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上次孙研跟着叶小换来过家里之后,刘素芬就时不时地想起那个话不多,一说话就笑,笑起来嘴角有两个浅浅的小酒窝的漂亮女生。
一想到孙研,刘素芬脑子里就会冒出类似这样的念头:“可惜小昆已经有女朋友了……而且那孩子长得也太瘦弱了些,看起来不是很能生的样子。”
有时候,她也会美滋滋地想:“要是两个女孩子都跟了小昆该有多好……”
当然,她也只能在脑子里幻想一下而已。
现在已经不是她爷爷那一辈人生活的年代了。
时代发展越来越快,儿子的生意越做越大,钱越挣越多,相应的,她的眼界也越来越开阔。
她知道,自己的观念太过陈旧,不转变过来,就跟不上这个全新的时代。
种种念头在脑子里一闪而过,慎重考虑了一会后,刘素芬默认了儿子的作法。
杨昆能猜到她为何犹豫,却没有多费口舌去向她解释什么。
男女之间的事,一向是越描越黑,况且他和傅青梅之间本来就不清不楚,再就这个话题深谈下去,只会起到此地无银、欲盖弥彰的负面效果。
坐在店里和母亲聊了会家常,看天色渐暗,杨昆出门上车,先去工商局接了王波,然后到交警大队等候吴清江下班。
吴清江上了后座,开玩笑道:“今天沾小杨的光,咱也享受一下领导待遇。”
“吴队前途无量,离真正的领导待遇也不过是迟一天早一天的事。”王波随口恭维了一句,问杨昆:“定好地方了?”
透过后视镜和吴清江对视了一眼,杨昆笑了笑,“杨家大酒店,包场。”
吴清江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连连点头,“在家好,自在,清静,也遇不到什么熟人,再合适不过。”
回到自家楼上,请二人在客厅里坐下,沏上茶,半支烟的功夫,几样色香味俱全的冷拼热炒便先后摆上了茶几。
时过境迁,刘素芬早忘了过去的梁子,热情地和吴、王二人打过招呼,自去厨房陪叶小换一起吃饭。
杨昆启开一瓶小茅台,分别替各人斟满,介绍二位厨师给吴清江认识:“这两位川菜大厨是丁师傅的同乡,正经的国家一级厨师,特地从老家请过来替咱们的分店掌舵的。”
礼节性地和二位大厨各碰了几杯酒,尝了几口地道的川味美食,三人开始推杯换盏。
走马上任以来,几乎天天有人给吴清江贺官,轮番轰炸下,老吴颇有些酒精疲劳,王波新婚在即,也不愿多喝,第二瓶酒喝到一半,便都推杯不饮,对坐喝茶聊天。
和杨昆交换了一下眼色,王波从手包里拿出一只鼓囊囊的牛皮信封,“吴队,恭喜你步步高升,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
吴清江摆手不接,朝门口瞅了一眼,低声说道:“在座的没有外人,我就不跟二位拐弯抹角,实话实说,以后不在派出所工作,街机厅那边,估计也出不了太大的力,实在是受之有愧。”
杨昆二话不说,直接拿过吴清江的手包,从王波手里接过信封,拉开拉链塞了进去,“一码归一码,这是给你贺官的份子,你要是谦虚的话,就显得咱哥俩不通人情世故了。”
见他诚意很足,吴清江也只好苦笑着摇头,说:“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王波趁机将各人面前的酒杯倒满,举起来向大家示意,“今天先贺吴队荣升之喜,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杨昆一口饮尽杯中酒,惬意地哈了口酒气,说:“昨天听完你的话,琢磨了一宿,觉得吴大队长手头这么好的资源,不利用一下,未免太可惜了,有个不成熟的想法,说出来大家参考一下?”
吴清江和王波顿时来了兴趣,连声催促他别卖关子。
杨昆的想法很简单,卖摩托车。
虽然不赞成三皮哥倒腾水货轿车的想法,不过他也从中得到了一定的启发。
吴清江新官上任,离转正还有一段过渡期,和上层领导间的共同利益链条还没能完全建立起来,卖轿车的话,风险太高,这也是他拒绝王波的主要原因。
但是杨昆认为,这件事不妨换个角度来思考。
他觉得完全可以在吴清江的职权范围内,寻找别的利益增长点。
结合此次南下代王波买车的经历,很容易便联想到摩托车销售这一行上面。
摩托车上牌手续不像轿车那么繁琐,在县交警大队车管所就可以办理。
现如今交警方面对于摩托车牌照的管理还是相当严格的,像三皮哥那样堂而皇之地骑着无牌车满大街晃荡的毕竟只是特例。
偏远农村虽然也有买车不上牌的现象,却也变相地限制了自己的出行范围,在本村、本乡盘盘地头还行,骑车进城那是万万不敢的。
遇到专项整治行动时,撞正枪口的也不在少数。
总而言之,在90年代中期,搞摩托车销售的话,天时、地利、人和俱备。
而且有吴清江从中照应,从中夹带点私货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只要控制好整车和备件的库存,等到油价飞涨,电瓶车当道的时候,想要转行或者干脆转卖电动车也很容易。
至于代理哪个品牌,倒不用费太大的心思。
摩托车这东西,不像彩电那样品牌繁多,令人眼花缭乱,叫得响名头的国产车只有那几个牌子。
当前及至今后的十几年里,在易阳销量最好、老百姓最认可的品牌,当属金城摩托。
第262章 :系统工程()
时下街面上最流行的车型是金城铃木100。
瓦蓝色的车漆,独特的清脆撞缸音,引得无数适龄青年乃至中年人趋之若鹜。
再过三五年,市场的主流车型就要数金城50踏板车了。
在99、2000年左右,仅易阳一地,金城50的年销量便数以千计。
加上配件、维修的利润,仅靠销售这一个车型,一年挣上个百八十万,轻轻松松。
同时还有个隐藏的便利条件,卖摩托车可以和未来的昆朋电器联手,互为推荐,相辅相成。
乍一看,摩托车和家用电器风马牛不相及,不过对普通老百姓而言,摩托车和电视机都称得上是不折不扣的大件,除了条件过于优越的家庭,一般人家只有在儿女结婚时才会集中购买、更换。
当父母或新人们自行来挑选摩托车、家电的时候,两家店之间搞个搭配销售、打折促销之类的优惠活动,只要代理的品牌够硬、价格合适、宣传到位,促成各自客户群体间的连锁购买也不是难事。
从这个角度引申开来,连婚庆用的酒水饮料、婚宴举办场所都可以连带着推销出去。
听完杨昆的打算,吴清江和王波面面相觑。
卖个摩托车而已,怎么到他口中就成了系统性的工程了?
惊讶归惊讶,说到挣钱,没有谁会自甘人后。
尤其是吴大队长,虽然前面的副字还没去掉,却已经落下不少实实在在的好处。
从赵一民、老肥这两件案子中,吴清江悟出了不少门道。
当官不怕捞得多,就怕万一被人盯上,捞到手里的东西没有合理、合法的来源,就很容易翻船。
因此,这段时间,他一直琢磨着,想谋一份本职工作之外的正经差事,哪怕不挣钱,能帮手头的灰色收入打个掩护就行。
杨昆的计划,正中他下怀。
弹了弹烟灰,吴清江笑着说道:“小杨看中的买卖,肯定亏不了钱,我先表个态,不管投资多少,我出三成。”
王波自然没有见钱不挣的道理,只是对于吴大队长的提议,他有些不同的见解:“小本生意,也投不了多少本钱,吴队就帮咱们当好后盾,其它的不用你操心。”
吴清江坚持道:“不行,做生意哪有不下本钱的道理,万一被外人知道,不得风言风语满天飞?”
杨昆听出了他的言下之意,朝王波使了个眼色,笑道:“行,那我也出三成,剩下的部分,还有场地、租金、装修,以及跟厂家联系这些杂七杂八的事,三皮哥你自己头疼去吧。”
王波还真就挠了挠了头,“怎么听这意思,你们俩都想当甩手掌柜?”
杨昆一摊手,“我手头多少事你还不知道?吴队更是大忙人,哪有功夫侍候这小买卖,三个人里面数你最清闲,你不管谁管?”
见王波一脸牙疼的样子,吴清江提议道:“我家那婆娘倒是整天闲得没事干,要不怕搞砸的话,等台子搭起来,让她在店里坐着充充门面?”
对视了一眼,杨昆和王波异口同声地道:“那是再好不过。”
大方向定了下来,吴清江便不再久留,抽完手里的半支烟,起身告辞。
杨昆驾车将他送到家,和王波坐在车里讨论细节。
王波有些担心地问他:“听说老吴媳妇不太好相处,让她挑头,不会真的搞砸了吧?”
杨昆摇摇头,说:“成熟的品牌,不需要费什么手脚来推广、宣传,日常的销售和售后服务可以雇人来负责,当老板的除了监督手底下干活外,最多也就给亲友、关系户打个折扣,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谁来当都没啥区别。”
盘算了一下各个细节,他问杨昆:“金城在邺河市已经有经销商了,想从别人嘴里夺食,恐怕没那么容易?”
杨昆笑了笑,说:“别贪心不足了大哥,易阳县的整体消费水平不比市区低,一个县的销量就够你笑了,再说旗号打出去以后,相邻县市的人也会慕名而来。”
王波也笑了,问他:“咱们是给人家当下线,还是绕过他们直接从厂家拿货?”
杨昆撇撇嘴,“能直接跟厂家联系,干嘛要让他们再剥一层皮?”
王波就拧着眉毛问他:“照你这意思,我还得再跑一趟金陵?”
杨昆说:“你要在电话里能搞定代理条件,当然不用再来来回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