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8-本草备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血聚,金疮折跌,疮口不合,止痛生肌。性急,不可多使,引脓(血竭单入血分、乳香、没 
药兼入气分,皆木脂也)。出南番。色赤,以染透指甲者为真(假者是海母血,味大咸,有 
腥气)。单碾用(同众药捣,则作尘飞)。 

木部
阿魏
内容:泻,消积,杀虫 
辛平(一日温)。入脾胃。消肉积,杀细虫,去臭气(谚曰∶黄芩无假,阿魏无真。刘 
纯曰∶阿魏无真却有真,臭而止臭是为珍),解蕈菜,自死牛马肉毒。治心腹冷痛、疟痢(疟 
痢多由积滞而起),传尸、疳劳疰虫。出西番。木脂熬成,极臭。试取少许,安铜器一宿, 
沾处白如银,汞者真(人多以胡蒜白赝之)。用钵研细,热酒器上熏过入药。 

木部
芦荟
内容:泻热,杀虫 
大苦大寒。功专清热杀虫,凉肝明目,镇心除烦。治小儿惊痫五疳,敷 齿湿癣(甘草 
末和敷),吹鼻杀脑疳,除鼻痒。小儿脾胃虚寒作泻者勿服。出波斯国。木脂也,味苦、色 
绿者真。 

木部
胡桐泪
内容:泻热,杀虫 
苦能杀虫,咸能入胃软坚,大寒能除热。治咽喉热痛(磨扫取涎),齿 风疳,瘰 结 
核(苏颂曰∶古方稀用,今口齿家,多用为要药)。出凉肃。乃胡桐脂,入土得斥卤之气结 
成,如小石片,木泪状如膏油。 

木部
芜夷
内容:宣,散风湿,泻,消积,杀虫 
辛散满,苦杀虫,温燥湿化食(诸虫皆因湿而生,气食皆因寒而滞)。祛五脏、皮肤、 
肢节风湿,心腹积冷,症痛鳖瘕(《直指方》云∶嗜酒人,血入于酒为酒鳖;多气人,血入 
于气为气鳖;虚劳人,败血杂痰为血鳖。如虫之行,上侵人咽,下蚀人肛,或附胁背,或隐 
胸腹。惟用芜夷炒,兼暖胃、理气、益血之药,乃可杀之),痔 疮癣,小儿惊疳冷痢(得 
诃子、豆蔻良),胃中有虫,食即作痛(和面炒黄为末,米饮下)。形类榆荚。陈久、气膻者 
良。 

木部
没石子
内容:涩精,外用染须 
苦温入肾。须精固气,收阴汗,乌须发。出大食诸番。颗小、纹细者佳。炒研用,虫食 
成孔者拣去。忌铜、铁器。 

木部
卫矛
内容:x一名鬼箭羽x 
泻,破血 
苦寒(时珍曰∶酸涩)。破陈血,通经落胎,杀虫祛祟。干有三羽,叶似野茶。酥炙用。 

木部

内容:泻,破血,消积,杀虫 
辛温有毒。功专行血杀虫,削年深坚结之积滞(丹溪曰∶漆性急而飞补,用之中节,积 
滞去后,补性内行,人不知也),破日久凝结之瘀血(能化瘀血为水),续筋骨绝伤(损伤必 
有瘀血停滞)。治传尸劳瘵,瘕疝蛔虫。炒令烟尽入药,或烧存性,用半夏为使。畏川椒、 
紫苏、鸡子、蟹(漆得蟹而成水)。 

木部
巴豆
内容:大燥,大泻 
辛热有大毒。生猛而熟少缓。可升可降,能止能行,开窍宣滞,去脏腑沉寒,最为斩关 
夺门之将。破痰癖血瘕,气痞食积,生冷硬物所伤,大腹水肿,泻痢惊痫,口 耳聋,牙痛 
喉痹(缠喉急痹,缓治则死。用解毒丸,雄黄一两,郁金一钱,巴豆十四粒,去皮油,为丸 
。每服五分,津咽下。雄黄破结气,郁金散恶血,巴豆下稠涎,然系厉剂,不可轻用。或用 
纸拈蘸巴豆油,燃火刺喉;或捣巴豆,绵裹,随左、右纳鼻中,吐出恶涎,紫血即宽。鼻虽 
小,生疮无碍)。其毒性又能解毒、杀虫,疗疮疡、蛇蝎诸毒。峻用大可劫病,微用亦可和 
中。通经烂胎(巴豆禀火烈之气,烂人肌肉。试以少许擦皮肤,即发一泡,况肠胃耶,不可 
轻用。王好古曰∶去心、皮膜、油,生用,为急治水谷道路之剂。炒去烟、令紫黑用。为缓 
治消坚磨积之剂。可以通畅,可以止泻,世所不知也。时珍曰∶一妇年六十余,溏泻五载, 
犯生冷油腻肉食,即作痛,服升涩药,泻反甚,脉沉而滑,此乃脾胃久伤,积冷凝滞。法当 
以热下之。用腊匮巴豆丸五十粒,服二日,不利而愈。自是每用治泻痢,愈者近百人)。一 
名刚子(雷 曰∶紧小、色黄者为巴,三棱、色黑者为豆,小而两头尖者为刚子。刚子杀人 
。时珍曰∶此说殊乖。盖紧小者为雌,有棱及两头尖者是雄,雄者更峻耳。用之得宜,皆有 
功力。不去膜则伤胃,不去心则作呕。《藏器》法连白膜服)。或用谷、用仁、用油、生用 
、炒用、醋煮烧存性用。研去油,名巴豆霜。芫花为使。畏大黄、黄连、凉水(中其毒者, 
以此解之,或黑豆、绿豆汁亦佳)。得火良。 
巴豆油作纸拈燃火,吹息,或熏鼻,或刺喉,能行恶涎恶血。治中风中恶,痰厥气厥, 
喉痹不通,一切急病(大黄、巴豆,同为峻下之剂。但大黄性寒,腑病多热者宜之。巴豆性 
热,脏病多寒者宜之。故仲景治伤寒传里多热者,多用大黄;东垣治五积属脏者,多用巴豆 
。与大黄同服,反不泻人)。 

木部
大风子
内容:燥痰,外用治疮 
辛热有毒。取油治疮癣疥癞,有杀虫劫毒之功(丹溪曰∶粗工治大风病,佐以大风油, 
殊不知此物性热,有燥痰之功而伤血,至有病将愈而先失明者)。出南番。子中有仁,白色 
,久则油黄,不可用。入丸药,压去油。 

木部
荆沥
内容:宣通经络,滑痰泻热 
甘平。除风热,化痰涎,开经络,行血气。治中风失音,惊痫痰迷,眩晕烦闷,消渴热 
痢,为去风化痰妙药。气虚、食少者忌之(《延年秘录》云∶热多用竹沥,寒多用荆沥。丹 
溪曰∶虚痰用竹沥,实痰用荆沥,并宜姜汁助送,则不凝滞)。 
牡荆俗名黄荆,截取尺余,架砖上,中间火炙,两头承取汁用。 

木部
竹沥
内容:泻火,滑痰,润燥 
甘寒而滑。消风降火,润燥行痰,养血益阴(竹之有沥,犹人之有血也。故能补阴清火) 
。利窍明目。 
治中风口噤,痰迷大热,风痉癫狂,烦闷(《产乳》方∶妊娠苦烦名子烦,竹沥不限多 
少细服。梅师加茯苓煎)消渴,血虚自汗。然寒胃滑肠、有寒湿者勿服(《经疏》曰∶中风 
要药。凡中风未有不因阴虚火旺、痰热壅结所致,如果外来风邪,安得复用此寒滑之药治之 
哉!丹溪曰∶痰在经络、四肢、皮里、膜外者,非此不能达行。又曰∶味甘性缓,能除阴虚 
之有大热者。寒而能补,胎后不碍虚,胎前不损子。世人因本草大寒二字,弃而不用,然人 
食笋,至老未有因寒而病者。沥,即笋之液也,又假火而成,何寒如此之甚耶?治法云∶竹 
沥和米煮粥,能治反胃)。竹类甚多,淡行肉薄,节间有粉,多汁而甘,最良; 竹坚而节 
促,皮白如霜;苦竹本粗叶大,笋味苦。入药,惟此三种,功用略同。竹茹即刮取青皮。竹 
沥如取荆沥法。姜汁为使(姜能除痰,且济其寒)。 
笋尖发痘疮(《本草》未载。昂按∶笋蕨多食,皆能燥血,故笋有刮肠篦之名。惟同肉 
煮食,则无害也)。 

木部
竹茹
内容:泻上焦烦热,凉血 
甘而微寒。开胃土之郁,清肺金之燥,凉血除热。治上焦烦热(皮入肺,主上焦。温胆 
汤用之),温气寒热,噎膈呕逆(胃热),吐血衄血(清肺凉胃,齿血不止,浸醋含之),肺 
痿惊痫(散肝火),崩中胎动(凉胎气)。 

木部
淡竹叶
内容:泻上焦烦热 
辛淡甘寒。凉心暖脾,消痰止渴。除上焦风邪烦热(叶生竹上,故治上焦。仲景治伤寒 
发热、大渴,有竹叶石膏汤。乃假其辛寒,以散阳明之邪热也),咳逆喘促,呕哕吐血,中 
风失音,小儿惊痫。竹生一年以上者,嫩而有力。 

木部
天竹黄
内容:泻热,豁痰,凉心 
甘而微寒。凉心经,去风热,利窍豁痰,镇肝明目。功同竹沥,而性和缓,无寒滑之患 
。治大人中风不语,小儿客忤惊痫为尤宜。出南海。大竹之津气结成(即竹内黄粉),片片 
如竹节者真。 

木部
雷丸
内容:泻,消积,杀虫 
苦寒有小毒。入胃、大肠经。功专消积杀虫(杨 得异疾,每发语,腹中有小声应之, 
久渐声大。有道士曰∶此应声虫也,但读本草,取不应者治之。读至雷丸,不应,服之而愈 
)。竹之余气,得霹雳而生,故名。大小如栗,竹刀刮去黑皮。甘草水浸一宿,酒拌蒸,或 
炮用。浓朴、芫花为使。恶葛根。 

木部
赤柽柳
内容:x一名西河柳x 
宣,解毒 
能使疹毒外出。末服四钱,治痧疹不出,喘嗽闷乱。沙糖调服,治疹后痢。 

果部
大枣
内容:补脾胃,润心肺,和百药 
甘油。脾经血分药。补中益气,滋脾土,润心肺,调营卫,缓阴血,生津液,悦颜色, 
通九窍,助十二经,和百药。伤寒及补剂加用之,以发脾胃升腾之气。多食损齿(齿属肾, 
土克水),中满证忌之(甘令人满。大建中汤心下痞者,减饧、枣与甘草同例。成无己曰∶ 
仲景治奔豚用大枣者,滋脾土以平肾气也。治水饮胁痛,有十枣汤,益脾土以胜妄水也)。 
北产肥润者良(昂按∶金华南枣,更胜于北,徽宁所产,亦有佳者)。杀乌、附毒。忌葱、 
鱼同食。 

果部
桃仁
内容:泻,破血,润燥 
苦平微甘(孙思邈辛,孟诜温。孙思邈,着《千金方》,孟诜,着《食疗本草》)厥阴( 
心包、肝)血分药。苦以泄血滞,甘以缓肝气新血(成无己曰∶肝者,血之源,血聚,则肝 
气燥。肝苦急,宜急食甘以缓之)。通大肠血秘。 
治热入血室(冲脉),血燥血痞,损伤积血。血痢经闭,咳逆上气(血和则气降),皮肤 
血热,燥痒蓄血,发热如狂(仲景治膀胱蓄血,有桃仁承气汤即调胃承气汤加桃仁、桂枝。 
抵当汤,用桃仁、大黄、虻虫、水蛭。水蛭,即马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