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着说了会闲话,杨建军见他真没什么事,惦记着店里的生意,准备开车先走,刘素芬本打算留下来照顾儿子,被杨昆以这段时间正是各单位发放节前福利的高峰期、店里离不开人为由硬劝了回去,临走前又不免听她细细碎碎地叮嘱了一大通“病患需知”。
消停了没一会,王波又领着何平、刘学锋、虎子和常三一帮人过来探视。
难得见昆哥吃一回瘪,一干损友好生对他兴灾乐祸了一番,瞧着这帮人流里流气的德行,同病房的家长们都暗自撇嘴。
玩笑过后,王波问杨昆:“要不要哥找找关系,给你小子整间高干病房?”
中医院的医疗设施虽然落后,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高干病房却是有的,杨昆倒不介意享受些特殊待遇,只是觉得这场戏的正主还没登场,自己搞得太过特立独行的话,落到领导们眼里的印象难免不佳,便婉言拒绝了三皮哥的好意。
都是各管一摊的忙人,得知昆哥贵体只是微恙,就没有多待,问过他手头暂时没车开,将何平那辆捷达留下供他代步,便分乘几辆车离开。
上午10点整,卢校长带着几位副校长和各科室的中层干部过来看望大家,张玉清也在随行之列。
一行人在县医院门口下车,先看望过已经接受过手术或初步救治的重伤学生,再步行穿过马路,到中医院这边和大家见面。
卢校长和学生家长分别握手,并逐一安慰过杨昆等人之后,向大家通报了校方的决定,凡在此次冲突中受伤的学生,其医药费一律由校方垫付,至于肇事者一方的责任,校方正在积极和司法机关进行沟通,尽量帮大家争取相应的民事赔偿。
正在嘘寒问暖时,中医院的骨科主任亲自过来通知:“把病房好好收拾一下,一会有县领导过来看望大家。”
杨昆敏锐地注意到,听到这句话时,卢校长灰白的长眉微微抖了一下。
昆哥的思维就开始发散。
他认为,卢校长很可能也是提前得知县领导前来探望学生的大体时间,才亲自过来露一面,以挽回领导们由于这件事而对他产生的负面看法。
要不然的话,以他年近七旬的高龄,派几位副校长过来代表一下就足以交待得过去了,何必撑着老迈的身体巴巴地跑过来亮相?
权势、地位、名望这些东西,还真是令人恋栈不去。
知道领导出行必是前呼后拥,行程迟缓,一大堆人挤在这间无关紧要的小病房里也不叫个事,卢校长便带着大家不辞辛苦地回到县医院那边等候。
杨昆心里好奇,反正眼下也无所事事,就站到窗前向楼下张望。
说是“一会”,实际上一直过了近20分钟,才见一溜七、八辆小轿车在医院门口停下,打头的是辆公安涂装的桑塔纳,排在第二、第三位置的,是两辆尼桑公爵。
县医院、中医院的头头脑脑们早在门口等候多时,领导们刚一下车,便迎上去表示欢迎。
杨昆就觉得纳闷,学生打群架而已,至于劳动县委、县政府两位大老板亲自粉墨登场么?
第339章 :兴师动众()
一般情况下,除了上级领导下来视察,又或者是出席重大会议,县一级的党政主官很少会在同一个场合亮相。
所以,在杨昆看来,不但县里党、政一把手亲自出面有点兴师动众,就连卢校长等人的反应也有些小题大做。
他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方式有个小小的误区。
从2014年回到1994年,他的意识重点就集中在这20年之间,甚至由于时代太过久远,很多事情都是要靠着灵光一闪或特定的情境提示才能想得起来,例如昨天那个血色圣诞之夜。
受重生者特有的思维盲点所限,1994年之前发生的许多事,便被他选择性地遗忘了,或者说,脑子里压根就没有这方面的印象。
比方说,五年前那场轰动世界的暴乱。
他不记得,不代表别人不记得,尤其是体制中人,对于此类事件极为敏感。
拿昨夜这起事件来说,数人行凶,多人受伤,往小了说,属于恶性刑事案件,往大了说……没人敢说,也没人敢想。
这种事,万一处理不好,甚至有人从中煽风点火的话,很容易上升为群体性政治事件。
也难怪每个人都摆出这么一付如临大敌的姿态了。
杨昆一时想不通这其中关节,也懒得多费脑子,扒着窗户探头探脑地张望了一会,见一大群人涌出县医院门诊楼的大门,浩浩荡荡地朝这边杀来,忙缩回脑袋,一边往病床上一爬,一边向战友们通报敌情:“来了,来了。”
几个轻伤号纷纷爬到床上,或正襟危坐,或和衣而卧,各自挤出一脸疼痛难忍的苦逼相。
装腔作势地等了几分钟,走廊里传来一阵纷乱的脚步声,在隔壁的病房门前停了下来。
又过了几分钟,中医院院长王伟林引着几位领导进了杨昆所在的病房。
虽然没见过面,不过这几位都是经常在易阳县电视台亮相的熟面孔,不用介绍,杨昆也能一口叫出他们的名字和职务来。
病房太小,挤了四张病床后就剩不下多少空间,因而除了两位党政主官和主管文教工作的副县长刘运升,以及负责现场摄影、记录的工作人员之外,其他人都只有在走廊里等候的份。
几位领导依次走进门口,和略显激动的学生家长们握手问候,一位摄影师扛着摄像机,忠实地记录着领导们的一言一行。
杨昆的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落到摄影师身后那人身上时,不由得一愣。
一身典型的职业女性打扮,穿着灰线格子短大衣,洋灰色毛呢筒裙,长发如瀑,巧笑盼兮,正是县电视台的当红主持人陈静。
乍一眼看见杨昆,陈静也呆了一下,当看到他一只胳膊可怜兮兮地吊在脖子上,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己时,又觉得他的表情和姿势实在有趣,唇角弯起一丝柔美的弧度,调皮地朝杨昆眨了下眼睛。
见他也呆呆地眨了两下眼睛,陈静下意识地感到一阵羞意上脸,“这浑球,也不看什么场合,就敢对女孩子抛媚眼,上次也没发现他这么花痴……”
她却浑然忘了,是自己先对人家眨眼示意来的。
见她明媚如玉的俏脸上忽地飞起两朵红霞,杨昆觉得有些莫名其妙,错开眼神,状似认真地听领导讲话。
陈静也收回视线,一边拿着小本子做速记,一边暗自嘀咕道:“还以为有多大胆子呢,原来也是做贼心虚……”
她却完全猜错了杨昆的心思。
杨昆本以为随行的摄像师是县委宣传部或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看到陈静,才知道他们是电视台的人。
电视台是县广播电视局的下属单位,广播局又归宣传部领导,从这个角度来说,领导看望受伤学生,电视台的人随行拍摄,也属正常。
令他纳闷的是,像这种负面新闻,一般来讲不可能上电视的吧?
领导们通常不会允许自曝家丑的事出现。
不过他很快就想通了其中关节。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电视台拍摄、剪辑出来的东西,领导可能不用,但领导万一要用时,却不能没有。
这叫有备无患。
万一领导心血来潮,想树立个反面典型呢?
对于官场中人来说,任何事情都没有对错和好坏之分,全看你怎样去理解、利用,怎么去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有句俗话说得好,领导要想富,得学会“动干部”。
像这种突发事件,正是打压对手,或是动干部的最佳机会。
你的职责范围内出了问题,好,你下。
谁想上?
拿出诚意来!
这就叫“动”干部。
树挪死,人挪活,这一挪,就是财源滚滚。
杨昆就不无恶意地揣测,昨夜出了这么大的事,有多少人的位子要挪了?
脑子里这么想着,眼睛就不由自主地往门口瞟去。
没瞅见卢校长,倒是看见周学礼负手站在门外。
今天场合特殊,以周大局长的身份,也只有在门外站规矩的份。
见杨昆看过来,周学礼微微眯起眼睛,嘴角撩起一丝揶揄的笑意。
那意思很明显:你小子也有今天?
要不是顾忌到有领导在场,杨昆很想朝他翻个老大的白眼。
一点长辈的样子都没有,哼!
搁到20年后,这表情落到有心人眼里,非搞你个什么“微笑门”出来不可。
换成刚认识周学礼那会,这样的念头是他想都不敢想的。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最近更将触手伸到了市里,眼界提升了,他对周学礼的感觉就少了一丝敬畏,多了几分亲近。
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觉得杨昆的眼神有些古怪,陈静微微侧过身子,顺着他的视线向身后看了一眼,刚好看到周学礼嘴角尚未敛去的笑容。
她不动声色地回过头,深深地看了杨昆一眼。
杨昆一脸无辜地看着她,眨了眨眼,见她立刻瞪大了眼睛,似乎有警告自己的意思,若无其事地错开眼神。
这时,剧情已经走到了“领导亲自和伤者握手表达亲切关怀和问候”的情节。
刘运升全盘参与了整件事的处理,加上他记忆极好,将每个受伤学生的名字和相貌都记得清清楚楚,二位领导每和一个学生握手,他就在旁边将该学生的基本情况介绍给他们。
第340章 :特殊待遇()
轮到杨昆时,刘运升介绍说:“这位是杨昆同学,高二3班的学生,跟我那个不成器的小子是同班……小杨,这两位是咱们县的陈书记,赵县长。”
陈书记面带和煦的笑容,握着杨昆的右手亲切地摇了摇,“好,好,让你受委屈了。”
杨昆一脸激动地说:“谢谢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