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朝当皇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代善听此不由得担忧道:“再走这么长的路,会不会被发现?”

    “一切都打点好了,孙承宗去汉中了,孙传庭也在太原,其他几个巡抚总兵都打点好了,满桂也去了其他地方,按照我们给定的路线就没事,一旦进入辽东地界,朝廷没办法查出来自然也管不了,到时候你们把粮食交给我们,我们会分批次的把你们的那份粮食运出去。”

    祖大弼说着就吹了一声口哨,就见无数士兵牵着骡马等走来直接卸粮食分运。

    而代善和祖大弼则相对而坐,其中代善又问道:“答应给我们的银两呢?”

    “不会少的,到了宁远自然会给你,不过你们可别诓我们,要知道这事可不小,三百万粮食在眼皮底子下被劫走,朝廷肯定会怀疑到我们这些边镇头上,如果你们不能如约兴兵入关,我相信当今陛下不会放过我们的,到时候也别怪我祖某宁愿烧了粮食也不给你们!”

    祖大弼这么说,代善忙拍胸脯道:“这个放心,就在这些日子,朝鲜基本上胜局已定,我们大汗已陆续派兵回来,且因明国朱由校除晋商,禁止贸易,使我们粮食和布匹等生活必须日益短缺,所以我们大汗决定缩短休整日期直接攻击大明。”

    “那就好,你们不闹上一闹,我们那位皇帝陛下是不会明白我们的重要性的,只要你们不劫辽东,其他地方随便你们抢,但还是老规矩,三七分!”

    祖大弼这么一说,代善也道:“三七分,既然你们与那位大明天子如此离心离德,不知令兄何时肯归附我们大汗。”

    “代贝勒,至少目前,我们效忠的仍然是大明,只不过顺便发点财而已,当今天子若是依旧不识抬举,你看着吧,等你们入关后,我们会让当今陛下明白只有依靠我们才能坐稳皇位,或者就别怪我们不客气,反正朱家子孙这么多,立谁不是立呢?”

    祖大弼说着就得意的哈哈大笑起来:“亏他朱由校还想做什么好皇帝,不肯给我们一点粮饷,却把修陵墓的钱拿来买粮,结果还不是为我们做了嫁衣裳,到时候定边堡的刘将军一起事,再加上傅先生和他的那些朝中大臣为奥援,他朱由校要么乖乖重新启用东林党,听我们摆布,要么就等着被废吧。”

    代善见此不由得冷冷一笑,心中很是瞧不起这种首鼠两端,戏弄君王的无耻之徒,但现在后金也有求于这些辽东军阀,只能与之虚与委蛇,且心中不由得更加坚定道:“这样的王朝如何不灭?”

    不过,他还是很感兴趣的问道:“缘何你们和东林党也扯上了?”说着,代善就塞了张银票过去,大明的内部消息,他很感兴趣甚至很愿意花钱去买,祖大弼素来是个贪财的,也不客气的收了就道:“这还不是怪那朱由校,你说他要杀几个文官立威,我们这些做武官的也不会说什么,但他却还编练新军,企图削弱我们,这是什么意思,是要把我们这些在外面拼杀的将士也当做乱臣贼子杀了吗?”

    “如此一来,逼得我们不得不跟那帮文官联合在一起,以前虽然被文官管着,但那群书呆子给银子还是挺大方的,现在倒好,这位陛下仗着自己是陛下把钱给那群流民都不给我们,这样的昏君只能让大明越发的艰难!”

    祖大弼一壶酒下肚越说越大胆,而沈琏也是越听越详细。

    不过,如同祖大弼所说,此次劫粮,因为许多边关官员都参与了利益瓜分,所以整个大明的国防竟若无人一般,三百万石粮食就这样顺利的被瓜分而去。

    十来天过去后,锦衣卫没有新的消息传来,一切似乎又变得很平静。

    户部已按照朱由校的旨意重新去抽调粮食,以求尽量让秦地百姓度过这个春荒。

    而此时依旧闹的最凶的还是傅冠等三千举子。

    因为朝中有官员暗中支持,数千举子就这样直趋进入了宫苑禁地,围堵在长安右门处的登闻鼓院。

    而傅冠此时则像是一位骄傲的将军一般站在高台上,高吼着“奸臣当道,国无宁日,士子寒心”等话语。

    且喊了几句就猛敲登闻鼓,其他士子也跟着大吼,或有打倒钱谦益的口号,或有说科举不公要求圣裁的。

    一时,有锦衣卫来驱赶,这些士子竟直接和这些锦衣卫动起手来,因陛下未下令,锦衣卫们也不好下狠手。

    “傅先生,你说陛下会怎么对付我们,是直接杖杀吗?”还是有举子有些担心的问了一句。

    傅冠不由得笑道:“现在陛下正为粮食被劫一事忙得焦头烂额,哪会有心情理我们,不过若是他不为我们主持公道,我们就不让他一日省心!”

    “对,陛下必须给我们一个交待!”一些士子跟着应和道。

    而此时的朱由校也正在皇城上冷眼看着这群不听话的举子,他也不是没有做过努力,他让礼部右侍郎李明睿去劝,这些举子不听连同李明睿一起骂,他甚至还让内阁首辅魏广微去,结果这些举子竟然殴打魏广微,非说魏广微是阉党,窃据首辅之位实乃大明之不幸。

    不过,就在这时,锦衣卫百户沈琏突然骑马奔来,看见一旁大闹的举子他也不理,而是直接疾驰入宫,马不停蹄地来到朱由校面前:“陛下,微臣沈琏,此次护粮情报总负责人,带来详细消息!请陛下先听微臣禀明再决定微臣生死!”

第一百零一章 别怪朕心狠() 
朱由校没有说什么,只是冷声回了一句:“快快说来。”

    “是!”

    这沈琏应了一声就道:“按照户部郭侍郎和兵部卢侍郎的安排,三百万石粮食由两广南洋等地数次购买完后,每次一批走海路直接入塘沽,一批走湖广,一批则饶巴蜀入秦川,但都约定汇合于一叫李家庄的小集镇,且待点明后再直接运往不过百余里的扶风一带。”

    “但谁知,就在三百万石粮食汇合于李家庄时,约莫有三千鞑子突入,且趁着夜色再加上何将军轻敌导致前来护送的五千精兵被全歼,而李家庄的男女老少也尽皆被屠戮。

    微臣已得知,此次劫粮的鞑子头头是贝勒代善和他的儿子硕讬,且明显准备充分。

    微臣一路随,却发现副总兵祖大弼与鞑子勾结,另外参与者还有定边堡的刘将军以及边镇诸多文武官员……”

    待沈琏将祖大弼的话原原本本的说给朱由校后,朱由校一拳直接砸在了梁柱上。

    不过,他正要问几句,这沈琏却累得直接倒在了地上,朱由校只好忙命人将这沈琏抬下去休息。

    朱由校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是把大明的问题看得太简单,也低估了这些人的底线,也完全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人会勾结鞑子来侵吞自己国家的资源。

    鞑子不应该是大家共同的敌人吗?或者说,本来大明的这些军队们就没有把鞑子当成多大仇恨的外来侵略者。

    在他们眼里,鞑子或许只是叛变了大明的番外蛮夷,同后世李自成等农民军(贼寇)要窃据大明江山不一样。

    朱由校不由得想起了顾城先生的话,满清之所以能取代明朝,盖因明朝地主阶级已经与满清军事贵族勾结,促使后世抵抗满清的主力居然是张献忠李自成等曾经反抗朝廷的余部,而帮助满清统一中原且屠杀汉人却大多数本身就是以前的明军。

    以前的朱由校不理解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如今他算是明白了,整个大明朝很多人都没有民。族意识这一说。

    他们做起卖国的事来完全没有心理负担。

    自己不同,自己是大明朝的皇帝,代表的不仅仅是地主阶级,还有绝大多数靠着自己给予的太平世界苟活的农民。

    这些军事地主也好,文官地主也好,商人地主也好,大明亡了,他们可以剃发归附新的主子。

    而自己却只会像永历帝一样即便是逃到缅甸也会被拉回来勒死!

    “想让朕就此屈服,成为你们操纵的傀儡,然后到最后还要被当做功劳献给你们新主子,没门!”

    朱由校狠狠的说了一句,不由得暗想道:“只要绝大多数百姓和中下层地主还心系大明,只要他们还愿意为大明纳税,朕就还有机会跟你们这些自私自利的大地主们斗,实在不行还可以去南京,甚至自己也直接落山为寇,学后世某某伟人,带着百姓们打土豪,从头开始!自己有政治光环在,想灭掉我也没那么容易!”

    在知道关外鞑子、在朝文官、边镇军事地主三股势力有联合之势后,朱由校不知不觉有了破罐子破摔的心思。

    不过,想归这么想,现在也没到这种境地,朱由校自然不会真的要学那宋高宗南渡,在听了沈琏的汇报后他直接就召见了卢象升和许显纯,并将最新的情况告诉给了他们。

    “陛下,看样子若真的要发生什么乱子,最大可能的地方就是定边堡的刘芳名,得立即派人通知孙承宗和孙传庭,另外为了迅速解决事变,得给予这二人便宜之权,且最好能有一人能临时全权节制固原、宣化、延绥、太0原、大同五边,然后迅速调集可靠的军队,对其进行镇压。”

    卢象升说着,朱由校就点了点头:“这一点朕已经想到了,爱卿以为何人能担当此重任?”

    “自然是孙承宗”,卢象升想也没想就回了一句:“孙先生德高望重,且现在三边也甚得民心。”

    朱由校却摆了摆手:“孙承宗练兵可以,抚民也行,但这件事是要迅速除掉有叛变可能的刘芳民部,需果断且狡诈,此人非孙传庭不可,若不是因为他在大同,只怕现在的刘芳民早已做了刀下亡魂;所以朕打算让孙承宗继续安抚百姓,而此计除刘芳民一事由孙传庭负责军事指挥,以孙承宗的器量不会因此不满,诸位也可放心。”

    “陛下英明!”

    卢象升回了一句。

    这时候,朱由校又看向了许显纯:“你们锦衣卫的情报工作还不够啊,若不是沈琏消息及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