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暗骂了声“老狐狸,占便宜还不忘卖乖”,肖厂长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那是当然,那是当然,不过老话说得好,将士用命,深可嘉尚,总不能让大伙饿着肚子办差不是?所以呢,大概需要多少经费,冯支队不妨给个数目,我也好提前向上面打报告。”

    冯庆华瞅瞅杨昆,见他向自己挤了挤眼睛,一付成竹在胸的样子,虽然把不准他究竟哪来的这份自信,不过以他对杨昆的了解,知道他绝不是那种乱放空炮的人,便顺着肖厂长的语气答道:“当着明人不说暗话,办案经费这东西,没个固定杠杆,案子破得越快,花费越少,拖得越久,越是劳民伤财,肖厂长说是不是这个理?”

    肖厂长连连点头,“没错,就是这个理。”

    “说出来不怕肖厂长笑话,兄弟水平有限,这案子的确是把我难住了,绝对没有谎报军情、骗粮骗饷的打算……”冯庆华透过后视镜,看看肖厂长脸上掩饰不住的失望,语气一转:“不过呢,昨夜跟我这个忘年交一块喝酒的时候,无意间提起这件事,你猜他怎么说?”

    肖厂长的眼睛顿时为之一亮。

    俗话说蛇有蛇道,鼠有鼠窝,警察办不了的案子,不代表别人办不了!

    他向前倾了倾身子,看着杨昆的侧脸,略显紧张地问:“听冯支队这意思,小杨你有把握破了这案子?”

    杨昆回头看了他一眼,笑道:“把握不大,倒是有点想法。”

    “有想法就好,有想法就好!”肖厂长兴奋地搓着手掌,“具体是什么想法,不妨说来听听?”

    等了几秒钟,见杨昆只是笑而不语,肖厂长顿时明白过来,“瞧我,真是急糊涂了,二位放心,我老肖是明白人,费用上该怎么算,小杨你尽管划个道!”

    他这话可不是胡吹大气。

    轧钢轧的是什么?

    钢材?错了,轧的是钱!

    以二线材目前的产能和钢材价格来计算,年产18万吨成品线材,价值将近6个亿。

    身为邺钢高线厂一把手,肖厂长手中的权限相当大,这一年仅经他的手批出去的备件款,就数以千万计,价值200多万的辊环听着吓人,充其量也就是高线车间不到一年的正常消耗而已。

    相对而言,几万、几十万的办案经费,哪怕是几百万的备件款,和月产上万吨成品线材的价值相比又算个毛?

    杨昆笑着摆摆手,刚要答话,就被冯庆华抢过了话头:“肖厂长,我这位小兄弟跟你是头一回见面,你可能对他还不太了解,这小子跟咱们这些苦哈哈可不一样,你别看他年纪小,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民营企业家,百万富翁,请他办事的代价可不低哦。”

    “哦?”肖厂长这才意识到自己有点小觑这个年轻人了,上下打量了几眼,见他只穿了一身市面上常见的李宁运动服,看起来和一般富裕人家的小孩无异,不过其眉宇间那种成功者特有的自信,却是一般的年轻人很难具备的。

    杨昆笑着摇摇头,“肖厂长别听老冯瞎扯,什么民营企业家、百万富翁的,做点小生意,混口饭吃罢了,不过我这人懒得管闲事倒是真的,这次要不是看他为难,也不会特意跑这么一趟。”

    “理解,理解!”肖厂长慨然点头,“冯支队的为人,我也是佩服得很,小杨你给他帮忙,就是帮咱们二线村、帮我老肖排忧解难,这么说吧,只要能追回那批辊环……不对不对,只要有心帮忙,就是我肖英杰的朋友!”

    话说到这个份上,对于杨昆的用意和诉求,肖英杰自觉大概也能猜个差不多,“咱们以前接触不多,二位对我这个人也不太了解,我老肖不是那种知恩不报的人,咱别的本事没有,在邺钢这一亩三分地上倒还有几分薄面,以后但凡有能用得着的地方,小杨你尽管吱声!”

    杨昆和冯庆华相视一笑,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有了肖厂长这句承诺,他此行的目的算是基本达成了。

    邺钢是重工业生产企业,其主业是生产和销售钢材,和那位主管附属产业的顾培民顾副总相比,这位肖厂长的级别虽然低了些,和销售公司的联系却要紧密得多,其主管的二线材所生产的俗称“盘圆”的热轧无肋普碳钢筋也正是生产标准件所需的原材料,和老冯的面子相比,这,才是杨昆肯帮忙的主要原因。

    至于在老冯和省厅专家眼里无比棘手的案情,在杨昆这位“先知”的眼里,实在没什么复杂、神秘可言。

    不是说他比这些刑侦专业人士的办案能力更强,老冯等人办案靠的是经验和专业技能,他靠的……只是脑子里的记忆。

    当然,在绝对不能暴露自己重生者的身份即使暴露了也没人会信的前提下,要想让这些靠证据和逻辑推理吃饭的家伙们信服,杨昆就不能信口胡扯一些自己有特异功能之类的狗血理由,要是要尽量以大家能够接受的方式,把整个案情脉络忠实地还原出来。

    这倒是个问题。

第531章 :缩小范围() 
不但是肖英杰,就连冯庆华都很好奇,杨昆对于破案的自信是从哪里来的。

    从他本人来说,这案子不是没有侦破的可能,只是需要时间。

    现实生活中,警察办案远不像电影、电视剧里演得那么简单,几个俊男靓女到罪案现场摆个造型,会议室里争论一番,破案方向就出来了这些情节都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为的是尽可能地吸引观众的眼球,提高收视率,还有些过于狗血的剧情,根本就是那些脑残编剧和导演拍脑袋空想出来的。

    以冯庆华多年办案的经验,稍微复杂一些的案情,往往都是在大量摸排的基础上,从海量的信息和线索中抽丝剥茧、顺藤摸瓜,有时甚至是靠运气,才能从中找到有价值的线索,确定正确的破案方向,进而锁定疑犯。

    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一件案子拖上十天半个月乃至半年、一年也很常见。

    因此,当肖英杰等邺钢领导问他能否赶在检修结束前破案时,习惯于用事实说话的他并没有给出任何肯定的答复。

    案子破了,怎么说都是,大话放到前面,万一到时破不了,这人可就丢大了。

    虽然杨昆是他见过的最有“天赋”的年轻人,有那么一段时间,他甚至动过劝他考警校、当警察的念头,不过听他的口气,要破获这件重大盗窃案似乎不费吹灰之力,也难免会令他产生强烈的怀疑。

    以杨昆察颜观色的本事,不难看出他眼神中的不信任,不过当着肖厂长的面,他也没跟老冯开玩笑,直接按自己的思路说道:“我刚才在仓库转了一圈,发现里面值钱的东西着实不少,像精轧机专用的进口轴承、油膜轴承,其单位价值就比碳化钨辊环高得多,也要轻便得多,这帮人放着别的贵重物品不拿,摆明了就是冲着这批辊环来的。”

    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早在案发当初,冯庆华和肖英杰等人就得出了类似的论断,包括省厅来的几位专家在内,大伙对疑犯作案的动机分析也是建立在这个共识之上,杨昆能意识到这一点也不足为奇,冯庆华点点头,“继续。”

    杨昆说:“所以我认为,破获这起案子的关键,就在于搞清那伙蟊贼的目的,也就是你们常说的作案动机,这就需要站到贼的视角来考虑问题,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把自己当成那伙贼来设想一下,我为什么要偷这些辊环,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把它们神不知鬼不觉地弄出厂区呢?”

    换位思考、心理分析,是刑侦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冯庆华在划定排查范围、查找销脏渠道等方面的安排,也是以此为依据进行的,类似的问题,早在他脑子里转过不知多少遍,顺口答道:“还能为什么,为了钱呗。”

    “对啊,偷也好、抢也罢,都是一个钱字闹的。”杨昆点点头,“不过有个问题,我把这批辊环偷到手以后,怎么才能把它们换成钱呢?”

    冯庆华挑挑眉头,“这个问题我早就咨询过肖厂长,对工艺上的事我不懂,还是请肖厂长来解答吧。”

    肖英杰正听得入神,听他提到自己的名字,稍微考虑了一下,说:“这批辊环都是开好槽的,不过各架次的孔形都是固定的,在同类型的精轧机上都能使用,国内目前有十几条高线,采用的大都是摩根技术的精轧机,像这些刚上机不久,还没怎么磨损过的辊环应该不缺人要。”

    杨昆摆摆手,“不会的,国有钢厂对于备品备件的采购有着严格的审批手续,哪怕他们卖得再便宜,换成是肖厂长自己,敢收这种来路不明的辊环么?”

    肖英杰眼睛一亮,似乎从杨昆的话里捕捉到了什么,“你的意思是……”

    杨昆点点头,“刀具。”

    肖英杰一拍大腿,“对啊,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看冯庆华一头雾水的样子,杨昆笑着问他:“昨晚上跟你提过的,碳化钨除了用作高速精轧机的辊环外,还能做成硬质合金刀具、模具、顶锤,价格比辊环还要高得多。”

    冯庆华“噢~”了一声,“我想起来了,卖银!”

    杨昆打了个哈哈,“国内能做辊环的企业就那么三两家,做合金刀具的可就多了去了,受生产工艺和技术所限,小厂货的质量比不上株硬这些正牌企业,但他们也有自身的优势,那就是价格,为了压缩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在原材料采购方面,自然是越便宜越好。”

    肖英杰恍然大悟地点点头,“我说隔三岔五地就有人找上门来,抢着收购咱们高线厂退下来的那些废弃辊环呢,敢情都是派了这个用场。”

    杨昆笑笑,说:“上门收购的大都是些二道贩子,他们从高线厂收到这些废辊环之后,转手卖给那些刀具厂,破碎之后,往里面添加些廉价的合金摊薄成本,摇身一变就成了刀具、模具,回过头来再卖给钢厂或标准件加工企业获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