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8-本草备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李翱为立何首乌传。然流传虽久,服者尚少。明嘉靖初,方士邵应节进七宝美髯丹,世 
宗服之,连生皇子,遂盛行于世。方用赤、何首乌各一斤,黑豆拌,九蒸晒。茯苓半斤,乳 
拌。当归、枸杞、菟丝各半斤,俱酒浸。牛膝半斤,酒浸。同首乌第七次蒸至第九次。破故 
纸四两,黑芝麻炒,蜜丸。并忌铁器。昂按∶地黄、何首乌皆君药也,故六味丸以地黄为君 
,七宝丹以何首乌为君,各有配合,未可同类而共施也。即有加减,当各依本方随病而施损 
益。今人多以何首乌加入地黄丸中,合两方而为一方,是一药二君,安所适从乎?失制方之 
本义也)。 

草部
牡丹皮
内容:泻伏火而补血 
辛甘寒微。入手足少阴(心、肾)、厥阴(心包、肝)。泻血中伏火(色丹故入血分。时 
珍曰∶伏火即阴火也,阴火即相火也。世人专以黄柏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胜,故仲景肾 
气丸用之),和血、凉血而生血(血热则枯,凉则生),破积血(积瘀不去则新血不生),通 
经脉。 
为吐衄必用之药(血属阴本静,因相火所逼,故越出上窍)。治中风,五劳,惊痫螈 
(筋脉伸缩抽掣为螈 。或手足抽掣,口眼 斜,卒然眩仆,吐涎身软,时发时止为痫。皆 
阴虚血热,风火相搏,痰随火涌所致),除烦热,疗痈疮(凉血),下胞胎,退无汗之骨蒸(张 
元素曰∶丹皮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治有汗之骨蒸。神不足者手少阴,志不足者足少阴,故 
仲景肾气丸用丹皮,治神志不足也。按《内经》曰∶水之精为志,故肾藏志。火之精为神, 
故心藏神)。 
单瓣花红者入药,肉浓者佳。酒拌蒸用。畏贝母、菟丝、大黄。忌蒜、胡荽、伏砒(时 
珍曰∶花白者补,赤者利,人所罕悟,宜分别之) 

草部
续断
内容:补肝肾,理筋骨 
苦温补肾、辛温补肝。能宣通血脉而理筋骨。主伤中,补不足(《经疏》曰∶味甘故然) 
暖子宫,缩小便,破瘀血。 
治腰痛胎漏(怀妊沥血),崩带遗精,肠风血痢(《是斋方》∶平胃散一两,川续断二钱 
半,每服二钱,米饮下,治时痢亦验),痈痔肿毒。又主金疮折跌(以功命名),止痛生肌。 
女科外科,需为上剂。川产良。状如鸡脚,皮黄皱节节断者真。去向里硬筋,酒浸用。地黄 
为使。 

草部
骨碎补
内容:补肾,治折伤 
苦温补肾,故治耳鸣(耳鸣必由肾虚),及肾虚久泻(研末,入猪肾煨熟,空心食之。 
肾主二便,久泻多属肾虚,不可专责脾胃也)。肾主骨,故治折伤(以功命名,粥和敷伤处。 
经曰∶肾者胃之关也。前阴利水,后阴利谷),牙痛(炒黑为末,擦牙,咽下亦良)。又入厥 
阴(心包,肝),能破血止血(入血行伤,故治折伤,粥和末裹伤处)。 
根似姜而扁长,去毛用,或蜜拌蒸。 

草部
益母草
内容:x一名茺蔚x 
通行瘀血,生新血 
辛微苦寒。入手、足厥阴(心包、肝)。消水行血,去瘀生新,调经解毒(瘀血去则经 
调)。 
治血风血晕,血痛血淋,胎痛产难,崩中带下(带脉横于腰间,病生于此,故名为带。 
赤属血,白属气。气虚者,补中益气而兼升降。血虚者,养血滋阴而兼调气)。为经产良药 
,消疔肿乳痈(亦取其散瘀解毒),通大小便。然辛散之药,瞳子散大者忌服。 
益母子主治略同,调经益精,明目(血滞病目者则宜之)活血,顺气逐风(气行则血行, 
血活则风散),行中有补。治心烦头痛(血虚血热之候),胎产带崩,令人有子(有补阴之功。 
时珍曰∶益母根茎花叶实,皆可同用。若治疮肿胎产,消水行血,则宜并用;若治血分风热 
,明目调经,用子为良。盖根茎花叶专于行,子则行中有补也。《产宝》济阴返魂丹,小暑 
端午或六月六日,采益母茎叶花实,为末蜜丸,治胎产百病。《近效方》∶捣汁熬膏亦良) 
。忌铁。子微炒用。 

草部
泽兰
内容:通、行血,消水 
苦泄热,甘和血,辛散郁,香舒脾。入足太阴、厥阴(脾、肝)。通九窍,利关节,养 
血气,长肌肉,破宿血,调月经,消症瘕,散水肿(防己为使)。 
治产后血沥腰痛(瘀行未尽),吐血鼻血,目痛头风,痈毒扑损。补而不滞,行而不峻, 
为女科要药(古方泽兰丸甚多)。 
时珍曰∶兰草、泽兰,一类二种,俱生下湿。紫茎素枝,赤节绿叶,叶对节生,有细齿 
。但以茎圆节长、叶光有歧者为兰草;茎微方节短、叶有毛者为泽兰。嫩时并可 (音那) 
而佩之,《楚辞》所谓纫秋兰以为佩是也(朱文公《离骚辨证》云∶必花叶俱香,燥湿不变, 
方可刈佩。今之兰蕙,花虽香而叶无气,质弱易萎,不可刈佩),吴人呼为香草,俗名孩儿 
菊(夏日采,置发中,则发不 ,浸油涂发,去垢香泽,故名泽兰)。兰草走气分,故能利 
水道,除痰癖,杀蛊辟恶,而为消渴良药(经曰∶数食肥甘,传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 
也)。泽兰走血分,故能消水肿,涂痈毒,破瘀除症,而为妇人要药。以为今之山兰者误矣。 
防己为使(寇宗 、朱丹溪并以兰草为山兰之叶,李时珍考众说以讥之。按别本云∶兰叶甘 
寒,清肺开胃,消痰利水,解郁调经,闽产者力胜。闽产为胜,则是建兰矣。李士材云∶兰 
叶禀金水之气,故入肺脏,东垣方中尝用之。《内经》所谓治之以兰除陈气者是也,余屡验 
之。李时珍又谓东垣所用乃兰草也。其集诸家之言曰∶陈遁斋《闲览》云楚骚之兰,或以为 
都梁香,或以为泽兰,或以为猗兰,当以泽兰为正,今之所种如麦门冬者名幽兰,非真兰也, 
故陈止斋着盗兰说以讥之。既名幽兰,正合骚经矣。方虚谷《订兰说》言古之兰草即今之千 
金草,俗名孩儿菊者;今之所谓兰,其叶如茅者,根名土续断,因花馥郁,故得兰名。杨升 
庵曰∶世以如蒲萱者为兰,九畹之受诬也久矣。又吴草庐《有兰说》曰∶兰为医经上品,有 
根有茎,草之植者也。今所谓兰无枝无茎,因黄山谷称之,世遂谬指为离骚之兰。寇氏本草 
溺于流俗,反疑归说为非。夫医经为实用岂可诬哉?今之兰果可以利水杀虫而除痰癖乎?其 
种盛于闽,朱子闽人,岂不识其土产而辨析若此。世俗至今,犹以非兰为兰,何其惑之甚也。 
昂按∶朱子辨兰,援《离骚》纫 以为证,窃谓纫 亦骚人风致之词耳。如所云饮木兰之坠 
露,餐秋菊之落英,岂真露可饮而英可餐乎?又云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岂真芰荷 
可衣芙蓉可裳乎?宋儒释经执泥,恐未可为定论也。第骚经既言秋兰,则非春兰明矣。本经 
既言泽兰,则非山兰明矣。是《离骚》之秋兰,当属本经之泽兰无疑也。然《离骚》不尝曰 
春兰兮秋菊乎?不又曰结幽兰而延伫乎?不又曰疏石兰以为芳乎?若秋兰既属之泽兰,将所 
谓春兰幽兰石兰者,又不得为山兰,当是何等之兰乎?且山兰为花中最上之品,古今评者, 
列之梅、菊之前今反屈,于孩儿菊之下,以为盗袭其名,世间至贱之草皆收入本草,独山兰 
清芬佳品,摈弃不录,何其不幸若斯之甚也!本草杀虫之药良多,皆未必有验,至于行水消 
痰,固山兰之叶力所优为者也。盖李时珍、陈、方、吴、杨辈,皆泥定陈藏器以泽兰、兰草 
为一类二种,遂并骚经而疑之。崇泽兰而黜山兰,遂令兰草无复有用之者。不思若以为一类, 
则《本经》兰草一条,已属重出,何以《本经》兰草反列之上品,而泽兰止为中品乎?况一 
入气分,一入血分,迥然不同也。又骚经言兰者凡五,除木兰人所共识,其余春兰、秋兰、 
幽兰、石兰若皆以为孩儿菊,是不特一类二种,且四种一类矣。而以为九畹之受诬,岂理也 
哉?盖《本经》言泽兰,所以别乎山也;言兰草,明用叶而不用其花也;骚经言秋兰,所以 
别乎春也;言石兰,所以别乎泽也。愚谓秋兰当属泽兰,而春兰、石兰定是山兰。其曰幽兰, 
则山兰之别名,以其生于深山穷谷故也。寇氏、朱氏之论,又安可全非也,姑附愚说,以咨 
多识之士)。 

草部
白薇
内容:泻血热 
苦咸而寒,阴阳、冲、任之药。利阴气,下水气。 
主中风身热支满,忽忽不知人(阴虚火旺,则内热主风。火气焚灼,故身热支满。痰随 
火涌,故不知人),血厥(汗出过多血少,阳气独上,气塞不行而厥,妇人尤多。此证宜白 
薇汤,白薇、当归各一两,参五钱,甘草钱半,每服五钱)热淋,温疟洒洒,寒热酸痛(寒 
热作,则营气不能内营,故酸痛),妇人伤中淋露(血热。千金白薇散治胎前产后遗尿不知 
时,白薇、芍药等分,酒调服。丹溪曰∶此即河间所谓热甚廷孔郁结,神无所依,不能收禁 
之意也。廷孔,女人溺孔也),产虚烦呕(仲景安中益气竹皮丸用之。《经疏》曰∶古方调经 
种子,往往用之。盖不孕缘于血热血少,而其源起于真阴不足,阳胜而内热,故营血日枯也。 
益阴清热,则血自生旺而有子矣,须佐以归、地、芍药、杜仲、苁蓉等药)。 
似牛膝而短小柔软。去须酒洗用。恶大黄、大戟、山茱、姜、枣。 

草部
艾叶
内容:宣,理气血,燥,逐寒湿 
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元阳。通十二经,走三阴(太、少、厥), 
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胎动腰痛下血,胶艾汤良,阿胶、 
艾叶煎服,亦治虚痢)。 
治吐衄崩带(治带要药),腹痛冷痢,霍乱转筋(皆理气血、逐寒湿之效),杀蛇治癣(醋 
煎,外科有用干艾作汤,投白矾二三钱,洗疮,然后敷药者。盖人血气冷,必假艾力以佐阳 
,而艾性又能杀虫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