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到半分钟,电话就回了过来。
如此寂静的夜,铃声多少显得有些刺耳,他第一时间抄起听筒,同时小心地看看对面的卧室,低低地“喂”了一声。
傅青梅知道他家的号码,并没有多嘴问一句“你是哪位”,而是直截了当地问他:“找我有事?”
嗯了一声,杨昆说:“我想你了,你想不想我?”
傅青梅轻笑一声,说:“昨天才通过电话,能有多想?”
杨昆说:“必须想,不然的话,光我想你,你不想我,我不是吃了大亏。”
被他略显孩子气的话逗得格格娇笑,她问:“你到底是想我,还是想那事?”
杨昆说:“都想。”
傅青梅换了个语气,柔声道:“乖,我后天就能回去,到时候……”
杨昆做了个深呼吸,说:“可我现在就想。”
傅青梅说:“离得这么远,用你的话说,这叫鞭长莫及。”
杨昆问:“你现在在哪?”
“这个点儿还能在哪,宾馆呗。”
杨昆又问:“你现在穿着什么,睡衣?”
傅青梅顿时警觉起来,“你想干嘛。”
杨昆说:“想听听你的声音。”
傅青梅说:“这不正听着呢么?”
杨昆咽了口唾沫,说:“不是这个。”
傅青梅轻轻啐了一口,明知故问:“那是哪个?”
杨昆咳嗽了一声,说:“你自己想。”
她说:“我脑子笨,想不出来。”
杨昆想了想,问她:“你用哪只手拿的电话?”
她说:“左手。”
杨昆压低嗓音,吩咐她:“抬起你的右手,从领子伸进去,握住左边的……想到了么?”
骂了声“小色胚”,傅青梅的声线略微有点走形,“没~有。”
杨昆用脑袋夹住话筒,一边腾出手来和她同步“探讨问题”,一边提示她:“把握住问题的‘核心’,好好想。”
很快,她的呼吸就开始变得急促起来,“我……还是……想不出来……”
过了一会,杨昆又说:“现在把手抽出来,从睡衣下面伸进去……研究问题嘛,思想和意识不要太过僵化,不要原地踏步,要由浅入深地思考……”
听到她压抑的鼻音,他开始加快动作,同时问:“现在想到了么?”
傅青梅咬着牙说:“想到了。”
隔着话筒,觉得她的气息似乎就喷在自己颈侧、耳边,杨昆心尖漾起一阵阵酥麻,颤声问:“想到什么了?”
傅青梅低声呻~吟着,说:“我的长途电话费……”
杨昆:“……”
周日早上起来,杨昆仔细地洗了两遍手,才出门晨跑,顺便给两位女生买早餐。
不用上早操,女生们起得比平时都晚,在女宿舍门外冻了好一会,才见孙研裹着羽绒服匆匆走出门口,长长的刘海上还沾着没擦净的水珠。
杨昆朝她身后瞅瞅,“还一位呢?”
孙研说:“那位还没洗脸,我拿回宿舍去吃。”
杨昆的脸色一下子就垮了下来,“姐,我也没吃呢!”
孙研抿唇而笑,指指人头涌动的大食堂,“请便。”
杨昆只好苦哈哈地跑去找老魏他们蹭饭吃。
然后他惊奇地发现,大食堂卖的馒头居然是熟的!
不但是熟的,个头和份量也比以前有诚意得多,大米粥里都能捞到米了。
杨昆大为惊讶,问郑俊鹏:“后勤换头儿了?”
这个问题遭到了一众牲口们的集体鄙视。
嘲笑了他半天,大伙才七嘴八舌地说明了原委。
在小卖部承包权的竞争中失利后,后勤主任王旭东很是郁闷了一阵子。
他自觉和那些害红眼病却囊中羞涩的同事们相比,自己已经准备得够充足的了,原本是十拿九稳的事,谁料到半路杀出个张玉清,硬生生地将眼看就要到嘴的鸭子夺了去。
为此,他颇有些不服,试过找校领导诉苦,也试过和张玉清私下接触,想要覆水重收。
无奈,两头都碰了软钉子。
事发突然,王旭东有些乱了阵脚,也没想到在库存商品交接上做什么手脚,错失了最后小赚一笔的机会,
等到双方正式交接的时候,再想篡改账本和进价已经不太可能了。
窝火之余,他把肚子里的一腔怨气都发到了学生们身上。
东方不亮西方亮,在小卖部上损失的收入,得让大食堂替他拿出来至少也得拿一部分出来。
作为后勤主任,学校大食堂只是归他管理,而没有承包权,被他经年累月地盘剥算计,可供克扣的幅度已经所剩无几,在此基础上变本加厉,自然闹得天怒人怨。
经过那次因一块馒头皮间接引发的血案后,一中的学生们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意志,不再像以前那样温顺得任人宰割。
积怨之下,学生们开始公然围堵王旭东的家门,并选出代表找校领导请愿。
一开始,校领导们都没太在意。
都是有家有业的人,谁也不会闲着没事到大食堂去体验生活,在他们看来,一毛钱一个馒头,五分钱一份米粥,够便宜的了。
大食堂作为学校附属的服务机构,就算不赚学生们的钱,也不能赔本经营吧。
后来被催得紧了,校方便象征性地派人到食堂和后勤处“调研”了一番,然后宣布,后勤提供的账目清晰,食材的采购和饭菜订价都符合物价局的相关规定,所谓中饱私囊云云,纯属无稽之谈。
第281章 :忙里偷闲()
捂盖子还不算,校方更严令各教研组和班级主任,严格约束学生们的不当行为。
这一下算是彻底炸了锅。
学生们开始酝酿着要上街游行请愿。
这一次,一些比较年轻、正义感强的班主任也纷纷站到了学生们的立场上,支持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
好在校方的反应足够迅速,没等大家出校门,就及时把上百人的请愿队伍给拦了下来。
虽然大家表现得都比较克制,除了扯条幅、喊口号外,并无太明显的过激举动,不过一中建校四十余年来首次出现类似的群体行为,也足以令自卢校长以下的一众校领导大为震惊。
距那次震惊世界的风波不过数年之久,像这种事别说闹大了,就是传扬出去,会在社会和舆论上造成多么恶劣的影响,谁也无法想像,也不敢想像。
痛定思痛,校方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事发第二天,校领导研究后决定,鉴于王旭东“管理不力”,将其调到校办公室任副主任,原后勤处主任一职,暂时由一位副校长兼任。
与此同时,校方召集长期向学校供应粮油米面的商户们开会,宣布暂时中止全部采购合同,认真审核、检验各自的商品质量和供应价格后,重新确定其供应商资格。
受到波及的,还有后勤处以及大食堂的几位工作人员。
就这样,王旭东苦心经营了多年的利益链,于一夜之间分崩离析,后悔得他肠子都青了。
与之相对应的,是大食堂的饭菜质量和卫生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这一系列事件,就发生在杨昆南下期间。
津津有味地听大家说完经过,杨昆大呼可惜。
郑俊鹏等人还以为他是因没能适逢其会,错过了当时的精彩场面而感到惋惜。
其实杨昆脑子里想的是,如果自己不是恰好出远门,又或者和张玉清通电话时多聊几句,及时得到这个消息的话,适当运作一番,能把学校的后勤供应业务拿下来一部分也说不定。
虽然和烟酒、副食相比,柴米油盐的利润有限,可胜在长期、稳定,加之用量极大,综合考量,也算是个不错的财源。
当然,对于现在的杨昆而言,这一块在别人眼里无比肥美的蛋糕已经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了,错过这次机会,也不会觉得有多遗憾。
他一边吃饭,一边在脑子里盘算,今天是周日,银行不上班,三皮哥和傅青梅外出未归,前两天也把各处产业的相关事宜处理得差不多,一时间倒有些无所事事起来。
想到全天都是自习课,少了任课老师们的魔音贯耳,教室里正是忙里偷闲的好所在,杨昆便跟着大家一起回教室消磨时间。
也只有当走到教室门口时,他才会想起,自己的身份除了暴发户之外,还是一名高二学生。
中午放学,他去约叶小换一起回家吃饭。
小叶子有心想去,却担心老妈再搞突然袭击,便硬拉着孙研同行,以防万一。
孙研本不想再掺和他们之间的事,却拗不住她软磨硬泡,也只好厚着脸皮跟她一起去杨家蹭饭。
再次见到这个文静内秀的女孩,刘素芬很高兴,特意多做了两道菜。
坐在餐桌前,三位女性言笑盈盈,杨昆却是一脸牙疼的德行。
虽然昨天夜里,连哄带劝地磨着傅青梅玩了次山寨版的“远程交流”,不过这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沟通”方式,对于习惯了快播、哇嘎、电驴等娱乐工具的杨昆而言,少了视觉和触觉上的直观感觉,新鲜有余,刺激不足,也只是隔靴搔痒罢了。
所以,他今天拉小叶子过来,除了替她改善生活之外,顺便也想再次尝试一下,有没有可能和她进行一番涉及“基因层面”的交流。
事与愿违的是,孙研的“不识时务”,彻底打消了他的痴心妄想。
刘素芬的心思都在两个女孩身上,没注意到儿子的心不在焉。
叶小换心思单纯,加上有长辈和闺蜜在场,也不好和杨昆眉来眼去。
孙研却是冰雪聪明,偶尔接触到杨昆的视线,从他不无怨恚的眼神中,能猜到这小子多半不会觉得自己这只闪闪发光的大灯泡有多么的温柔可爱。
只不过她对于男女情事了解有限,却是猜不到杨昆心底那点龌龊念头,也只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