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8-本草备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草部
百部
内容:润肺,杀虫 
甘苦微温。能润肺,治肺热咳嗽(苦能泻热)。有小毒,杀蛔、蛲、蝇、虱,一切树木 
蛀虫(触烟即死)。 
治骨蒸传尸,疳积疥癣(皆有虫。时珍曰∶百部亦天冬之类,故皆治肺而杀虫,但天冬 
寒,热嗽宜之;百部温,寒嗽宜之)。 
根多成百故名。取肥实者,竹刀劈去心皮,酒浸焙用。 

草部
桔梗
内容:宣通气血,泻火散寒,载药上浮 
苦辛而平。色白属金,入肺(气分)泻热,兼入手少阴心、足阳明胃经。开提气血,表 
散寒邪,清利头目咽喉,开胸膈滞气。 
凡痰壅喘促、鼻塞(肺气不利)目赤、喉痹咽痛(两少阴火)、齿痛(阳明风热)口疮、 
肺痈干咳(火郁在肺)、胸膈刺痛(火郁上焦)、下痢腹痛、腹满肠鸣(肺火郁于大肠),并 
宜苦梗以开之。为诸药舟楫,载之上浮,能引苦泄峻下之剂。至于至高之分成功(既上行而 
又能下气何也?肺主气,肺金清,浊气自下行耳),养血排脓,补内漏(故治肺痈。时珍曰∶ 
枳桔汤治胸中痞满不痛,取其通肺利膈下气也。甘桔汤通治咽喉口舌诸病,取其苦辛散寒、 
甘平除热也。宋仁宗加荆芥、防风、连翘,遂名如圣汤。王好古加味甘桔汤,失音加诃子, 
声不出加半夏,上气加陈皮,涎嗽加知母、贝母,咳渴加五味,酒毒加葛根,少气加人参, 
呕加半夏、生姜,吐脓血加紫菀,肺痿加阿胶,胸膈不利加枳壳,痞满加枳实,目赤加栀子、 
大黄,面肿加茯苓,肤痛加黄 ,发斑加荆、防,疫毒加牛蒡、大黄,不得眠加栀子。昂按∶ 
观海藏所加,则用药之大较,亦可识矣)。 
去浮皮,泔浸微炒用。畏龙胆、白芨。忌猪肉。 

草部

内容:补,和中,解毒 
寒利肺,甘解毒(能解百药及蛇虫毒,在诸药中,毒皆自解)。和中止嗽,治消渴强中 
(渴症下消,茎长兴盛,不交精出,名强中。消渴之后,发为痈疽),痈肿疔毒。 
似人参而体虚无心,似桔梗而味甘不苦(奸贾多用以乱人参。时珍曰∶荠 即甜桔梗)。 

草部
马兜铃
内容:泻肺,下气 
体轻而虚。熟则四开象肺,故入肺。寒能清肺热。苦辛能降肺气(时珍曰∶钱乙补肺阿 
胶散用之,非取其补肺,取其清热降气,则肺自安也。其中阿胶糯米,乃补肺之正药。昂按 
∶清热降气,泻之即所以补之,若专一于补,适以助火而益嗽也)。 
治痰嗽喘促,血痔 疮,大肠经热( ,漏也,音闾,亦音漏。痔属大肠,大肠与肺为 
表里。肺移热于大肠,故肠风痔 ,清脏热则腑热亦清矣。《千金》单服治水肿,以能泻肺 
行水也),亦可吐蛊(汤剂中用之,多作吐)。 
蔓生,实如铃,去筋膜,取子用。 

草部
白前
内容:泻肺,降气,下痰 
辛甘微寒。长于降气下痰止嗽,治肺气壅实,胸膈逆满。虚者禁用。 
似牛膝、粗长坚直易断者,白前也;短小柔软能弯者,白薇也(近道多有,形色颇同, 
以此别之)。去头须,甘草水浸一伏时(即一昼夜),焙用。忌羊肉。 

草部
白芨
内容:涩,补肺,逐瘀生新 
味苦而辛,性涩而收。得秋金之令,入肺止吐血,(《摘玄》云∶试血法,吐水内浮者 
肺血也,沉者肝血也,半浮沉者心血也。各随所见,以羊肺、肝、心蘸白芨末,日日服之佳 
),肺损者能复生之(以有形生有形也。人之五脏,惟肺叶损坏者,可以复生。台州狱吏悯 
一重囚,囚感之曰∶吾七犯死罪,遭刑拷,肺皆损伤。得一方,用白芨末米饮日服,其效如 
神。后囚凌迟,剖开胸,见肺开窍穴数十,皆白芨填补,色犹不变也)。 
治跌打折骨(酒服二钱),汤火灼伤(油调末敷),恶疮痈肿,败疽死肌。去腐逐瘀生新, 
除面上 ( 音千,去声,面黑气。 音炮,面疮也),涂手足皴裂,令人肌滑。 
紫石英为使。畏杏仁。反乌头。 

草部
半夏
内容:燥湿痰,润肾燥,宣通阴阳 
辛温有毒,体滑性燥,能走能散,能燥能润。和胃健脾(去湿),补肝(辛散)润肾, 
除湿化痰,发表开郁,下逆气,止烦呕,发音声,利水道(燥去湿,故利水;辛通气,能化 
液,故润燥。丹溪谓∶二陈汤能使大便润而小便长),救暴卒(葛生曰∶凡遇五绝之病,用 
半夏末吹入鼻中即活,盖取其能作嚏也。五绝,谓缢死、溺死、压死、魇死、产死也)。 
治咳逆头眩(火炎痰升则眩),痰厥头痛,眉棱骨痛(风热与痰),咽痛(成无己曰∶半 
夏辛散,行水气而润肾燥。又局方半硫丸,治老人虚秘,皆取其润滑也。俗以半夏、南星为 
性燥误矣,湿去则土燥,痰涎不生,非二物之性燥也。古方用治咽痛、喉痹、吐血,非禁剂 
也。二物亦能散血,故破伤、扑打皆主之。惟阴虚劳损,则非湿热之邪,而用利窍行湿之药, 
是重竭其津液,医之罪也,岂药之咎哉。《甲乙经》用治之眠,是果性燥者乎!半夏、硫黄 
等分,生姜糊丸,名半硫丸)胸胀(仲景小陷胸汤用之),伤寒寒热(故小柴胡汤用之),痰 
疟不眠(《素问》曰∶胃不和,则卧不安。半夏能和胃气而通阴阳。《灵枢》曰∶阳气满,不 
得入于阴,阴气虚,故目不得瞑,饮以半夏汤,阴阳既通,其卧立安。又有喘嗽不得眠者。 
左不得眠属肝胀,宜清肝;右不得眠属肺胀,宜清肺),反胃吐食(痰膈),散痞除瘿(瘿多 
属痰),消肿止汗(胜湿)。孕妇忌之(王好古曰∶肾主五液,化为五湿,本经为唾、入肝为 
泪、入心为汗、入肺为涕、入脾为痰。痰者因咳而动,脾之湿也,半夏泄痰之际,不能治痰 
之本,治本者治肾也。咳无形,痰有形,无形则润,有形则燥,所以为流脾湿而润肾燥之剂 
也。俗以半夏为肺药非也,止呕为足阳明,除痰为足太阴。柴胡为之使,故柴胡汤用之。虽 
云止呕,亦助柴、芩主寒热往来,是又为足少阳也。时珍曰∶脾无湿不生痰,故脾为生痰之 
源,肺为贮痰之器。按∶有声无痰曰咳,盖伤于肺气;有痰无声曰嗽,盖动于脾湿也;有声 
有痰曰咳嗽,或因火、因风、因寒、因湿、因虚劳、因食积,宜分证论治。大法治嗽,当以 
治痰为先,而治痰又以顺气为主。宜以半夏、南星燥其湿,枳壳、橘红利其气,肺虚加温敛 
之味,肺热加凉泻之剂。赵继宗曰∶二陈治痰,世医执之,内有半夏,其性燥烈,若风、寒、 
湿、食诸痰则相宜,至于劳痰、失血诸痰,用之反能燥血液而加病。按古有三禁,血家、汗 
家、渴家忌之,然亦间有用之者。俗以半夏专为除痰,而半夏之功用,不复见知于世矣。小 
柴胡汤、半夏泻心汤,皆用半夏,岂为除痰乎?火结为痰,气顺则火降而痰消)。 
圆白而大,陈久者良,浸七日,逐日换水,沥去涎,切片,姜汁拌(性畏生姜,用之以 
制其毒,得姜而功愈彰)。柴胡、射干为使。畏生姜、秦皮、龟甲、雄黄。忌羊肉、海藻、 
饴糖。恶皂角。反乌头(合陈皮、茯苓、甘草、名二陈汤,为治痰之总剂。寒痰佐以干姜、 
芥子,热痰佐以黄芩、栝蒌,湿痰佐以苍术、茯苓,风痰佐以南星、前胡,痞痰佐以枳实、 
白术。更看痰之所在,加导引药,惟燥痰非半夏所司也)。 
韩飞霞造曲十法(一姜汁浸造,名生姜曲,治浅近诸痰。一矾水煮透,兼姜糊造,名矾 
曲,矾最能却水,治清水痰。一煮皂角汁,炼膏,和半夏末为曲,或加南星,或加麝香,名 
皂角曲,治风痰开经络。一用白芥子等分,或三分之一,竹沥和成,略加曲糊,名竹沥曲, 
治皮里膜外结核隐显之痰。一麻油浸半夏三五日,炒干为末,曲糊造成。油以润燥,名麻油 
曲,治虚热劳咳之痰。一用腊月黄牛胆汁,略加热蜜和造,名牛胆曲,治癫痫风痰。一用香 
附、苍术、抚芎等分,熬膏,和半夏末作曲,名开郁曲,治郁痰;一用芒硝居半夏十分之三 
,煮透为末,煎大黄膏和成,名硝磺曲,治中风、卒厥、伤寒宜下由于痰者。一用海粉一两 
、雄黄一两、半夏二两,为末炼蜜和造,名海粉曲,治积痰沉痼;一用黄牛肉煎汁炼膏,即 
霞天膏,和半夏末为曲,名霞天曲,治沉 痼痰,功效最烈)。以上并照造曲法,草庵七日 
,待生黄衣晒干,悬挂风处,愈久愈良。 

草部
天南星
内容:燥湿,宣,祛风痰 
味辛而苦,能治风散血(《是斋方》∶南星、防风等分为末,治破伤风、刀伤、扑伤如 
神,名玉真散。破伤风者,药敷疮口,温酒调下二钱;打伤至死,童便调灌二钱,连进三服 
必活);气温而燥,能胜湿除痰;性紧而毒,能攻积拔肿,补肝风虚(凡味辛而散者,皆能 
补肝,木喜条达故也),为肝、脾、肺三经之药。 
治惊痫风眩(丹溪曰∶无痰不作眩),身强口噤,喉痹舌疮,结核疝瘕,痈毒疥癣,蛇 
虫咬毒(调末箍之),破结下气,利水堕胎,性更烈于半夏(与半夏皆燥而毒,故堕胎。半 
夏辛而能守,南星辛而不守。然古安胎方中,亦有用半夏者)。阴虚燥痰禁用。 
根似半夏而大,形如虎掌,故一名虎掌。以矾汤或皂角汁浸三昼夜,曝用;或酒浸一宿 
,蒸,竹刀切开,至不麻乃止;或姜渣、黄泥和包,煨熟用。造曲法与半夏同。造胆星法∶ 
腊月取黄牛胆汁,和南星末纳入胆中,风干,年久者弥佳。畏附子、干姜、防风(得防风则 
不麻,火炮则毒性缓,得牛胆则不燥,且胆有益肝胆之功)。 

草部
贝母
内容:宣,散结,泻热,润肺,清火 
微寒,苦泻心火,辛散肺郁(入肺经气分,心火降则肺气宁。《诗》曰∶言采其虻。虻 
即贝母也。取其解郁)。润心肺,清虚痰。 
治虚劳烦热,咳嗽上气,吐血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