在景仁宫门脚边扎堆,看得出来,作为景仁宫主人的范慧妃很会生活。

    朱由校不由得点了点头就命这丁希忠带旨意给皇后娘娘张嫣,令她替自己这个皇帝多照顾照顾这个低调的快要被自己这个帝王忘记的妃嫔。

    交待完这些,朱由校就直接去了乾清宫,准备早朝,这个点或许可以改叫午朝。

    阳光开始变得有些炽热起来,朱由校只得挨着屋檐下阴凉的地方走,回头一看,却见范慧妃还站在宫门口张望,朱由校便挥了挥手示意她赶快回屋去,然后朱由校也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不过是一夜而已,却已表现的如此不舍,那日后日子久了,即便是闺怨更深。

    王承恩谨遵朱由校的旨意不敢踏进内廷一步,因而此时他只得焦急地在乾清门外直跺脚,一干大臣饿着肚子从卯时等到了巳时末,早已是饿得前胸贴后背,也没什么耐心,虽说不敢直接埋怨陛下朱由校,却都将怨气发泄在王承恩身上,不停地追问王承恩皇上为何还没来,到底还上不上早朝,能不能给个准信等等。

    甚至还有些文官官员直接怪罪到了王承恩头上,说他王承恩作为内廷第一人,不好好规劝陛下勤政却竟让陛下留恋于宫闱声色之间,只是朝政耽误等等,而王承恩虽说是司礼监掌印却没有魏忠贤那样敢跟外廷官员斗法的魄力,也就只能忍受着,也没有胆量直接代表朱由校取缔早朝,因而也只能在乾清门外焦急等着。

    朱由校一出现,王承恩就忙迎了过来:“陛下,您可算来了,大臣们足足等了几个时辰就不耐烦了,奴婢的耳朵都听起茧子来了。”

    “搞笑,既然是朕的臣工,多等几个时辰又何妨,不过耽搁这么一会儿就埋怨,也好意思位列朝班,你这个司礼监掌印也是,你的差事究竟是给这些大臣们当,还是给朕当,一点内廷首相的魄力都没有,难怪现在司礼监已不如魏忠贤时期可以足以和内阁抗衡!”

    朱由校这话虽说到平淡,但却让王承恩倍感到压力巨大,因为他听得出来陛下言外之意就是自己这个司礼监掌印没干好,再一想到自己昨晚还坦白的荒唐事,王承恩的内心就更加忧虑,但此时他除了低头认错也没办法。

    朱由校也没再说王承恩,毕竟这王承恩虽说没有魏忠贤够狠,却好在听话,这也算是难得的优点。

第四百六十八章 布木布泰求见皇后张嫣() 
看着满堂朝臣汗如雨下,官袍都被浸湿一大片,一些年迈的官员似乎还有点摇摇欲坠,要中暑昏倒的样子,但又因御史从旁监督着,便不敢肆意地动一下只能强撑着。

    朱由校见此倒有些不忍,便命王承恩给一些年龄稍大的几个大臣赐了座,同时命给每人赐杯冰镇酸梅汤。

    有年轻不懂规矩的言官想趁此说朝堂之上不能变成茶馆,群臣喝酸梅汤会有违帝国礼制等话却被其他官员给瞪了一眼,大家都热得不行,口干皲裂,这个时候搞得这么严肃干嘛,真是不懂规矩。

    这言官只得退了回去,悻悻然地不敢再言语。

    一时酸梅汤端了上来,因大明皇家工程院改进了制冷技术,大明现在也能进行低温制冰,不过目前因为成本太高,只能应用于科研与皇室专用,而这些冰镇酸梅汤正是临时制冷而成,等到端进乾清宫时,这些群臣也顾不得君前失仪,一个个如老牛一般吧唧着嘴就喝将起来。

    朱由校忍不住偷笑一会儿,从做皇帝以来,他还没这么整过这些官僚,在他主政的这七年里,对于群臣只有利益捆绑和凌迟抄家两个极端方式。

    听话让你顷刻间富贵造极、权倾朝野,感受到帝王赐予的如春天般温暖的恩德;不听话就让你家破人亡,深刻体验到君主之冷酷无情;但他现在发现,以前的大明皇帝们罚这些大臣们跪在宫门外等方式似乎会更好点,特别是对于要惩罚群体官员而又不是多大的事时。

    毕竟自己要想统治这个帝国还是需要大量官僚来构成这个统治体系,不可能动不动就将所有官员都给抄家灭族,如果真是这样,即便自己有军队做依仗,使得这些士大夫们敢怒不敢言,但只怕也没几个敢死心塌地为自己办事。

    当帝国进入了一段局势和社会矛盾较为平稳和平衡的一段时期,帝王与臣僚的关系也由激烈的对抗转为较为和谐的状态,表现激进的官员会减少,而作为皇帝陛下也同样能开始容忍臣僚的一时的小错失。

    所以,当朱由校这些因为赶早朝而来不及进早膳导致一开始就饥肠辘辘而又在外面暴晒了半日后的大臣们已经是疲倦不堪,便在这些官僚们喝完冰镇酸梅汤后直接退了早朝。

    除了几个年轻不通世路的年轻官员有些不理解而欲言又止外,其他高级官员都率先向朱由校行礼,并恭送陛下朱由校退朝。

    朱由校很满意这种君臣和谐的状态,点头示意后就离开了乾清宫正殿,并朝西暖阁走来,而与此同时,西暖阁值班大臣中极殿大学士李明睿、武英殿大学士卢象升和兵部左侍郎杨嗣昌三人也朝西暖阁走了来。

    自铲除满清后,朱由校便下达旨意让卢象升回京,且直接让其入值西暖阁,并加其太傅之官衔,赐爵新宁伯,隐然有代替李明睿之象,好在卢象升自知自己掌握有军权,功勋太大,若再在官场上表现得锋芒毕露,只怕早已做了文种亚夫之流,因而也就刻意表现的很低调,没有表现出要与李明睿争权的意思。

    但现在喜欢政治斗争的李明睿还是对此感到有些头疼,他好不容易扳倒了守旧派领袖即内阁首辅钱谦益,如今却出现个在军队系统中地位崇高的卢象升,虽然李明睿与卢象升交往不多,但他知道卢象升在陛下心中的地位绝对不逊色于自己,要不然陛下朱由校也不会将禁卫军的日常事务交给他处理,还让他兼任兵部尚书之职。

    因此,李明睿还是把卢象升当成了假想的政敌,尤其是现在象征内阁首辅的建极殿大学士一职空着,陛下朱由校一直没有授意廷推谁做这内阁首辅,李明睿也就更为担忧,担忧陛下朱由校会让卢象升做这内阁首辅。

    当然除了卢象升以外,李明睿还得提防着守旧派的新任领袖人物成基命,因为朱由校虽然因为礼部改革之事流放了守旧派李标,却在几天后突然升这成基命为谨身殿大学士,还加了个少保之衔,官品提升到正一品,内阁地位也升到第二,甚至直接越过卢象升,虽说没有入值西暖阁,但还是让李明睿感受到一股威胁。

    李明睿不清楚当今陛下到底是让谁做首辅,如果是让功勋卓著的卢象升做首辅,那为何又让成基命做谨身殿大学士,甚至排在卢象升之上,但如果是成基命,为何又不让其入值西暖阁参与中枢事务。

    李明睿也想过最坏的结果,就是陛下朱由校只是考虑在卢象升和成基命之间考验抉择,毕竟卢象升虽然功劳高却到底已经算是半只脚踏入勋贵一流,按照国朝体制和约定俗成的规矩,勋贵是不能掌握朝政最高权力的。

    而成基命虽然同李标一样,耿介忠直,恪守如今儒家传统忠君思想,但于实务不通,且思想老化,作为一个曾经在都察院供职做御史却直接骂得顶头上司某佥都御史气晕过去的刺头,李明睿不认为当今陛下会让这么一个人做文官与自己这个皇帝之间的沟通桥梁。

    也就是说,陛下很可能还在犹豫,犹豫是让卢象升做首辅还是让成基命做首辅。

    但转头一想,李明睿也不是没想过陛下有可能还是让自己做首辅,毕竟朱由校前些日子还荫补了他的第三个儿子为尚宝司丞,还封他已故母亲为一品诰命,父亲为光禄大夫,这种恩宠在天启朝也就去辽东主持改土归流的孙承宗有过如此殊荣。

    这也就是说,这里面有另外一种可能,陛下朱由校封卢象升伯爵并加太傅之位,官居超品,而成基命升为谨身殿大学士,都是为了制衡自己这个未来的内阁首辅,毕竟这卢象升是军队系统和一干中立者的代表,而成基命是守旧派的代表,按照一个明智帝王的思维,是要搞这种平衡的。

    事实上,李明睿很反感当今陛下朱由校搞这种平衡,因为在李明睿看来,只有自己这种和当今陛下利益捆绑在一块的保皇党官员(新兴资产阶级)们才会跟陛下一条心,才会支持陛下改革,支持陛下对海外诸国进行掠夺与剥削。

    因而作为皇帝的朱由校也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