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昆说:“下午约了医院帮他们体验,明天还要模拟实际操作,免得后天试营业时抓瞎。”
傅青梅感到奇怪,说:“健康体检不都是和招工同步进行的么,你怎么等到现在才走这个步骤,万一检查出来什么毛病,前面的工作不都白做了?”
杨昆双手一摊,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忘了。”
这话倒不是随口敷衍,实在是前期事务繁多,千头万绪,难免顾此失彼,加上杨昆本身的经验还有所欠缺,而可以帮他出主意、考虑事情的人又太少。
傅青梅错愕地看着他,有些不敢相信地说:“以前看你考虑事情面面俱到,我还以为你是算无遗策的诸葛亮转世呢,想不到……完了完了,你在我以目中的完美形象彻底毁了。”
杨昆笑笑,说:“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非大忠臣、大智慧者难以望其项背,像我这种唯利是图的凡夫俗子,那是学也学不来的,如果一定要给自己设立一个奋斗目标的话,我更愿意有朝一日像陶朱公那样,富可敌国,美眷倾城,激流勇退,见好就收。”
傅青梅笑盈盈地看着他,说:“既然你的志向这么远大,那么,你一定不好意思跟我计较多付的培训费这点蝇头小利了?”
“25个人,不算食宿费用,每人每天光培训费就20元,一天半就是750,全换成拉面的话,相当于500大碗,750小碗,够我吃多半年的……”杨昆掰着手指头一五一十地算了半天,然后装腔作势地朝她伸出右手,说:“蚂蚱也是肉啊喂,好歹退点给我呗?”
傅青梅笑着在他手上拍了一巴掌,说:“先欠着,回头请你喝咖啡。”
看到她脸上张扬、洒脱的笑容,和上次颓唐、凄惶的表现判若两人,杨昆的心情也为之大好,不无狡黠地笑着说:“咖啡先不忙着喝,倒不如把这笔钱折算到下次的培训费用里怎么样?”
傅青梅眼睛一亮,“又有新项目了?”
杨昆说:“正在谈,很快就有消息。”
傅青梅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伸出右手,说:“预祝你成功。”
杨昆握住她绵绵软软的手掌,轻轻捏了一下,说:“借您吉言。”
回到易阳,正赶上医院下午上班时间,杨昆拐到家接上母亲,直奔县医院。
成金波的妻舅是县医院门诊部主任,事先得到过姐夫的反复叮嘱,接待杨昆一行人的态度很热情。
血检和尿检的结果要次日上午才能出来,不过从目前已有的结果来看,包括母亲在内,所有受检人的身体状况都还算理想。
转过天,29号,周六。
丁志高如约带了一整班后厨人马过来,和前期招聘的25名青年男女一起,正式加盟火锅店。
考虑到招聘的服务员和原计划相比稍有富余,杨昆曾建议往何平的烧烤店里调拨几个人过去,被他严辞拒绝。
何平说:“吃烤串的都是年轻人,对服务水平和饭店的档次没那么多讲究,我出300块钱的月工资,来找活干的都差点挤破头,你招的人素质高是高,可工资也高,咱用不起。”
杨昆只有一笑作罢,他一个人精力有限,两头难以兼顾,烧烤店的事,就先让何平自己操心去吧。
明天就要开始试营业,时间短、任务重,杨昆抛开一切繁文缛节,直接把火锅店的全体人马集中在一起,开始简要的战前动员:“紧张筹备了一个月,明天就要正式开门迎客,饭店生意好不好,能不能一炮打响,不只关系到我们当老板的能不能收回投资,能不能挣钱,也关系到各位能不能保住这份比同行业者优厚得多的工作机会。”
“或许在外人的眼里,你们挣着相当于公职单位和企业中层干部的高工资,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想要得到,就先要付出,从明天开始,你们将要承受的压力和工作强度,也比一般的饭店要强出一倍甚至几倍,但我相信,和各位收获的回报相比,这份付出应该是值得的。”
“闲话少叙,下面进行开业前培训的第一项任务,学习。”
杨昆举着一摞由他亲手拟定的和岗位操作规范以及相应的奖惩制度,说:“这些东西,是我参考了同行业的岗位制度和国家相关规定制订出来的,从总经理、店长、厨师长到服务生,根据岗位不同,内容各有差异,唯一的共同点是,里面没有一个字是大话、空话,每一条、每一款都必须落到实处,下面给大家一个小时时间,不要求你们倒背如流,但必须真正的理解透彻,牢记于心,时时刻刻以它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受杨昆严肃的语气和表情影响,听者无不凛然。
将东西分发到各人手中之后,按岗位不同,杨昆开始分头和大家探讨各种操作规范和奖惩制度的细节。
将刚换上崭新厨师服的老丁等人聚在一起,杨昆说道:“丁师傅是这行里的老师傅、前辈,对于厨房里的规矩,你比我懂得多得多,我在这里多强调一次,卫生。”
“对于饭店来讲,卫生是基础,也是根本,饭菜的味道再好,店里生意再红火,后台再强硬,也经不起任何一起卫生事故的折腾,所以,在饭菜质量和个人卫生方面,需要大家遵守、服从的规定,在你们手里这份东西上面都写得一清二楚,具体细节就不多作解释了,我对大家的唯一要求就是:守规矩。”
第149章 :开门揖客()
杨昆略显凌厉的眼神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我的规矩只有一句话:凡违犯任何规定者,一律解除劳动合同,没有警告,没有罚款,没有例外,更没有第二次机会,这句话,对于丁师傅你也同样适用!”
丁志高看着杨昆的眼睛,一脸严肃地点头答应下来。
至于工作较为繁忙的服务员和送餐工,反而没有过多需要讲解的事项。
像言谈举止、服装仪表,斟酒、倒茶、点烟等基本迎宾礼仪,以及如何通过座次安排来分辨来客身份的尊卑之别,在培训中心已经受过类似的培训,这里无非是再次强调一遍。
和一般饭店相比,火锅店的服务员工作反而更简单些,除了锅底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汤汤水水的东西,加之一楼、二楼大厅的隔断间留出了足够容4人并行的宽敞通道,往楼上送餐时也有专供员工使用的楼梯,只要送餐工不是那种毛手毛脚的愣头青,亦或者工作时注意力过于分散,一般不用担心会砸坏东西,或是不小心泼到客人一身汤汁。
因而杨昆安排他们学习的重点,是本店的经营宗旨、风味特色,各种涮菜的口感和营养搭配,以及熬制锅底的各种香料的外观及名称,以便随时应对顾客的咨询。
需要着重培训的,是那6名精挑细选出来的迎宾小姐。
杨昆给她们的定位,可不是杵在门厅里当花瓶,客人进门时说声“欢迎光临”,再把他们带到就餐区域那么简单。
迎宾小姐们首先需要掌握的,是本店的就餐流程。
杨昆设定的营业思路是,每拨客人进门时,按工作编号顺序,由一名迎宾小姐将其带到吧台处,首先询问对方有没有贵宾卡,就餐的选择是单间还是大厅,然后提醒其缴纳就餐押金,根据就餐人数,以每人30元为标准,接下来才将客人们带到指定的就餐地点,和负责该区域的女服务生进行交接。
对于他的设计,二叔曾提出不同意见,说绝大部分私人饭店都是吃完再算帐,你搞个没吃饭先花钱,人家不买账怎么办。
杨昆说:前期的声势已经铺垫得差不多,不愁没人光顾,现在要做的,就是培养顾客的消费意识。
在杨昆这个半内行看来,餐饮业的大忌,一是怕出卫生事故,二怕赊账。
开饭店,只要风味独特、硬件过关、服务水平能跟上,并且保持一以贯之的经营宗旨,就没有不挣钱的道理。
那些开不下去的饭店,要么老板只顾蝇头小利,以次充好,要么服务水平不到位,引起顾客反感,要么就是被欠账所拖垮。
杨昆见过太多饭店经营得红红火火,却被巨额的欠账和白条所累,最后黯然倒闭的例子。
他的做法,就是要将这种可能尽早地扼杀于摇篮之中。
当然,要想彻底扭转当前人们的消费习惯,培养出独树一帜的消费意识,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杨昆有信心。
前期不遗余力的宣传、炒作,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整体形象,并用这种方式宣告,我们正在引领潮流,改变传统,来这里就餐,就要遵守我们的规定,不来这里吃饭,你就out了!
当然,为了避免给大家留下店大欺客的坏印象,相应的软性服务也要跟上。
像试营业期间免锅底费,挑选各行业的代表人物送代金券等做法,除了进一步招徕人气外,也是给这种消费方式做铺垫,并起到适当的缓冲作用。
同时,在开业初期,迎宾小姐的工作热情和能力高低,对于能否尽量消除顾客的抵触心理,至关重要。
因此,在选拔迎宾小姐的过程中,杨昆可谓做到了精益求精、优中选优。
除相貌、身材、仪表、谈吐方面的硬性规定外,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过人的应变能力和唾面自干的耐心,也是缺一不可。
经过一天的紧张集训和模拟操作后,10月30日,星期天上午10点,两家店面同时开门揖客,进行为期两天的试营业。
引发了无数人热议的火锅店刚一开门,便有不少好奇心爆棚的食客招朋引伴地前来抢鲜体验,不到11点,火锅店的大厅和单间里便已人满为患。
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竞争心理,抢占到座位的不免沾沾自喜,心思活泛的则见缝插针地和别人商量拼桌,反正锅底不要钱,大家各吃各的,谁也不妨碍谁。
有些性格稍微内敛些或自居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